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地名为什么叫省份
扩展阅读
遗失的行李在杭州哪里找 2025-07-12 00:00:34
天津哪些地方看牙比较好 2025-07-11 23:59:21
上海人为什么叫老乡 2025-07-11 23:53:21

天津地名为什么叫省份

发布时间: 2022-08-31 22:27:14

‘壹’ 中国各省的简称及由来

中国各省简称及由来:

1、北京

战国时期称蓟,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京城。辽国称燕京。金国改称京都。元朝称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称北平,永乐帝朱棣改北平为北京。简称京。

2、天津

明朝,燕王为争夺皇帝位,在这里发兵渡河南下,打败他的侄子明惠帝而篡了位。为纪念在这里渡河起兵,所以称“天津”,意即天子经过的渡口,简称津。

3、上海

北宋初期,这里已形成居民点,从这里上海洋,所以称上海。上海原来是捕鱼的地方,当时渔民创造了一种捕鱼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编成,插在水中),后来邕改为沪,所以上海简称沪。

4、重庆

重庆,古名称巴。隋改为渝州,不久废,唐复置。北宋改为恭州。南宋孝宗即位后封其三子赵惇为恭王。淳熙十六年(1189年)赵惇继皇位,半年后,升恭州为府,认为真是“双重喜庆”,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自此后始有“重庆”一称。

5、吉林省

清朝在松花江沿岸建立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满语吉林是“沿”的意思,乌拉是“大川”的意思。就是沿着松花江的城市,后来建省时,就用它命名叫吉林省。简称吉。

6、辽宁省

由于它在辽河流域,取辽河永久安宁之意,简称辽。

7、 河北省

相对于黄河为北。唐朝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为河北道,1928年称河北省。因古代属冀州地区(大禹治水时,曾以山川大势,划全国为“九州”,“九州”中头一个就是冀州),所以简称冀。

8、河南省

相对于黄河为南,主要部分在黄河以南,因为古代属豫州地区,所以简称豫。

9、山西省

相对于太行山为西。明朝设置山西省,春秋时是晋国领土,所以简称晋。

10、山东省

相对于太行山为东。明朝设置山东省,春秋时是鲁国领土,所以简称鲁。

11、湖南省

相对于洞庭湖为南。由于湘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湘。

12、湖北省

相对于洞庭湖为北。清朝时省会武昌属鄂州管辖,所以简称鄂。

13、浙江省

境内的浙江盘回曲折,浙江就是富春江。简称浙。

14、江西省

唐朝为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清朝时改为江西省。因赣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赣。

15、陕西省

是指现在的河南省陕县西南陕陌以西的地区称陕西。简称陕。古代时是秦国领土,又简称秦。

16、安徽省

以清朝时的安庆府(今安庆)和徽州府(今歙县)的头一字组成。因境内有皖山(天柱山),因而简称皖。

17、江苏省

是以清朝时的江宁府(今南京市)和苏州府(今苏州市)的头一个字组成。简称苏。

18、甘肃省

是以古代甘州(今长掖),肃州(今酒泉)的头一个字组成,简称甘。境内的六盘山又叫陇山,故又简称陇。

19、贵州省

明朝设置贵州省。简称贵。因古代属黔中郡,所以简称黔。

20、四川省

唐朝初年现在的四川省剑阁以南设东川,西川。这里的川,是平川广野的意思。宋代分设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元朝设四川省,简称川。三国时是蜀国领土,所以简称蜀。

21、云南省

因在云岭以南而得名。相传汉武帝时有人在白崖看见彩云,派人追彩云到这里,因为设立的县在彩云的边,所以叫云南,简称云。因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国,故又简称滇。

22、广东省

五代时叫广东。明朝设广东省,因为古是百越(粤)地区,所以简称粤。

23 、福建省

古代设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个州,取前两个州的头一个字就是福建。明朝设福建省,因是闽族人居住地区,所以简称闽。

