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河的五大支流是那几条河
三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
海河水系由北三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五大河组成。北三河又包括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北三河与永定河合称河北系;大清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合称海河南系。
(1)北三河。北三河位于海河流域北部的永定河、滦河之间,流域面积3580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22115平方公里,平原13693平方公里。
北运河发源于北京市昌平县北部山区,通县北关闸以上称温榆河,北关闸以下始称北运河,南流纳通惠河、凉水河、风港减河等平原河道,至土门楼经青龙湾减河入潮白新河。河道干流总长142.7公里。
潮白河由潮河、白河两大支流组成,均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南,在密云县以南汇合始称潮白河,至香河吴村闸潮白河长度为284公里;吴村闸以下称潮白新河,至宁车沽闸汇入永定新河,潮白新河河道长度为183公里。
蓟运河主要支流有泃河、州河和还乡河,州、泃两河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于九王庄汇合后始称蓟运河。还乡河发源于河北省迁西县,蓟运河至阎庄纳入还乡河(分洪道),南流至北塘汇入永定新河入海。蓟运河干流长度为157公里。
(2)永定河。永定河是海河流域北系一条主要河道,上游有桑干河、洋河两大支流,分别发源于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和山西高原的北部,两河在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汇合后称永定河,流域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其中官厅以上流域面积4.34万平方公里,官厅到三家店为官厅山峡,区间面积1600平方公里,三家店以下为中下游地区,集水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
永定河自三家店以下河道全长200公里左右,分为三家店~卢沟桥段、卢(沟桥)~梁(各庄)段、永定河泛区段和永定新河段等四段。永定河泛区出口屈家店以下大部分洪水由永定新河入海,小部分洪水经北运河入海河干流。永定新河于大张庄以下纳北京排污河、金钟河、潮白新河和蓟运河,于北塘入海。
(3)大清河。大清河流域位于海河流域中部,西起太行山,东临渤海湾,北邻永定河,南界子牙河,流域面积4.31万平方公里。大清河水系中上游分为南、北两支。北支主要支流有小清河、琉璃河、拒马河、中易水等。拒马河在张坊以下又分流成南、北拒马河,小清河、北拒马河在东茨村汇流后称白沟河,南拒马河在北河店纳中易水后,在白沟镇与白沟河汇流。以下,大部分洪水由新盖房分洪道入东淀,少量经白沟引河入白洋淀。白沟镇以上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其中张坊以上4280平方公里。
大清河南支主要支流有瀑河、漕河、府河、唐河、潴龙河等,各河均汇入白洋淀,流域面积2.10万平方公里。南北两支洪水在东淀汇流后,分别经海河和独流减河入海。除东淀外,主要滞洪洼淀还有文安洼、贾口洼、团泊洼、唐家洼等。
(4)子牙河。子牙河系主要支流有滹沱河、滏阳河,流域面积46868平方公里,其中滏阳河艾辛庄以上14877平方公里,黄壁庄以上23400平方公里。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五台山北麓,流经忻定盆地至东冶镇以下,穿行于峡谷之中,至岗南附近出山峡,纳冶河经黄壁庄后入平原。滹沱河发源于太行山东侧,支流众多,主要有洺河、南洋河、泜河、 槐河等,各支琉均汇集于大陆泽、宁晋泊,以下经艾辛庄至献县与滹沱河相汇后称子牙河。子牙河原经天津市海河干流入海,1967年从献县起新辟子牙新河东行至马棚口入海。
(5)漳卫南运河。漳卫南运河是海河流域南系的主要河道,上游有漳河和卫河两大支流,流域面积37584平方公里。漳河发源于太行山背风坡,经岳城水库出太行山,在徐万仓与卫河交汇,流域面积19220平方公里。卫河发源于太行山南麓,由淇河、安阳河、汤河等十余条支流汇集而成,流域面积15229平方公里。漳河和卫河在徐万仓汇合后称卫运河,卫运河全长157公里,至四女寺枢纽又分成南运河和漳卫新河两支,南运河向北汇入子牙河,再入海河,全长309公里;漳卫新河向东于大河口入渤海,全长245公里。
2. 天津海河是什么河``从入海口进入能延伸到什么地方``
海河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华北地区最大的河流,总流域面积达31.8万平方公里,涵盖了北京、天津全部,河北绝大部分,以及河南、山东、山西、内蒙等省市区。
海河包括了五大支流:北运河、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以及许多更小的支流,如果从最长的支流浊漳河算起,全长为1329公里。但其干流只有73公里,从子牙河与北运河交汇的天津市内金刚桥三岔河口算起,到塘沽区大沽口入海,实际直线距离只有不到50公里。最后进入渤海。
现在海河主要是旅游观光。
3. 被称为海河的河流是
沽河,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主要的大河之一。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条河流自北、西、南三面汇流至天津后东流到大沽口入渤海,故又称沽河。其干流自金钢桥以下长73公里,河道狭窄多弯。海河流域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起太行山,北倚内蒙古高原南缘,地跨京、津、冀、晋、鲁、豫、辽、内蒙古八省区。流域面积为31.7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3%,其中山区约占54.1%,平原占45.9%。
4. 海河五大水系之一,被称为“上西河”的是哪个
大清河
【大清河】一称上西河.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在河北省中部.源出太行山和恒山南麓,由拒马河,唐河,潴龙河等水汇合而成,东流经大片洼淀地区,在天津市汇子牙河后入海河.长448公里.上游多支流,源短流急,汛期同时涨水,下游宣泄不畅,解放前水灾频繁.解放后在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整修河堤,下游开掘独流减河,排洪入海,以减免水患.
