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津西站老站房的历史
1898年9月,英国和德国的资本集团在伦敦举行会议并决定承办津镇铁路(天津至镇江)。清政府屈服于压力,于1899年5月签订了借款草约,1908年签订了借款合同,并将津镇铁路改为津浦(南京浦口)铁路。但是与众不同的是,津浦铁路北段当时从半截开始施工,从静海县的良王庄向天津市内修筑,这样做是因为天津起点的地址始终未定。督办铁路大臣吕海寰派出的调查员报送了一份极有价值的材料:“河北赵家场后空地有二顷有余,地势平坦,既无庐舍,又无坟墓,堪为建设总站之用。”当时所称的“河北赵家场”,实际就是如今的红桥区北营门至南运河一带,由于当时南运河并未裁弯,故在河北岸,被称为“河北赵家场”,距离今天的天津西站不过500米。后在此修建了赵家场站,即现在的天津西站候车室。
2. 天津西站主站楼的历史背景,谁能告诉我,急用啊,谢谢啦!
1898年9月,英、德资本集团在伦敦举行会议,擅自决定承办津镇铁路(天津至镇江)。清政府屈服于压力,于1899年5月签订了借款草约,1908年签订了借款合同,并将津镇铁路更名为津浦铁路。
津浦铁路全长 1009公里,与京广铁路联袂成为沟通南北的交通动脉。其北段自京奉铁路(北京至沈阳)天津总站(今北站)以南两路接轨处起,至山东韩庄,长626公里;其南段自韩庄至浦口,长383公里。两段分别于1908年7月和1909年1月开工,1911年9月接轨。1913年全线通车。
当时,津浦铁路北段从设计线路的半截腰开始施工,即从今静海良王庄向天津市内方向修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条铁路天津起点的具体地址始终不能确定。于是,一条不知具体起点方位的铁路线,就在匆忙之中开工建造了。
后来,督办铁路大臣吕海寰派出调查员,经实地考察后,报送极有价值的一份材料,称:“(天津)河北赵家场后有空地二顷有余,地势平坦,既无庐舍,又无坟墓,堪为建设总站之用。”于是,吕海寰拍板:津浦铁路起点的始发站,就确定在河北赵家场进行建造。
所谓“河北赵家场”,实指今红桥区北营门至南运河一带,由于当时南运河还未裁弯改直,而赵家场坐落在南运河北岸,旧称“河北赵家场”,距今之天津西站约500米。于是,津浦铁路北段的铺轨施工方向遂向赵家场方向倾斜。后来,赵家场车站的标志——一座雍容巍峨的德式小洋楼高矗在周边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的环境之中,宛如鹤立鸡群,成为一道绮丽的风景线。直至近百年后的今日,仍熠熠生辉,风采依然。
1910年12月14日,天津西站落成启用。形成天津东、北、西三大站鼎足而立的格局。天津东站(1892建成)地处俄租界,毗邻意租界,且与法租界隔海河相望。天津北站(1904建成)地处袁世凯精心打造的“北洋新区”,呈现出洋务运动兴旺之情态。而环绕西站的,却是草根阶层原生态的生活氛围。
1906年后,由比利时财团投资兴建的天津有轨电车,红牌、蓝牌分别从北大关过东浮桥(今金汤桥)、万国桥(今解放桥)直通东站。后增设的紫牌电车从金钢桥通往北站。唯独西站不通电车,赶火车的乘客乘有轨电车在西北角站下车后,再改乘三轮车或步行前往。
西站以东河北大街三条石一带,工厂作坊云集,是天津工业发源地;西站以北旱桥、大红桥一带,是天津通往冀中的内河码头;西站南部的西北角大伙巷一带,是天津老城以北下层市民生活的核心聚落。环绕西站地区这种生态状况,几乎百年不变,延续至今。
西站附近的河北大街、估衣街、针市街等处,在百年前曾是天津商业中心。而1900年庚子之乱(义和团事件、八国联军入侵)发生后,天津商业中心逐渐南移至日租界的旭街(今之百货大楼附近的和平路与多伦道交汇处一带)和法租界的梨栈(今之劝业场附近的和平路与滨江道交汇处一带)。
庚子乱后,地处今红桥区河北大街、估衣街、针市街一带原先繁华的商业闹市,门可罗雀,形同死水。这种衰败颓势,不但令坐镇天津的直隶总督挠头,就连当地老住户也对恢复往日繁华不抱希望。但津浦路的修建却客观上为这块热土的中兴带来一线希望:如将赵家场后的空地开发利用,建成一座新的大型火车站,旧时的繁华将有望逐渐恢复。事实证明:西站建成后,的确使式微沉寂的周边地区逐渐恢复了生机。铁路作为外来的强势文化之一,在繁荣交通的同时,使人的社会关系与思想观念向现代化提升,客观上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这次西站的改造重建,新建起的一条“地下直径线”,将把西站与天津站连接起来,实质上形成一座强强联手的巨型车站。天津原有的不同城市区域气质各异的生态将得以改变。同时,这种连接,将使西站周边地区在经济文化与城市风貌上全面升级,必将焕发新的青春。
2月4日,京沪高速铁路天津西站正式动工建设,西站经历了百年沧桑后迎来了一次全新的变化。京津城际、京沪、津保、津秦四条高速铁路将在新西站交会,铁路、公交、地铁、出租、长途客运将实现“零换乘”,地下直径线将天津西站与天津站紧密相连,形成包括客运专线、快速铁路、城市轨道和道路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新建天津西站铁路客运站是京沪高速铁路的重要节点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天津市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按照建设方案,新西站占地面积约68万平方米,站房主体结构为地上二层、地下三层,建筑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车场总规模为24台24线。
