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招聘党务工作者考试,考试内容含公共基础知识、党务知识和时事政治,请问我该怎么复习求从事这方面工作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可以买点模拟题来做,买公共基础知识的书就可以了。同时,可以问问有没有历年真题。
更多事业单位信息请关注: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2. 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社区工作者考试该如何备考
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条件有:(1)除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2)应能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承担的使命是:(1)社会使命:“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2)专业使命:“助人自助”,即或为处于困境中的个人、家庭、群体、社区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援;或通过专业服务,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通过扮演引导者角色、专家的角色、社会治疗角色、计划者角色等帮助人们发现问题,并采取解决问题的行动,缓解由于竞争、压力产生的紧张及冲突。
3.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学习或掌握哪方面的内容及课程
作为一名优秀的党务工作者,首先要掌握党的各项组织程序。学习和掌握党章党规党纪等相关的内容。
4. 我想应聘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有个笔试环节,求有经验的大哥告诉下具体考点什么内容,要准备点什么材料a。
刚考了城市基层党建专职工作者,性质应该一样,笔试内容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党建知识,很好考的,没有任何准备就考了个第一名
5. 现在要是考社区党务工作者,笔试都考什么
你好
城市基层党建专职工作者笔试材料分六部分:党建基本知识、言语理解和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您网络下“林宝敏工作者”,好像有许多,祝好运!
希望这些对你有所帮助
6. 社区工作者考试考些什么呢
社区工作者考试内容不固定,以招考简章为准。
2019天津面向全国招聘社区工作者972名简章中,笔试包括综合能力测试和申论两个科目,满分各为100分。其中,综合能力测试科目测查党务知识、行政职业能力。笔试成绩按照综合能力测试、申论各50%的比例合成。
2018烟台龙口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32人简章中,笔试社区专职工作者A岗位和B岗位采用同一试卷进行笔试,笔试内容为基本法律知识、时事政治理论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知识等有关知识,满分100分。笔试总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取得社会工作师证书的,笔试成绩加10分。
2018年德州市德城区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100名简章中,笔试为综合类考试,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包括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人文历史、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等基础性知识和综合写作。
综上,社区工作者笔试考试内容,建议以招考简章为准,面试一般多采用结构化方式。
7. 社区党务工作者要多看什么书
建议买一本《社区党务工作者必读》书看看。这本书包括:社区建设基本常识;社区党建概述;社区党员教育;社区党员管理;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等内容。
8. 参加专职党群工作者的考试一般考些什么
1、一般是考行测和省下发的关于基层村(社区)的管理办法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可以复习公务员考试的行测复习资料。基层村(社区)组织工作管理办法的就看各省不一样。
2、主要的还是关于村务和党务工作的一些政策要熟悉啦,比如计生、综治、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区)集体资产管理等日常工作要有所了解。
9. 天津党务工作者考什么
天津党务工作者主要是考党章这类的问题,党员活动的这类问题。
10. 社区工作者考试主要考什么题型和内容
近年来,为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济南市不断加大管理培训和投入保障力度,初步建立了选任人员发现储备机制,分级开展了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2018年在全省率先落实“社区专职工作者工作报酬标准比照当地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工资水平确定”的规定,全部缴纳“五险一金”,并根据事业单位普调增资情况进行了联动调整,广大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干事热情有效激发,考试报名也跟着火起来。
近日,为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管理,提振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积极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文件要求,济南市民政局联合组织、财政、人社、工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印发了《济南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
本《办法》所称社区工作者主要包括城市社区“两委”专职成员和由区县统一公开招录的全日制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办法》对社区工作者选任招录、教育培训、规范管理、薪酬待遇、考核评价、职业发展、激励退出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结合社区工作者职责,突出群众满意度导向,全面推行“全科社区工作者”服务模式,实现“一专多能、全科全能”,建立首问负责制、指定责任制、兜底负责制等;健全完善社区工作者坐班值班、错时上下班、入户走访、分包网格、服务承诺、结对帮扶、代办服务等工作制度,密切与社区居民的联系,最大程度满足服务群众需求,提升省会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
《办法》还对保障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等作出了规定,明确了建立3岗18级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区县按照当地街道事业编新入职人员试用期满执行定级工资标准人员平均应发工资的1倍确定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起始标准,并根据事业单位工资普调增资情况同步联动调整。建立社区工作者岗位与等级相结合的职业体系。各岗位按照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相关专业水平等,享受相应等级薪酬,并落实“五险一金”。对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发放一定标准的职业津贴。此外,社区工作者还享有体检、继续教育、职工带薪年休假等福利待遇。
《办法》进一步打破了社区工作者上升“天花板”,建立了多条职业发展上升通道。《办法》明确,区县补充街道机关公务员时,一般应拿出不少于补充街道机关公务员总数20%的名额,面向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考录。对连续任职满6年、表现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可采取考试的方式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市招聘数量原则上每年不少于5人。对获得功勋荣誉和省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组织书记、担当作为好书记等表彰奖励的社区党组织书记,以及任职期间所在社区获得省级以上先进基层党组织、干事创业好班子和省级以上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等称号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组织考察的方式招聘为事业单位人员。
《办法》明确要求建立群众满意度占主要权重的社区工作者考核评价机制。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在年度考核为优秀或合格的情况下,社区工作者年限达到上一等级规定年限的,可从次年1月份起提升1级工资;考核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年度不计算为晋升等级的工作年限。具体考评办法由各区县制定。
《办法》还明确了社区工作者激励和退出机制。特别是明确规定“对获得功勋荣誉、国家级表彰奖励、省部级表彰奖励的社区工作者,在本岗位等级范围内分别高定5个、2个、1个等级。”此外,区县还可根据每年一次的社区综合考评结果,对获得优秀等次的社区,给予表扬并发放奖金。《办法》对退出社区工作者队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八种情形作了明确,体现出从严管理和激励关怀相统一。
据悉,本办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由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分别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