5. 白河为什么改名叫海河
海河的名字最早源于明朝末年,当时因为天津已经设卫了,因此以“河海相通”,叫海河。到清朝的时候,在一些官方文书上,把海河叫做“白河”。这是因为北运河的上游有潮白河。比如鸦片战争,英军在广州失利,到了定海又失利,就北上到了海河口,有一个着名的“白河投书”,而历史上白河其实就是海河。上面明细片有白河的英文书写pei-ho,应该是威氏拼音法音译的白河。
6. 从哪开始叫海河,子牙河和月牙河是海河么
海河干流,
又称沽河,起自天津金钢桥,到大沽口入渤海湾。以卫河为源,全长1,050公里,其干流自金钢桥以下长76公里,河道狭窄多弯。
7. 天津的由来五个河的由来
天津名称的由来:
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揭开了天津城市发展新的一页。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天津五河:
南北运河得名与大运河。
永定河古称㶟水,隋代称桑干河,金代称卢沟,旧名无定河。
大清河,今大汶河下游,又名北沙河。古漆沟故渎,下游曾称盐河。据《东原考古录》载:水清莫如济,故济以清名。济水原在郓城分流南北,南济水为南清河。元、明时期称南运河,清咸丰时期称牛头河。北济水为北清河,因汶济合流,又名大清河,名属“济”不属汶。自济水伏流不见以后,大清河所属惟汶水,故沿称大清河。汶水未入济渎以前,东至戴村坝,西经东平城北统称大清河。城南古汶河(左右汶)亦沿称大清河,别称小清河,统为汶水。
子牙河名称由来不可考。
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五河又在天津金钢桥附近的三岔口汇合成海河干流,由大沽口入海。
北运河是流经北京市东郊和天津市的一条河流,为海河的支流。干流通州至天津也即京杭大运河的北段。古称白河、沾水和潞河。其上游为温榆河,源于军都山南麓,自西北而东南,至通州与通惠河相汇合后始称北运河。
南运河,又称御河。原为古老河道,后经人工开凿,为京杭运河的北段(见京杭运河、海河)。南运河南起山东省临清市,流经德州,再经河北省吴桥、东光、泊头市、沧县、青县入天津市静海县,又经西青区杨柳青入红桥区,流经红桥区南部,至三岔河口与北运河会合后入海河。全长509公里。
永定河,古称㶟水,隋代称桑干河,金代称卢沟,旧名无定河,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是河北系的最大河流。流域面积47016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45063平方千米,平原面积1953平方千米。永定河全长747公里,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区、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共43个县市。全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
大清河系位于海河流域的中部,西起太行山区,东至渤海湾,北界永定河,南临子牙河。流域面积4513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43%,平原占57%),流经山西、河北、北京和天津四省(市)。上游分为南、北两支。
子牙河,海河水系五条重要支流(子牙河、大清河、南运河、北运河、永定河)之一。河道长706公里,上游有滹沱河、滏阳河两条支流。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五台山北侧,沿途在山西、河北境内接纳清水河和冶河,东流在献县与滏阳河汇合,称子牙河。滏阳河源于邯郸市和村附近。
8. 天津在唐朝时叫什么
天津在唐代叫“渔阳”也就是现在的蓟县。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水陆交通畅达,自古就是军事屯兵和角逐的战场。战国时期,燕、赵、齐等诸侯国逐鹿中原,屡屡挑起战争。唐朝经常对北方用兵,渔阳(蓟县)成为军事重镇。宋辽两国以海河为界隔水对峙。金设直沾寨,明建天津"三卫",都作为屯兵防御的军事要地。相传,天津设寨时,居民才有七姓。至明代燕王率兵扫北,大批的随军家属和移民到天津落户,"筑城设池定为今名",天津始成为繁华的城镇。燕王与其父朱洪武揭竿举旗发端于苏北,皖南,自然随之而来的以这一带人居多。