3. 古代时中国每个城市的名称各是什么
1、北京的古称——大都、蓟、幽州、涿郡、幽都、永安、宛平、燕山府、圣都、中都、大兴、汗八里、北平、顺天府、京师。
2、南京的古称——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
3、杭州的古称——临安、钱塘、武林。
4、苏州的古称——姑苏、吴郡、平江。
5、扬州的古称——淮上、江都、广陵、淮扬。
6、绍兴的古称——会稽、蠡城、越州。
7、西安的古称——长安、大兴城、京兆、奉元、西京。
8、开封的古称——大梁、汴梁、汴州、东京、汴京。
9、洛阳的古称——雒阳、斟鄩、洛邑、洛州、京洛、东洛、司隶、三川。
10、沈阳的古称——盛京、奉天。
11、成都的古称——锦官、益州、芙蓉城。
12、福州的古称——三山。
13、荆州的古称——江陵、郢都。
14、赣州的古称——虔州、虔城、宋城。
15、长沙的古称——星城、潭州。
16、天津的古称——津沽、津门。
17、邯郸的古称——邺城、磁州、洺州、大名府、广平府。
(3)天津西庐以前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主要古代城市名称由来
1、天津意为“天子的津渡”,明代永乐帝朱棣在这里率领大军渡过海河南下推翻建文帝。
2、邯郸城市名押an韵,邯郸意为“邯山至此而尽”,郸同“单”意思是山脉的尽头,邯郸是中国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3、秦皇岛秦始皇求仙入海之岛,秦皇岛是中国唯一用古代帝王称号来命名的城市。
4、太原取“广大的平原”之意。
5、大同取自“天下大同之地”,“大同”是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6、长治古称“上党”,明代在此地设置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
4. 现代书法家西庐是哪位啊
从落款的书法水平看,此人绝不可能是那种比较着名的书法家(或画家),因此没有深究的价值。
5. 清代四王是哪几个
清初四王是指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祈,又称江左四王。四人画风接近,按传统审美模式的心理定式,形成“四王”画派,当时以正统地位雄踞于画坛。“四王”属于正统画派,同时也属文人画家,他们倡导南宗的绘画风格,创造出了另一种新风格。将中国画的笔墨水平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王时敏王时敏(1592年-1680年),江苏太仓(今属江苏)人。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王锡爵孙。出身明代官宦之家,崇桢初年曾任太常寺卿,所以也被称为“王奉常”。工诗文书画,尤擅画山水,少时学董其昌,并临摹家藏宋、元名迹,以黄公望为宗;笔墨苍润松秀,而丘壑少变化,多模拟之作
。王翚、吴历出其门下,孙王原祁得其指授。后人把他与王鉴、王翚、王原祁合称“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亦称“清六家”。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居清初画家“四王”之首。兼工隶书,能诗文。作品有《西田集》、《西庐画跋》、《浮岚暖翚图》等。
王鉴
王鉴(1598年一1677年),中国明末清初画家。字符照、圆照,号湘碧、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王世贞孙,家富收藏,曾任廉州知府,人称王廉州。擅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王蒙,又常与王时敏相互切磋,加以发展、变化而自成一格。其画善用中锋尖笔,披麻间解索皴画山石,皴法细密,墨色浓润清逸。亦能画青绿山水,烘染得法,研丽融洽,意趣简淡。王鉴的山水画在清代影响很大,与王时敏、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吴历齐名,并称四王吴恽或清初六家,成为画坛正宗。有《梦境图》、《秋林山色图》、《秋山图》等传世。着《染香庵集》、《染香庵画跋》。
王翚
王翚(1632年一1717年),清代画家。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祖上五世均善画,父王云客专画山水,画风秀雅。王翚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绘画,先拜同里张珂为师,专摹元代黄公望的山水画。后受王鉴赏识,被其收为弟子,教他读书和学习书法。又从师王时敏。后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为四王,再加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初六家。其山水画虽以临古入手,但并非专摹一家,王维的雪景、李成的寒林、董源的平峦远渚、巨然的秋山萧寺、王诜的渔村小雪、米氏父子的云山烟雨以及元代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的作品,都是他摹绘的对象。他不但于传统技法有很深的功底,而且他能融会贯通,合众长于一手。但又不完全为成法所束缚,比较注重写生。他贯通诸家,以南宋笔墨,运北宋丘壑,创造出秀润多姿的风格和面貌。
