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平津战役中天津损坏了哪些文物
扩展阅读
福州霞洲站位置在哪里 2025-05-26 02:19:33
天津哪里卖字画好卖 2025-05-26 02:15:22

平津战役中天津损坏了哪些文物

发布时间: 2022-07-12 21:44:44

1. 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的简介

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座落在西青区杨柳青镇11街药王庙东大街 .天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一次重要的大规模攻坚战,是促使北平和平解放的关键一战.天津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刘亚楼曾在这里多次如开高级军事会议,部署作战方案.为纪念这一使天津获得解放的伟大战役。198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又将它重新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修缮后辟作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

2. 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的历史的声音

天津人都知道并永远会记住1949年1月15日这一天,因为这是天津解放 的日子,也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一次重要的、大规模的攻坚战取得胜利的日子。正是因为天津战役的胜利,才使得北平的守敌陷入绝境,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条件,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找寻到了位于本市西青区杨柳青镇11街药王庙东大街一个四合院,这里便是当年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的旧址。天津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刘亚楼曾在这里多次如开高级军事会议,部署作战方案。为纪念这一使天津获得解放的伟大战役,1962年,当时的河北省政府将指挥部旧地核定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又将它重新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修缮后辟作“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
这个四合院就在西青区规划的旧民居保护区之中,青砖瓦房虽已有些老旧,但与周围的建筑比起来,有很明显的维修保护痕迹。走进院落中,规整的格局设计与中国北方传统的四合院无异,如果与石家大院那样的大户人家的气派与奢华比起来,更显得平实与本色。
据在这里看护院落的老师傅介绍,这个院子原是一个在城里开银号的戴姓小 财主的家,家里人口少,为人又很低调,外人借住这里当然不会引起太多的人关注,再加上这个院子既不太大又不太小,既不张扬又够使用,把它作为天津前线指挥部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当时这里还属于白区,经常会有些特务出没。国民党也曾派飞机到这里扔过炸弹,所幸掉下来的炸弹偏了点,炸飞了旁边的佟家小院,值得庆幸的是,这座小院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又在上个世纪80年代被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作战地图、电话、沙发、桌椅床铺这些实物依旧摆放在原来的位置,虽然不多,但仍能让人睹物思情,忆起那段激战的日子。

3. “平津战役”的简介是什么

【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由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指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个“剿匪总司令部”、1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0个整师及非正规军4个师,共52万余人的巨大胜利,基本上解放了京津地区。使古都文物完整的保存下来。平津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和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的精锐师团丧失殆尽。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已经基本确定。

【平津战役的小故事】

老英雄隐姓埋名40年真实身份震惊总参。

1998年7月11日,解放军301医院,一个身患肺癌的病人在昏迷中不停地喊着:“首长,我被包围了,向我开炮。”“连长牺牲了,战士们全牺牲了,请求支援。”“报告首长,我突围了……”见此情景,围在他身边的亲人和总政的领导都哭了。

病人叫张国福,40年前,他是全军闻名的特级战斗英雄。他参加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作战”、“进军四川”、 “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等众多战役,因作战勇敢,屡建奇功,张国福先后荣立特等功一次、大功两次、小功五次,并荣获“四野”授予的“孤胆英雄”、“开路先锋”、“青年战斗英雄”等荣誉称号。他曾获得东北人民解放军英雄奖章两枚、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纪念章一枚、毛泽东奖章一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独立奖章一枚……1950年9月,张国福出席了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当时19岁的他是众多英雄中最年轻的一位。会议期间,张国福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亲切接见。

但是,这样的一位英雄人物,复员回到地方,对赫赫战功只字不提,甚至连他的家人也无从知晓。他甚至将原名“张国富”中的“富”改为“福”,在地方一家火药厂默默埋头工作40载,直到女儿一次路过西安,顺道到父亲所在的47军军部打探父亲的过去,才发觉她的父亲非同一般的经历。

参军仅半年,16岁的张国福就在一次战役中孤身活捉了国民党军队一名中将

张国福是吉林榆树县新立镇人。1946年,他从家乡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47军,1948年入了党,先后任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参军仅半年,16岁的张国福就在一次战役中孤身活捉了国民党军队一名中将。

