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梅花鹿养殖技术
梅花鹿怕热不怕冷,适宜温度8℃-25℃。温度升高时,即躲在鹿房或树荫下,气温下降到-5℃~-10℃时,仍能自由活动,并不影响其采食。喜雨雪,爱清洁。胆小怕惊,喜过群居生活。仔鹿成活率高,生长发育迅速,一年后,公鹿可达50公斤以上。性成熟早,公母鹿1.5岁可配种,3岁~4岁繁殖力最强。争强好动,感觉灵敏。在配种季节,公母鹿间常互相角斗,争胜好强,如不及时赶开,会造成死亡。公鹿每年2月-7月长鹿茸时,则变得温顺,行动小心。鹿的嗅觉、听觉、视觉发达,感觉灵敏,遇到突然声响及意外情况常出现“炸群”。
二、 饲养管理
梅花鹿是复胃的草食性动物,各种多汁饲料都可饲喂,另外再适当补以谷物、豆类等精饲料和矿物质饲料。最喜食橡树叶、薯秧等,其次是玉米秸、稻草、麦秸等。
1. 饲料调制 将粗饲料铡短粉碎成草粉即可。为改善饲料品质,提高消化率,对玉米秸、稻草、麦秸等进行氨化处理。方法:将3%-5%尿素水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秸秆上,堆于水泥地面或坚实的土地上,用聚乙稀塑料薄膜封严,四周边缘压以黄土。在20℃气温下,3周可以使秸杆堆内温度升高到40℃-60℃,时揭开薄膜,使氨气充分散发掉,便可使用。用氨化秸秆喂鹿消化率可提高10%以上。青粗饲料,其中氨化饲料可占一半以上,混合后喂给,以免挑食。精饲料为玉米60%、麸皮20%、饼类20%,另加适量面粉和食盐。
2.饲养管理 (1)公鹿1月—3月下旬为长茸初期,4月-8月为长茸期,8月下旬-11月中旬为配种期,11月下旬-1月中旬为恢复期。在长茸期、恢复期和配种期日喂量掌握在3公斤-4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公斤-1.5公斤,青粗饲料2公斤-3公斤,每日喂2次。配种期适当多给些多汁青绿饲料。长茸期日喂量7公斤-8公斤,其中精料2公斤-3公斤,多汁饲料2公斤-3公斤,青粗饲料3公斤-4公斤,每日2次-3次。(2)母鹿怀孕期要供给营养充足的饲料,后期多给体积小、质优、适口性强的饲料,日喂量3.2公斤-4.5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公斤,青粗饲料1公斤-1.2公斤。分娩后,哺乳期饲料要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日喂料5.7公斤-7.5公斤,其中精料1.2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2公斤-2公斤,青粗饲料3公斤-4公斤,并有充足的石粉和食盐,精料日喂2次-3次,青粗饲料可让其自由采食。鹿舍要清洁、安静,不要惊吓和强行驱赶怀孕母鹿,以防生病和流产。仔鹿产下后,应将其身上粘液擦干,使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编好耳号。仔鹿哺乳期可自然哺乳,也可人工哺乳。人工哺乳必须让仔鹿吃上初乳。日喂量2.5公斤-4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0.5公斤,青粗饲料1公斤-2公斤,并有适量石粉和食盐。有条件的可组织放牧,公母分群管理,以防早配。
三、适时配种,提高繁活率