王原祁
王原祁(1642年-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被称为清初“四王”之一,是名画家王时敏的孙子。从小摹习宋元名家真迹,一生拜倒在古人脚下,是当时公认的摹古高手。《烟浮远岫图》是他的代表作。峰峦布局,山石树木用笔,无不出于黄公望,内容空泛,缺少生意。但笔墨纯熟,有一种潇洒之美。
6. 太仓西庐中学开建了吗
西庐中学开建了。
前几天我和朋友去那边玩的时候看见正在施工,和施工人闲聊了一下说是去年11月份开建的。西庐园为明末清初着名画家王时敏晚年归里所筑的田园式别墅,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7. 万科西庐位于哪里
万科西庐位于西青区津涞公路与工一号路交口,周边学校较多,身处天津市大学城区。项目涵盖多个地块,具有洋房、高层、别墅等产品。万科西庐由万科地产打造。楼盘内绿化率达到百分之40.容积率1.8.占地面积 4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4000平方米 。 目前在售户型93,97平方米。
8. 中国历史上所指的庐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中国历史上所指的庐州是现在的合肥。
合肥的简称是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是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
(8)天津西庐以前是什么扩展阅读
合肥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吴、越,后又属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废分封,立郡县,合肥属九江郡。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项羽在九江郡地置九江王国。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王国为淮南王国。汉文帝六年(前174年),改淮南王国为淮南郡。
十二年(前163年),复将淮南郡改为淮南王国。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改淮南王国为九江郡,辖合肥等县,合肥县名始见于此。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州,合肥县属扬州九江郡。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废合肥侯国,复改为合肥县,扬州治合肥。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
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逍遥津、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
9. 天津西站的历史沿革
天津西站始建于1909年8月,1910年12月14日开始运营。2009年进行改造,新西站于2011年6月30日开通运营。其德国文艺复兴风格的车站主体已经成为天津市重点保护文物,历经风雨变迁,依然保持着独具特色的魅力,已经成为红桥区的一大景观。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天津绅商间流传慈禧太后同意修建津浦铁路了。当年5月,天津当时最有名的26家商号,联合上书天津商会,要求在南开(今南开中学附近)设立车站。绅商们的理由是,南门外以南一带属于中国地界,在自己的属地上建设铁路可以既不受外国人的牵制;且此地距离租界较近,又避免各国产生不满。此外,“南开”一带空地多,可节省建路资金;同时,“南开”一带很少有墓地存在,不会因为迁坟而耽误工期。
督办铁路大臣吕海寰自从接手津浦铁路的工程后,一面监督施工,一面派人调查适合建站的地方。津浦铁路北段开工8个多月后,吕海寰派出的调查员报送了一份极有价值的材料:“河北赵家场后空地有二顷有余,地势平坦,既无庐舍,又无坟墓,堪为建设总站之用。”
当时所称的“河北赵家场”是现在天津市红桥区的北营门至南运河一带,由于当时南运河并未裁弯而在河北岸,距离今天的天津西站约500米。自庚子之乱后,河北大街以及估衣街、锅店街、针市街等原本熙攘的商业闹市一度冷清。赵家场建成车站将有助于旧时繁华的恢复。于是,铁路施工的方向就逐渐向赵家场方向倾斜。虽然有些商人一再向天津商会建议设站“南开”,但只是被敷衍了事。
1910年3月,直隶、山东两帮商号127家联合再次上书天津商会,请求在“南开”至少设立一个分站。商绅们在两方面进行游说。其一,天津的商务政务都集中在老城厢一带,“南开”距离商务政务中心只有几里的路程,货运与交通十分便捷,利于节约运费和时间。而当时的天津总站(今天津北站)和赵家场站之间道路崎岖而又要辗转渡河,使货物的运费飙升,而旅客也要受颠簸之苦。其二,从总站到赵家场后,必西向经杨柳青过河达静海的良王庄,沿线里程达到40余华里,工费到达90多万两。但如果从赵家场通到“南开”,由“南开”通到八里台只有10多里,同样可以再按原来的津浦线行走,既经济又省时。
