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市大明桥下是什么河
扩展阅读
医院二甲医院北京有哪些 2025-07-28 00:41:48

天津市大明桥下是什么河

发布时间: 2022-07-11 03:18:40

1. 天津华北桥在哪下面是什么河

嗯,我就在天津的华北桥,应该在天津的红桥区,他的有一个和叫做东流河,因为他是流向东方。

2. 天津之眼下面的河叫什么

海河啊,再往前就是三岔河口,有引滦入津的纪念碑

3. 天津市里的江叫什么江啊就是有好多桥的那个

天津可没有江的,那个就是天津人的母亲河---海河了哦~!

4. 天津海河是什么河``从入海口进入能延伸到什么地方``

海河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华北地区最大的河流,总流域面积达31.8万平方公里,涵盖了北京、天津全部,河北绝大部分,以及河南、山东、山西、内蒙等省市区。

海河包括了五大支流:北运河、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以及许多更小的支流,如果从最长的支流浊漳河算起,全长为1329公里。但其干流只有73公里,从子牙河与北运河交汇的天津市内金刚桥三岔河口算起,到塘沽区大沽口入海,实际直线距离只有不到50公里。最后进入渤海。

现在海河主要是旅游观光。

5. 二十四桥是什么桥

晚唐着名诗人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中写道:“青山隐隐水沼沼,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这首诗的问世,使二十四桥成了昔日扬州禁苑繁华、风流盛事的象征;同时二十四桥也成了众说纷纭而迄今尚无定论的一宗疑案。

唐人诗中除杜牧提及二十四桥外,尚有韦庄的《过扬州》,该诗最后的两句是:“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五代时,由于战乱,扬州沦为一片废墟,二十四桥也为人们所淡忘。到了宋代,科学家沈括对二十四桥循名责实,一一以求,在《补笔谈》中写道:“最西浊河茶园桥,次东大明桥,人西水门有九曲桥,次东正当帅牙南门,有下马桥,又东作坊桥……又自牙门下马桥直南……”凑成二十四桥之数,但是下马桥系明显重复,浊河下无“桥”字,亦难定为桥名,而极负盛名的禅智守桥未列人其中。南宋的王象之在《舆地记胜》中说:“所谓二十四桥者,或存或亡,不可得而考。”

有人认为二十四桥是一座桥,姜白石1176年冬来到扬州写下了千古绝唱《扬州慢》,词中有云:“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从姜词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看,似乎是指一座桥。清顺治十年(165年)七月,谈迁去二十四桥怀古,并作《二十四桥》绝句一首:“斜阳古道接轮蹄,明月扶疏万柳西。桥上行人桥下水,落花尚自怨香泥。”从诗中可见二十四桥是一座桥。这种观点,在清代吴绮《扬州鼓吹词·序》中也得到附和。序中写道:“出西郭二里许有小桥,朱栏碧瓦,题日‘烟花夜月’,相传为二十四桥旧址。盖本一桥,会集二十四美人于此,故名。”

有人认为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桥是子虚乌有的东西,实际上从来就不存在。它只是唐代扬州桥梁的总称,沈括只强调算度的精确,把二十四桥逐一落实,而忽略了诗歌毕竟是文艺作品,大可不必这样认真地对号人座。

二十四桥是不是编码为二十四号的一座桥呢?在诗歌中以序号称桥的不乏其例,就唐代扬州而言,对于桥的编码亦有案可稽。施肩吾《戏赠李主簿》诗有“不知暗数克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之句。张乔《寄扬州故人》诗说:“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镇东风十五桥。”可见二十四桥或乃编码称谓。因该桥可能是最富有艺术特色的桥梁,亦或是在游览中心,名气大,所以深为杜牧思念。