选择茸大、生长快、质量好的鹿作种鹿。梅花鹿1.5岁开始性成熟,2岁半-3岁配种较好。母鹿9月-10月发情,发情时兴奋不安,眼角流粘液,气味异常,常“吱吱”鸣叫,阴部粘液增多,喜接近公鹿。发情配种时,要防止公鹿角斗,最好采取小群配种方式,以4头-5头母鹿、1头鹿为一小群,到一定时间换小群中的公鹿,这样容易准胎。
四、科学收茸
鹿茸长到第3年才能收获,以后产量逐年提高。收茸必须讲究科学,还要有熟练的技术。收茸时,注意保护鹿茸,防止碰坏,降低品质。收茸时,首先用麻醉枪将其麻醉倒地、保定好。做到抓鹿稳、下锯轻、锯茸快,锯后在锯口上散止血粉。1半月后可收二茬茸,但在8月中旬前收完,以利伤口早日愈合。割茸季节阴雨天较多,为防止鹿茸腐败变质,可进行烘干处理。
❷ 怎样养殖梅花鹿
有现成的梅花鹿养殖技术视频资料,您可以参考。
优酷网视频网站
http://u.youku.com/梅花鹿养殖技师
❸ 怎么养殖梅花鹿呢
(1)建筑鹿舍要坚固,因鹿性野,一般围墙筑高2米,舍地面积每头鹿得10平方米。建筑材料要因地制宜。(2)养好公鹿十分重要。饲养公鹿可分生茸前期(2~4月)与生茸期5~8月。配种期(9~11月)与配种恢复期(12~1月)两个阶段,2月过后气温回升日照增长,为了满足公鹿生茸的生理需要,应逐渐增加精料,可喂给混合精料1~1.25千克,以后每5天增加70~80克,到5月初增到2千克。饲料中富含蛋白质的豆类料应占50%~60%,食盐、贝壳粉等矿物质饲料每天15~20克,有条件的可喂些畜用生长素之类的添加剂。粗饲料做到质量好数量足,吃得饱不浪费。7月锯完头茬茸的非种用公鹿应减少精料50%~60%,以免配种期激烈的顶撞,配种用的公鹿因性的冲动变得兴奋好斗,食欲相反减退,要注意管理减少损伤。(3)饲料要尽量作到多样化。多给青绿料与块根饲料,混合饲料每天0.5~0.75千克。配种期之后公鹿营养下降,加之天气转冷,要注意鹿舍保温,饮温水。粗料要充足、混合精饲料每天1千克左右,否则有不同程度影响鹿的越冬体壮。(4)要选择产茸量高,体质好而遗传性能佳的公鹿作种,配种方法采用一公多母,可配20~30头母鹿。受胎率高达90%以上。母鹿发情周期17~21天,发情持续期8~16小时,妊娠期224~231天。5~6月是母鹿产仔期,每胎产一仔,产双胎的罕见。(5)产仔期要保持圈舍清洁,在棚舍边角处放些干草供仔鹿休息。仔鹿哺乳期为两个月,半年时间性成熟 梅花鹿养殖实用技术---贵州梅花鹿场提供鹿养殖技术 1.鹿的标记� 标记就是给鹿编号,目的在于辨认鹿只,这样利于生产管理和档案记录,对鹿的育种和生产性能的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现在鹿的标记有两种:一种是卡耳法,即是在鹿的两耳不同部位卡成豁口,然后将每个豁口所代表的数字加起来,即是该鹿的耳号。
2.茸鹿的组群及布局茸鹿应按其不同的品种、性别、年龄及健康状况分别进行合理的组群和布局,绝对不允许不分大小、公母、品种在一起混养。鹿的布局,应将公鹿安排在鹿场的上风头圈,以防配种期公鹿嗅到母鹿发情气味加剧其争偶、所造成的伤亡事故。妊娠产仔母鹿应安排在场内较安静的圈舍,仔鹿安排在靠近场部或队部的圈舍,以利于仔鹿的管理及驯化。�
3.饲喂次数、时间和顺序�鹿一般每日饲喂3次,生产季节(产茸、产仔季节)喂4次精饲料为佳(白天3次、夜间1次),饲喂时间:4月初~10月末期间,早饲4:00~5:00时,午饲11:00时、晚饲17:00~18:00时;冬季白天喂2次(早8:00时、晚16:00时)、夜间喂1次(23:00时左右)。鹿的饲喂次数和时间定下来后,应保持相对的稳定,这样才有利于鹿建立巩固的条件反射、采食和消化机能。饲喂顺序是先精后粗,即是先给精饲料,待鹿吃净了再给粗饲料。要求每次饲喂都应扫净饲槽内残余饲料和土等。精、粗饲料的增减和变换一定要逐渐进行,增加料量过急或突然变换饲料易造成“顶料”和拒食。�
4.饮水� 可以饮顿水(定时饮水)或自由饮水(即水槽内经常保持有水,鹿可随时饮用)。要求水质洁净,水量充足,冬季应饮温水,北方地区应防止水槽结冰。
� 5.圈舍卫生�保持圈舍卫生,每天打扫舍内的粪便、饲料残留物。冬季为了保暖,棚舍内的粪便可适当保留,并且做到圈舍经常消毒。�
6.舍饲茸鹿的精饲料配方(见表7-2)��表7-2梅花鹿、马鹿的精饲料配方(%)料别 饲料品种 配方Ⅰ 配方Ⅱ 谷物类 玉米 35 55 豆类 豆饼、豆粕、大豆�* 50 25 麸类 麦麸子、各种谷糠 10 15 矿物质 盐 1.8 1.5 骨粉 1.7 1.5 添加剂 鱼粉、酵母、生长素、尿素等 1.5 2.0��** 注:*:大豆仅在公鹿生茸期、仔鹿离乳前后用;每头分别补给0.1~0.25公斤/日,0.1~0.15公斤/日。�**:指尿素等�� 表7-2配方Ⅰ的豆类饲料、矿物质含量较高,适用于幼鹿、生茸期公鹿和种公鹿、母鹿产仔哺乳期、病弱鹿;配方Ⅱ以谷物饲料为主,仅为成年鹿生产淡季所用
❹ 梅花鹿应该怎么养
梅花鹿生活在针阔混交林的山地、森林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区,白天和夜间的栖息地有着明显的差异,白天多选择在向阳的山坡,夜间则栖息于山坡的中部或中上部,被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颜值也是超级高的,比马鹿要好看不少!
场址选择地形、地势和土壤鹿场场地应选择地势较干燥、向南或偏向东南、有5度坡的沙质或少石的土场所,山区要选在不受山水威胁,避风,风向、排水良好的地方。饲料条件这是选场的主要条件,最好选择在一年四季牧草繁茂、环境保护好、污染少、噪音低的地方。完全圈养的梅花鹿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饲料350~400公斤,需要粗饲料1750~2000公斤(马鹿需要量为梅花鹿的2—3倍)。
❺ 梅花鹿怎饲养
公鹿和母鹿从每年9~11月配种结束后,鹿便进入冬季的休养生息阶段。鹿在冬季虽然不生茸产仔,但却和下一年的生茸和产仔关系密切。在冬季若不提供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也就不会有夏季的高产。因此,搞好鹿的冬季饲养管理是提高养鹿经济效益和安全顺利越冬的重要一环。为此,笔者根据目前各地养鹿的经验与做法,将有关鹿在冬季的几项饲养管理技术重点介绍如下。
1 注意做好鹿舍的保温工作
鹿虽然不怕冷,但过冷的环境会消耗鹿体内大量的热能。为增加体热来御寒,于是鹿增加了食量,造成饲料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增加。幼鹿和育成鹿对环境温度反应比较敏感,若冬季舍内过于阴冷,不但会影响鹿的生长发育,而且易导致鹿发生感冒、肺炎,有的还会造成死亡。目前各地采取用暖圈养牛、养猪提高生产效益的方法已被人们所接受,同样,鹿在冬季采取暖舍饲养也是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目前常用的保温措施是:(1)冬季可在圈舍内的地面上铺放锯末,作为垫料,其好处是既能保温,又可吸附粪尿,便于搞好舍内环境卫生。(2)封堵鹿舍墙壁风孔,防止贼风侵袭。(3)冬天下雪后应及时清扫舍内外的的积雪,既可保温,又可防止鹿滑倒造成骨折。(4)冬季应当供给温热的饮水,傍晚可将槽内的剩水放净,防止鹿饮冰水和冻裂水槽。(5)农户养鹿,可在舍门上挂上草帘、布帘、塑料布等用以保温。也可晚上在舍门处立放几捆柴禾,白天取掉。
