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津最冷的时候和最热的时候能达到多少摄氏度
天津最冷能达到-17.8℃,最热能达到41.6℃。
天津地处北温带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临近渤海湾,海洋气候对天津的影响比较明显。
天津的年平均气温约为14℃,7月最热,月平均温度28℃;历史最高温度是41.6℃。1月最冷,月平均温度-2℃。历史最低温度是-17.8℃。年平均降水量在360-970毫米之间,平均值是600毫米上下。
(1)天津是什么阔叶林扩展阅读:
因为天津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所以天津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天津地区植被大致可分为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草丛、草甸、盐生植被、沼泽植被、水生植被、沙生植被、人工林、农田种植植物等11种。
截止2019年,天津市野生动物共有497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73种。全市的野生动物中,有黄鼠狼、大灰狼、獾猪等兽类41种,家燕、麻雀、海鸥等鸟类389种,癞蛤蟆等两栖类7种,家蛇、乌龟等爬行类19种,青鳝等鱼类41种。
㈡ 天津、湖北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天津地质构造复杂,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积物覆盖。地势以平原和洼地为主,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北向南逐渐下降。北部最高,海拔1052米;东南部最低,海拔3.5米。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滩涂等。土壤主要有山地棕壤、山地淋溶褐土、褐土、潮土、沼泽土、水稻土、盐土等7类。植被大致可分为,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草丛、草甸、盐生植被、沼泽植被、水生植被、沙生植被、人工林、农田种植植物等11种。
气候
天津地处北温带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温带季风 天津环球金融中心
性气候。虽临近渤海湾,但半封闭的内海海湾对天津的气候影响不大。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因此,春末夏初和秋天是到天津旅游的最佳季节。天津年平均气温在13-14℃,市区平均气温最高为17.8℃。1月最冷,平均气温在-3℃;7月最热,平均气温在28℃。天津季风盛行,冬、春季风速最大,夏、秋季风速最小。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多为西南风。天津平均无霜期为196~246天,最长无霜期为267天,最短无霜期为171天。在四季中,夏季最长,有140-160天;冬季次之,有130-150天;春季45-60天;秋季最短,仅为35-45天。天津年平均降水量为520~660毫米,降水日数为63~70天。在地区分布上,山地多于平原,沿海多于内地。在季节分布上,6、7、8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左右。天津日照时间较长,年日照时数为2500~2900小时。
水文
天津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 、“河海要冲”之称。流经天津的一级河道有19条,总长度为1095.1公里。还有子牙新河、独流减河、马厂减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还乡新河6条人工河道,总长度为284.1公里。二级河道有79条,总长度为1363.4公里,深渠1061条,总长度为4578公里。天津还多次引黄济津,并有一定数量的地下水。
土地
天津市土地面积119197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85609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0.74%;园地面积37324公顷,占3.13%;林地34227公顷,占2.87%;牧草地594公顷,占0.0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18345公顷,占18.33%;交通用地32937公顷,占2.76%;水域315089公顷,占26.43%;未利用土地67845公顷,占5.69%。在全部土地面积中,国有土地501.68万亩,占28.06%;集体土地1286.28万亩,占71.94%。全市的土地,除北部的山地、丘陵外,其余都是在深厚沉积物上发育的土壤。在海河下游的滨海地区,有待开发的荒地、滩涂1214平方公里,可作为建设和生态用地。
矿产
天津市已探明的金属矿、非金属矿和燃料矿有20多种。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天津北部山区。金属矿主要有锰硼石、锰、金、钨、钼、铜、锌、铁等,其中锰、硼不仅为国内首次发现,也为世界所罕见。非金属矿主要有水泥石灰岩、重晶石、迭层石、大理石、天然油石、紫砂陶土、麦饭石等。燃料矿主要埋藏在平原区和渤海湾大陆架,有石油、天然气和煤成气等。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0亿吨,油田面积100多平方公里,天然气地质储量1500多亿立方米,煤田面积80平方公里。天津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埋藏浅、水质好的特点。目前已发现10个地热异常区,面积2434平方公里,水温在30~90℃。
海洋
天津海岸线位于渤海西部海域,南起歧口,北至涧河口,长达153公里。海洋资源突出表现为,滩涂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滩涂面积约370多平方公里,正在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主要是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和潮间带生物。海水成盐量高,自古以来就是着名的盐产地,拥有中国最大的盐场。进行海水淡化,解决淡水不足的潜力很大。海洋油气资源丰富,已发现45个含油构造,储量十分可观。