6. 蓟运河的历史是什么

蓟运河古称鲍丘水,元、明两朝称潮河,清代始称蓟运河。现属国家一级河道,承载着本市蓟县、宝坻、宁河、汉沽、塘沽、以及河北省玉田县等地的行洪。
蓟运河的名称很多,见诸各类史书记载的有十几个.汉代称鲍丘水,因发源于塞外的鲍丘山而得名;隋代称沽水,因其上源与发源于沽源县的沽水相通而得名.到了唐代复称鲍丘水,又在流经潞县东(今通州)与原河道合流,这就是至今在宝坻境内尚存的鲍丘河.唐末五代时期,改称泃河,是以上源的泃水相通而冠名.到了宋代改称潮河,其含义是"潮夕往来",但确切的含义是承上源潮河之水而得名,在这个时期,潮河也从蓟运河下游泄海.古代的巨渠水也从蓟运河泄海.史书上常见的"梁河",是刘仁恭占据梁城(今宁河镇)称号"大梁"而得名.《明史》记载的"梁河","粮河","运粮河",都是今天的蓟运河.明代开凿直沽新开运河转运粮饷,主要是避开海上运输风险.原来往蓟州及辽东运输粮饷,主要是从大直沽转运出海,由北塘海口进入蓟运河.《明世宗实录》记载:"先是海口淤塞,漕舟从天津出海,复折入梁河而达蓟州,道远水湍,舟数败.议者谓:直沽东有二道,一曰新开,一曰水套,北接梁河,径四十里,可以疏浚成河,改由北道,无涉海之虑,谓之新河."此处出现的"梁河",就是蓟运河.潮河的名称经历明清两代.《宝坻县志》和清干隆年间的《宁河县志》收录的八景之一"潮河银练",就是描绘蓟运河漕运张帆行舟和潮汐波浪素光如练.在宋辽战乱期间,蓟运河为辽所辖,西部的海河曾是界河.在《辽史》对蓟运河有芦水之称,主要以闻名的芦台而冠于水名.元朝定都北京,粮运任务很大,把往通州粮仓运粮的通惠河和连通的潮河,统称为大都运粮河,北京当时是元大都.蓟州防兵军粮,主要来自南方到直沽寨(天津)的转运仓储,先是出海复折蓟运河,后是通过新开河转运蓟运河,直达蓟州.以后《明史》记载出现的"粮运河","粮河","运粮河",皆出自元代.除此之外,蓟运河还有众多的俗名见诸于典籍.如"东路河","白龙巷","沽水","泻肚河","窝头河","北塘河","芦台河"等.潮河称白龙港的典故不仅记载于《方舆纪要》,在明代的《天府广记》也有记载:"潮河在宝坻县东二十里,一名白龙港,源自梨河,泃河,鲍丘河至县界三叉口合流为粮运河,入于海."所谓"白龙港".传说潮河上游有石盆峪,"有龙潭.潭上石如盆形,水悬崖而下入与潭,潭外为盆,水从潭面历盆抵峡而下,数里入于潮河,有龙潭宅焉,其深无底.潭中有石门,水浅则见,土人曰龙所从出入也."(《昌平山水记》顾炎武着)想"白龙港"之名源于此传说.在蓟运河流径玉田境内也有长沿河和柳沽河之称.所说的北塘河,芦台河这都出自近代,外国侵略者以主地名给河流命的名.特别是j-p驻屯军在二十世纪初,窥集经济情报所写《冀东综览》和《天津志》都是称蓟运河为"北塘河","芦台河".j-p撰写的资料称:"北塘河的发源地之一,是万里长城罗文关附近的乾河.经遵化州,在果河沿同果河相汇合,由蓟州至白龙港.另一发源地是发源于将军关附近的涧河,在平谷县与朱龙河相汇合,称为潞河,蓟运河.其流域甚为辽阔,所到之处有舟楫之便."民国年间,乘潮火轮船可上行至宝坻,蓟县.当时据日军探测,蓟运河下游河段,平均河阔为二百米左右,水深三十到五十英尺.这就是从汉代到近代,蓟运河的基本变化。