那是1947年5月,我军向东北国民党部队发起夏季攻势,张国福所在的独立三师九团负责攻打吉林市北面的江密峰。双方激战到下午3点多,还有345.6高地难以拿下。此时,一营长、三营长、一连长和三连指导员都牺牲了,战友们也成批地倒下,张国福也打红了眼,趁我军炮火暂时压住对方火力,突地从掩体里跃起,不顾一切地冲到了对方指挥所面前,举着手榴弹,大喊一声:“投降不杀”!国民党指挥所里的人都吓傻了,乖乖地当了这个16岁的小战士的俘虏,这其中就包括国民党中将赵伯昭。指挥所被占,剩下的敌人乱了阵脚,我军则一鼓作气攻上山头,全歼江密峰守敌。战后,《猛进报》以《16岁放牛娃张国富活捉国民党中将赵伯昭》为题,报道了这段传奇的战斗故事,一下子使张国福成了独立三师的名人,并且被记大功一次。

“快命令你的部队放下武器,不然我就与你们同归于尽”

张国福最大的一次战功是在解放东北全境的辽沈战役中攻打胡家窝棚廖耀湘司令部的战斗中。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发动,在毛泽东“这次决战不能让蒋军出东北”的指示下,林彪、罗荣桓率领的东北野战军连克昌黎、北戴河、绥中、兴城、义县、锦州等地,蒋介石急调廖耀湘指挥5个军12个师共10万人的“西进兵团”前来助战,被我军拦截在黑山、大虎山一带,双方短兵相接,又一场恶战开始了。

战斗打到“胶着”状态时,张国福所在的部队知道敌军司令部就在他们战斗的一带,但会不会碰上,能不能拿下,他们也无法预测。在攻打一个叫“胡家窝棚”的地方时,敌人的阻击炮火十分猛烈,几十次的冲锋,都因战士伤亡惨重,进攻无果。又一次冲锋被敌炮火挡住后,张国福假装被击中,伏在一片阵亡的战友身旁,没有退回阵地。当部队再一次吹响冲锋号,距离敌人最近的张国福投出一颗手榴弹后,借着手榴弹爆炸的短暂片刻,手持爆破筒一跃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敌指挥所,向敌指挥官大喊:“快命令你的部队放下武器,不然我就与你们同归于尽!”就在敌指挥官被吓得不知所措的时候,身后的战友们已经冲了上来,敌指挥官一看大势已去,当即命令士兵停止抵抗。

4. 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怎么样

简介: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位于西青区杨柳青镇药王庙东大街4号,原为一所四合院式民宅,总面积为280平方米。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解放天津战役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曾设在这里。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刘亚楼司令员就是在这里发布了总攻命令,经过29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13万余人。l月15日,天津获得解放。1962年,河北省将该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天津市政府重新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3年建立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当年12月对外开放。
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5. 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的介绍

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位于西青区杨柳青镇药王庙东大街2号,原为一所四合院式民宅,总面积为280平方米。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解放天津战役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曾设在这里。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刘亚楼司令员就是在这里发布了总攻命令,经过29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13万余人。l月15日,天津获得解放。1962年,河北省将该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天津市政府重新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3年建立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当年12月对外开放。

6. 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的馆藏情况

该馆建筑面积134.76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22.76平方 米。该馆基本陈列分三部分:一是前线指挥部复原陈列;二是辅助陈列,展现了天津战役的经过情况;三是天津战役中英雄、烈士事迹陈列。 1、通过大量实物、照片和文物资料,再现了鏖战津门的动人场景。
2、展示当年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平洋战役的作战方针》手稿、《解放军反攻形势图》。
3、展示东北野战军长驱入关向平津地区进发的情景和东北、华北两大野战军会师的雄伟场面。
4、保存有天津前线司令部制定的战时手令和劝降敌军等历史资料和照片。
5、天津前线司令部指挥作战的现场复原陈列。

7. 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的历史事件

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坐落于西青区杨柳青镇十一街药王庙东大街。 天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中一次重要的大规模攻坚战,是促使北平和平解放的关键一战。
用作指挥这一战役的“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就设在
这座清代风格的四合院。为纪念这一使天津获得解放的伟大战役,198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将它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修缮后辟作“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这里的大量实物、照片和文物资料,再现了我东北野战军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鏖战津门的动人场景。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时,淮海战役正在激烈进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及时发动了平津战役。我东北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不待休整,立即挥师入关,与华北野战军胜利会合,对华北守敌进行了分割围歼,11月22日和24日分别解放了新保安和张家口。在新保安和张家口解放以后,为了尽快粉碎敌人的南逃计划,我军集中了五个军22个师的绝对优势兵力,对天津
守敌进行分割围歼。 天津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刘亚楼曾在这里召开多次高级军事会议,部署作战方案。1949年1月14日,在天津守敌拒绝放下手中武器之后,刘亚楼司令员在这里发布了总攻命令,经过29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13万余人,活捉了国民党指挥官陈长捷。1月15日宣告天津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