湖北省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55.5%,丘陵和岗地占24.5%,平原湖区占20%。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米;东部平原的监利县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零。全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秦岭、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大洪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全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区域。
㈢ 天津市航道树是什么怎样乔木和灌木,针叶林和阔叶林
针叶林的外貌往往是单一树种构成纯林,立木端直,群落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主要由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和松属的种类所组成,这些植物大多是针状叶,以适应生长季短和低温环境。其中云杉和冷杉为耐荫树种,组成的群落较郁闭,林内较阴暗,常称为“阴暗针叶林”;而松树和落叶松为喜阳树种,组成的针叶林较稀疏,林内较明亮,则称为“明亮针叶林”。由于各针叶林分布区受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影响不同,乔木的种类成分也有差别。寒温带针叶林是由耐寒的针叶乔木为建群种所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又称北方针叶林或泰加林。寒温带针叶林是寒温带典型的水平地带性植被类型,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北部,构成一条非常明显的针叶林带,其北部界线就是地球森林带的北界。在中、低纬度海拔较高山地上,也有寒温性针叶林,构成山地垂直带的森林植被。寒温带针叶林分布地区大陆性气候特点很强,一般说来,夏季温湿,冬季十分寒冷而漫长,一年中月平均温度超过10℃以上的只有1~4个月,年较差可达100℃,年降水量300~600毫米,大多在夏季降雨,在积雪不多的地方常有厚冻土层。欧亚大陆的寒温带针叶林分布面积自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经芬兰、苏联的欧洲部分,越乌拉尔山,经西伯利亚、中国黑龙江省北部,抵堪察加半岛,群落结构比较简单,组成种类也较单纯。欧洲北部及西西伯利亚地区以常绿针叶林为主,其中具有典型西伯利亚树种,并具沼泽化现象的针叶林,是严格定义的泰加林。欧亚大陆东部则以兴安落叶松占绝对优势,构成广阔的明亮针叶林区,间有少量云杉、冷杉和欧洲赤松林等。欧亚大陆针叶林的北端主要是云杉和落叶松构成的稀疏针叶林,逐向冻厚过度。中国的寒温带针叶林与欧亚大陆北部的针叶林有密切联系,有些建群种甚至相同;但仅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的针叶林属于地带性植被,为东西伯利亚明亮针叶林向南延伸的部分。在其他中、低纬度山地的一定海拔高度上也分布有构成垂直带的山地寒湿性针叶林,因生境条件变异很大,组成树种不同,树种丰富旦多特有种。如华北落叶松、四川红杉、黄果冷杉、雪岭云杉、青杆、樟子松、祁连山圆柏等。北美洲的寒温带针叶林主要分布于阿拉斯加和拉布拉多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联结这两个半岛的广阔地带,其群落结构较复杂,组成种类亦较丰富。
落叶阔叶林分布于北纬30°~50°的温带地区。由于冬季落叶,夏季绿叶,所以又称“夏绿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落叶阔叶林的乔木树种都具有较宽的叶片,叶上通常无或少茸毛,厚薄适中。芽有包得很紧的鳞片,树干和枝桠也有很厚的树皮,这些都是适应冬季寒冷环境的结构。
㈣ 天津的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天津市处于国际时区的东八区。北起蓟县黄崖关,南至大港区翟庄子沧浪渠,南北长189公里;东起汉沽区洒金坨以东陡河西干渠,西至静海县子牙河王进庄以西滩德干渠,东西宽117公里。天津市域面积11760.26平方公里,疆域周长约1290.8公里,海岸线长153公里,陆界长1137.48公里。
地理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环渤海湾的中心,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天津距北京120公里,是拱卫京畿的要地和门户。对内腹地辽阔,辐射华北、东北、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对外面向东北亚,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天津海陆空交通便捷,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天津建城设卫之前,天津港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内河港口。1860年,被辟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长期以来,天津港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是连接亚欧大陆桥距离最近的东部起点。2005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4亿吨,位居世界港口前10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80万标准箱。
地质
天津地质构造复杂,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积物覆盖。地势以平原和洼地为主,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南向北逐渐下降。北部最高,海拔1052米;东南部最低,海拔3.5米。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滩涂等。土壤主要有山地棕壤、山地淋溶褐土、褐土、潮土、沼泽土、水稻土、盐土等7类。植被大致可分为,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草丛、草甸、盐生植被、沼泽植被、水生植被、沙生植被、人工林、农田种植植物等11种。
气候