7. 有关天津的河的问题

建筑名:南运河 时代:隋地址:红桥区境内西起咸阳桥,东至三岔河口。类别:古建筑南运河南起山东省临清县,流经德州,再经河北省东光、泊镇、沧县、青县入天津市静海县,又经西青区杨柳青入红桥区,流经红桥区南部,至三岔河口与北运河会合后入海河。全长509公里,红桥区境内一段长约7.3公里,宽20—40米。在红桥区境内自西向东流经卲公庄、小西关、南头窑、先春园、大伙巷、河北大街、三条石、大胡同等地界,西端对岸为南开区界。沿岸多居民区。东段南岸有“红灯照黄莲圣母停船场”遗址。三岔河口一带是天津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建有“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河上架有密云桥、咸阳桥、芥园桥、卲公庄闸桥、井冈山桥、大丰桥、团结桥、爱民桥、金华侨、金钟桥。南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京杭运河的一部分,也是京杭大运河在华北的主要河段。。明永乐年间,漕运大兴,南运河历史上就是一条通向北京的漕运河道。南运河繁忙的漕运和航运,使沿岸聚集了众多的人口,众多人口的聚集又使三岔河口成为天津市城市发祥地和最早的商贸文化娱乐区。历史上的南运河为天津城市的形成、商贸文化的发展、为天津成为北方大都市和经济贸易中心做出了历史贡献。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天津北运河北运河集泄洪、引滦输水、调水等多功能为一体,是海河水系的主要河道,,2001年4月动工改造,9月竣工。治理自屈家店闸至子北汇流口全厂15.017公里,两岸堤距120米,提线总长度为30.032公里,现在北运河变清,堤岸翠绿,沿线灯亮,泄洪畅通,交通便捷,环境优雅,是水利工程与景观工程的有效结合,是天津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北运河历史上是一条通向北京的重要漕运河道。北起北京市通县,流经天津市武清县、纳龙凤河,会永定河,至北辰区屈家店汇永定新河,至郭辛庄、千里堤进入红桥区,流经红桥区东北边缘,于新红桥东汇子牙河,至三岔河口与南运河会合入海河。全长186公里。红桥区境内河段长约6公里,宽60—70米最大流量为100—184立方米/秒。自西北向东南,为北辰区。河北区与红桥区的界河。流经咸阳北路、丁自沽、西沽、三条石等地界。沿岸有桃花源和西沽公园等游览地。三岔河口有“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沿河右派滩渡口、勤俭桥、北洋桥、辛庄桥、炮台渡口和三条石人行便桥。明永乐年间,漕运大兴,天津发展为商端口。运河对当时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一定作用。该河除航运外也为城乡人民生活水源。由于华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上游坡陡流急,下游平原河道曲折多泥沙,历史上多有洪水泛滥。现境内河段为泄洪蓄水之用。
历史北运河上是一条通向北京的重要漕运河道。它对天津城市的形成和农业、工业及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历史的、重要的贡献。 北运河古称“御河”,是天津重要的一级河道,海河干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防洪、引滦输水任务。天津市于2001年实施北运河综合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4.7亿元,修建滦水园、北洋园、御河园、娱乐园4座主题公园,新建橡胶坝1座、桥梁3座、码头18个,新增绿地90万平方米,河道水面和绿化总面积达210万平方米。经过综合治理后的北运河,河水清澈,堤岸翠绿,泄洪畅通,环境幽雅,旅游资源丰富,成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北运河两岸新建:滦水园、北洋园、御河园、娱乐园四座主题公园。滦水园全园由“引滦入津微缩景观”、“城市聚景”“繁花似锦”花坛、跨越全雕塑和引滦展览馆广场街景观构成;北洋园是一条以“传统理念定格于历史”为主线,一条以“教育精神根植于人心”为主线;御河园由浮雕景墙、篇景、浮龙、顺水、诗词之路、传说之路、古锚、仿古码头七部分组成;娱乐园由沙坑、装饰柱、音乐驳岸、装饰驳岸、趣味辅装、运河之子、希望七个景观组成。
依北运河堤建成的桃花园,具有乔灌木5300余株,各类桃木,包括山桃、碧桃、寿星桃等500余株,盛开之时春意盎然。从北洋桥之屈家店共设有10个码头,游船往返对开13公里,每年春季至秋季,游人可登船游览沿途美丽风光。
1.大清河,今大汶河下游,又名北沙河。古漆沟故渎,下游曾称盐河。据《东原考古录》载:水清莫如济,故济以清名。济水原在郓城分流南北,南济水为南清河。元、明时期称南运河,清咸丰时期称牛头河。北济水为北清河,因汶济合流,又名大清河,名属“济”不属汶。自济水伏流不见以后,大清河所属惟汶水,故沿称大清河。汶水未入济渎以前,东至戴村坝,西经东平城北统称大清河。城南古汶河(左右汶)亦沿称大清河,别称小清河,统为汶水。
