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引滦入津工程中的驻津部队一九八师五九二团
天津由于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剧增,用水量急剧加大,而主水源海河上游却由于修水库、灌溉农田等,流到天津的水量大幅度减少,造成天津供水严重不足,曾从北京密云水库调水。1981年8月,为了保障北京用水,密云水库不能再向天津调水,天津面临水源断绝,不得不准备分批停产,甚至紧急疏散人口。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引滦入津工程,把滦河水引到天津。滦河在距天津几百里外的河北省迁西和遵化地区,"引滦入津"就是把滦河上游的潘家口和大黑汀两个水库的水引进天津市。引水渠道长234公里,中间还要在滦河和蓟运河的分水岭处开凿一条12公里长的穿山隧洞,需治理河道100多公里,开挖64公里的专用水渠,修建尔王庄水库,全部工程开凿出的岩石达140万立方米。为了确保引滦入津工程如期完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委托当时任副总理的万里亲临天津坐镇,李瑞环担任总指挥,调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日夜苦战,终于在1983年9月11日,提前两年完成任务。这一天,天津举城欢腾,许多人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从此,根本上解决了天津的城市用水。天津市在三岔河口树立了引滦入津纪念碑。\r\n【引滦入津】天津由于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剧增,用水量急剧加大,而主水源海河上游却由于修水库、灌溉农田等,流到天津的水量大幅度减少,造成天津供水严重不足,曾从北京密云水库调水。1981年8月,为了保障北京用水,密云水库不能再向天津调水,天津面临水源断绝,不得不准备分批停产,甚至紧急疏散人口。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引滦入津工程,把滦河水引到天津。滦河在距天津几百里外的河北省迁西和遵化地区,"引滦入津"就是把滦河上游的潘家口和大黑汀两个水库的水引进天津市。引水渠道长234公里,中间还要在滦河和蓟运河的分水岭处开凿一条12公里长的穿山隧洞,需治理河道100多公里,开挖64公里的专用水渠,修建尔王庄水库,全部工程开凿出的岩石达140万立方米。为了确保引滦入津工程如期完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委托当时任副总理的万里亲临天津坐镇,李瑞环担任总指挥,调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日夜苦战,终于在1983年9月11日,提前两年完成任务。这一天,天津举城欢腾,许多人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从此,根本上解决了天津的城市用水。天津市在三岔河口树立了引滦入津纪念碑。
㈡ 天津市有几个武警连队`
武警总队在河西区解放南路,津南区的二道闸是天津总队的训练基地。天津武警总队下属分为6个支队和直属队:
武警一支队、武警二支队、武警三支队、武警四支队、武警五支队、武警六支队。
㈢ 天津有哪些部队
武警、解放军、空军都有,
㈣ 天津战役的国军部署
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军队即于九月三十日在塘沽登陆,进驻天津、北平、唐山、秦皇岛等地区,接着空运国军第九十四军到天津和唐山一带。一九四六年九月,又海运第六十二军到秦皇岛登陆,接替第九十四军在天津和唐山的驻区。一九四七年春美军撤走后,又于八月调第九十二军接替第六十二军在天津的驻区。以上国军的活动,都是在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的指挥下进行的。到一九四七年年底,华北“剿总”成立以后,即由“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指挥。
一九四八年十月,辽沈战役开始以后,傅作义将驻在天津的第九十二军一部调到葫芦岛,另一部调到唐山,增援锦西国军,其驻地又由第九十四军接替。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解放军向平绥线的张家口和新保安进攻,傅作义又将驻天津的九十四军两个师西调平绥线,将第八十六军由秦皇岛调驻天津。当张家口和新保安相继解放,傅作义的嫡系部队被歼后,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迫近平津,傅作义又于十二月十日急将第六十二军的两个师从北平、丰台凋到天津。
