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津华侨城怎么样
天津华侨城位于东丽湖旅游度假区东丽之光大道天津华侨城水岸会所,外环以外项目,低密度生态住宅,业态有洋房,别墅,高层等
【周边配套】1.项目依赖自驾,公共交通出行时间较长;2.周边有温泉度假世界,欢乐谷等娱乐度假配套;3.华侨城实验学校就在项目周边,徒步几分钟即可达到;4.大型商业配套依赖于空港,有SM广场,餐饮,购物,娱乐,超市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5.医疗有天津医科大学空港总医院
【项目劣势】发展周期比较长,以改善养老为主
总结:板块入手价格较低,发展速度较慢,整体配套还需完善
2. 山海津怎么样好不好值不值得买
楼盘名称:山海津
别名:龙瑞佳园
楼盘位置:蛇口港兴海大道与松湖支路交汇处
开发商: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产权年限:70年
建筑类型:小高层,高层,板塔结合,
公交线路:地铁:
① 蛇口港地铁站:D出口转乘B687/B601至蛇口西站即到;
② 赤湾地铁站:C出口转乘B819至蛇口西站即到;
公交车:
①蛇口西站:B687/B601/B819直达;
②蛇口交警大队站:22路/329路/355路/B601路/B687路/M371路转乘B687/B601至蛇口西站或步行约5分钟即到;
③蛇口码头站:37路/113路/122路/226路/233路/332路/J1快线/K105路/M205路/N1路/机场10线下车转乘B687/B601至蛇口西站即到;
④松湖路口站:70路/204路/K204路/M400路沿松湖路步行约10
其他交通方式:兴海大道与松湖支路交汇处
规划信息:其占地面积为129651.06平方米,容积率,绿化率30%,共0栋楼,停车位总停车位为1655个,其中一期山海津275个,二期935个(其中390个车位可共用),三期455个。
周边配套:中小学:
小学:赤湾小学、月亮湾小学、育才一小、蛇口国际学校
中学:赤湾中学、育才二中、蛇口科爱赛国际学校;
幼稚园:小区内自带幼儿园;
综合商场:百佳超市、华润万家,海上世界、沃尔玛、花园城中心
医院:蛇口人民医院五湾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月亮湾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赤湾港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银行: 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
其他: 蛇口港客运码头
小区内部配套: 小区内部配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文化室、社区服务站、12班幼儿园
(所载信息仅供参考,最终以售楼处信息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3. 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晚年生活
在一个地方 ,身边有自己爱的人 ,现在有子女 ,摘要:一个城市同时具备好的环境和医疗条件,必然会受到大多数老年人的青睐。因为就选择养老城市而言,环境和医疗条件是最主要评估的两个因素。环境好主要体现在气候好和空气质量好这两点上;医疗条件好主要体现在医疗水平高和医疗种类完善两个方面。小编整理了以下中国最适合养老城市排行榜,入选的城市有海口、三亚、昆明、成都、贵阳、大连、厦门、珠海、青岛、苏州等,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榜单说明
1、医疗条件仅以该城市的三甲医院数量为唯一评估对象,数量越多,代表该城市医疗条件越好。
2、空气质量,是以该城市某月空气质量指数为判断标准,采取局部以见整体的做法,所以并不十分全面。
一、 海口
(世界健康城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海口地处海南岛北部,东邻文昌,西接澄迈,南毗定安,北濒琼州海峡,是一座富有海滨自然旖旎风光的南方滨海城市。
【环境条件】
1、气候舒适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常青,温暖舒适。年平均气温24.3℃。相对湿度为81.7%;
2、生态环境一流,空气质量常年位居全国重点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74个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之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5%。
【医疗条件】海口共有三甲医院:5家(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七中心医院等)
二、三亚
(空气质量最好 全国最长寿地区)
三亚地处亚地处海南岛的最南端,别称鹿城,又被称为“东方夏威夷”,拥有全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
【环境条件】1、地处低纬度,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5.7°C,素有“天然温室”之称;
2、三亚是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全国最长寿地区(平均寿命80岁)
【医疗条件】三亚共有三甲医院:3家(三亚市人民医院、三亚市中医院、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
注:三亚和海口同属海南,都拥有极其优越的环境。但是,海口三甲医院远胜三亚。因医疗条件的劣势,三亚位居中国最适合养老城市排行榜第二。
三、昆明
(四季如春 空气清新 阳光明媚 鲜花常开)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环境条件】1、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5℃;
2、地处低纬高原,特别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调节着温湿度,使这里空气清新、天高云淡、阳光明媚、鲜花常开。
【医疗条件】昆明共有三甲医院;13家(昆明市延安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
四、成都
(国内知名休闲城市、宜居城市)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环境条件】1、年平均气温在16°C左右。冬湿冷、春早,四季分明,热量丰富;