今大清河是县境内最大的排洪河道。自戴村坝以下,向西流经南城子、龙固、后亭、流泽、大牛村、马庄、武家漫、单楼至马口入东平湖。全长37.7公里,河床宽在500—1500米之间,流域面积281平方公里。建国前,由于源短流急,含沙量大,加之堤防失修,连年决口成灾。1918年,最大洪水流量达到9450米3/秒。建国后,逐年培修加固堤防,加宽河道过水断面。全河防洪标准由建国前3000米3/秒,提高到7000米3/秒,不仅减轻了洪涝灾害的严重威胁,而且开始兴利造福于人民。先后修建了流泽引清灌溉工程,在无盐、路口、王台、马口等处修建了机电排灌工程。在南城子、武漫、单楼、北桥有多处渡口,方便了两岸群众过往。1958年7月,流泽漫水桥建成。1973年12月、1977年7月先后修建流泽大桥和东平大桥(又称王台大桥),大桥为双曲拱钢混凝土结构。近又在流泽大桥西侧修建大桥1座,与原来的大桥并列,分上下道,使105国道交通更加方便。
大清河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河堤两岸杨柳成带,绵绵数十里,防风固堤,蔚为壮观。北有白佛山、稻屯洼,站在白佛山顶,举目南眺,大清河犹如银蛇舞动。大清河不仅风景秀丽,资源亦十分丰富,除了盛产鱼、虾水产品,河沙储量大,约6000万吨。沿河两岸的群众在河里取沙、运沙,沙场随处可见,年开采、储运量150万吨以上,经济收入十分可观。
2.大清河 中国海河水系5大河之一。在河北省中部。长448公里。分南北两大系统︰北支以拒马河为主,源于涞源县的涞山,经紫荆关至张坊分为南拒马河和北拒马河。北拒马河东流汇白石河为白沟河;南拒马河经定兴、容城至白沟镇与白沟河汇而为一,流向东南。南支是由唐河(滱水)和潴龙河水系汇入白洋淀,后东流称为赵王河。赵王河和拒马河至新镇汇合后始称大清河。大清河流至第十六堡附近与子牙河汇合,经西河闸至天津入海河。沿大清河两岸分布白洋淀、东淀、文安洼等淀洼,可调节洪水。上游有王快、西大洋等水库拦洪蓄水。下游通过独流减河引洪水直接入渤海。
是海河水系的五大支流之一,又叫上西河。长约 448 公 里,流域面积 39600 平方公里。上游支流较多,主要可分为南北两大支系:
北支拒马河系,南支赵王河系。 拒马河发源于涞源县的涞山,在山谷中向东北流,过紫荆关向北,到涞
水县转向东流,至张坊镇分为南北两支:北支向东流接纳琉璃河、小清河至 东茨村,这一段叫北拒马河,自东茨村转向南流至白沟镇叫白沟河;南支叫 南拒马河,经定兴,于北河店接纳易水,向东南流至白沟镇与白沟河汇合, 以下才称大清河,再流经雄县至新镇西南与南支赵王河汇合。赵王河,是指白洋淀东出的水道。在白洋淀以上,入淀的主要有唐河和 潴龙河。唐河源出山西浑源县恒山东南麓,经灵丘入河北省,过唐县进入平 原,在定县以北穿京广铁路折向东北,流入白洋淀。潴龙河的上源叫大沙河, 源出山西灵丘太白山南麓银厂一带,向南流经阜平、曲阳、新乐,在安国南 面的伍仁桥与磁河汇合后称潴龙河,向东北流入白洋淀。在白洋淀的西北部, 还有源于太行山独流入湖的澡河、府河等。大清河的中、下游有一系列的洼淀,如兰沟淀、白洋淀、文安洼、东淀 等。大清河过东淀后在天津西郊第六堡汇入子牙河后入海河。解放前,大清河上游在汛期同时涨水,下游宣泄不畅,水灾频繁。解放 后在上游修建水库,调节洪水,中游加固河堤,下游挖掘独流浅河,扩大排 洪入海能力,。使大清河得到较好的治理。
子牙河
Tzu-ya River
亦作Ziya He。
中国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在河北省南部。长706公里。上游有滹沱、滏阳两支。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五台山北侧,沿途在山西、河北境内接纳清水河和冶河,东流在献县与滏阳河汇合,称子牙河。滏阳河源于邯郸市和村附近。滏阳河上游是古大陆泽(湖泊)和古宁晋泊(湖泊)故地,地势低洼,汇有众多溪流。下游经大城至第六堡与大清河相汇。由于降水集中,又多暴雨,上游流经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根治海河后子牙河上游修建岗南、黄壁庄、朱庄等水库和山区一些农田水土保持工程,下游开挖子牙新河,引洪水直接流入渤海。
一、子牙河为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是海河水系西南支,由发源于太行山东坡的滏阳河和源于五台山北坡的滹沱河汇成,两河于献县臧家桥汇合后,始名子牙河。流经省份 山西 河北 天津全长730余公里,流域面积7.87万平方公里。子牙河经西河闸至天津市十一堡汇南运河,至第六堡与大清河相汇,后至金钢桥和北运河合流。另一路由独流减河泄洪入海。全长474千米(至海口),流域面积4.6万平方千米(至献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献县以下辟子牙新河,经天津市北大港入渤海,以减轻水患。
