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电线膜有哪些
扩展阅读
广州乡镇岗多少分进面 2025-07-08 10:24:23
上海泰咏电子怎么样 2025-07-08 10:23:49
从上海回来送什么礼物好 2025-07-08 10:23:06

天津电线膜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9-07 17:56:56

❶ 请说明一下PVC电线膜的应用是什么

PVC静电保护膜,它是一款无涂胶、符合环保的保护膜。它的主要特点是:贴在任何光滑表面上作保护的作用.,如:PVC,PET,PC胶片上.且耐高温.用途广泛,是目前高科产品不可缺少的表面保护产品。特点:1.粘贴后的粘合力变化少.容易剥离。2.具有良好的耐气侯性,不会污染粘附体。3.在深拉加工.弯曲加工时薄膜也会紧贴粘附体.防止胶片.金属表面受到损伤。应用:1、五金行业:电脑机壳,镀锌板冲压,铝板,不锈钢板,钛金板,塑钢板,宝丽板等。2、光电行业:MCD液晶显示器,汽车镜片,玻璃表面,背光板,冷光片,薄膜开关,手机屏幕等。3、塑胶行业:ABM.PP注塑制品,PVC板材,压克力板,仪表,塑胶镜片,喷油件表面保护等。4、印刷行业:PVC.PC板,铝板,胶片等印刷铭板表面保护。特性:厚度:0.04mm-0.15mm宽度:1130mm*200m粘合力:0.25、0.5、0.8、1.0(N/20mm)抗拉强度:20(N/20mm)延伸率:150%颜色:透明、蓝色。

❷ 什么PTFE膜可以绕包在电线电缆上

绕包在电线电缆上的PTFE膜是PVC电线缠绕膜,是一种全新的包装材料,其材质具有超薄、强韧、透明、自粘、耐低温等特性,是一种理想的包装材料。电线膜的分类有:PVC电线膜、PET电线膜、PETG共聚物膜、OPS膜。

❸ 电线膜是什么

电线膜是一种特殊材料的缠绕膜,它主要采用PVC材料作为材料,是一种理想的包装材料,常用来缠绕电线电缆,也可缠绕小的物件。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胶管、铝塑管、铝合金等等行业,也许大家对于电线膜并不了解。电线膜通过SGS检测,符合欧美日提出对包装材料产品的环保新要求,是替代聚氯乙烯(PVC)最佳品质。具有低密度(不含重金属元素),并且具有非移性,特别适用附着力低的印字电线和白色电线,防止电线印字转移与白色电线变色,更有效减缓铜线氧化。

❹ 电线膜和静电膜的区别

电线膜以前主要用PVC高透保护膜,后来有些企业要求环保比较严格,也有使用PE拉伸膜来做的。这些都算是低端的保护膜。
静电膜主要用作高光表面(塑胶件、金属板材等)、电子设备加工过程等的保护,高端用的多。

❺ 电线膜有什么特点怎样辨别电线膜质量的好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物件零件组成了如今日益便利美好的生活,这些物件零件有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经常接触到的,是我们直接使用的,但有的却是细小的,存在于内部,不被我们所接触,却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的,例如,说到电线,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们如今使用的各种电器都需要电线来接通,那么,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电线膜呢?电线膜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电线膜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电线膜是一种特殊材料的缠绕膜,它主要采用PVC材料作为材料,是一种理想的包装材料,常用来缠绕电线电缆,也可缠绕小的物件。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胶管、铝塑管、铝合金等等行业。

电线膜有什么特点?

1、电线膜通过SGS检测,符合欧美日提出对包装材料产品的环保新要求,是替代聚氯乙烯(PVC)最佳品质。

2、具有低密度(不含重金属元素),并且具有非移性,特别适用附着力低的印字电线和白色电线,防止电线印字转移与白色电线变色,更有效减缓铜线氧化。

3、PVC胶膜:有红、蓝、紫、透明色,最大宽度2.2米,适用床垫、椅垫,沙发包装。


4、体积小粘性高对电线缠绕使用方便以及对零散商品进行整集包装,代替小型收纳箱。

5、可降低批量货物运输包装成本30%以上。

6、良好的粘性使货物外面的包装膜层与层粘在一起使货物牢固,粘性相对稳定,不受时间控制。

电线膜也可以叫PVC电线缠绕膜,一种全新的包装材料,其材质具有超薄、强韧、透明、自粘、耐低温等特性。


怎么辨别电线膜的质量好坏?

方法一、电线膜对被保护材料的表面呈惰性,不与该表面发生反应,不腐蚀、污染表面。

方法二、电线膜对被保护材料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在材料搬运及加工过程中,电线膜不会起翘、脱落。

方法三、电线膜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及持粘力稳定性,经数日或久贴剥离强度增长不显着,易于揭去,在揭去时被保护表面上,没有残胶留存。

方法四、电线膜具有良好的加工适应性,满足被保护物深加工的需要。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总结的有关于电线膜的知识啦,不知道大家在看完之后有没有对电线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了呢?其实,像电线膜这样细小都却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物件还有很多,只是往往被我们忽略了,小编认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注意多发现,多了解这些事物,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在使用物品的过程中更便利更懂其中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