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津在100年内会不会发生像汶川那样的大地震
天津处在太行山-京津唐一带的地震带上,是可能发生地震的,三十年前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啊
但是到目前,人类还没有准确的地震预测方法和仪器,所以不能断言天津在100年内会不会发生像汶川那样的大地震
⑵ 天津今天是地震了吗还会地震吗
28日凌晨河北唐山发生3.4级地震,天津没有感觉到。
⑶ 天津6.40左右地震了吗
不是天津,是唐山。
2020年7月12日6时38分,河北唐山古冶区发生(北纬39.78度,东经118.44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京津冀多地区震感明显。同日,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回应称,此次地震属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举行唐山古冶5.1级地震情况通报会确认,本次地震为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序列的一次5级余震起伏活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总工程师蒋海昆研究员科普解释说,根据初步研究结果,余震活动持续时间实际上和地震构造加载速率相关,构造加载速率越快,余震衰减越快,中国大陆东部和西部比起来,唐山地区地质构造加载速率非常慢,所以唐山大地震的余震持续时间也非常长,会持续上百年。
(3)天津什么时候还会地震扩展阅读
1976年7月28日以后,唐山大地震余震不断,当天18:45又在滦县发生了7. 1级地震。2012年5月28日10:22分,唐山市市辖区、滦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专家称为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的正常余震活动。
30多年前的地震,余震至今未绝,这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1811-1812年间,位于美国南部和中西部的新马德里地震带曾经发生“新马德里大地震”。至今,这一地震带的活动仍然活跃,而且地震的活动规律符合余震的一条重要定律——“大森定律”,所以这一地区发生的地震仍是“新马德里大地震”的余震。
余震是在地震主震之后发生的震级弱于主震的地震。特大地震发生后,余震时刻都可能发生,其中多数是人类不能感觉到的微震,但也有极具破坏力的大地震。由于余震难以预测且容易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也常被称为“地震后的幽灵”。
科学家发现,余震的震级和发生频率一般遵循三条定律:
首先是“大森定律”1894年,日本科学家大森房吉在论文中提出:主震发生后,时间越久,余震发生频率越低。1961年,宇津德治对大森定律的数学公式进行了修正,提高了这一定律的准确性。
其次是“贝特定律”。它指出,主震震级与最大的余震震级之差是一个几乎不变的数值,在1.1-1.2级之间。
第三是“古滕贝格-里希特定律”。它指出,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主震震级和余震发生次数存在关联性。
灾难给人们带来的感悟: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的珍惜现在。这也是我们的人生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们只是流泪水,抹鼻涕,然后,哀叹一声:悲矣!这将是最错误的行为。
⑷ 为什么总是说天津要地震
首先,天津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小华北地区,一般发生大型地震的地方都要有大型的断裂层,京津唐有。
其次,天津自从传言要有地震后的确发生了一些不够具有绝对性的地震前兆,例如:1.椋平虹(日本等地当年就是出现这种彩虹之后发生了较强地震,但最近也有部分城市出现了之后没地震,民间俗称“倒挂虹”)2.五彩云在大港出现
3.天津部分鱼塘的水变浑浊,许多鱼死掉。等等意思地震前兆的情景的发生。
最后,最近有很多民间专家说要地震,什么地震局有亲戚也说最近新在大刚加了两个探测以后发现北京天津这一代目前的情况不稳定;有一个人还在博客里发卫星云图等所谓的证据证明从4.14玉树地震后中国下一个极有可能发生地震的地方就是华北地区(京津唐)等等。。。。。。
我想说,真的很没必要去说这些,也不用痛批那些谣言散播着的无耻和无知以及去找一些无聊的证据反击,因为目前全球灾难频发,出现了许多看似不太正常的情况,这面火山喷发,那面发生强震,中国这面洪涝灾害,那面干旱缺水,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4月北方的温度最低气温还只有5摄氏度,虽然专家辟谣说这在70年代很正常,确实,但是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搁在现在这种全球大话精下似乎是不正常了!
但是我们无需恐惧,需要理智,不可特别的信但也不能不信,至少要做好一些准备,想一想如果发生地震的策略,家中备一个应急避险包等措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⑸ 天津在100年内会不会发生像汶川那样的大地震
会。中国东部靠近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西部靠近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西南有横断山脉大断裂带。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