从此,天津战役前夕守卫天津的国军计有:第八十六军三个师,第六十二军两个师,第九十四军一个师,河北省两个保安师,天津市警备旅一个旅;临时增编的有第六十二军第三一七师和第九十四军第三0五师(人员武器不全),加上宪兵第四团、汽车兵团、警察等,共约十三万余人。 1948年夏,经过易县、涞水战役的失败后,时任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的傅作义鉴于解放军的野战威力,采取了集结部队于平绥、北宁铁道线区的措施;将张垣、北平、天津作为三个基点,连同平津张铁路线上的重要城镇,预行工事设施,以为依据,实现所谓“灵活机动、集中优势”的“依城决战”
方略。
然而9月下旬济南解放,十月初东北完全解放,华北的国民党军更为孤立暴露。无论华东、中原解放军的北进或东北解放军的入关,联合起华北解放军,都要形成为绝对优势。(当时傅所指挥的连杂编的护路旅、保安团以及后勤部队,不逾五十万。)对此形势再不容排成一线,必须集结一头,策定根本动向。计有三条路线:(一)傅内部属于察绥系,倾向西去,保察绥基地,但不能带动蒋嫡系中央军,尤其不能和马鸿逵合作,没有后路;(二)蒋介石以徐(州)海(州)在危急中,想放弃平津,免蹈辽沈复辙,给傅以华东全责,依青岛为后路,以图挽救淮海危局;(三)美国以司徒雷登通过胡适等人的呼喊,要以军火直接给傅,就须东靠,死踞津、沽海口,扰乱华北。
十月后,蒋介石与傅作义不断讨论,最终傅倾向于“依托美援保持津沽”的向东靠,以观望形势。其认为有能力保住平津,支撑华北(防止东野直驱徐蚌),得到了蒋介石的支持。
依照此意图,陈长捷在天津构筑的大量工事,进行固守。 天津市的碉堡工事始于日本侵占天津的时期。日军曾在天津市郊的主要交通要道构筑红砖碉堡,有的高及一丈多,有的低及数尺,大大小小总共有几十个,并在碉堡周围架设一层铁丝网。在一九四五年间,美军接替日军,加筑一些铁丝网。国军接替美军后,更积极修筑碉堡工事。一九四六年间,第九十四军在高碉堡驻有部队,又加筑一些鹿砦的障碍物。而后于1947年,进一步完善了天津环城碉堡工事线。此时,天津城防工事长达八十四华里。有一道宽五米、深三米的护城河。内墙顶到河底高达七米,墙内每隔三十米有一座碉堡。环城围绕一道铁丝网和电网,沿着护城河有大型碉堡三百八十多个,连同市内纵深的碉堡先后完成共约一千多个。环绕天津市护城河放进运河河水和海河潮水,经常水深保持两三米左右。沿着环城碉堡工事线只留了八个门为出入交通,其余都围绕了铁丝网。每个大型碉堡部安装了电话,足够一班兵力的驻用。而且在护城河内墙各大型碉堡之间还构筑散兵坑掩蔽部和交通壕及马路,连贯一起,便于使用汽车运送人员、弹药、粮食的补给。原来天津市周围是广阔平坦的水网地带,可以四通八达的,自从构筑环市碉堡工事线以后,形成了天津城防形势。在战事尚未迫近天津市郊的时期,只有在八个门来往交通,每个门都驻有警察和宪兵,检查行人和车辆,入夜闭门。其余地段筑有铁丝网和护城河,不易通行 。
但国民党方面对解放战争的发展情势判断不足,认为将来主力作战会在天津外围一百里或几十里的地区,天津市为后方而不是前线,以一个师或两个师必要时一个军防守天津就足够了,故而当时环城碉堡工事过于靠近天津市区。1948年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再向天津市商民筹款几十亿元法币,加筑水泥钢筋碉堡几十个,分布在天津市郊的主要地区在战前又仓促修建了一些以红砖墙构成的工事。其将外围防御阵地前1000米以内的树林、房屋清除以利于射击视野,并布了4万颗地雷。同时还在市内各主要马路、胡同巷口等地筑了380多座大碉堡,此外,还将运河水引入护城河,使护城河的水深达3米。国军在天津连年构筑碉堡工事,是企图凭借坚强工事而作顽强抵抗 。 十二月十一日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在平津交通被切断、北平形成孤立据点的情况下,依据北平、天津和塘沽的现存残余部队,最后对华北地区作出“防守”计划,将天津和塘沽为一个防守区,以第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兼任司令,陈长捷兼任副司令,陈长捷兼任天津警备司令、天津防守司令,第六十二军军长林伟涛和第九十四军军长郑挺锋兼任副司令。
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一日,陈长捷根据傅作义对平、津、塘的整个部署,认为应固守天津,将强城防,又判断敌人主攻方向为天津北面宜兴端口、丁宁沽方向而来,那里没有河流,容易使用大兵团接近。其将天津市分为三个防守区,他并指定西北区以第六十二军担任,由林伟涛指挥;东北区以第八十六军担任,由刘云瀚指挥;南地区以第九十四军第四十三师担任,由陈长捷兼任指挥;其余部队为总预备队在耀华中学附近。
㈤ 天津有哪些武警部队