24、台湾省

古代台湾称“夷州”或“流求”,又称“东番”、“北港”、“大员”、“大湾”,后来又改为“台湾”,清光绪年间建立台湾省,简称台。

25、青海省

因青海湖而得名。1928年建青海省,简称青。

26、黑龙江省

由黑龙江而得名。因为江水呈黑绿色,蜿蜒地流着象条游龙。简称黑。

27、海南省

简称琼。在我国南部的海南岛。原为广东省海南黎族自治州。1984年改为海南行政区。1988年设立海南省。因海南岛而得名。因唐、宋时置琼州,明、清置琼州府,故简称“琼”。

28、宁夏回族自治区

这里原为古代西夏地区。取夏地安宁的意思,因此叫宁夏。1928年设宁夏省。1958年设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

29、广西壮族自治区

明朝初年建广西省,1958年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因古代是桂林郡,故简称桂。

30、西藏自治区

元朝、明朝称西藏地区为乌斯藏,“乌斯”是藏语“中央”的意思,藏是“圣洁”的意思。因为它在中国西部,称西藏。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简称藏。

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古代称西域,公元前一世纪起,成为汉王朝的一部分,因为是新开辟的疆土,习惯上称新疆。清光绪年间设置新疆省,解放后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

32、内蒙古自治区

是蒙古族聚居地区,清朝时,为区别外蒙古,习惯上称为内蒙古。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所有简称中最长的一个。

33、香港

香港的得名同香料有关。那时,香港这座小岛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因为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了名,才被人们称为“香港”。

34 、澳门

一说澳门半岛有南台、北台(即今日西望洋山,东望洋山),两山相对如门;一说澳门半 岛之南有(乙加水)仔岛、路环岛与大、小横琴岛四山分立,成十字形,曰十字门,亦称澳门。

(1)天津地名为什么叫省份扩展阅读

简称解释:

省份简称,指中国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为止,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一级行政区,之后数量一直稳定不变。

历史变革:

1949年至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划分为六个大区

1954年以后撤销大区,大区实际上属于军事政区为主。1949年六个大区下辖50个“省级行政区”,即30个省、1个自治区(内蒙古)、12个直辖市(南京、重庆、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后改名为汉口)、广州、西安、青岛等)、5个行署区、1个地方(西藏)、1个地区(昌都地区)。

1953年分六个大区和西藏、内蒙古,共计30个省、1个自治区、14个直辖市、1个地方、1个地区。1954年调整为31个省级行政区即25省、1个自治区(内蒙古)、3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1个地方(西藏)、1个地区(昌都地区)。

1965年全国调整为29个省级行政区,即22个省、5个自治区、2个直辖市。

1967年天津自河北省分立,恢复成立天津市(直辖市)。

1988年撤销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

1997年重庆从四川省分立,成立重庆市(直辖市)。

1997年,香港脱离英国殖民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年,澳门脱离葡萄牙殖民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贰’ 天津属于哪个省份

天津是直辖市,不属于任何省份,直辖市跟省的级别是一样的。

1、天津和河北省 山西省 山东省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一个级别,我国有4个直辖市 是北京 天津 重庆 上海 。

2、天津是直辖市,是省级的行政单位,天津就相当于一个省,直接归中央管。

3、直辖市是许多国家的最重要省级行政区,此名称主要被中国、朝鲜、韩国、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字面意义,即直接由中央政府所管辖的建制城市。直辖市往往需要较多的居住人口,且通常在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上具有重要地位。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特别行政区4种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共有4个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5、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经济政治优势,在国内主要城市中经济体量靠前,直辖后能够辐射,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的发展,且应与原有直辖市保持一定距离,例如原四川省重庆市为计划单列市,国内政治经济地位较为突出。

‘叁’ 天津市属于哪个省

天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不属于某个省,行政地位与省相同。

1、天津,简称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位于华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特别行政区4种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共有4个直辖市:天津市、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

(3)天津地名为什么叫省份扩展阅读:

1、天津最早的名称叫做直沽寨,元代改为海津镇,正式称为天津是在明代,“津”是指渡口,天津也被叫做“天津卫”,“卫”在当时是军队的设置名称,由于天津和都城北京离得很近,是北京的门户担负着安全护卫的任务。

2、民国期间天津曾作为河北省省会,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并在新中国成立那天正式称为直辖市。

3、天津地跨海河两岸,而海河是华北最大的河流,地处北温带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临近渤海湾,海洋气候对天津的影响比较明显。

4、“双港”是指天津港和天津南港,“双城”是指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南北”指市域中北部及南部;“北端”是指蓟县北部山地丘陵地带。

‘肆’ 天津是哪个省的简称是什么

天津是直辖市,不属于任何一个省的,简称津。

天津,简称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天津滨海新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天津是夏季达沃斯论坛常驻举办城市。

2014年12月12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得国家批准设立。2015年4月21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中国北方第一个自贸区。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位于东经116°43'至118°04',北纬38°34'至40°15'之间。市中心位于东经117°10',北纬39°10'。天津位于海河下游,地跨海河两岸,北南长189千米,西东宽117千米。陆界长1137千米,海岸线长153千米。是北京通往东北、华东地区铁路的交通咽喉和远洋航运的港口,有“河海要冲”和“畿辅门户”之称。对内腹地辽阔,辐射华北、东北、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对外面向东北亚,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

‘伍’ 我国各个省份的简称是怎么来的

简称由来如下:

一、北京

早在战国时,北京就是燕国的都城,人称燕都。唐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称应天皇帝,国号大燕,建元顺天,改范阳为燕京,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从此北京有了“燕京”的称呼。

后来,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到此,“北京”这个名字横空出世。1949年北京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二、河南

在众多省份简称中,还保留先秦时期最古老“九州”概念的,只有两个:冀和豫。河南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古九州的“豫”字,还透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中国地理气候大变迁。在金文中,“豫”的字形,好像是一个人看着大象。《说文》里说,“豫,象之大者。”

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也经常发现商朝贵族田猎捕象的信息。在商代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原是存在大量野象。野象、犀牛等种群的存在,证明中原地区曾经长期处于“全新世大暖期”,这一气候期大致在9000年前到5000年前,基本吻合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到商朝这段时间。

曹冲称象中的象是孙权从江南吴国境内进献的,但实际上,进入周初后,气候发生显着变化,野象栖息的地域也整体南移到淮河流域。三国时期已经很难在中原一带发现野象了。简单一个“豫”字,却能捕捉导古老的中国地理信息。

三、四川 / 福建

四川和福建的简称蜀、闽都带有“虫”。四川的简称“蜀”,实际与距今5000余年历史的古蜀国有直接联系。《史记》记载,黄帝的正妻嫘祖,出身于西陵,所在地即为四川境内岷山南段。它的形象是一个眼睛十分突出的幼虫。

早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前,蜀地就开辟了远达印度、巴格达的国际贸易通道——蜀-身毒道。在今天,它则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福建简称“闽”中的虫,却不是虫,而是蛇。福建的文化可以上溯到距今3000年以前,在周朝形成了七大部落,史称“七闽”。

后来同被楚灭国南迁入闽的于越人融合建立了闽越国。说文·《虫部》解析“闽”,这么说,“东南越,蛇种”。蛇在古代又被称为“长虫”。直到今天,福建各地仍有崇蛇的风俗,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南平樟湖坂的连公庙,奉祀连公蛇神,每年元宵节到正月二十五,就有游蛇灯、闹蛇灯的活动。

四、广东

金文中,粤字是由“雩”演化而来,它的字形像是海洋上的气流受阻,巫师祈求降雨。《诗经》里,粤常和“越”通用,含义也是一样。在先秦文献中,中原文化对长江以南沿海部族,统称为“百越”,包括吴越、闽越、扬越、骆越、于越等。

从简称上看,粤(通“越”)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和越文化有关的省份。从字形上看,“越”又同戉,指的是生产“戉”这种兵器的南方部落。具体的兵器形态,可以看看良渚文化出土的玉钺。

