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津的风俗有哪些
天津的风俗有:
一、大年初一,这一天天津人习惯第一顿饭就是吃饺子,早出门走亲访友,俗称拜年,在送年礼方面,天津人讲究送整盆不剪枝的腊梅,海棠和迎春花。
二、大年初二,这一天,天津人有回娘家的传统,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代手。
三、大年初三,包合子吃,其主题取,和合之意,还有一层更积极的含义,那就是和衷共济,同心合力。
四、大年初五,天津人称为破五,这一天不能到别人家拜年,这天家家都包饺子,剁小人,捏小人嘴,在切菜的时候,菜板要剁得叮咚响,暗示剁小人。
五、农历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在天津称为腊八儿,许多天津人在这天喝腊八粥并用醋泡大蒜,从而为正月准备腊八蒜和腊八醋。
㈡ 请大家说下上海、北京、天津人的生活方式 有什么习惯等等的。谢
呵呵,我找来的,仅供参考哈!
北京人:
首善之区,见多识广,既受官文化熏染,又承八旗子弟余风沐浴,十分懒惰,很多人宁可在家领低保也不愿意出去工作,相当多的人依靠祖上遗留下的大四合院拆迁补偿和房屋升值;还有的是官商,靠政策吃饭,过着悠闲的生活,是全国最养尊处优的地区,胖人最多。北京的脏活、累活基本都由外地人做,外地人一旦离开北京,北京将立即瘫痪。北京人的下一代纨绔子弟非常多,讲究享受。女孩子十分开放但很有个性。北京人只要想上大学都能上,清华、北大也特殊照顾北京,毕业后政府、公司也是优先录取。北京到处是官,骑三轮的老爷子也可以牛气冲天,谁家朝中没几个人?"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北京户口十分珍贵,北京人也排外,总觉得自己是"中央的人"(很多都是外地人成为北京人之后又排外),警察对外地人当然是格外"照顾"。不过包容性还是不错的(当然不能和深圳比),06年有17万对北京男孩女孩外娶外嫁,找个北京人结婚相对容易(和上海、广州比),家长一般比较开明,北京男孩特孝顺就是满口"京骂"很不雅。开公司尽量别招北京人,北京人什么都明白,就是能说不能干,业务员比老板还牛(财务人员适合招北京人,人品可靠,跑不掉)。北京人油嘴滑舌,善打哈哈,侃爷 辈出,号称"京油子"。王朔的小说、冯小刚的电影是典型的"京痞文化"。不过北京人总的来说很善良,大气,有同情心,讲义气,热心肠,喜欢管闲事,尤其是关心国家大事,爱侃政治(小道消息不少),在中国来讲算是高素质的了。在北京发财的主要是外地人,在北京当官的主要也是外地移民,北京人庸懒难成大器,但北京人嘴巴贫,出艺人。随着政策的宽松,户口制度越来越淡漠,外地人也来北京抢饭碗,造成很多北京人失业,失落感很大。北京的文化是兼融的,官方体制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和民俗文化处于共生状态,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和平共处,各拿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天津人:
很难想象与北京咫尺之隔,方言十分独特(据说受李鸿章的淮军影响很大),工资收入竟然与沈阳这样的下岗城市差不多,是个容易被人遗忘的直辖市。天津男人性格豪爽豁达,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之嫌。做人义气,办事果断,很容易交朋友,女人性格也男性化,做老婆不如做朋友,骂人都是顺口溜,绝对不温柔!俗话说:"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卫就是天津卫,抗战时保定汉奸多)"。有几个天津的朋友应该不错。天津人本性幽默,所以就有了幽默的"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麻花",另外还有马三立的"逗你玩"。天津其实并不发达,北京把周边地区都吸干了,北京从来不停电,要停就停天津、河北。天津人对北京人向来不服气,足球队遇到一起肯定是死磕!天津的北洋建筑和小吃独具特色,传统文化气氛比较浓,民间艺人多。天津这地方不适合定居,沙尘暴不比北京少,报纸懒得报!