武警总队在河西区解放南路,津南区的二道闸是天津总队的训练基地。回天津武警总队下属分为6个支答队和直属队:
武警一支队、武警二支队、武警三支队、武警四支队、武警五支队、武警六支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成立于1983年4月5号(前身是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建于1949年8月)。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担负国家赋予的国家内部安全保卫任务的部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双重领导,由内卫、黄金、森林、水电、交通等部队和公安部领导的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组成。
2018年1月1日零时起,武警部队由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实行中央军委-武警部队-部队领导指挥体制。1月10日,中央军委向武警部队授旗仪式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
(5)70年代驻守天津的是哪些部队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指挥学院是一所为武警部队培养中高级指挥人才、高级理论人才、高级参谋人才和优秀师资人才的高等军事院校。是武警部队唯一的中级指挥院校,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正军级 。
学院地址位于依山枕海的港口城市天津,占地1700余亩,建筑面积近13万平方米,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的新型军事学院耸立在津南大地上。(2008年搬迁至天津市河东区卫国道187号)。
㈥ 天津保卫战的背景
1900年6月,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组成联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在大沽之战中,中国守军英勇抗击联军,但经过六个小时的激战后,大沽炮台沦陷。八国联军直逼天津。 天津是京畿的门户,列强在天津紫竹林有租界地。自西摩尔进犯北京,租界就处在清军和义和团包围之中。联军攻占大沽后,决意先解天津租界之围,再夺天津城垣,最后攻占北京。清军则企图先击退租界内的联军,再继续东剿,收复大沽。因此,天津成为清军必守、联军必得之战略要地。从6月17日至7月14日为止的近一个月里,天津军民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城市保卫战。
天津,当时由老城和城东南的紫竹林租界两部分组成。驻守在天津的清军共有1万人左右。聂士成率其武卫军5000余人驻守在城东的老龙头车站、城南的广仁堂、南机器局和海光寺;城东的东机器局、城东南的马家口、城北的西沽武库,由练军何永盛部的2000人守卫;在天津城至租界之间的隙地,由淮军罗荣光率1700人防守;张德成、曹福田率义和团3万人,分别驻守在天津和租界之间的马家口、天津城东北的陈家沟至老龙头车站一线,形成了正规军和义军联合作战的形势。紫竹林租界内的联军,最初有各国的水兵560人,自愿兵1部,驻守在租界前沿的禁酒厅;增援俄军1700人,控制了通向租界的各主要干道。联军还改装了1辆装甲列车、两艘武装汽艇,担负铁路和白河上的警戒。
天津双方兵力悬殊较大,清军4倍于联军,联军又处在被围困的地位,急待大沽增援。当西摩尔率领的先遣军退守租界,清军和义和团便将租界包围。
㈦ 天津军事是什么级别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警备区(简称天津警备区)是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的一个警备区,同时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员会的军事工作部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的兵役工作机关,受北京军区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双重领导,管辖范围为天津市,为正军级单位,其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为少将军衔。
机关
司令部
政治部
后勤部
装备部
所辖部队
天津警备区预备役高炮第1师(驻塘沽)
预备役高炮1师第1团(驻塘沽)