二、北源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五台山北麓,沿途接纳牧马河、清水河、冶河等,至黄壁庄出太行山流入平原。流经代县、原平县及忻州盆地,在盂县阎家庄进入河北省平山县境内,经岗南、黄壁庄水库调节后,流经京广铁路及石家庄、衡水两市,在饶阳大齐村进入献县泛区,至献县枢纽与滏阳河汇流,干流总长588公里,总流域面积24690平方公里。
三、南源滏阳河出太行东侧,上源支流众多,有沙河、洺河,进入平原后,东行至艾辛庄附近,有老樟河挟小漳河汇入,形成滏阳河干流,全长402公里,历史上,滏阳河曾是邯郸至天津的主要航运交通线。
四、生态特征 子牙河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组成(毫克/升):浮植物总计9.50, 硅藻41.7%, 绿藻%27.8, 蓝藻2.5%, 甲藻23.6%, 金藻黄藻0%, 裸藻4.4%。
五、现状 由于华北地区近几年干旱造成天津境内部分河段常年断流 永定河
Yong-ting River
中国北京地区最大河流,海河五大支流之一。上游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的桑干河,在河北省怀来县纳源自内蒙古高原的洋河,流至官厅始名永定河,全长650公里,流域面积5.08万平方公里。流经山西、河北两省和北京、天津两市入海河,注渤海。主要支流有壶流河、洋河、妫水、清水河等。永定河流域多暴雨、洪水,春旱也严重。上游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混浊,泥沙淤积,日久形成“地上河”。河床经常变动。善淤、善决、善徙的特征与黄河相似,故有“小黄河”和“浑河”之称。因迁徙无常,又称“无定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大规模整修平原地区河道后,始改今名。1954年建成蓄水22亿多立方公尺的官厅水库,才基本控制了上游洪水。
永定河 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内蒙古、河北,经北京转入河北,在天津汇于海河至塘沽注入渤海。永定河全长548公里,自门头沟区三家店流入石景山区后,流经五里坨、麻峪、庞村、水屯等地,经衙门口村南流入丰台区。
永定河,古称澡水,隋代称桑干河、金代称卢沟,每年7至8月汛期。河水自燕山峡谷急泄,两岸峭壁林立,落差为320:1,最大流量5200立方/秒左右。河水挟带大量泥沙,河水浑浊,年含泥量3120万吨。元、明代有浑河、小黄河等别称。由于河迁徙无常,俗称无定河,历史上曾留下多条故道。其中离北京较近的大型故道有3条:第一条古故道由衙门口东流,沿八宝山北侧转向东北,经海淀,循清河向东与温榆河相汇。第二条西汉前故道自衙门口东流,经田村、紫竹院,由德胜门附近入城内诸“ 海”,转向东南,经正阳门、鲜鱼口、红桥、龙潭湖流出城外。第三条三国至辽代故道,自卢沟桥一带,经看丹村、南苑到马驹桥。史载这一故道历时900余年,一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进一步疏浚河道,加固岸堤,才将史称无定河改名为永定河。
永定河旧名无定河,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是河北系的最大河流。流域面积47016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45063平方千米,平原面积1953平方千米。永定河全长747公里,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共43个县市。全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永定河上游有桑干河和洋河两大支流,在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汇合,以下的河段称永定河,在延庆县汇入妫水河,经官厅水库流入官厅山峡(官厅水库至三家店区间)。从官厅至朱官屯河长30km,官厅山峡河长108.7千米,至门头沟三家店流入平原。从三家店以下至天津的入海口,河道全长大约200km,在水利系统将其分为三家店至卢沟桥、卢沟桥至梁各庄、永定河泛区和永定新河四段。
水利设施有官厅水库、珠窝水库、落坡岭水库、三家店水利枢纽。
现状: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一直水资源紧缺,为了满足城市用水,三家店以上永定河水几乎全部引入市区,使三家店以下70多公里的河道长年断流,河道两边土地沙化,近些年永定河沙石采盗猖獗,致使河道内沟壑遍布,河床裸露,每到冬春季节,西北风顺河道而下,京城顿时风沙弥漫。由于根本无水补给永定河,加上严重超采地下水,北京西部地区第四纪地下水已经全部枯干,永定河的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严重破坏。