2、成都的空气质量,总体在“优”“良”之间波动,并无出现“污染”空气状况。
【医疗条件】成都共有三甲医院:11家
4. 小学生吃零食的危害
1、伤脾胃:小食品、饮料多属甜味食品,久用甘甜之品会发生胃热积滞,脾不化食,食欲下降,甚至偏食、厌食。长期偏食、厌食,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或比例失调,机体因营养缺乏而免疫力下降。因此,久用小食品、饮料即可影响少儿的正常发育,又会导致营养不良及其它疾病的发生。
2、干扰儿童的正常饮食规律:小食品、饮料香甜可口,儿童将其作为零食,随时食用。久而久之,则不能按时正常用餐,打乱了正常的饮食规律。儿童不能及时的补充所需的营养。
3、添加剂和重金属的添加不利健康:很多小食品、饮料中都含有化学添加剂,如染色剂、防腐剂、甜味剂等。有些膨化食品经铅容器加工制作(如爆米花),其重金属盐超标可达数倍至数十倍。以上化学和重金属盐类物质被人体过量摄入均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天津海津医院怎么样扩展阅读
孩子吃零食的注意事项
可以作为零食的食物很多,不同的零食有不同的营养优势,要学会根据自己的营养需求和膳食情况选择适宜的零食。可多选奶类、水果蔬菜类和坚果类,新鲜、易消化的食物。
用谷类制成的各种小点可以补充热能,应在每天上午的加餐中给宝宝吃,但不能给得太多,也不要在快要就餐前给宝宝吃,以免影响宝宝午餐时的好胃口。
油炸零食会提供较高的能量,长期食用可增加脂肪的摄入;含糖过多的零食则容易引起龋齿;若零食中食盐和味精的含量较高,易引发高血压。因此,《指南》建议,少吃油炸、含糖过多、过咸的零食。
5. 天津中研院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两个医院的皮肤科,哪个好啊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院区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区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市开设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天津市十佳医院,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全国中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医院分为南北两个院区,建筑面积总和26万平方米,装备3.0T MRI、宝石能谱CT等高端医疗仪器千余台(架),设35个临床和技术科室,103个专病门诊,开放床位2600张,在职员工2340人。医院日均门诊量8000余人次,年门诊量连续6年超200万人次,2014年实现291.5万人次,位居天津市各医院门诊量前列。
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国医大师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名,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12名,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5名,博士生导师24名,天津市名中医23名;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30个,包括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儿科、肿瘤科等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专科4个,中医心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疮疡病学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骨伤科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1个;“针刺治疗脑病研究”和“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
近五年来,医院共获各级立项科研课题205项,取得科技成果鉴定93项,获各级科技奖励42项,其中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医院先后与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瑞士、美国、俄罗斯、阿曼等40余个国家建立医疗合作关系,每年接待海外患者愈千人,名扬海内外,并连续两年获得“天津城市民生贡献奖”,成为了天津市一道靓丽的城市名片。
多年来,医院以“中风病”、“冠心病”两大“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核心竞争力,逐渐形成多学科齐头并进、中西医结合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医院始终坚持“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维护健康,造福人类”的宗旨,坚持“发挥中医优势,突出针灸特色,坚持‘五专’模式,借助西医优势学科,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现代化中医医院”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三个转变”(由追求数量型医院向提高质量型医院转变,由医疗型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中国针灸中心)、两个基地(中风病和冠心病两个研究基地)、四个专科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肿瘤、中西医结合肾病、中西医结合儿科、中西医结合骨伤4个专科诊疗中心),不断增强医疗特色和优势,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努力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中医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中医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六十载巡礼(1954-2014)