预备役高炮1师第2团(驻津南)
预备役高炮1师第3团(驻河东)
预备役高炮1师第4团(驻西青)
所辖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蓟县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静海县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宁河县人民武装部
现任领导人编辑
党委书记、政治委员:廖可铎
党委副书记、司令员:姚小旋
副政委、纪委书记:马杏田
副司令员:张祥仁
参谋长:岳久成
政治部主任:尚振贵
后勤部部长:张焕学
㈧ 天津抗战的战斗过程
1937年7月8日凌晨,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军队还击日军进攻的枪炮声,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帷幕。而7月29日中国军队所发动的天津抗战,则是抗战开始后大规模的对日主动出击的第一战。
卢沟桥事变后,天津形势已十分危急。这里是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部所在地,平常即驻有日军步兵、炮兵各一个联队,战车、骑兵、工兵各一个中队,驻屯军空军大部也集中在天津。事变爆发以来,日军更加速进行着攻占天津的各项准备。
首先,日军控制了天津的海路和陆路交通。将塘沽沿海码头完全占用,并在塘沽设立了运输部,驻在塘沽的日军约有1000多人。塘沽日军在北岸修筑军用码头,并准备与我大沽驻军三十八师隔河对峙。大沽口外,27日续到日驱逐舰一艘,前到之菊、葵、获三舰在海面往来保护,由日开来运载军需品的25艘商船。天津铁路东站和总站(即北站)也被日军派兵占领,并且日方在津修轻便铁路运兵,26日晨已开始工作。路线系由东车站风林村直达东局子兵营,全线计长约20余里。
其次,日军大量增兵天津,除步炮兵外,特别还有大批飞机飞抵天津。截至27日,天津市共停日机60余架。28日下午4时,日军“临时航空兵团”兵团长德川好敏中将又督机百余架抵津东局子机场。
日军还不分昼夜地进行着侵占天津的战术演习,从25日起,已发展到演习巷战。27日,日租界实行戒严,大战已迫在眉睫。28日上午,日军大举进攻北平的消息和宋哲元27日夜发布的“自卫守土”的抗战通电一并传到天津,但是却没有要天津守军出击的命令。是遵令“应战而不求战”等着挨打,还是主动出击消灭敌人?一个严峻而又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摆在了天津中国守军面前。
当时驻守天津的中国驻军是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此时在北平,副师长李文田代理师长职务,并兼任天津市警察局长。其时,天津市内及郊区的兵力只有三十八师的一个手枪团,二十六旅(属三十八师)的两个团,加上三个保安中队的武装警察,总共有5000人左右,因天津日军以一部增援北平,在数量上稍多于日军,而在武器装备和训练上却又落后日军许多。然而,广大官兵对于当局的消极抵抗政策早已不满,抗日情绪非常高涨,纷纷请缨杀敌。
在官兵们的要求下,李文田等决心主动对日发起进攻。7月28日晚,李召集黄维纲、李致远、刘家鸶等各旅、团及保安队、警察的负责人紧急会议,制定天津抗战计划。会议决定:在29日凌晨2时,先敌之前发动对日军的全面进攻。主要战斗目标为:攻占天津东站和总站;袭击东局子飞机场;攻击海光寺日军兵营及日租界。为统一指挥,成立了“天津市各部队临时总指挥部”,总指挥李文田,副总指挥刘家鸶,并立即向国民党军政首长发出抗日通电,表示“誓与津市共存亡,喋血抗日,义无反顾”,并希望“迅予援助,共歼彼虏”。
战斗打响以后,中国军队奋勇杀敌,开始进展颇为顺利。二十六旅第六七八团和保安队,在祁光远的指挥下,于凌晨2时突由八里台插入六里台,猛扑海光寺。日军在道路上架起大炮阻击我军,中国官兵在猛烈的炮火下,前赴后继,几经冲锋,到天快亮时打到日本兵营外围,并占领了东停车场。日军只好龟缩在墙高垒固的兵营内。为解救其困境,日本空军于晨5时出动飞机9架,向中国军队扫射。日步兵也趁机反扑,我军坚决还击,阵地几进几退战斗极为激烈。
袭击东局子机场的二十六旅某部的保安二中队,在夜幕中接近机场,消灭敌人哨兵后冲进停机坪,日军这时才慌忙起来抵抗,战士们挥起大刀与敌人展开肉搏。与此同时,一部分战士把汽油泼到敌机上引燃焚烧,十几架飞机在火海中报销。至拂晓,日军援兵到达并以飞机助战,中国军队才撤出战斗。
攻击铁路东站的任务由保安队承担,在宁殿武的率领下,保安队由第二特区通过意租界北部,包围了东站并在2时发起攻击。日军的守备部队和航空兵团的400多人拼死抵抗。日军为防止中国军队占据有利阵地,遂烧毁了站前的建筑物。中国军队在大炮掩护下,很快占领了通往山海关的二站台,接着又向日军固守的一站台攻击。到黎明时分,日军在我军的猛烈攻击下只得放弃车站退守在一个仓库中。