8. 被誉为天津的母亲河是什么河 这条河对天津城市发现的影响

海河被誉为天津的母亲河,她贯穿天津市区,起点是三岔河口就是现在的引滦纪念碑,一直奔流入海。她是天津的象征,是天津的骄傲,现在天津海河两岸的美景非常漂亮!

9. 天津有什么河

天津市境内海河水系包括——海河、北运河、南运河、大清河、永定河、子牙河、马厂减河、独流减河、洪泥河等。
1、永定河:上游有两条源头,一条是在内蒙古高原南侧的洋河,另一源头来自山系管涔山的桑干河。两河流至北京怀来县在官厅水库汇流成永定河。永定河在三家店经庐沟桥,因安县境至天津北辰区屈家店与北运河汇合进入海河。
2、北运河:是大运河最北边的一段,上游位居庸关附近,由南运河、北沙河、东沙河等汇集而成。从北京通县开始称北运河流到天津北郊区家店与永定河汇合进入海河。
3、大清河:源头来自恒山南麓,太行山东麓,最后又多条河流汇集于白洋淀,然后顺西至静海县独流镇,并入子牙河进入海河。
4、子牙河:源头有两支,一支发源于山系省泰成山的滹沱河;另一支发源于太行山下的滏阳河。两河在献县藏家桥汇流,后称子牙河。子牙河流至天津静海汇流南运河后,又分道平行进入海河。
5、南运河:是大运河的北段起自海河北岸,流经山系、河南、山东、德州至静海与子牙河交汇,后再折向东北,与子牙河分道平行进入海河。
6、月牙河:位于天津市北部地区,始于新开河红星桥泵站,流经河北、河东、东丽三个区。至天津钢厂海河泵站与海河相通,全长14.2公里。
7、复兴河:位于海河西侧,西与卫津河相通,流经河西、津南两个区,东至复兴门闸桥与海河相连,全长5.8公里。
8、卫津河:从六里台开始沿卫津路旁边,流经天塔的那条河,它最后在津南区大寺镇和津港运河汇合。
9、津河:原来叫墙子河,是指从河西区挂甲寺一带开始到红桥区南运河人民医院之间的一条小河,原先是排污河,经市政府改造更名为津河,在王顶堤医科大学一中心医院门前的津河处有用一块大岩石立的地标——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