五、湖北

历史上,鄂国是商朝就有的古国,实力不可小觑,在西周初年,周鄂关系密切,但到了周夷王时期,周室衰落,鄂侯便想趁机反周,岂料最终被灭,鄂族不得不南迁。直到今天,在今河南偃师东南有一处,仍有古地“鄂岭关”,是旧时鄂族暂住地。

六、江苏、浙江、上海

这三个省的简称,从字形上看,说明这里历代以来是鱼米富饶之地。江苏简称“苏”字的篆文,包含草、鱼和稻禾的元素。用树枝或稻草穿腮提鱼,可以给鱼保鲜,甚至落水复活,这就是苏的本义。清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江苏之名由此而来。

浙江的“浙”字,带有斧头、江水和林木,它专指横贯浙江全境、孕育了吴越文化的钱塘江。这几个字,都显示出江浙沪优越的地理位置。“沪”的来历,还得借唐时陆龟蒙的《渔具诗十五首并序》一窥端倪。这首诗中介绍了一种名叫的“沪(沪)”渔具。

由于江南一带的渔民,常将这种渔具插在滩涂上捕鱼,“沪”便成了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

七、安徽

真正安徽人的气质和性格用“皖”来形容,再恰当不过。《说文》对皖的释义十分简洁,皖,大目也。从字形的演义来看,有学者认为,皖字象征着黎明时,屋里有人起身,屋外已露白光,所以皖在古代是奉晨光为图腾的部落。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古皖国,皖国国君被周天子封于皖,也就是今天安徽潜山县到安庆一带。皖公执政时期,政治修明,体察明情,十分为后人敬仰。在今天,仍然可以在安徽境内看到纪念皖公的地名,如皖公山、皖水、皖城。

‘陆’ 天津属于哪一个省

01
天津是直辖市,不属于任何省份。天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不属于某个省,行政地位与省相同。

中华民国时期最多时共设有12个直辖市,分别是:南京、上海、重庆、天津、汉口、青岛、大连、沈阳、哈尔滨、西安、北平。建国初期曾设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沈阳、鞍山、西安、抚顺、本溪、武汉、长春、哈尔滨。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共有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柒’ 为什么天津的道路都叫国内省市的地名

不仅仅是天津,全国不少城市都有这个特点,有的是以国内其他省市的名称为自己的街道名称,有的是以省内其他市县的名称为自己的街道名称。
天津的道路名称分为两类,一类是经多年历史沉淀而形成的地名,现在基本保留(例如:吴家窑、黄家花园、石家大院等);另一类就是当时外国租界内由殖民者命名的地名,因地名带有殖民色彩,陆续进行了改变。例如:英租界的“西德尼路”,1946年改为了“澳门路”;“科伦坡道”改为了“常德道”,等等。
在上海,这一现象更加普遍,几乎所有的城市道路名称全为国内省市名

‘捌’ 各个省份简称的由来

1、北京市(简称:京)、

由来介绍: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中华民国时期称为北平,后复称北京。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市(简称:津)、

由来介绍: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1965年与河北省合并,1967年,天津恢复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市(简称:沪其他简称:申)、

由来介绍: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江苏省(简称:苏)、

由来介绍:

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5、五、浙江省(简称:浙)、

由来介绍:

由来:以境内大河名称为简称的有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6、安徽省(简称:皖)、

由来介绍:

以境内山名是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7、福建省(简称:闽)、

由来介绍:

以境内大河名称为简称的有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境内有江叫闽江,以闽江为母亲河,故简称“闽”。

8、江西省(简称:赣)、

由来介绍:

以境内大河名称为简称的有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因境内有贯穿省内南北的河流叫赣江,以赣江为母亲河,故简称“赣”。

9、湖南省(简称:湘)、

由来介绍:

以境内大河名称为简称的有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因境内有贯穿省内南北的河流叫湘江,以湘江为母亲河,故简称“湘”。

10、山东省(简 称:鲁)、

由来介绍:

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11、河南省(简称:豫)、

由来介绍:

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12、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由来介绍:

以区名的前三字为简称的有内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唐为突厥地;宋时出现蒙古部落;后建元朝,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分达靼鞑及瓦剌;清统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建国前中共以今内蒙古东部设内蒙古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13、湖北省(简称:鄂)、

由来介绍:

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战国楚国在此建都,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14、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

由来介绍:

以西夏安宁得名。唐属关内道;宋时属西夏;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为宁夏得名的开始,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明属陕西省,改宁夏路为宁夏卫;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并设宁夏将军;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建国后撤消并入甘肃省,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

由来介绍:

新疆,意为“故土新归”。唐宋为西域;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其时贵州新辟疆土亦称新疆);清末设新疆省,是为新疆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后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16、广东省(简称:粤)、

由来介绍:

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东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17、西藏自治区(简称:藏)、

由来介绍:

以省、市、区名称的第二个字为简称的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建国后仍之,后改西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18、海南省(简 称:琼)、

由来介绍:

海南,以海南岛得名。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明属广东省;清仍之,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民国仍之,后设海南特别行政区,仍属省;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仍属省,1988设立海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19、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由来介绍:

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复设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20、四川省(简称:川或蜀)、

由来介绍: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以省、市、区名称的第二个字为简称的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

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21、河北省(简称:冀)、

由来介绍:

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22、贵州省(简称:贵或黔)、

由来介绍:

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贵州,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23、重庆市(简称:渝)、

由来介绍:

重庆古称“巴”,商周时期为巴国首都。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1954年并入四川省,1997年,重庆恢复设为直辖市。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24、山西省(简称:晋)、

由来介绍:

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25、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由来介绍:

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云南,以在云岭之南得名。汉即设云南县,为云南得名的开始。唐为六诏,后为南诏;宋为大理国;元置云南行省及云南诸路道;明置云南省,后改云南布政使司;清改云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26、辽宁省(简称:辽)、

由来介绍:

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

1929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27、陕西省(简称:陕或秦)、

由来介绍:

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陕西,以陕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事鄜延、邠宁、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28、吉林省(简称:吉)、

由来介绍:

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吉林,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唐属东北民族地;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设吉林将军,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变。

29、甘肃省(简称:甘或陇)、

由来介绍:

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30、黑龙江省(简称:黑)、

由来介绍:

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31、青海省(简称:青)、

由来介绍:

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青海,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属吐蕃;元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属朵甘都司等;清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的开始;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

32、台湾省(简 称:台)、

由来介绍:

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台湾,以台湾府得名。唐宋均为化外地;元在澎湖设巡检司,兼管台湾渔民;明为荷兰所占,明末郑成功收复,设东宁省及承天府;清郑氏,设台湾府及台厦道,是为台湾得名的开始,并正式称台湾岛。

33、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

由来介绍:

宋代以前,香港是海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叫“香港村“,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1997年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取全称中的“港”字作为简称。

34、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

由来介绍:

记录于明朝史书,叫做“蚝镜”(濠镜),意为海湾如明镜,盛产“蚝”。后又称做“澳”,即船只停航寄泊的地方,故称“蚝镜澳”,因隶属广东香山,亦称“香山澳”。“门”字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本地内港的妈祖庙,

隔海同湾仔的银坑相望,形成的海峡象门;另一说是本地南面的氹仔、小横琴、路环、大横琴四岛离立对峙,海水贯流其中呈十字门状;再一说是本地南台山(妈阁庙山)和北台山(莲峰山)相封成门。总之,既是澳,又是门,故曰澳门。

图片:

(8)天津地名为什么叫省份扩展阅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市、自治州、县、自治县;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市、县、自治县;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1949年以来,全国行政区划历经多次变动。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玖’ 天津市有很多“沽”,例如塘沽…,这个字有什么含义么

沽是河流转弯的地方,相对凹进去的地方,天津号称有72沽,说明海河及其支流弯曲的地方非常多,现在大多截弯取直了。这是天津特有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