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海光寺为什么拆了
扩展阅读
天津河东马友是什么人 2025-07-11 08:28:46
天津银行在北辰哪个位置 2025-07-11 08:13:07

天津海光寺为什么拆了

发布时间: 2022-08-02 16:07:36

㈠ 天津市和平区南市的建物街,是日本起的名字麼还有和平路上的中日友好纪念,是什么事情的纪念

那一块过去一直是日本租界。海光寺的血液研究所(着名的北京条约也是在海光寺签的,唉!)曾是华北侵华日军住军司令部,旧址一直保留着。我家有亲戚住在那块,有机会你可以去看看血液研究所的宿舍楼,会有进鬼屋的感觉。时空交错呀!
在电报大楼对面有一个日式建筑,当过幼儿园、现在是图书馆。原来好像是日本的武德俱乐部,也是日本时期的。还有鞍山道小学有一间教室(或许是舞蹈教师)据说还保留着日本时期的“地板”。还有汇文中学及周边的二层小洋楼,室内多少还有些日租界时期的样子。
抗日战争时期,耀华中学的校长被日本军杀害。(一位老奶奶说的,她曾使耀华的学生)

㈡ 天津过去各租界的划分范围(界线)

希望你满意。
英租界

英租界工部局(市政厅)戈登堂,1976年震损,拆除后改建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大楼。

天津英租界始设于1860年,是外国在天津设立最早的租界。界址为:东临海河右岸(西岸),南至博目哩道(今彰德道),西至海大道(今大沽路),北至宝士徒道(今营口道)。这就是所谓的“原订租界”。

此后,英租界又经过三次扩张:中日甲午战争后,英国擅自将租界自海大道扩张至墙子河(今南京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将原美租界并入英租界;不久,又继续将租界扩张至墙子河外。至此,英租界东临海河,南沿马场道至佟楼,西至海光寺大道(今西康路),北沿宝士徒道与法租界毗邻,共占地六千余亩,是各国租界中最大的一个。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天津英租界由中国政府正式收回。

法租界

法租界公议局,今天津市文化局所在地。

天津法租界始设于1860年英租界设立之后。界址为:东、北临海河右岸(南、西岸),西南至海大道(今大沽路),东南与英租界毗邻。

法租界划定后,即不断向西南方向扩张,先是扩张至墙子河(今南京路),此后又越过墙子河扩张至老西开,并在老西开建立起天主堂、主教府、医院和学校。1916年竟出动警察强行将老西开占领。此事激起了天津人民和全国人民大规模的反法斗争,是为着名的“老西开事件”,终使老西开未能正式并入法租界。经过不断扩张,法租界共占地两千八百余亩。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天津法租界由中国政府正式收回。

美租界

原美国兵营(今天津医科大学东院)

天津美租界约设于1862年。界址为:东临海河右岸(西岸),南至开滦胡同(今开封道),西至海大道(今大沽路),北至博目哩道(今彰德道)与英租界毗邻。共占地一百三十余亩。

美租界划定后,恰值国内南北战争进行,无暇对租界进行开发;美国政府遂于1880年声明放弃在天津的租界,但清政府并未接收。直至1902年,美、英两国政府私相授受,将美租界并入英租界,但美国要求对原租界保留一定的权利。这样,天津美租界便成为英租界的南扩充界。

德租界

天津德租界始设于1895年。界址为:东临海河右岸(西岸),南至小刘庄外小路(今琼州道),西至海大道(今大沽路),北至开滦胡同(今开封道)与美租界毗邻。

自1900年起,德租界不断向西南方向扩张,先后占领了北洋西学学堂(今海河中学)、三义庄、桃园村一带,以及东楼、西楼附近,共占地四千二百余亩。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政府宣布将天津德租界接收。1921年德国政府声明,承担《凡尔赛和约》中有关在华租界条款,中国政府正式将天津德租界收回。

日租界

天津日租界始设于1898年。最初,日本仅在法租界以北、天津城厢东南,划定了租界与预备租界的范围;另在德租界以南的小刘庄划出停船码头。

自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日本先将预备租界及最初未能划入日租界的天津城厢东南闸口繁华区列为扩张租界;同时与法国暗中商定,将部分法租界的扩张界划给日租界,并强迫清政府予以承认,条件是将小刘庄停船码头交还中国。经过扩张,日租界东北临海河右岸(西南岸),东南与法租界毗邻,南至墙子河(今南京路),北起闸口至福岛街(今多伦道),再向西南至南门外大街和海光寺共占地两千八百余亩。