2 进行人工补充光照 (1)补光的根据。鹿类活体体重的增长,春夏要比秋冬快(冬季生长最慢)。这种自然生长规律延长了鹿的成熟时间,推迟了鹿的产茸时间。若是肉用鹿,则使鹿肉的全年供应发生失衡,即春夏肉源充足,秋冬肉源紧缺。鹿类的季节性生长是自然形成的、内在的,与单纯的饲料供应无关,但与光照长短有关。据研究发现,在冬季的一昼夜里连续光照16小时,接着黑暗8小时,同时光照强度达250~300lx(勒克斯),如此有规律性地处理6周后,能使鹿在冬季加速生长,提高采食量,加快增重。(2)补光的必要性。我国地处温带,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短日照的冬季长达3~4个月。要用人工光源进行补充光照,使圈养鹿有连续16小时的光照时间。(3)补充光照的方法。任何一种电灯均可作为一种光源,一般以白炽光灯泡为宜,要在距离地面上方1米高度处(不是光源的正下方),测得光亮达250~300lx即可。通常是太阳下山后开灯,进行人工补充光照。当自然光照(日光)时间加入工光照时间达16小时时关灯。若是阴天或连阴天气,光照强度需全天用人工光照来代替日照。(4)补充人工光照的效果:采取人工补充光照,在国内很多鹿场都已见到了明显效果。据资料报道,对当年小公马鹿进行冬季补光试验证明,在6周龄长的时间内,试验组日增重为330克,而不进行人工补光的对照组为152克左右,试验组为对照组的2.2倍。同时,试验组鹿的采食量增加,饲料利用率得到提高,鹿的被毛光亮,生茸时间又提前了5~10天。冬季对鹿进行人工补光,对肉鹿和茸鹿都有好处,尤其是对育成鹿其意义更大,它能促进鹿只成熟,提前产茸,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3 饲喂优质饲料 采取人工补充光照后,由于鹿的采食量增加,为此,对鹿必须提供优质足量的饲料,这样才可充分挖掘人工补光的潜力,达到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我国北方一些养鹿场,冬季多以玉米秸、豆秸青贮喂鹿,这样不仅不能满足补光后对饲料的需求,还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所以在饲料中最好应当补加苜蓿粉、胡萝卜或甜菜等优质饲料,用以满足鹿的生长发育和机体代谢的营养物质需要。
大超——野狍养殖
❻ 梅花鹿养殖怎么饲养管理
梅花鹿全身是宝,因此具有较高养殖价值。但是如何养殖梅花鹿却并非易事,需要具备以下必备条件:
1.场址:鹿场场地应选择地势较干燥、向南或偏向东南、有5度坡的沙质或少石的土场。山区要选在不受山水威胁,避风,风向、排水良好的地方。
2.饲料:这是选场的主要条件。最好选择在一年四季牧草繁茂、环境保护好、污染少、噪音低的地方。
完全圈养的梅花鹿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饲料350千克~400千克,需要粗饲料1750千克~2000千克(马鹿需要量为梅花鹿的2倍~3倍)。
梅花鹿是反刍动物,较牛羊食量低,更耐粗饲料,所有农作物的秸秆、副产品、青枝落叶、蒿草都是鹿的好饲料。
由于梅花鹿的生理特点属野生习性,饲料转化率非常高,所以一般青饲料能满足的山区、半山区及牧草饲料能满足的山区、半山区及牧草区可常年不给精饲料,使饲料成本比一般寒带地区节省30%~40%。
