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天津是一座沿海城市,基本地形以什么为主
天津是一座沿海城市,基本地形以什么为主?基本上是在海上运输为主。
② 天津市的交通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天津市的交通发展状况:
1、公路
天津公路网是以国道和部分市级干线为骨架,以放射状公路为主的网络系统,以外环线沟通各条放射公路的联系。通过天津的国道主干线有4条:京津塘高速公路、京福一级汽车专用公路、拉丹高速公路和拉丹高速公路津唐支线;国道5条:京哈、京塘、津同、津榆公路和山广公路。市级干线有:津围、津北、津沽、津岐、津汉、津静、金钟、津霸、津永、津杨、津涞、津港等公路。截至2016年,天津公路通车里程为4243公里,高速公路143.85公里,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1273.8公里。
2、铁路
天津不仅处于京沪铁路、津山铁路两大传统铁路干线的交汇处,还是京沪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津秦客运专线、津保客运专线等高速铁路的交汇处,是北京通往东北和上海方向的重要铁路枢纽。
8、有轨电车
天津有轨电车于1904年由比利时世昌洋行修建,1906年6月白牌环城有轨电车开通运营,天津成为中国第三个拥有有轨电车的城市。1964年至1973年天津有轨电车线路相继全部拆除。2006年12月6日天津有轨电车在滨海新区再次开通。
9、轨道交通
天津轨道交通规划总体分为M(中心城区线路)、B(滨海新区线路)、Z(市域快速线路)和C(海河中游线路)四部分线路。
天津地铁1976年1月试运行,天津成为中国第二个拥有地铁的城市。2012年,地铁1、2、3号线的最大客流超64万人次,全年3条地铁总客运量总计约8000万人次。地铁2、3号线和9号线的开通形成了天津轨道交通网络化的新格局,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
2016年12月31日,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通车运营,运营区间为南孙庄至南翠屏。
③ 天津的简介
法人代表只万民目无法律欺压善良的员工
-----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津津制药厂
天津市津津制药厂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成立于1993年,企业性质:集体企业,于2005年9月改为私有制,企业性质:民营企业,法人代表:只万民。
1999年7月,在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政府的帮助下,天津市津津制药厂开始招聘本科以上学历大学生,为留住人才,只万民口头承诺,本科以上学历大学生只要结婚就给房子,干满8年房子归个人。双职工分偏单,单职工分独单。至2004年底,企业陆续招聘本科以上学历40人,在他的许诺下,结婚后的大学生确实分得了房子,并为自己的房子增添了所需的家具。
2005年9月只万民通过运作将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在此之前,2005年4月他打着大学生的名义,协同张家窝镇房建共同建楼房一栋,声称:为了公平将旧房子收回,给大家分新房子。同时,他彻底否定了干满8年房子归个人的说法,(因为到2005年有很多人已干了6、7年了,房子成为个人的马上就可以变成现实了)并要求大学生个人出钱将房子买下,无奈之下,大学生们只好拿钱将房子买下。同时签订了购房协议,从张家窝镇政府领取了房屋所有权证。
2006年1-3月,三个月的工资仅有200元,由于公司和个人之间都并未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基本生活无法保证,陆续有4人(熊宁波、张海峰、邓淑艳、周长娣)提出辞职,公司同意解除工作关系。辞职人员愿意按照购房协议,返还公司房子升值资金的50%,而只万民却不讲信用,企图废除已签订的购房协议,要求已离职和在厂的大学生重新签订购房协议。
2005年3月17日,只万民单方提出了第二份购房协议,陈雅婷、侯文峰、刘艳辉、刘云波、万仲柏、郑爱红、展晓飞7人由于对第二份协议有异议,所以离职,愿意按照购房协议,返还公司房子升值资金的50%。
以上11人与公司已事实解除劳动关系,要求调动人事关系及档案,只万民以“房子问题”为借口不予开证明,并不准调动人事关系。
无奈之下,2006年4月份,共11人向西青区劳动仲裁委员会请求劳动仲裁。要求将人事关系及档案调出,谁知仲裁结果是一塌糊涂,明显偏袒于只万民,仲裁结果是:待双方“未尽事宜”解决完毕后方可调档。我们询问西青区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未尽事宜”指的是什么?西青区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回答竟是:“不予解释”
对于公司未和我们签订劳动合同他不予追究,对于我们与公司事实解除劳动关系,却不承认。只要不存在劳动关系就不应该扣留我们的档案,有任何其他纠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和档案无任何关系。
至今,这11人也分别找到了新的工作单位,但由于我们的人事关系未能调出,同时被新单位视为不稳定人员,影响个人待遇,各种劳动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未能缴纳,这些损失谁来承担?