天津日租界设立后,一直是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华北地区的基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随同收复沦陷区,将天津日租界收回。

俄租界

天津俄租界始设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俄国军队占领了天津火车站及海河左岸(东、北岸)的大片土地。由于这一区域阻隔了自紫竹林法租界和英租界至火车站的通道,引起两国不满。经德国从中调停,俄国同意改划原订租界范围,将火车站地区交还中国,俄租界遂分为东、西两区。

俄租界西区位于海河北岸,东至火车站西侧拉普切夫路(原二经路,今天津站西侧),西南至波格拉尼路(今五经路),北至京山铁路。俄租界东区,自海河转弯处向南,迄大直沽(今十五经路),东至京山铁路,西临海河,与英、法、美、德租界隔河相望,共占地近六千亩。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宣布放弃帝俄时代在华的一切特权,包括租界。后经双方谈判,天津俄租界于1924年正式由中国政府收回。

意租界

天津意租界始设于1902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意大利军队乘机占领了海河左岸(东北岸)、俄军占领区以西的地段,并宣布为意租界。界址为:东北自意中交界路(今兴隆街)沿京山铁路至俄租界,南沿波格拉尼路(今五经路)与俄租界毗邻,西南临海河,西北沿意奥交界路(今北安道)至兴隆街,占地近八百亩。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天津意租界由中国政府收回。

奥租界

天津奥租界始设于1902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奥匈帝国军队乘机占领了与天津城厢隔河相望的海河左岸(东岸)地区,遂据为租界。界址为:东临京山铁路,南临意奥交界路(今北安道),西临海河,北至金钟河(今狮子林大街),占地一千余亩。

天津奥租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1919年,由中国政府收回。

比租界

天津比租界始设于1902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比利时并未出兵,但也乘机在俄军占领区以南的海河左岸(东岸)强划了比租界。界址为:东穿大直沽村,南迄小孙庄,西临海河,北临科斯特罗马路(今十五经路)与俄租界毗邻,占地七百余亩;此外,自大直沽村西至京山铁路,比利时还划定预备租界一块。

天津比租界自划定后,并未进行开发。后经中、比双方谈判,中国政府于1931年将天津比租界收回。

㈢ 请问八国联军在天津做了什么事

八国联军在天津做的事情:

一、残杀和掠夺 1900年7月13日,八国联军分两路向天津城内发起总攻。清军2万余人拼死抵抗,义和团挖开河堤,放水淹灌,一片汪洋。但是美、英、法、奥等国军队仍进至城墙。7月14日下午,天津陷落。居民争向北门逃走,多被侵略军打死街头。八国联军大肆抢掠,各衙署也都被捣毁。城内碎砖破瓦,满地狼藉。被杀者不计其数,尸体堆积如山,海河上漂浮的遇难者尸体阻塞河流。

二、建立都统衙门 八国联军占领天津两天后(7月16日),联军指挥官开会协商恢复城市秩序,提出成立一个临时政府管理天津,由出兵各国各选派一人组成委员会。18日,达成妥协方案,由当时派兵最多的俄、英、日3国委派3名拥有同等权力的军官担任委员,组成临时政府。政府管理部门则分别由各国派员负责。

三、成立各种机构 都统衙门按照西方城市行政体制设置,首次出现了城市行政区的建制。实行委员会集权制,集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于一身。根据联军的“天津行政条例”,委员会有权制定和公布具有法律效用的各种条例,有施行治安管理的权力和司法权力,有权向中国人征税,支配中国政府的财产以及没收和出售中国人的私人财产。

四、镇压义和团 临时政府成立后,镇压义和团成为首要的任务。都统衙门将抓获的男性义和团一律处死,甚至还将砍下的头颅悬挂示众。然而对俘获的女义和团民,临时政府则将她们送往上海,交给教会安置看管并一直提供她们的抚养费。