精饲料配比:精饲料主要由玉米、豆粃、麦麸、牛犊料、食盐、添加剂、配料等按一定比例配置构成
❼ 怎么养殖梅花鹿呢
(1)建筑鹿舍要坚固,因鹿性野,一般围墙筑高2米,舍地面积每头鹿得10平方米。建筑材料要因地制宜。
(2)养好公鹿十分重要。饲养公鹿可分生茸前期(2~4月)与生茸期5~8月。配种期(9~11月)与配种恢复期(12~1月)两个阶段,2月过后气温回升日照增长,为了满足公鹿生茸的生理需要,应逐渐增加精料,可喂给混合精料1~1.25千克,以后每5天增加70~80克,到5月初增到2千克。饲料中富含蛋白质的豆类料应占50%~60%,食盐、贝壳粉等矿物质饲料每天15~20克,有条件的可喂些畜用生长素之类的添加剂。粗饲料做到质量好数量足,吃得饱不浪费。7月锯完头茬茸的非种用公鹿应减少精料50%~60%,以免配种期激烈的顶撞,配种用的公鹿因性的冲动变得兴奋好斗,食欲相反减退,要注意管理减少损伤。
(3)饲料要尽量作到多样化。多给青绿料与块根饲料,混合饲料每天0.5~0.75千克。配种期之后公鹿营养下降,加之天气转冷,要注意鹿舍保温,饮温水。粗料要充足、混合精饲料每天1千克左右,否则有不同程度影响鹿的越冬体壮。
(4)要选择产茸量高,体质好而遗传性能佳的公鹿作种,配种方法采用一公多母,可配20~30头母鹿。受胎率高达90%以上。母鹿发情周期17~21天,发情持续期8~16小时,妊娠期224~231天。5~6月是母鹿产仔期,每胎产一仔,产双胎的罕见。
(5)产仔期要保持圈舍清洁,在棚舍边角处放些干草供仔鹿休息。仔鹿哺乳期为两个月,半年时间性成熟
❽ 梅花鹿如何进行养殖
梅花鹿的养殖条件:
1、场址条件:梅花鹿养殖应选择地势较干燥、向南或偏向东南、有5度坡的沙质或少石的场所,山区要选在不受山水威胁、避风及排水良好的地方。
2、饲料条件:梅花鹿完全圈养的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饲料350~400公斤,需要粗饲料1750~2000公斤,因此要求一年四季牧草繁茂。
3、水源条件:梅花鹿建场前要对地下水位、自然水源、水量、水质进行必要的勘测和调查,并注意水中的无机盐含量,要避免使用江河等地上的自然水源或场地附近被污染的水源。
4、交通条件:梅花鹿建场地点应以距离公路1.0~1.5千米,距离铁路5~10千米为宜,以便于设备、饲料的供应及产品的发送,便利职工生活。同时电力要充足,距离电源较近。
5、社会条件:梅花鹿场不应选择在工矿区和公共设施附近,不要阵被牛羊传染病污染过的地方或畜牧场上建场,还要注意场址附近的资源条件如建材是否方便、劳力是否充足等。
梅花鹿养殖优势:
1、适应性强:梅花鹿大部分时间结群活动,适应性很强,地域分布广,对环境不敏感,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都能繁殖。
2、食性广泛:梅花鹿的食性广泛,耐粗饲,所有农作物的秸秆、副产品、青草树叶、蒿草、苔藓都是鹿的好饲料。
3、易于驯化:梅花鹿的可塑性大,幼鹿可塑性更大,可以提供驯化让其听人呼唤、抚摸、驱赶、牵领,达到如牛羊一样的温顺。
4、抗病力强:梅花鹿抗病力强,很少生病,只要确保平时喂给的饲料不变质、不霉烂、无杂质,基本不生病。
5、效益可观:梅花鹿的养殖效益非常可观,饲养一头鹿产值平均为1500~3000元,最好的鹿群一头鹿年产值可达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