④ 为什么天津的路是斜的
天津的发展是以水路运输才起来的,天津河道发达,过去天津普通老百姓主要是以苦力为生,依靠水路运输货物来养家糊口,依河道行走,依河道搬运,逐渐沿着河道做点小买卖,慢慢发展成商业区,比如古文化街,大胡同,都在三岔河口附近,由于河流众多造成天津地势不平,过去天津也是水灾多发的城市,所以居民在选择宅基地上,也要考虑地势等等因素,所以,居民区也是不规则的形状,通过居民区的道路也是不直的。过去只有一条正南正北的街道就是以前的金融一条街解放路,依河而建,向南延伸,背靠大河,象征坐拥滚滚财源延绵不绝,这也是由房屋坐北朝南衍生来的。所以由于长期沿河行走,以及造屋居住需要考察地势等等,造成了天津凡事与河流有交口的道路,凡事穿过有一定年代居民区的道路,都不是正南正北的,也不是直的过去的市中心在红桥河北一带,你看那里很少有路是直的,而现在,南开区,以及河西区南部,相比较道路基本上比较直
⑤ 天津河海运输的历史发展
天津境内的大运河以海河为界,北为北运河,接河北省香河县;南称南运河,连河北省青县,全长174公里。
作为城市,天津的历史虽然并不悠久,但其商业的兴盛却是从元代就开始了。“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罂越布满街衢”。漕船不仅载粮,而且带有货物。侯家后、估衣街一带,当时已成为天津最繁华的所在。 明代,随着河海交通的发展,天津的商业贸易日渐繁荣,成为我国北方商品的集散地。旧城东门外和北门外的沿河地区,在明中叶已成为商业中心。明清之交,天津的繁盛已如(康熙)《天津卫志·序》所说:“天津去神京二百余里,当南北往来之冲,南运数万之漕悉道经于此,舟揖之所式临,商贾之所萃集,五方之民所杂处……名虽曰卫 ,实在一大都会所莫能过也 。”
追溯港史,天津港作为沿河近海、水陆交通枢纽的初期始于金代后期,地当三岔河口附近的“直沽寨”,遂为海河最早的水旱码头和最早的商品集散地。元至元九年(1272),元王朝改金中都为大都定为京城。“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元史·食货志》)从江南调运的大批漕粮在进入京城前,都要在三岔口交卸转运。
日前,记者随全国政协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考察团在天津了解到,为保护京杭大运河的历史遗产,天津对南、北运河的整治进行了整体规划,运河整治规划包括:
——按照北运河不同河段的功能要求分三段进行综合治理。通过采取堤防整修、河道清淤、截污绿化等措施,结合建设橡胶坝、水库等工程,逐步解决河道淤积、水源短缺、水质污染、湿地修复等问题,将北运河建成一条集防洪、调水、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河道,并视水源情况逐步恢复其通航功能。
——继续推进南运河的全面治理。对九宣闸至上改道节制闸段44公里蓄滞洪区围堤和河道按输水、排水、恢复通航等要求,进行综合整治和区域配套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特色民风民情,建设生态防护林带,并适当配以景观布局。对下改道闸至外环线尚未治理的25公里河道继续按排水、休闲、旅游、恢复通航和生态景观的要求进行综合整治。
——实施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工程。进一步加强运河沿岸的宋代古船、古城遗址、古墓葬以及九宣闸等重要文物古迹的保护;积极抢救、保护、整理民间花会“推碌碡”、“小车会”、“打冬网”、运河船工号子、运河民俗、民间传说、谚语等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运河传统文化世代相传。
天津素有九河下梢之称,海河、南运河、北运河等众多河流均在天津交汇。海河全长73公里,它穿越天津市中心,东入渤海,早在公元三世纪以前,海河作为天然河流,就成为中国北方人民的水运通道。(东汉时期曹操开挖河渠工程,将海河平原上的300多条大小河流由分流入海改为众流归一,初步形成了成扇面型的海河水系),隋朝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了全长1400多公里的大运河,沟通了海河与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的联系,奠定了天津四通八达、航运枢纽的地位,为天津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天津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三岔河口地区(金代称直沽)是天津聚落、城市形成的发源地。在宋、辽时期,这里只是一个人口很少的临河小村落,由于潞水、御河在此合流后东入渤海,这里水路交通方便,距大都(今北京)也只有一百二十多公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到了金代,这里便发展成为军事、交通要地,金政府在此设直沽寨。贞佑元年(1213),金政府调武清县巡检完颜佐,柳口镇巡检完颜咬柱为正、付都统,戍直沽寨,此为直沽见书,得名之始。元代建都大都(今北京),由于连年战乱,使得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抑制,根本不能自给,而南方地区由于远离战乱,加之气候条件适宜作物生长,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因此,元代政府所需粮米军需供给需由南方地区供给。由于元代陆路交通尚不发达,大量粮米都需从水路到北方,有河运,也有海运,这种由水路运输粮米的活动古代称之为“漕运”。漕运是我国古代,尤其是元、明、清三代经济活动中的——项重要内容,各朝政府均对漕运十分重视。元代漕运起初由内河运输,因其劳费不资,后改行海道。直沽(元代称海津镇)是当时海运、河运的终点,大批粮米运到直沽后再从陆路或换成小船从运河转输大都