天津民间旧时曾流行着:"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说法。从饮食习俗看,天津人以面食为主,特别是面条与饺子和喜庆聚散有关系,这同山西人以面食为主的习俗是一样的。而天津的节今时俗又源于河北、河南、山东的农村。由此可见,天津众多的居民是由退役的军人和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拼凑组合的。军人粗犷骠悍的性格和移民火爆一团的习性对后来天津民风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天津历来就有着分帮结伙的特点。如漕运的山西帮、广东帮、宁波帮等等。就是在同行业问,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抵御外部或外地势力的侵入,也自发组成团伙,出现了脚行、鱼行、粮行、油行等组织。
帮会和团伙内部重义气,守信用,互助互利。早年有所谓"锅伙",合伙吃饭,平分工钱,是原始的互助互济形式。帮会与团伙之间互不相让,争利夺势。甚至武力火并。李鸿章在《续天津县志》序中写道:"顾其人情风俗轻生赴斗,犹有渔阳上谷之逸……盖斯民之富者,多好倡为善义行;其贫者,就死不悔……亲上死长,勇于赴难而不屈,亦多忠义才杰之伦。"这是讲了好的一面。而其副作用也尤为突出,以土产"混混儿"出名。所谓"混混儿"皆地痞无赖亡命之徒。"混混儿"之间为了抢占地盘,除经常打架械斗外,往往还采用"自戕"的特殊方式来斗狠。如有"刺破头"自造伤残嫁祸于人的;有熬打"卖味儿"滚刀肉的;也有爬钉板;跳油锅的。当然,"混混儿"仅是个别的,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早已绝迹,但它毕竟是移民特定时期帮会团伙习气的产物,其行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清代,由于政治的相对稳定,天津逐渐失去军事要塞的地理位置。驻军执行屯田制,穿渠引水,开荒种田,以保证计养的来源,渐渐由"军"转"农"。当政者因势利导,改军事管理为行政管理,兴办学校,提倡儒家教育,颇有成效,民风也随之一改。地方志上有着"贵德耻争,民淳讼简":"文风日盛,家弦户诵,以气节相高,无论贫富,见义必为,饶有古遗风"等记载,贵德耻争、乐善好施一时成为时尚。一人有难,众人相帮的好民风一直流传至今。敢于直言公理,乐于帮助弱者的事情总是屡见不鲜;而欺弱凌下常常会引起公愤。比如,观看球类比赛,天津人从来都是为暂时失利的一方摇旗呐喊。排队购物,小伙子"加塞"会引起众人的齐声反对,而老年人偶尔不排队人们是能够容忍的。天津人说话办事很讲究:外场",得过别人的好处;总要以某种方式回报。初次办事总是把话说得十分周全,让人心里热呼呼的。事后还要说::用得着说一声","有事找我去"。一但别人有事相求,不管能否办成满口应允,极力去促成,有些难处也自我承担,从不对外宣扬。天津人以"失约"、"食言"为耻,称这样的人为"大梨"、"庇庇";以"管闲事"为乐。社会上历来有民间自行排解纠纷的风气,称排解纠纷者为"大了"。"大了"往往是德高望重极善言谈,他们了事一般不纠缠细节,尽量使问题简单化,要求在大方面双方都过得去,常说:"看我的面子完啦"。所谓了结,不是评理,而是使双方找回一点"面子"。
清末,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经济地位日益突出,一跃成为华北地区的商货中心--大商端口。外来事物不断涌进,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电灯、电话、高楼大厦、租界,日新月异。天津人几乎每天都在接受新东西,见多识广,转化成自我骄傲、夸耀的资本。滋生一种城市人心理上的优越感。天津人动不动就把外乡人称为"老呔儿"、"傻冒",特别爱在外地人面前宣扬自己的所见所闻,目空一切,居高临下。天津人交往时一般不休阵,有自信心,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局面。天津人讲话直爽、简洁、泼辣,不兜弯子,喜欢直来直去。但是,有时不免虚张声势,强词夺理,出言不逊。因此"京油子、卫嘴子"的流行说法也带有贬意。
天津卫的民风是随着地理位置的变迁、经济发展而产生变化的。天津人的性格也是多元的。"由兵转农","由农渐商"是沿用了天津民风三变的传统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