坚实的脚步,光辉的岁月
这所建于1954年的“津门第一家”,是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市历史上最悠久的中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天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缩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市开设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天津市十佳医院,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全国中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医院分为南北两个院区,建筑面积总和26万平方米,是天津市单体面积最大的医院。该院装备3.0T MRI、宝石能谱CT等高端医疗仪器千余台(架),设54个临床技术科室,103个专病门诊,开放床位2600张,日均门诊量8000余人次,年门诊量连续5年超200万人次,2013年达267万余人次,2014年达到291万余人次,门诊量连续27年位居天津市各医院门诊量首位。
渤海之滨,独领风骚六十年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中医药脉搏微弱的时刻,京、津、冀一批知名的中医专家,胸怀“弘扬中医,报效祖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坚定信念,聚集在渤海之滨的津城,扛起了振兴天津中医的鸿鹄使命,在一条以“建设路”、“多伦道”为名的路上建成了天津历史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医院。
1954年10月18日天津市中医联合门诊部在和平区建设路41号成立,1955年12月18日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牌匾的天津市立中医院在和平区多伦道93号成立,1958年更名为天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78年更名为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天津中医一附院)用一个甲子的时光铸就了一座祖国医学发展史的丰碑,同时谱写了天津中医一附院几代人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辉煌篇章。
上世纪50年代医院外景
整整60年了!从那时,到现在。天津中医一附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门诊部现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技术门类最全的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之一,是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三级甲等医院、百姓放心医院和“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60载流金岁月,天津中医一附院已经由当年的1800多平方米的小医院发展成为目前拥有两个院区(南开区鞍山西道为北院区,西青区李七庄街王兰庄为南院区)总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的全国单体规模最大、服务患者数量最多、拥有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最多的中医医院。这里有一串数字验证了它今天在全国以及本市同行中的位置:医院拥有两个院区,现有54个临床、技术科室,设有103个专病门诊,门诊量连续27年位居全市医院首位,日均门诊量近万人次;设有ICU、外宾病房和24个住院病区,年住院患者超过4万人次;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学科(专科)30个……其他反映教学能力、科研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均走在全国前列。
现如今,医院拥有职工233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24人,卫生技术人员2075人,博士学历125人,硕士学历539人,正高级职称196人,副高级职称276人,中级职称659人,初级职称1091人;在高精尖人才方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国医大师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12人,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5人,天津市政府命名的名中医23人;针灸学科、心血管学科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011年至2012年,两个学科又入选了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六十载沧桑,杏林暖津城
建院初期
从1954年建院后的20余年,天津中医一附院聚集了众多知名的中医名家,陆观虎、哈荔田、赵寄凡、董晓初、顾小痴、王文锦、沈金山、胡秀璋、叶希贤、陈芝圃、李少川……,作为一代名医,他们不仅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培养了后继人才,而且也为中医一附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医院由日门诊量300人次增至500人次;由新医科第一个病房成立,到病床增至251张,医院发展初见雏形。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天津中医一附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0年至2000年,建筑面积近8万平米的两幢气势磅礴的大厦挺拔而立,医院病床数从251张到701张再到1300张,最高日门诊量逾1.5万余人次。医院秉承“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维护健康,造福人类”的办院宗旨,高举“院兴科技,科技兴院”旗帜,坚持“五专”发展模式,使古老的中医插上了现代科技的翅膀,一跃成为杏林中的佼佼者!