1913年7月,宁星普、杨以德、杜宝桢等社会名流为首的绅商,再次向津浦铁路局提议“南开”建站。他们提出,津浦铁路总站、西站都设立在河流以北,并将铁路开行三四年来并没有促进天津商业发展归咎于车站都在城北,使住在城南的商人到车站路途不便,而且河北大街狭窄行车不畅。如果在天津老城的西南部设站,不但交通便利,也平衡了城区发展。津浦铁路局在回信中拒绝并指出:为了筹建津浦铁路,已经两次向英、德银行借款,总数将近一千万英镑,所以现在无论铁路完工与否,都没有能力也没有打算在“南开”另设新站。况且老城厢与租界的交通,也并非如此难行。 1898年9月,在清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英国和德国的资本集团在英国伦敦举行会议,擅自决定承办天津至镇江的“津镇铁路”。事后,清政府屈服于压力同意修建并于1899年5月签订了借款草约。此后,清政府在1908年签订了借款合同,并将“津镇铁路”改为由天津至南京浦口的“津浦铁路”。当年津浦铁路分为南北两段施工,津浦北段在1908年6月开工建设,从天津到山东的韩庄为北段管理范围。但是与众不同的是,津浦铁路北段当时从半截开始施工,从静海县的良王庄向天津市内修筑,这样做是因为天津起点的地址始终未定。督办铁路大臣吕海寰自从接手津浦铁路的工程后,从英德两国借来的贷款达到500万英镑,利息每年有二三百万英镑,要30年才能将本息还清。正是因为向英德两国家借了贷款,吕海寰在技术和设备上的安排上都受到德国设计师的牵制。
天津西站于1909年8月,1910年12月14日投入运营,站房亦由德国的建筑师设计,建筑材料也由海外运来。建成后的天津西站老站房为砖混结构二层楼房,建筑整体坐南朝北,立面强调对称式构图,造型丰富,建筑平面呈凸字形。建筑顶部为红瓦坡顶,开有老虎窗和烟囱,外立面为清水砖墙,窗套、立柱、花饰及入口台阶均为石材,上雕有南极仙翁仙鹤还有龙嘴的图案与西洋风味的洋楼相配可谓中西合璧,窗式和窗套变化多样,是一座具有典型折衷主义风格的德国新古典主义建筑。 1949年,天津西站被铁道部核定为三等站。1955年,天津西站升格为二等站。1962年,随着旅客和货物发送量的持续增长,天津西站再次升格为一等站。1984年,天津地铁既有线延伸至天津西站,使天津西站成为中国大陆最早有地铁接驳的火车站。1993年1月,天津西站进行过一次改建工程,于1995年底基本建成。2003年下半年天津市政府出资766万元再次大修。天津西站一站台是国际通关口岸站。此次改造工程,主要是对一站台的采光设施进行改造、修建雨棚和增高站台。改造后的一站台将为广大中外旅客提供一个更加宽敞明亮、舒适方便的乘车环境。
天津西站下辖西站货场、西营门货场、陈塘庄货场(包括陈塘支线),其中下辖的西营门货场是铁道部批准的中俄大吨位集装箱的办理站。担负天津市的红桥区、南开区、河西区、西青区、大港区部分工厂、企业、港口生产原料、燃料及建筑材料、民用必需品的到达和部分产品外运的运输业务。2009年2月4日,作为京沪高速铁路五大始发站之一的天津西站开始进行改造扩建。为配合改造工程的展开,2009年5月4日零时起,天津西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并于同日停止售票;而杨柳青站作为临时客运站,接替天津西站所有旅客列车接发。同年6月,《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发布,确立了西站地区作为天津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地位。2011年6月30日,新天津西站落成并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天津地铁一号线西站站也重新开放。2012年春运,天津西站普速场投入使用。新天津西站全部工程预计将在2012年完工,将取代天津站成为天津市最大的交通枢纽中心。
发展
2009年2月4日,为配合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天津西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百年车站迎来了她建成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工程。改造后的西站将建成集普铁、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地铁、公交、长途客运枢纽于一身的综合交通枢纽。此次改造建设旨在把西站地区建设成为功能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领先水平的城市枢纽,带动中心城区西北部区域的整体发展,进一步体现天津现代化都市特色。改造后的西站站台数将达到26个,使天津西站跻身亚洲特大火车站行列。
10. 字画落款印章内容落款为“西庐”印章是“西庐老人”的现代山水字画的画家是谁啊
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二十一岁中进士,当过十多年地方官,后来两次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改革。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难于推行。王安石被免除宰相后,退居江宁。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诗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