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长城汽车天津分公司动力事业部怎么样
在长城汽车内部算是比较好的部门了,工资高于其他事业部,主要是管理比较好,相对宽松一些。
❷ 长城动力院和蜂巢动力院是一个吗
不是一个。动力主要做发动机,传动主要做变速器,两者都属于长城旗下蜂巢易创下属子公司。
❸ 天津长城汽车分公司待遇怎么样
工资还是可以的,就是长城比较折磨人,制度比较严,罚款多,法定节假日从不正常放。
❹ 长城汽车天津分公司各方面怎么样
首先建议你:能不来就不要来。
现在介绍下
1)工资情况:这个主要是看你在哪个公司工作,是分公司还是博信,实习期间都是一样的大概2200左右(加班很多,工资很费解,破解不了),转正以后分公司大概2500左右(钱多少主要看你加班,还有夜班情况)。
2)住宿+保险:住宿免费(但是要交物业费(忘记了)+水费(1.2)+电费(0.7)+取暖费(好像是0.5/平米)宿舍大概20多平米),保险全都天津市是最低标准具体多少钱也忘记了。
3)工作情况:身心疲惫!
4)升职情况:笑而不语~目标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希望你能待到你升职的时候
❺ 长城汽车蜂巢动力在哪
徐水蜂巢动力分公司是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轻型汽车发动机的高端全新子公司。公司位于“长城汽车徐水分公司大王店产业园内”,
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总资产达9.1亿元。公司于2011年3月开始筹划,2013年12月投入量产;公司主导产品为GW4C20汽油机,其动力性、经济性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均处于领先水平。主要搭载WEY-VV5、VV7、P8及哈弗中高端全新H6、H7、H9等车型。
❻ 天津长城汽车公司怎么样 全面一点 谢谢
很好啊,就是管理严格一点,待遇不错,发展很好.现在员工还是管吃住,宿舍楼里的小超市的东西特便宜都是,进价卖的.
❼ 第1000万台发动机下线,长城蜂巢动力的跨越式发展刚刚开始
自2018年开始独立运作,3年之后,长城汽车蜂巢动力迎来了自己的又一个里程碑。
6月17日,蜂巢动力第1000万台发动机在蜂巢易创扬中产业园区下线。这意味着蜂巢动力成为了第一个生产销售发动机达到一千万台的中国汽车品牌。
与此同时,根据蜂巢动力在下线仪式上发布的规划,未来三年,他们还将基于4种燃料形式、6大产品平台,推出23款发动机产品,其中,包括一款热效率达4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
除此之外,在产能方面,蜂巢动力还提出一个颇为宏大的目标——在2023年实现产能翻倍。
可以说,对于蜂巢动力而言,如今的第1000万台发动机下线,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21年,实现从0到1000万的蜕变
自2000年在定兴建立第一座发动机工厂,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生产发动机的道路走过了21年。在过去的21年中,长城先后建立了保定、徐水、天津、扬中等工厂。在海外,随着长城汽车国际步伐的加快,蜂巢动力在印度、泰国、俄罗斯的工厂也在陆续建立。
据蜂巢易创科技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郑立朋介绍,目前整个蜂巢动力的产能已经达到了170万台。而这还远远不够,接下来的7月份,重庆工厂即将投产,扬中工厂的未来投资也将达到80亿元。一个遍布全球的“6+3”产能布局正在形成。
在产品方面,从零起步的蜂巢动力目前涵盖了从1.5L到3.0L的全部主流排量,实现从自然吸气到涡轮增压,从常规到混动、从低功率到高功率的全面覆盖。
而在技术方面,近年来,他们也先后突破了米勒循环、350bar高压喷射、第二代CVVL(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热管理技术、汽油机颗粒捕集器等多项前沿甚至中国品牌独有核心技术。
以此次下线的第1000万台发动机——蜂巢动力自主研发的1.5T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4B15C为例,据介绍,其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275N·m,最低燃油消耗率218.2g/kWh,集合了连续可变气门升程、VGT增压器、热管理模块、350bar中置直喷、缸盖集成排气歧管等诸多发动机领域前沿技术。
而除此之外,在此次发布会上,蜂巢动力还展示了专为混动车型设计开发的1.5L自然吸气汽油机4G15H。同样集成了电子水泵、低压EGR、高效点火、4.5bar多点燃油喷射、13:1压缩比及阿特金森循环等多项先进技术。
据介绍,在未来,这些发动机除在长城旗下哈弗、WEY等品牌上搭载之外,还将拓展更多外部客户。
未来3年,将推出6大平台的23款发动机
5月底时,长城汽车曾发起一场规模庞大的股权激励计划。与这一计划相对应,长城汽车宣布,其2021-2023年三年的销量考核目标分别为149/190/280万辆。
为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在此次下线仪式上,蜂巢动力也正式宣布,到2023年,其产能目标要实现翻倍。
不过,虽然在产量方面,蜂巢动力有着宏伟布局,但随着全球范围内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各个车企也都在相继推出自己告别燃油车的时间表。
在这一背景之下,曾经靠传统内燃机积累起如今成绩的蜂巢动力,该如何在未来实现继续引领?