跨越发展
天津中医一附院从1954年建院到今天,这期间经历了整整60年。在这60年的光辉岁月中,天津中医一附院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医院事业实现了三次跨越腾飞:
1983年,石学敏教授担任了院长,他乘改革开放之春风,勇于改革,科技兴院,以针灸学科的发展带动全院的发展。1991年,医院迁入鞍山西道新院址,病床由251张达到701张,成为科室门类齐全、专科特色突出、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实现了医院事业的第一次腾飞。
北院(鞍山西道)院区
进入2000年,经过10年的蓄势发展,由医院自筹资金建成的国际医疗康复大厦投入使用,医院病床总数达到了1300张,最高开放床位达1902张。2001年我院被天津市政府确立为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实现了医院事业的第二次腾飞。
名医荟萃,扬名海内外
作为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该院汇聚了天津最强大的名老中医阵容,学术影响力名扬海内外。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国医大师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名,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12名,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5名,博士生导师24名,天津市名中医23名。多年来,该院还先后与德国、法国、瑞士、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越南、阿曼等40余个国家建立医疗、学术合作关系,每年接待海外患者愈千人,学习进修生数千人,中医特色名扬海内外。
第二届“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
石学敏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届“国医大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政府授衔中医针灸学专家,天津市名中医,天津市针灸学会会长。他带领的“针刺治疗脑病”学术团队获得201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称号。
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着疗效,该针法还用于脑外伤、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疼痛病症以及各种疑难杂症。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的研究于199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获天津市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十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009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被列入“财政部、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推广成果库”。他率先提出针刺手法量学理论,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剂量化、标准化发展;他提出治疗中风病的“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开发研制了丹芪偏瘫胶囊治疗中风病,对中风病的治疗形成系列,提高了临床疗效。他创立的“通关利窍”针法治疗吞咽障碍、“活血散风,调和肝脾”治疗高血压、“调神益智”治疗血管性痴呆、“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等特色针法为患者解除了痛苦,在针刺治疗中风病、高血压病、针灸标准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
他致力于国内外针灸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先后赴世界100余个国家及地区讲学,为中医针灸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教授
张伯礼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学术管理委员会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术带头人,冠心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负责人,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执委兼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政府授衔中医诊断学专家,天津市名中医。他带领的“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团队”获得了2012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称号。
他创立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了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主持开展了全国第一个中医药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循证研究,建立了中医药循证评价系列方法和关键技术,为客观评价中医药疗效奠定了方法学基础,促进了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整体提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研究,提出了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理念,主持改造中成药30余个,提升了中成药科技含量,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第二届“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
阮士怡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医内科学学术带头人,第二届“国医大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名中医,并荣获天津市卫生系统“伯乐奖”。从医70余年,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理事、天津市中医学会理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及老年医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他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近70年,是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开拓者,他推动了天津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分化与发展,创建了天津中西医结合学科心血管学科、老年病学科。他倡导并组织了中医药科学研究,提出了“心-脾-肾三脏一体”防治心血管病及老年内科病的学术思想,创造性地提出“益肾健脾、软坚散结”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设想,并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多次获得省部级科学进步奖。阮士怡老先生从医70余年,如今已98岁高龄的他仍然工作在临床和教学一线,潜心研究,笔耕不辍。
保持特色,引领津门杏林