天津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大陆性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天津年平均气温在11.4~12.9°C,市区平均气温最高为12.9°C。1月最冷,平均气温在-3~-5°C;7月最热,平均气温在26~27°C。天津季风盛行,冬、春季风速最大,夏、秋季风速最小。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多为西南风。天津平均无霜期为196~246天,最长无霜期为267天,最短无霜期为171天。在四季中,冬季最长,有156~167天;夏季次之,有87~103天;春季56~61天;秋季最短,仅为50~56天。天津年平均降水量为520~660毫米,降水日数为63~70天。在地区分布上,山地多于平原,沿海多于内地。在季节分布上,6、7、8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左右。天津日照时间较长,年日照时数为2500~2900小时。
㈤ 天津自然地理要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植被 水文 五方面 急求 要求1500字左右
温带季风气候
势以平原和洼地为主,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北向南逐渐下降
土壤肥沃
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位于海河流域下游
㈥ 天津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天津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因此,春末夏初和秋天是到天津旅游的最佳季节。冬半年多西北风,气温较低,降水也少;
夏半年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加强,以偏南风为主,气温高,降水也多。有时会有春旱。天津的年平均气温约为14℃,7月最热,月平均温度28℃;历史最高温度是41.6℃。
1月最冷,月平均温度-2℃。历史最低温度是-17.8℃。年平均降水量在360-970毫米之间,(1949-2010)平均值是600毫米上下。
天津地处北温带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临近渤海湾,海洋气候对天津的影响比较明显。
(6)天津是什么阔叶林扩展阅读
天津地跨海河两岸,而海河是华北最大的河流,上游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300多条,在中游附近汇合于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五河又在天津金钢桥附近的三岔口汇合成海河干流,由大沽口入海。干流全长72公里,平均河宽100米,水深3-5米,历史上河通航3000吨海轮。
流经天津的一级河道有19条,总长度为1095.1公里。还有子牙新河、独流减河、马厂减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还乡新河6条人工河道,总长度为284.1公里。二级河道有79条,总长度为1363.4公里,深渠1061条,总长度为4578公里。天津还多次引黄济津,并有一定数量的地下水。
引滦入津输水工程是天津80年代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把水引到天津,每年向天津输水10亿立方米。天津地下水蕴藏量丰富,山区多岩溶裂隙水,水质最好,矿化度低,泉水流量一般在7.2-14.6吨/小时,雨季最大可达720-800吨/小时。全市有大型水库3座,总库容量3.4亿。
截至2016年,天津市境内已探明的金属矿、非金属矿和燃料矿有20多种。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天津北部山区。金属矿主要有锰硼石、锰、金、钨、钼、铜、锌、铁等,其中锰、硼不仅为国内首次发现,也为世界所罕见。
非金属矿主要有水泥石灰岩、重晶石、迭层石、大理石、天然油石、紫砂陶土、麦饭石等,都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水泥灰岩是天津市非金属矿产中的优势矿种,已探明工业储量的矿产地有5个,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蓟县系铁岭组石灰岩层中,含CaO48%~50.7%。已探明工业储量的5个矿产地是东营房、转山、铁岭、老虎顶和渔山,探明储量1.8亿吨。水泥灰岩矿产已成为天津市水泥工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天津市蓟县紫砂陶土矿赋存于中上元古界二个层位,即串岭沟组和洪水庄组的伊利石页岩。其中串岭沟组伊利页岩分布在下营镇至小港乡一线,全长12公里,宽2公里,出露面积24平方公里,露天储量可达7亿吨。二个层位的伊利石岩是一个大型黏土矿床,是紫砂陶器的优质矿物原料。
㈦ 我们美丽的天津市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的地区,那么该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
不同植被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可归纳总结如下:
故选:C. |
㈧ 天津的地理位置,地势,气候,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关于暴雨洪水的形成。这几个问题,求解答,非常感谢~~
位置
天津位于东经116°43'至118°04',北纬38°34'至40°15'之间。市中心位于东经117°10',北纬39°10'。北起蓟县黄崖关,南至滨海新区翟庄子沧浪渠,南北长189公里;东起滨海新区洒金坨以东陡河西干渠,西至静海县子牙河王进庄以西滩德干渠,东西宽117公里。天津市疆域周长约1290.8公里,海岸线长153公里,陆界长1137.48公里。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枕燕山,北与首都北京毗邻,距北京120公里,是拱卫京畿的要地和门户。东、西、南分别与河北省的唐山、承德、廊坊、沧州地区接壤。对内腹地辽阔,辐射华北、东北、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对外面向东北亚,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
地质
天津地质构造复杂,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积物覆盖。地势以平原和洼地为主,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北向南逐渐下降。北部最高,海拔1052米;东南部最低,海拔3.5米。全市最高峰:九山顶(海拔1078.5米)。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滩涂等。土壤主要有山地棕壤、山地淋溶褐土、褐土、潮土、沼泽土、水稻土、盐土等7类。植被大致可分为,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草丛、草甸、盐生植被、沼泽植被、水生植被、沙生植被、人工林、农田种植植物等11种。