由于法租界拒绝日军通过,而使日军无法向东站增援,通讯也完全断绝。因而,日军指挥部非常担心东站部队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在二十六旅团长朱春方的指挥下,中国军队先用预先布置在北宁公园的大炮轰击北宁路总站(今天津北站),大炮过后,步兵发起攻击,总站被克复后,中国军队又乘胜攻占了被日军占领的北宁铁路总局。惯于掩盖败绩的日军,在给其上司的电报中也不得不承认:“北宁铁路总局的事务员全部被轰走,三十八师完全将其占领。”
进攻日军老巢日租界的战斗打得尤为残酷,从凌晨2时到4时55分,经过反复争夺,中国军队方攻入日租界,并从大和街(今兴安路)、旭街(今和平路)、福岛街(今多伦道)三个方面包围了日军守备部队,日军把警官都推上前线,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在中国军队的攻击下,日军已完全陷入了危急状态,租界内实行了非常戒严,日本侨民组织了“义勇队”,准备租界失守后作困兽斗。
中国军队的突然进攻,完全打乱了日本的军事部署,日军料所不及、仓惶应战,处境极为不利。日本驻津总领事堀内干城在给日本驻北平大使馆参事森岛守人的电报中惊呼:“从29日午前2时左右起,由于中国方面的攻击,我方处于甚为危惧的状态”。为挽回败局,日军决定一方面抽调北平日军和关东军增援天津,一面对天津施行空中轰炸,其主要目标为:1、北宁路总站以北的保安队总部和北宁公园;2、市政府;3、金汤桥西畔的警察总部;4、联结日租界北端大和街的电话局;5、东站和万国桥(今解放桥)之间的邮务总局周围;6、南开大学。
下午2时半开始,数十架日机对上述地点进行了狂轰滥炸,飞机过处房倒屋塌,烈焰腾空。没有对空武器的中国军队在日机的轰炸下伤亡惨重,只得暂时撤退,一些据点和要害部门得而复失。日机还毫无人性地轰炸屠杀和平居民,据当时《晨报》登载:“东总二站全被日机炸毁,并飞华界扫射,居民死伤无数。”日机在河北一带轰炸,数处起火,迄晚仍未熄。电话二、五、六局机器全毁,损失奇重。南开大学破坏尤酷,秀山堂、芝琴楼、木斋图书馆亦有一部分被炸。
到29日下午,中国军队经历了10多个小时的浴血抗战,又遭到了日机的猛烈轰炸,部队损失巨大,原订作为总预备队的黄维纲旅,由于在大沽等地与日军交战,也未能按计划增援,而北平日军则源源开来,孤军奋战的中国军队开始处于退守状态。
战斗打响后,宋哲元在29日上午致电军政部长何应钦,汇报了战斗进行情况并再一次要求增援,电文称:“查我驻津部队仅有一旅,其他部队亦均在与敌接触,现正激烈挠战,恐难久持,拟请中央速派大队增援。”但是电报一去,如石沉大海,杳无回音。
天津守军自力不支,中央军又拒不北上增援,而日本援军已相继开到天津。日军为统一指挥各路援军,成立了以高木义人少将为司令官的“天津临时防卫司令部”,下辖北平日军高木义人支队、关东军堤不夹贵支队、第二旅团以及原天津日军。为围歼中国军队,日军在日租界和意租界之间的海河上架设了浮桥。中国军队四面受敌,有全军覆灭之虞。为保存抗日力量,部队不得不忍痛于29日晚“奉宋(哲元)命撤退,大部始退炒米店,小部尚在纷战。”天津人民含泪送走了英雄的抗日健儿。
7月30日,天津沦陷敌手。但是抗战活动并未结束,撤出市区的部队转战到静海、马厂一带,与日军展开了游击战,留在市区的部队仍在不屈不挠地和日军进行着街巷战。据报载:“30日上午1时,津市枪炮声又大作,据查其地点为海光寺及东车站两地。先是日军开枪,施重炮机枪继之,我保安队当即应战,刻双方仍相持中”。此外,零星战斗在市内更是持续不断,使得日军不得不以全部兵力在市内实行所谓“扫荡”,8月1日,日军宣布“扫荡”已“大体结束”,但又承认“尚有一些保安队还没有肃清。”
轰轰烈烈的天津抗战失败了,但是我国广大官兵在这次抗战中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显示了伟大的民族气节和炽热的爱国精神。当时的报纸曾报道:“我当局所属之保安队警及各部队,久历戎行,迭遭巨变,对于日军之一再压迫,容忍已久,一旦参予守土卫国之战役,无不奋勇当先,踊跃效死。”如进攻公大七厂(今天津印染厂)的五名战士,在撤退令下达后仍不下战场,而登上厂内水楼与敌一拼到底,最后均壮烈殉国。
这次抗战还得到了天津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市民在战斗中为部队送上茶饭、西瓜,公私汽车都组织起来为前线运送弹药,有的商店还把店门卸下运到前沿充作工事。特别是我党领导的学生组织,他们以南开大学为基地,进行宣传鼓动、救护伤员、运送弹药等工作,有力地支持了战斗,南开大学因之被日军目为“保安队及中国军队攻击日军的中心地”。
㈨ 196摩托化步兵旅(天津杨村 代号66481)这个旅条件如何
条件还不错,因担任重要的迎外表演等军事任务,要求较严格,比较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