作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该院多年来始终将专科专病建设列为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五专(专科、专病、专家、专技、专药)”的办院特色,并逐步形成优势。病种包括中风病、冠心病、心肌炎、慢性肾炎、尿毒症、糖尿病、血液病、风湿病、多脏衰竭、颈腰椎病、糖尿病足坏疽等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在国内外均有广泛的影响,专科门诊量和专家门诊量已占到全院门诊量的80%以上。
针灸学科学术影响和特色疗效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并在全国建立了48个针灸临床分中心。心血管科学科实力规模名列全国前茅,是国家级心血管临床研究基地,是国内最大的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科之一。儿科是全国中医儿科专科诊疗中心,学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形成了以小儿脑系疾病、肺系疾病、心系疾病为特色的诊疗体系。肾病科是全国知名的中医肾脏病研究中心之一,学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肿瘤科以“扶正抗癌,解毒祛瘀”为特色,是天津市最大中医肿瘤医、教、研临床研究基地。骨伤科以创伤骨病手术治疗、微创骨科治疗,骨质疏松专科治疗及传统手法治疗等中西医治疗为主要特色。推拿科是国内临床规模最大的推拿专科,在推拿治疗脊柱源性疾病和功能性胃肠病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
大医精诚,服务社会
多年来,该院秉承“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的价值观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温馨的健康服务。
自2010年天津市卫生行业开展人民满意的“好医生、好护士、好医院”评选活动以来,该院已连续三届蝉联大满贯,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口碑度广受津城百姓赞许。近年来,该院紧紧围绕“建成人民群众满意的医院”这一宗旨,在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上,优化就诊流程,加强服务管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便民举措:优化就诊流程,推出挂号、诊疗、检查化验、取药、缴费、住院等就诊流程一站式分布;率先在全市推出了多种预约就诊模式,极大地缓解了患者挂号难、等候时间长的大难题;实行无假日专家门诊,每周六日均安排专家应诊,每天晚上安排晚间门诊,形成了“5+2”、“白加黑”的服务模式,解决了群众公休日看病难找不到专家的问题;成立了疑难病会诊中心,对多次就诊仍无明确诊断的患者由高年资的全国知名专家进行联合会诊,为疑难病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采用自动化的快速出药系统,减少患者候药时间,同时推出中药代煎送药到家服务,患者看完病后只需办理委托代送手续即可安心回家等药上门。该院所采取的一系列惠民便民服务措施,以及广大医务人员的良好医德、精湛医术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许。为此,该院2011年荣获了天津市“天津城市民生贡献奖”, 2012年荣获了天津市“践行天津精神贡献奖”,2014年又荣获了天津市“发展贡献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从头迈步越新天,努力建成人民群众满意的医院
迈进新世纪,医院事业不仅实现了第二次腾飞,而且在医、护、技、药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医疗业务、人才培养、医院管理等均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兴旺发展时期。
2005年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医院内科学术管理委员会主任张伯礼教授,继石学敏院士之后又光荣当选了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1月张伯礼院士又兼任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至此我院已拥有了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12月,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医院终于被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成为重点研究中风病、冠心病基地,实现了医院学科建设上的跨越发展。2014年6月,石学敏院士、阮士怡教授光荣当选了中国“第二届国医大师”,为天津的中医药事业争得了荣誉。2014年12月,一座建筑面积18万平米的新院区已全部投入使用。至此,医院两个院区建筑面积总合达到了26万平米,固定床位2600张,开启了医院事业发展上的第三次腾飞。
南院区外景
南院区外景
南院区门诊共享大厅
面对迎来第三次腾飞的大好时机,医院现任领导班子及时提出了加快实施“三个转变”(从单纯的追求病人数量向追求高水平的医疗质量转变;从以医疗工作为主的医疗机构向研究型医院转变;从粗放式、经验型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转变。)的发展思路,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保障。与此同时,医院领导班子又及时制定了新的奋斗目标,争取在较短时期内,把医院建设成“国内一流、北方最大的以针灸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医医学中心”。
天津中医一附院走过了60个春秋,它与中国中医药界共同经历了一个甲子。60年前的今天,它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如今它已成长为杏林中的巨人。天津中医一附院的发展与祖国的强盛紧密相连,同天津中医药事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同呼吸,共命运。在60年的流金岁月中,天津中医一附院所实现的三次事业腾飞,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党的中医药政策,得益于正确的办院方向,得益于天津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得益于天津中医一附院几代人六十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和心中的梦想!
以思想而勤探究,博大精深;以智慧而启未来,志行高远。天津中医一附院在党的十八大精神引领下,正积极探索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现代化中医院发展
6. 天津哪个医院可以治疗抑郁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安定医院
天津医院
泰达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
天津中医院二附属医院
天津南开医院
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天津市人民医院
平津医院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征医院)
天津市工人医院
天津海河医院
天津市安宁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天津第四中心医院
天津第三中心医院
天津环湖医院
7. 天津静海津海儿童医院怎么样
天津静海津海儿童医院是2015-02-13注册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注册地址位于天津市静海县静海镇津德路66号(光明宾馆对面)。
天津静海津海儿童医院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20223328649209M,企业法人郑俊鹏,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天津静海津海儿童医院的经营范围是:内科、儿科、小儿外科:小儿普通外科专业、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天津静海津海儿童医院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