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曾经被哪些国家占领

天津曾经被哪些国家占领

发布时间: 2022-06-18 05:52:40

⑴ 天津在战国时期属于哪一国

前期属于燕国,战国末期属于秦国。

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天津在北京旁边一并属于燕国。燕国国祚八百二十二年,在诸侯列国中始终处于中下游地位。此时天津属于燕国

前228年,秦灭赵,陈兵易水,燕太子丹暗派荆轲刺秦,最终失败,荆轲被杀,秦王嬴政大怒,即命王翦发兵攻燕,前226年,燕王喜率公室卫军逃辽东。 此时战国没有结束天津属于秦国。

天津,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开放城市和工商业城市。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也称“津沽”、“津门”。

天津地区在商周时期即有人类居住,但作为城市则形成较晚。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使位于运河北部、兼有河海运输之便的天津地位日渐重要,运河与“五河尾闾”(今海河)在市区三岔河口交汇,天津便以“三会海口”名于史册。唐朝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

(1)天津曾经被哪些国家占领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天津所在地原来是海洋,四千多年前,在黄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冲积平原。古黄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宁河区附近入海,西汉时期在黄骅县附近入海,北宋时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时黄河南移,夺淮入海,天津海岸线固定。

汉武帝,在武清设置盐官。

隋朝,修建京杭大运河后,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今金刚桥三岔河口),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

唐朝,在芦台开辟了盐场,在宝坻设置盐仓。

辽朝,在武清设立了“榷盐院”,管理盐务。

金朝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设直沽寨,直沽是天津城市发展中有史料记载的最早名称。

元延祐三年(1316),“改直沽为海津镇”,这里成为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设立大直沽盐运使司,管理盐的产销。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揭开了天津城市发展新的一页。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清顺治九年(1652年),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三卫合并为天津卫,设立民政、盐运和税收、军事等建置。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卫为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为天津府,辖六县一州。

清末时期,天津作为直隶总督的驻地,也成为李鸿章和袁世凯兴办洋务和发展北洋势力的主要基地。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天津被迫开放,列强先后在天津设立租界。

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天津沦陷。

1901年,由八国联军组成的天津都统衙门下令拆除城墙。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直隶总督衙门迁津。同年中华民国成立,天津改为县,属直隶省。

民国二年(1913年),直隶省省会设于天津。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占领天津,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天津特别市,同年7月,直隶改称河北,省会仍设天津,10月省会迁北平。

1930年6月,天津改为直辖市。同年10月,河北省会再迁天津,遂改为省辖市。

1930年6月,天津特别市改为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的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省会由北平迁至天津,天津直辖市改为省辖市。

1935年6月,河北省省会迁往保定,天津又改为直辖市。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天津仍为直辖市。

1949年1月15日凌晨5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东西突击集团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17日解放塘沽,天津全境解放,划为华北人民政府直辖市。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津被定为中央直辖市。

1958年2月11日,天津改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4月18日,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到天津。

1966年5月河北省省会再迁保定。

1967年1月2日,天津恢复为直辖市至今。

⑵ 历史上天津曾被哪个国家殖民统治过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天津作为通商口岸,日本侵华战争,天津陷落,被小日本殖民统治8年

⑶ 中国哪些城市被殖民过

1、天津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天津被迫开放,列强先后在天津设立租界。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天津沦陷。1901年,由八国联军组成的天津都统衙门下令拆除城墙。

2、台湾

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翌年清朝战败,派遣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在北京会试的包括台湾在内的18省千余举人公车上书,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

3、香港

英属香港,泛指1841年1月26日——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归前的香港殖民地时期,又称香港英治时期、港英时期,是指香港于1841年至1997年期间成为英国殖民地的时期,前后共历经156年。

4、南京

1842年鸦片战争战败后,同年8月清政府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由此开始。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国,改称天京,建都11年。

5、澳门

澳门自被葡萄牙侵占以来,葡萄牙人在澳门一直拥有特权或特殊地位,这使普遍居民大小程度的不满;从1849年8月29日沈志亮刺杀总督亚马留伊始,直至1966年12月3日因文化大革命和氹仔学校事件而触发的“一二·三”事件,均显示了民间对于葡萄牙人在澳门的特权一直深感不满 。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实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认澳门是被葡萄牙非法侵占的,并首次提出把澳门交还中国。由于当时不具备适当的交接条件,时任总理的周恩来提出暂时维持澳门当时的状况。