⑥ 天津明清时期的繁荣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
有以下几个方面
天津发展的主要因素
漕运是推动天津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明政府规定,允许漕运运军随船附带一定数量的各地土产货物出售,且给予免税优待:天津既是漕运据点,故有大量各地土产货物涌入市场,刺激天津商业日趋繁荣。
因大运河航运之便,南北商贾亦频繁往来贩运.致大批商品流入天津市场,并以此为集散地,进行交流。这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天津市场的商品货源,加强了天津与各地的经济联系,而且也为天津向吞吐四方货物,调节南北商品中心城的发展创造了前提。
其次,是天津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更为商业繁荣增添了动力。天津地区盛产海盐,经过明代的大力经营,制盐业的发展更为迅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日高,供销范围也广,已成为促进天律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他手工业也随时因势逐渐日趋发展。
工业经济的发展对繁荣地区商业也是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的。基于这些原因,所以明代天津商业益呈蒸蒸日上之势,特别是明中叶以后,其发展尤为可观,虽名为“卫”,实已跃居一大商业都会的地位了。
清代为利于漕运,承明制不仅允许运军附载各地土产转贩,而且更许其乘漕船放空之际运载商货。运河沿线各地商贾,也借运河航运之便,大量雇商船贩运各地产品来津门。
天津三汊河口附近地带一时帆樯络绎,商贾云集,各方货物在此交易,形成“繁华胜两江”的闹市。加之清代开放近海海运,天津海运事业也发展起来,天津奉天之间贸易往来甚为繁盛,而致天津出现“万商辐辏之盛,亘古未有”的兴旺景象。
不仅如此,南方闽粤海船亦大量载运各种商品涌入津门,政府还在政策上给予种种优惠,以示鼓励。继之,江浙海船亦纷纷北上天津。可见海运事业的发展,更为天津商业增添了异彩。
鉴于天津地位日益重要,且城之性质实已在积极转化中,故清政府于雍正三年(公元1752年),将天津卫改为天津州,隶河间府。
州乃行政区划,正式明确城之性质已非军事卫城而是一级地方行政建制的治所城,是兼具政治经济双重职能为主体的城市,从而摆脱了军事建制对城市发展的制约。
继之,又升为直隶州,雍正九年再提升为天津府。所辖领域扩大,更为天津的发展,开拓了广阔前景。
⑦ 天津港口的地理优势
1、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是在淤泥质浅滩上人工挖海建港、吹填造陆建成的。随着港口治理泥沙回淤技术的发展,人工港在深水化建设上的优势逐渐显现,为天津港跻身世界深水港行列奠定了基础。
2、天津港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天津港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北京经海运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0%以上经天津港下水。天津港也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综合运输成本最低。随着我国经济由南向北的梯次发展,天津港在北方地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3、天津港经济腹地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天津港能够服务和辐射的范围包括京津冀及中西部地区的14个省、市、自治区,总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52%。天津港70%左右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区,对腹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较强。随着环渤海经济的振兴、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天津港腹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为天津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天津港依托优势明显。天津港所依托的天津市城市载体功能强大,现代交通体系比较完善,金融、贸易、保险、信息等综合服务功能完善,为天津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托。