气候
天津地处北温带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温带季风性气候。临近渤海湾,海洋气候对天津的影响比较明显。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因此,春末夏初和秋天是到天津旅游的最佳季节。天津的年平均气温约为14℃,7月最热,月平均温度28℃;历史最高温度是41.6℃。1月最冷,月平均温度-2℃。历史最低温度是-17.8℃。年平均降水量在360-970毫米之间,(1949-2010)平均值是600毫米上下。
水文
天津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 、“河海要冲”之称。流经天津的一级河道有19条,总长度为1095.1公里。还有子牙新河、独流减河、马厂减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还乡新河6条人工河道,总长度为284.1公里。二级河道有79条,总长度为1363.4公里,深渠1061条,总长度为4578公里。天津还多次引黄济津,并有一定数量的地下水。
矿产
天津市已探明的金属矿、非金属矿和燃料矿有20多种。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天津北部山区。金属矿主要有锰硼石、锰、金、钨、钼、铜、锌、铁等,其中锰、硼不仅为国内首次发现,也为世界所罕见。非金属矿主要有水泥石灰岩、重晶石、迭层石、大理石、天然油石、紫砂陶土、麦饭石等。燃料矿主要埋藏在平原区和渤海湾大陆架,有石油、天然气和煤成气等。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0亿吨,油田面积100多平方公里,天然气地质储量1500多亿立方米,煤田面积80平方公里。
海洋
天津海岸线位于渤海西部海域,南起歧口,北至涧河口,长达153公里。海洋资源突出表现为,滩涂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滩涂面积约370多平方公里,正在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主要是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和潮间带生物。海水成盐量高,自古以来就是着名的盐产地,拥有中国最大的盐场。进行海水淡化,解决淡水不足的潜力很大。海洋油气资源丰富,已发现45个含油构造,储量十分可观。
生物
植被大致可分为,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草丛、草甸、盐生植被、沼泽植被、水生植被、沙生植被、人工林、农田种植植物等11种。截止2006年9月,天津市野生动物共有497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73种。全市的野生动物中,有黄鼠狼、大灰狼、獾猪等兽类41种,家燕、麻雀、海鸥等鸟类389种,癞蛤蟆等两栖类7种,家蛇、乌龟等爬行类19种,青鳝等鱼类41种。
土地
天津市土地资源丰富。其中耕地面积48.56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0.7%;园地面积37324公顷,占3.13%;林地34227公顷,占2.87%;牧草地594公顷,占0.0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18345公顷,占18.33%;交通用地32937公顷,占2.76%;水域315089公顷,占26.43%。
行政区划
天津有14个市辖区,1个副省级区,3个市辖县,共有乡镇级区划数为240个。市辖区分为中心城区、环城区和远郊区。
《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提出“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城市规划理念。其中,“双城”是指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双港”是指天津港和天津南港;“南北”指市域中北部及南部;“北端”是指蓟县北部山地丘陵地带。
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是天津的发祥地,也是文化教育政治经济商业中心。规划提出中心城区实施“一主 天津市行政区划两副、沿河拓展、功能提升”的城市理念,确定在中心城区建立市级中心商务区。中心城区“一主两副”为小白楼地区城市主中心,西站地区、天钢柳林地区城市副中心。小白楼地区城市主中心由小白楼、南站商务区、和平路、滨江道、南京路、天津金融城等组成。天津西站地区城市副中心位于中心城区西北部,规划范围东至南口路,西至红旗北路,南至南运河,北至普济河道。天钢柳林地区城市副中心位于中心城区东南部,是海河上游开发改造的重要节点。
按照服务业功能,中心城区按照“金融和平”、“商务河西”、“科技南开”、“金贸河东”、“创意河北”、“商贸红桥”的功能定位。
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是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由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以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整合而成[6]。位于天津东部沿海,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也是中国邻近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先后被写入中国“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滨海新区包括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临空产业区、滨海高新区、临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海港物流区、滨海旅游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商务区九大产业功能区。
2010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占据天津市的半壁江山。“滨海新区十大战役”之一的中心商务区,由于家堡金融区、响螺湾商务区和泰达MSD等组成。2012年响螺湾商务区中39个项目的80%完工。于家堡金融区预计2013年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