上海人:
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包容性较差,方言盛行,外地人很难融入,复旦大学也快成阿拉大学了。幸亏不是首都,否则连北京人都看不起,上海人喜欢称自己为"沪上",外地人一律都是"乡下的",不过上海历史无非才一百多年,有三分之一是宁波一带的移民(据说最早的上海人居然是从河南来的,上海人常为此愤愤不平)。上海女人举止得体,装束淡雅,言谈柔和,很有女人味,但却没有那种为了爱不顾一切的"烈女"。上海女人不会嫁给外地人的,女孩子哈日哈韩,嫁给日本人是很多人的理想。上海男人小气自私,斤斤计较,街头吵架经常半个钟头,胆子小怕老婆,甚至帮老婆洗内裤,常被丑化为"小男人"(近几年终于出了两个伟大的男人:姚明、刘翔,毕竟有钱就能培养出精英的)。其实,从另个角度来说也体现出上海男人很懂得尊重女士,体贴妻子。上海人私交比较理智,你可以找到精神上的知音,却别指望两肋插刀的哥们。所以出了不少银行家、商人和学者,却难出诗人、武将和侠客。上海商人都是精明的行家里手,既识货又明理,善于据理力争。上海人的钱不好挣。上海人很有品位,小资盛行,对生活很讲究,也很守信用,遵纪守法,做事精致,上海的产品质量全国第一。上海人不占别人的便宜,这倒很适合做朋友,不过首先得让他瞧的起你。中国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也算不错了。
~~~~~~~~~~~~~~~~~~~~~~~~~~~~~~~~~~~~~~~~~~~~~``
要说上学,北京、上海都挺排外的,基本分本地帮和外地帮,天津在这方面相对好一些,但说实话,内个城市·····哎!真不咋地!不多说了~~~~
㈢ 本人天津地区拥有大量零散劳动力。请问适合在家做的加工组装的工作有哪些
打火机生产线
㈣ 天津适合做什么生意天津人喜欢吃什么
天津城市脏乱差,天津人的素质也极为的差,卖个东西的服务员没有一个态度好的,他们总是摆着一副特瞧不起人的样子,爱搭不理的,说着一口难听的天津话,一个个都可横呢,而且在天津走路的时候要格外小心,要是踩到天津人的脚那就完了,一句对不起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就等着被骂得狗血淋头吧。天津的站牌也跟天津人一样有个性,他们的站牌是横向双面的,看完前面的还要走好远绕到后面去看背面的站牌,真是不知道这里的人们这么想的
全国城市人口素质评比结果出炉了:
最高素质第一梯队的城市有:台湾 香港 澳门 广东
第二三梯队:北京 上海 重庆
第四梯队: 天津
最差的就是第五梯队。
天津荣获第四梯队,真是可喜可贺,比排在末位的河南和东北人强很多,可以让天津人自豪万分。
虽说天津排在倒数第二,直辖市里排末位,但已经难能可贵了。天津人应该吃捞面才对!非常好的位次了,已经算进步了,总比倒数第一强。
在天津生活觉得天津本地人素质真是低的可以,好吃懒做,油嘴滑舌,不学无术还排外,又脏又邋遢,吃着低保到处炫耀,爱卷街,嫁女如买女,眼里只有钱,低俗~~~~是我生活过的四五个城市里最差的了,天津就是一个大农村。
㈤ 天津的煎饼果子为什么都不加肠在家可以自己做吗
薄煎饼选择上等的大绿豆,先把它磨成粗半,浸泡后去除豆皮,然后将面团磨成细,加入盐,再加入用五香粉或其他香料调味的薄饼。有几个煎饼,现场用小磨石(现在也是电磨)磨草,表示自己的煎饼是纯绿豆做的。还有磨碎草,加入水泡柔软的小米,混合面团的薄煎饼。天津的一个朋友说。“加入小米研磨的混合型(薄煎饼)在面皮的完整性和口感上略好于单一绿豆薄煎饼。”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煎饼的面团里不放白面粉,放白面粉的话,口感会变得黏稠。这与北京或山东薄饼不同。
正宗的天津煎饼饼干真的不放火腿肠
天津人认可的糕点食品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煎蛋卷的面团是绿豆面,没有白色的面。
2.煎饼饼干涂的酱由大酱豆腐和辣椒补充,番茄酱、沙拉酱、千岛酱不涂。
3.炒年糕不撒葱花,不撒香菜,不撒花生,不撒辣条。
4.不放牛肉干或棒状饼干,生菜,火腿肠,鸡柳和海参。
刚推出的煎饼趁热吃,绿豆面团配鸡蛋,卷上有力的棒槌或脆麦芽糖,通过咸味好的酱和葱调节味道,再加上绿豆的豆浆香、鸡蛋的醇香、棒槌饼干的脆香和味噌汤,一定会很好吃
㈥ 天津在家可以做的手工活
你好,如果想在家做手工,可以在家购买一些DIY的手工材料,在家做好,然后可以出去摆摊卖!也算是创业了
㈦ 天津人的生活习惯是怎样的,天津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_^
天津的四季挺平均的,所以是很适合你长期居住的,这点和南方不一样,呵,我是这么认为的。南方人到北方,都能听得懂北方的方言的。天津人很好客,不会像上海人一样的,你懂得~水货的话,去大胡同,东西打折,应该够你遛的。天津当然有乐园啊,水上公园,动物园都不错,古文化街,南市食品街,东站旁的意大利风情街都是要去玩的哦~~听相声的话,在古文化街有个茶楼,挺不错的还有像什么十八街麻花,狗不理包子,煎饼果子,锅巴菜,你都要去尝尝哦~愿你爱上天津~~~
㈧ 天津人喜欢吃面筋,可是,自己在家如何炸制面筋
把发好的大面筋团切成小块(如果能将面筋团切成均匀的正方体小块儿,那炸出来的油面筋就会更圆、更好看)。
2.油炸:火力用中火,当油温六成热(约160—180度)时,下入切好的面筋块。面筋块会迅速膨胀,这时要注意勤翻动面筋,把连在一起的分开,一定要注意火候,油温不能升得太快,要不然捞出的成品凉了后会发现面筋泡缩小啦!炸面筋的油用一般的葵花籽油、色拉油或调和油就可以啦,最好不要用花生油
3,因为那样会有些发腻的,而且价格也要高出很多!炸面筋并不“脏”油,炸过的剩油可以用来拌馅或
炒菜使用,下次再炸时用的还是新油,不要总是留着炸油反反复复的的炸呀!那样炸来炸去的“老油”对身体可是非常有害的!油面筋没有那种放久了的油嗥气,可用来做馅、炒菜、炖菜、煮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