5、天津港对外联系广泛。天津港处在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地位,距离日本、韩国的海上运距最短,距中亚、西亚的陆地距离最短,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临近内陆国家的出海口,是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纽带。天津港的国际交往广泛,目前已同世界上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每月集装箱航班400余班。
⑧ 国内公路运输比较发达的10个城市是哪些
以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为准,客运依次是:
广 东、江 苏、山 东、浙 江、安 徽、河 南、广 西、河 北、四 川、湖 南
以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为准,货运依次是:
山 东、广 东、河 北、河 南、湖 南、内蒙古、安 徽、江 苏、辽 宁、浙 江
以换算周转量为准,综合排序依次是:
山 东、广 东、河 北、河 南、江 苏、湖 南、安 徽、内蒙古、浙 江、辽 宁
相对而言,这些省的省会城市也就是该省最发达的道路运输城市。
客运:广州、南京、济南、杭州、合肥、郑州、南宁、石家庄、成都、长沙
货运:济南、广州、石家庄、郑州、长沙、呼和浩特、合肥、南京、沈阳、杭州
按换算周转量综合排名应该是:济南、广州、石家庄、郑州、南京、长沙、合肥、呼和浩特、杭州、沈阳
具体数据请参见交通部网:统计数据
⑨ 天津经济地位
天津属于轻工业发展城市。。。因为是沿海城市。。又是全国最大的物流基地。海外投资的也比较多。。日本 。韩国。台湾有很多公司在天津合资办厂。如炼铁,炼钢,天津还是比较有名气的。。周边地区用的钢材大部分都是天津出的。。
⑩ 天津港主要的区位优势
一、配套交通发达
天津港是中国华北、西北和京津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对外交通十分发达,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立体交通集疏运体系。
天津港与京哈铁路、京沪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三条铁路干线交汇,并外接京广铁路、京九铁路、京包铁路、京承铁路、京通铁路、陇海铁路、包兰铁路、兰新铁路等干线与全国铁路联网。
天津港公路成网,四通八达,与京津塘高速公路、丹拉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津晋高速公路、形成辐射状公路网络,连接了北京、天津及华北、西北地区各省市。
二、市场广阔
天津港地处环渤海及京津冀经济圈,腹地深厚,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市场广阔。京津冀位于东北亚中国地区环渤海心脏地带,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越来越引起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瞩目。
三、国家政策支持
中国将打造新亚欧大陆桥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深化对外开放的重点,而天津港正处于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的地位同时又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战略城市。
随着东北振兴、中部端起、西部大开发战落的实施,天津港所辐射的腹地经济不断发展,北京经济图、京津冀城市群、天津自贸区等相关概念的提出,使得天津港处于带动北方,乃至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10)天津以什么运输发达扩展阅读
天津港的历史沿革
东汉时期,封建王朝出于军事上运送兵员、转运漕粮的需要,征集民夫,开凿河渠,使诸河相通,合流人海,形成了以海河为主体的内河航运网。
唐代,天津港形成。
明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将直沽赐名“天津"。
清咸丰十年(1860年),天津港对外开端口,成为通商口岸。
民国26年(1937年),经历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入侵中国,接管了在天津和塘沽的大部分码头,天津港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内河外贸港口。
民国34年(1945年)天津新港因日本投降和国民党军队撒离时遭到破坏,变成了百孔干疮的死港 。
1951年8月24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修建塘沽天津新港。
1959年,天津港因中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物资供应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开始第二次港口扩建工程。
1952年10月17日,天津港重新开港。
1966年,天津港新建万吨级以上泊位5个,吞吐量一举突破500万吨,结束了天津港不能全天候接卸万吨巨轮的历史。
2005年,天津港完成10万吨级航道和大型油码头的建设,建成深水大港和集装箱中转港及中国北方的航运、物流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