五、削弱居民军事力量 为了防范民间的反抗,都统衙门严禁百姓拥有武器。要求百姓限期将持有的军械上缴巡捕局,凡藏有武器或持械犯罪者,无论轻重一律处以斩刑。临时政府还将鞭炮列入武器弹药之列,禁止出售和燃放。 六、城墙及其他军事设施的拆除 八国联军占领期间,天津直至沿海的军事设施一律被摧毁。最早拆毁的是天津东、西机器局和西沽武库。机器设备被拆除后连同储存的弹药,部分被卖,其余全部被销毁。从此天津的军火工业不复存在。

㈣ 天津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天津玩的地方并不多,大多是近几年搞的假文物。总体有三大块:
一、蓟县:
县城内有独乐寺(金元时代建的,山门和正殿是金代的,据梁思诚考证是唐代的风格,殿内有元代壁画,泥塑观音像是全国最大的,其它建筑大多是现代仿的干隆时的行宫。此处是天津目前唯一保存的明清以前的老建筑,值得看,票价好象六十块左右)、白塔寺(那个白塔最有名的是前几年被盗了一次)、翠平湖渡假村(有山有水,主要是便宜,最近什么价不清楚了)。
县城以北有几处森林公园(八仙山、梨木台等等,去一处就行了都差不多,周围都有农家院,很便宜,前几年的价:每人每天管吃管住一百多块钱)。
再往北有段李瑞环同志修建的长城——黄崖关,跟八达岭差不多,中间有个关城是特色。
县城往西不远是着名风景区盘山,干隆去过三十多次。据说很贵,门票涨到一百多了。中盘正在修少林寺,传说是河南人永信大师出钱修的,估计那价也。。。
县城往西去到河北遵化有清东陵,很不错,不过已经出天津了。
二、天津老城厢:
天津城号称600年,老城厢一拆,最多二百年了。老城厢现在建了一堆仿古建筑,其中只有民国总理唐绍仪出资修的那个广东会馆是真的,里边现在有时演京戏,进大门免费,看戏是要钱的。鼓楼周围有几个稍有特色的地方,一是南开中学,出了周温二个总理,不过不是那里边的学生,普通草民不让进。二是温相当年住在鼓楼西面的一个小巷里,现在拆了,建了高档别墅区(盛津园),里面留了个小院,以示纪念吧。
以新修的老城鼓楼为中心,其北面过二条运河有大悲院,李叔同呆过,供过唐僧的骨头,有点名,票价不贵,好象是五块吧。大悲院边上有天津之眼(就是个大转轮)和天津美院,中山路一直往北是北洋军阀时代留下的一些街道,有时间慢慢遛,还有点意思,其中有周恩来呆过的觉悟社,李叔同出生在那一带,不过房子前几年拆了,现在搞了个纪念馆,清代造币厂旧址,老十月影院后面修了一片公园听说吃东西很便宜。中山路到头是袁世凯当年修的北站(中国数得上前几名的最早火车站,不过早已面目全非),北站后面有个北宁公园(里面的那个宁园虽然已经拆改很厉害了,但那是天津少数几个留下的老园子。)
老城往东,海河三叉口附近是所谓古文化街,号称五A风景区,改建过的明清时代建筑,中间那个天后宫据说是中国几大妈祖庙里排得上位的,过去是老天津人求子的所在,现在里边什么神都有,中国数得着的神仙那里边好象都有个像站着,一度是免票的,不知何故现在要收10块钱了。
古文化街西边出来马路对面有个文庙,新修的,不知从那里拆来的,其实是二个文庙并排建在一起,旁边还供了一个文昌君的庙。怕考不大学,进去拜拜吧,也许管用。
古文化街东边出来过海河有个望海楼教堂,天津教案火烧望海楼,烧的就是它。名气很大,都进历史课本了,可惜不让进,外面拍几张照而矣。想看教堂天津有个西开教堂,在滨江道商业街里,那是个天主堂,里边可以参观,非常精巧漂亮的一个老教堂,只可惜现在被一大群摩天大楼裹着,显得很可怜的样子。
三、天津老租界:
天津城区目前最精华的部分保存最完好的,老实讲就是老租界地,其中意奥租界现在修了个意奥风情街,里边有梁启超故居、李叔同故居(不知那里搬去的,天津名人好象都扎堆住一块)、曹禺故居。。。都是免费的,除了这几个其它有些个是饭馆,进去不花钱,吃东西比别处贵好多。
英租界现在修了个五大道风景区,大街上遛不花钱,进门好象都是要钱的,其中有几个私人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必须免费,所以现在新开的全是私立的。),五大道里有几十个民国时期的名人住宅,还是挺不错的。
美租界是最值得看的,它在以解放北路为中心,西面隔着小白楼商业区和五大道相连,东面是海河带状公园非常漂亮。解放北路里有十几幢八国联军盖的西洋老房子,其中有银行,兵营等等,很不错,有时间慢慢遛挺值的。解放路往北过解放桥(原名万国大铁桥)是天津站。解放路靠南面有利顺德大饭店,好多名人住过,名气很大,里边现在开了个博物馆,好象门票是五块钱。其对面过去是天津市委市政府等权力机构,现在好象搬了,盖了所谓六大院,目前在网上争论颇多,天津几大山寨建筑,都在这周围。其中有天津音乐厅(法国名贤堂)、大光明桥(德国一什么桥)、北安桥(巴黎圣母院后边那什么什么桥)、外贸局办公楼(据说完全山寨人家德国一什么百年名楼)、稍远点还有山寨悉尼歌剧院前面那桥等等,反正有一大堆山寨泊来品。
日租界大致就是现在的和平路带,拆得差不多没剩什么了,唯一日本人建的好象就是在海光寺原日军司令部附近留下一个日本神社的旧址。这一带老的建筑还有劝业场、渤海大楼、国民饭店、张学良故居等等一批看点,这片是目前天津最繁华的商业街,东西比较便宜,世界排前几名最高的摩天楼——津塔也在附近。
四、天津除了这几大块之外零碎还有几处:一是南开区有个庄王府,大军阀李纯把北京庄王府拆了,搬天津重建的,很大很不错,就是门票价挺贵,好象五六十元,不过团购时八块。
津西杨柳青有个石家大院,土财主的老宅子,当年李青山住过。
红桥区有个桃花堤,据称是干隆的御码头,现在什么也没有,有块碑,是现代人刻的,春天桃花开时,还不错。相临有个北洋园(门票好象是一块钱,不知为什么非要这么恶心一下。)纪念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北洋大学而建的。现在天大和河北工学院都说自己的老北洋大学,据考证原校址就在这里,现在由河北工学院占着。