关于这一问题,在蜂巢动力研究院院长李健看来,虽然如今汽车动力系统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但与其说是某一种能源的突起,不如说是在向多元化发展。
基于这一认识,据蜂巢易创科技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陈晓亮介绍,未来,蜂巢动力将“大力推进动力领域的混动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
具体来说,未来三年,蜂巢动力将基于汽油、柴油、合成燃料、氢气4种燃料形式,开发6大平台的23款发动机产品:
在传统动力方面,到2023年,蜂巢动力将推出名为2.0L极致动力发动机,其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分别为260kW、450N·m,热效率将达到42%。
据介绍,这一发动机将搭载蜂巢动力自主开发的VCR可变压缩比技术。而这一技术,到目前为止真正量产的也只有日产VC Turbo。
在混动方面,到2023年,蜂巢动力将推出第一款热效率4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达到110kW和240N·m。
至于柴油机方面,蜂巢动力也将陆续推出2.4L第一代和2.4L第二代,2.0L第四代。在2023年,会推出2.4L轻卡版柴油动力,确保产品全面兼容常规与混动。
就在此次下线仪式之前,长城汽车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沙龙刚刚发布全新产品策略,正式提出“氢电双能”路线。
而在此次发布会上,针对氢这一未来能源,蜂巢动力宣布,其首款氢燃料发动机将在2025年推出。
据介绍,这一发动机将采用氢气专用直喷喷射系统、高压耐腐蚀氢气供给系统、高效防泄漏专用增程器、抑爆震低灰分润滑油以及超低摩擦技术等,热效率可达42%。
写在最后
从曾经的0到1000万,蜂巢动力用了21年时间。在此次下线仪式上,蜂巢动力也正式宣布,将用4-5年时间创造下一个1000万台的成绩。
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新产品的不断推出,蜂巢动力的未来发展,正在越来越值得期待。
❽ 蜂巢能源到底有多坑
蜂巢能源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三线选手,但就是这样一家从车企内部成长起来的电池企业,仅用3年时间,从国内十名开外挺进全球前十。
某种意义上讲,蜂巢能源的跳跃式增长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缩影。遇上新能源变革的大浪潮,蜂巢能源自然不会甘于做一匹“黑马”,它的梦想是成为下一个宁德时代。公司规划到2025年全球产能提升至600GWh,这个目标超过国内所有二线电池企业,直指宁德时代与比亚迪。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蜂巢能源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22GWh(吉瓦时),市占率为2.1%,位列第六位。
蜂巢能源第二届电池日上,蜂巢能源宣布,2025年全球产能规划目标提升至600GWh(吉瓦时),同时在产品方面推出系列短刀电池新品类,未来将推行电动全域短刀化。同时,将建设多个新工厂,力争成为行业头部企业。
蜂巢能源是2018年由母公司长城汽车出资成立的动力电池企业,随后公司逐渐开启市场化运营,主打高速叠片工艺、无钴电池、固态电池、车规级AI智能制造等,目前已在日本、韩国、美国、印度、无锡、保定、上海等地建立了七大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