⑷ 八国联军瓜分中国,天津被哪个国家瓜去

以下摘自《解密: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却不敢瓜分中国》
在“如何对待中国,如何处置清政府”这个问题上,联军占领北京后各国政府派到中国的使臣进行了长期的争论。从各个侵略者的愿望及其行动看,都想瓜分乃至独霸中国为他们的殖民地,但是他们又都表示反对瓜分中国。究其原因,并非帝国主义大发善心,而是从其自身的利益因素考虑的:
第一。义相团运动和各地人民顽强抗击八国联军使他们感到瓜分中国是很危险的事。
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在侵略中国之前认为中国人不堪一击,可是八国联军的侵略遭到人民全力抗击的时候,开始对中国人的反抗产生了畏惧心理。他在给德皇的报告里就说过:“中国的皇室、官吏及上流阶级是腐败无知的,但是中国下层社会的四万万人,却‘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英国人赫德,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当时在中国生活已有40多年,他从中国人的反抗中认识到,中国人已从睡梦中刚刚醒来,如果实行瓜分,将促进中国人更加觉悟,必将起而反抗殖民统治者。因此,他建议英国扶持清朝政府,达到以华治华而为列强服务的目的。
第二,由于列强之间尖锐的矛盾。如果实行瓜分。列强之间必将发生一场争夺和厮打。他们各自已经取得的利益,有可能丢失。
所以,当时各国都有一种力求维护自己既得利益,减少互相冲突的愿望。比如1900年7月,美国向列强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其内容主要是“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实体,维持一切以条约和国际法所保证的友好国家的权利”。就是要表面上还让清政府的统治机构继续存在,而实际上让其作为列强统治中国的代理人,使各国在中国的各种侵略利益由清政府代他们去保护和执行,列强间则可以保持着共同支配中国的“神圣同盟”。美国的这种政策提出后,得到了各国的同意。经过一段讨论和争吵,“门户开放”,“利益均等’’的政策,成了各国对待中国的基本原则。

从上文可见,八国联军并没有反分中国,其后果是: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4亿5千万即当时中国总人口,以示每人一两,达羞辱中国人之意)。联军占领北京后,对北京皇城、衙门、官府大肆掠夺,因而造成大量中国文物和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颐和园、西山以及圆明园)的失窃、破坏。

⑸ 天津属于六国时期那个国

燕国。


燕国,中国周朝分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国君为侯爵,为战国七雄之一,本作匽、郾,姬姓,或称北燕,开国君主召公奭,都蓟(今北京市西南),燕为周北方重要屏藩。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召公奭长子燕侯克代封,燕国的疆域范围大致为今天的北京、天津、辽宁的全部,朝鲜、韩国、河北、吉林、山西、内蒙古的一部分。

燕昭王即位后招贤纳士、励精图治,燕国国力大增,占领了中山国北境一带。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国、赵国、韩国、魏国合纵攻破齐国,连下齐七十城,几乎占有齐国全境(除了莒、即墨两城),燕国达到全盛。

燕昭王之后燕国国势大减,前222年,燕王喜被秦国俘虏,燕国灭,。

以下战国七雄形势图。

⑹ 各国联军是如何侵占天津的清政府又是如何抗击各国列强的

1900年7月9日,各国军队联合进攻海光寺一带,聂士成率部迎战,中炮阵亡,海光寺西局子被夺占。聂士成勇敢善战,与租界敌军恶战多次,为侵略军所惧惮。当时人记载称:“西人谓自与中国交战以来,从未遇此勇悍之兵。”聂士成战死后,所部步马30营多半溃散,天津城防因此削弱。次日帮办北洋军务宋庆到天津主持战局。13日,联军大举进犯,炮轰天津城,全城大火。时俄、德军为一路,由俄军中将率领进攻东北角水师营炮台(黑炮台);另一路由日、美、英、法、奥军组成,约五千人,由日本福岛少将任指挥,从海光寺直扑天津南门。南门外原是水塘和洼地,义和团掘堤放水、顿成一片泽国。马玉昆部和何永盛部练军,凭城固守,炮击敌军。义和团在城外濠沟里和芦苇丛中阻击敌人,战斗中击毙美军第九步兵团上校团长及其以下军官多名,打死八百余人。这是天津战役中最激烈的一次战斗。当晚,裕禄在马玉昆等保护下,逃到北仓。14日,日本工程兵轰塌南门,敌军从城墙缺口攻入天津城,黑炮台也为俄军占领。天津失陷后,侵略军大肆焚掠,残暴罪行,令人发指。