㈤ 关于卢沟桥烽火事件

卢沟桥烽火事件: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

(5)天津海光寺为什么拆了扩展阅读:

卢沟桥事变点燃了抗日战争的熊熊烈火,宛平城城墙上至今还残留着当年的累累弹痕,城南侧和东侧的墙面上更是留有很多很大的弹坑。东城墙东北侧和东南侧各有一段城墙没有垛口,据介绍这正是当年被日军轰塌的。

北京市档案馆在制作卢沟桥事变纪念专题时,偶然发现了一首以五线谱写成的钢琴曲《卢沟桥歌》,并且有英文标注曲调,但没有歌词。当时健在的二十九军老兵马步先还原了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

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马步先尽管不知道歌曲的词曲作者,但是他的回忆弥补了相关史料的不足。他说,歌词唱出了当年二十九军的誓言。

持续8年之久的抗日战争,表面上虽源于卢沟桥事变这一偶发事件,但实质上却是日本处心积虑,进行侵略阴谋的必然产物。

在侵略野心的驱使下,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把“富国强兵”的总目标转换成了“强兵富国”,沿着军国主义的道路,构筑了分五步走——“攫取台湾、吞并朝鲜、夺取满蒙、征服中国、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

㈥ 天津市南开区天环里未来几年里还会不会拆啊 一直没个准信,望有可靠消息人士帮助!谢谢了!!

前一段时间已拟定拆迁计划,其目的为使津河通透于中环线并借势将红旗路加宽。因耗资之巨而涉嫌形象工程而被搁置,就目前形势而言,短期内不会再次将此项目列入议事日程(详见今晚报2月2日第一版“今年20项民心工程”

㈦ 英国伦敦白教堂现在还存在吗有没有白教堂的详细资料

圣玛丽.麦特费隆教堂因为是由白色的石材建造的,而被称为白教堂。二战时被德军轰炸严重损毁,1952年拆除

㈧ 海光寺盖桥文化村拆得了吗

是不会能拆的啊

㈨ 天津工业大学原来在海光寺吗

天津工业大学 原来不在海光寺 不知道你听谁说的,原来在河东区成林道,原来叫纺织工学院。现在那里拆了。现在西青区大学城第三高教区宾水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