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问 天津港有哪几个港区
摘要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有五个港区,分别为:北疆港区、南疆港区、东疆港区、临港经济区南部区域、南港港区东部区域等组成
Ⅱ 谁知道天津临港经济区的情况,越详细越好。
天津临港是塘沽近几年开发的新区,有几家大的企业都驻扎在里,比如:LG大型化工企业、天津碱厂、美国空气化工、天保物流、还有正在新建中的企业......
总之,都是些大型骨干实力企业。
它坐落在塘沽的东南方向,紧邻的渤海世纪大道,交通十分便利,是个很有魅力的新区。
我的回答不知是否满意,要知道什么请留言......
Ⅲ 天津滨海新区包括哪些区
截至2021年1月,天津滨海新区包括原塘沽区、汉沽区和大港区三个完整的行政区全区范围,此外还包括东丽区东丽湖地区和津南区葛沽镇地区。从功能区管理上算,大约有15个功能区塘沽、汉沽、大港、中心渔港、中新生态城、滨海旅游区、北塘、天津港、保税区(海港区、空港区)、开发区(东区、西区)、中心商务区、临港经济区、滨海高新区、轻纺城、南港工业区。
天津滨海地区位于华北地区东部断陷盆地边缘,渤海盆地的西岸,处在黄骅坳陷中的北端。其地貌类型具有从海积冲积平原、海积平原到潮间带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地貌分布带规律,也就是在第四纪初期构造坳陷基础上形成的报复型堆积平原。这个堆积平原是400米厚的松散堆积物,随着新构造运动的下沉活动,由河流从周围隆起区冲带泥沙、湖积冲积为主,后期为陆海交互堆积形式充填而成。
Ⅳ 天津临港工业区的简介
天津临港工业区是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国家级石化基地,是天津市及天津滨海新区“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是天津滨海新区化学工业区、临港产业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临港工业区总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里。其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家重要的化工基地、造修船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成为港口物流基地、研发转化基地,最终发展成为海上工业新城。临港工业区累计完成建设规模40亿元,围海造地18平方公里,招商引资突破1200亿元。LG、
液化空气(法国)公司、天津碱厂、大沽化工厂、中化工等项目已入区建设,中石油、中船重工等项目已经达到投资意向。临港工业区已成为中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土,成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亮点、热点、重点,国家重要的化工基地已显现雏形,一个天津崭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在崛起。
在天津滨滨海新区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临港工业区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正在成为有识之士投资置业的首选之地。
优越的地理位置。临港工业区位于塘沽区海河入海口南侧滩涂区,毗邻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天津港保税区,处于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
Ⅳ 天津临港经济区的介绍
天津临港经济区(原临港工业区)始建于2003年6月,2010年底,原临港工业区和原临港产业区整合为一个功能区,统称“临港经济区”。临港经济区是通过围海造地而形成的港口与工业一体化产业区。规划用海205平方公里,总成陆面积200平方公里,将建设“大机车”、“大吊车”、“大矿机”为代表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大船坞”的造修船基地,建设“大粮油”的产业集群。此次规划的时间从2009-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9-2012年,中远期至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Ⅵ 天津有哪些港口
天津港、天津国际邮轮母港。
1、天津港
据2019年7月天津港官网显示,天津港主营业务包括:港口装卸、港口物流、其它相关港口服务(金融服务、理货服务、代理服务、劳务服务、后勤服务、物资供应)。
据2019年7月天津港官网显示,天津港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集装箱班轮航线达到120条,每月航班550余班,联通世界各主要港口。
2、天津国际邮轮母港
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开港后,通关、特色餐饮、酒店、娱乐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特色消费将逐步完善。其中通过实行保税港区货物免税与特殊消费政策,打造国际一流免税店。
此外,由于受季节影响,邮轮码头淡季时也可作为会议展览用途,增加收入。其中主要包括,办公、酒店、服务式公寓、会展中心等。
(6)天津临港包括哪些地方扩展阅读
天津港是世界等级最高、中国最大的人工深水港、吞吐量世界第四的综合性港口,位于滨海新区。服务和辐射京津冀及中西部地区的14个省市自治区,总面积近50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52%,是蒙古国等内陆国家的主要出海口,航线通达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
天津在渤海西岸的盐碱滩涂上建成的吞吐量两亿吨的第二港口天津南港于2011年08月31日开港试通航,也称天津港的南港区。
Ⅶ 临港经济区的天津临港经济区
现阶段最有名的是天津临港经济区,因其属于四大新国家级新区之一的---天津滨海新区,故其发展不可限量。天津临港经济区位于京畿门户的海河入海口南侧滩涂浅海区,是通过围海造地而形成的港口工业一体化的海上工业新城,规划总面积200平方公里,是滨海新区重要功能区之一,也是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定位为建设中国北方以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生态型临港经济区,致力于发展装备制造、粮油加工、口岸物流三大支柱产业。
天津临港经济区拥有发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海运方面,不仅北依世界第五大港天津港,自己还具备大沽沙、高沙岭、独流减河三条航道,将建设300余个万吨级以上码头,实现了入港物流无缝对接。陆运方面,京津塘、津晋、海滨大道等九条高速纵横交错,贯通临港,区内三横五纵骨干路网已经形成,入区铁路正式通车。空运方面,距我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和北方航空货运中心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仅38公里。临港经济区区位得天独厚,交通便捷顺畅、地域广阔平整,具有发展前景好、可塑性强的特点,尤其适合大进大出项目建设需要,完全可以建成大装备、大制造、大粮油、大物流集中发展的区域。
2013年,天津临港将继续拼搏奋进,加快发展,努力对新区、全市发展起到正向拉动作用。全年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2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工业总产值800亿元,连续三年翻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0亿元,同比增长32.2%;实现财政总收入40.6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35%;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同比增长30%;内联引资63.8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港区吞吐量2200万吨,同比增长37.5%;新增招商引资协议额525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8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天津临港经济区将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继续加快围海造陆和基础设施配套步伐,累计完成135平方公里海域开发,满足项目建设需求。继续发展壮大装备制造、现代粮油、港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和造修船、海上工程设备、重型装备、粮油加工、新型能源、现代化工六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生活配套服务区。到2015年,实现年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港口吞吐量4000万吨,地区人口10万人。“十三五”期间,天津临港全面完成200平方公里围海造陆和基础配套,进一步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到2020年,实现年工业产值8000亿元以上,港区吞量1亿吨,就业20万人以上,真正成为高端产业的聚集区、科技创新的领航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谐社会的首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