⑺ 天津意大利风情街曾被哪些国家所占领请告诉我有关的详细历史情况,谢谢!

公元20世纪初的天津,曾经有8个国家在此设立了租界。洋人们在这里建造了不少欧式风格的建筑,供自己办公和居住。其中意大利的租界的地点就位于今天的北安桥和天津火车站之间。1902年,意大利任命一个叫费洛梯(filete)的海军陆战队的中尉做项目经理,负责意租界的规化和建设,就这么一个机会,一个普通的意大利人永远地载入了天津的历史。在租界建设过程中,以马可波罗广场为中心建造了完整的道路网及完备的公用设施,建造房屋要求以意大利花园别墅为主,并严格规定沿街建筑不许雷同。意大利风情区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这个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以体现浓郁的意大利风情为宗旨,将风情区建设成为集旅游、商贸、休闲、娱乐和文博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区。天津意式风情街-精典建筑

⑻ 清末明初的时候,有哪些国家在天津租界有租界地,或者说活动场所呢谢谢!

1、天津英租界始设于1860年,是外国在天津设立最早的租界。界址为:东临海河右岸(西岸),南至博目哩道(今彰德道),西至海大道(今大沽路),北至宝士徒道(今营口道)。这就是所谓的“原订租界”。

2、法国租界地

天津法租界始设于1860年英租界设立之后。界址为:东、北临海河右岸(南、西岸),西南至海大道(今大沽路),东南与英租界毗邻。不过,天津初期的对外贸易并不兴盛,来到这里的少数外商主要居住在天津城东门外三岔河口的宫北大街,仅有天津英租界内建造了少数房屋。

3、美国租界地

天津美租界约设于1862年。界址为:东临海河右岸(西岸),南至开滦胡同(今开封道),西至海大道(今大沽路),北至博目哩道(今彰德道)与英租界毗邻。共占地一百三十余亩。

4、天津德租界

在天津存在的时间是1895年-1917年。1895年,德国驻华公使绅柯向清廷总理衙门提出照会,借口德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迫日还辽”有“功”,向清政府索取租界,要求享受与英法等国同等特殊待遇。

5、日本租界地

天津日租界始设于1898年。最初,日本仅在法租界以北、天津城厢东南,划定了租界与预备租界的范围;另在德租界以南的小刘庄划出停船码头。

6、天津俄租界

始设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俄国军队占领了天津火车站及海河左岸(东、北岸)的大片土地。由于这一区域阻隔了自紫竹林法租界和英租界至火车站的通道,引起两国不满。经德国从中调停,俄国同意改划原订租界范围,将火车站地区交还中国,俄租界遂分为东、西两区。

7、意大利租界地

天津意租界始设于1902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意大利军队乘机占领了海河左岸(东北岸)、俄军占领区以西的地段,并宣布为意租界。

界址为:东北自意中交界路(今兴隆街)沿京山铁路至俄租界,南沿波格拉尼路(今五经路)与俄租界毗邻,西南临海河,西北沿意奥交界路(今北安道)至兴隆街,占地近八百亩。

8、奥地利租界地

天津奥租界始设于1902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奥匈帝国军队乘机占领了与天津城厢隔河相望的海河左岸(东岸)地区,遂据为租界。界址为:东临京山铁路,南临意奥交界路(今北安道),西临海河,北至金钟河(今狮子林大街),占地一千余亩。

9、比租界

天津比租界始设于1902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比利时并未出兵,但也乘机在俄军占领区以南的海河左岸(东岸)强划了比租界。界址为:东穿大直沽村,南迄小孙庄,西临海河,北临科斯特罗马路(今十五经路)与俄租界毗邻,占地七百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