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东北话和唐山话
没有什么联系 - - 河北省唐山紧邻天津市 ,是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枢纽,过了山海关就是辽宁省,所以可以这么说,你已经被东北包围了,所以流动人口也属东北人居多,唐山话尾音一般都拐三声,东北话给人一种很粗框的感觉,嗓子亚低,嗓子扯开!就和楼上的伙计说的一样,相差不了多少!只是发音上有些差异!
B. 中国有哪十大易懂的方言
排名第十一:东北话
东北话可以说是跟普通话发音最为接近的方言了,而且随着赵本山等小品演员的大力普及,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不管老人孩子都能吆喝出几句,而且东北话从发音上就能体现出东北人憨直豪放的性格,容易得到大家的接受。但是东北话因为有很多分支,比如大连话,沈阳话等等,最标准的东北话还是在铁岭朝阳一带,而且东北话有个别字词的发音还是让外地人很难听懂,但是这样的字词在东北话里并不长使用。
排名第十:天津话
天津话可以说从骨子里就透着那种天津人的幽默,相声艺术经常使用到天津话,以达到更好的搞笑效果。天津话基本上没有什么让人听不懂的字词,但是由于天津话发音音调和普通话差别很大,要是说话语速过快,还是让人听不懂。
排名第九:山东话
山东胶东半岛的城市说话发音和东北的大连话相当接近,一般人都能够听得懂,但是要是到了潍坊等内陆城市,其地方方言就有些晦涩难懂了。山东话以其独特的发音总是让人觉得很土,但是听长了就会感觉到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就通过这浓厚的山东味体现出来,别忘了当年孔子孟子说得也都是山东话啊!
排名第八:四川话
四川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以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韵母儿化现象。由于四川人口众多,而且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使得四川方言让很多人熟知。只要语速不过快,四川话基本上还是都能够听懂的。
排名第七:长沙方言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且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因此长沙方言从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响,与普通话距离较小。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因此,它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是个出伟人的地方,而且《红楼梦》里面都透露出分明的湖南方言语境。
排名第六:陕西话
陕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相传汉字为“文字初祖”仓颉所创造。仓颉是陕西宝鸡人,出生于五帝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了。所以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领略到今人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由于陕西地理特点是东西狭义南北长,各地方言土语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话,因咬音轻重语速缓急不同而内容涵义不同。曾经有个同事是山西人,每次她给在老家的男朋友打电话时总是说陕西话,开始因为我们听不懂,所以也不避着我们,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她给男朋友打电话说悄悄话只能背着我们打了。
排名第五:上海话
我来上海两年了,由于没有下苦功夫去学习上海话,至今只勉强能听得懂为数不多几句的上海话,只会说说侬好,阿拉几个最基本的“上海单词”。上海话和浙江的杭州话以及宁波话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但是我个人认为上海话还是比较好听的,最近我专门找了个上海朋友,加强培训我上海话,看看靠了三次才通过英语4级的我,能用多长时间才能学会上海话。
排名第四:苏州话
苏州话体现了浓浓的古意和一种书卷气。苏州人说“不”为“弗”,句子结尾的语气词不用“了”而用“哉”,人们听见苏州话会有一种亲切感。苏州话历来被称为“吴侬软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尤其女孩子说来更为动听。在同属吴方言语系的其他几种方言中,等都不如苏州话来得温软。有句俗话说宁愿听苏州人吵架,也不听宁波人说话,充分说明了苏州话这个“软”字。但是苏州话音调好听,但是意思难懂,我曾经有一位朋友,在上海一年就能说一口非常正宗的沪语,但要跟人学几句苏州话就真的是不知所云了。
排名第三:闽南话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估计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就是在福建待上一辈子可能都听不懂闽南话,闽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
排名第二:广东话
广东话可以说现在是流传广泛,很多人都会说几句简单的广东话,但是我把广东话排名第二的原因是,广东话不只有自己独特的发音,还有自己的文字,而且在广州的公交车上都是先用广东话再用普通话进行报站的,有些广东人包括香港人甚至听不懂普通话,这足以说明广东话与普通话的差别之大,而且广东人很保护自己的方言,只要有可能他们都会尽量使用自己的方言。
排名第一:温州话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鬼话。这里所说的鬼话并不是侮辱温州人的意思,据说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部队相互之间联系由于保密需要,都是派两个温州人,进行电话或者步话机联系,而日本鬼子的情报部门,总是也翻译不出这发音极其复杂的温州话,可以说当时的温州人就像美国大片中的风语者一样,为抗战胜利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所以说鬼话并不是说温州人说的话是鬼话,而是日本鬼子听不懂的话。通过这个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温州话有多么难懂。
C. 天津话是不就是唐山话
很不一样 天津蓟县宝坻武清属于唐山话语系 天津话 指的是 老牌天津卫话
D. 天津话那比较重
天津话天津市区比较重
天津市区一般都是浓重的天津话,武清说的是北京话,保底,蓟县说的是唐山话,大港静海地区一般都是静海方言。
E.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东北话和唐山话,天津话。天津为什么用TIANJING 拼不出
先说东北话吧,其实大家应该发现北京话这个特殊的语种,北京地处河北境内,但是北京话的语调跟河北任何一个地方的语调都不一样,反而跟千里之外的东北话语调非常接近,究其原因,还是当年满清入关后带来的东北话跟河北话两项综合,就成了现在的北京话.北京话的历史应该是很短的,东北话是北京话的基础,唐山话 天津话也是北京话的基础,可以说,现在的唐山话或天津话应该跟满清入关以前的北京话基本上一样
F. 天津话和唐山话
我是天津人所以能分出来……大概就是……天津话吃字比较严重,说话重音明显,唐山话的语调带着拐弯的感觉……
G. 唐山话和东北话
不是的!唐山的话偏重,东北话和唐山话还是有区别的!北京人说话爱吃字!例如:吃了么北京人爱吃成:吃么!这就是和天津话不一样的地方!
H. 唐山话是不是特别适合搞笑
艺术化了的唐山话很幽默,马季、赵丽蓉、巩汉林等小品艺术家的舞台表演惟妙惟肖,使得唐山口音成了一种艺术语言。现实中的唐山话也没有那么夸张,就像过去相声艺术家说的天津话、上海话、四川话、山东话等都有艺术夸张的成分。
I. 关于方言的问题
首先要知道我国有八大方言有说七大方言: 北方方言,粤方言,吴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和客家方言 每块方言之间是无法交流沟通的(北方方言除外)同一块方言的不同地方一般是语调上的差别
1,四川 重庆 湖北大部地区 云南皆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方言 音韵都类似于普通话 湖南大部地区属湘方言 江西大部地区属赣方言
2,苏北 南京 马鞍山属北方方言中的江淮方言 芜湖则属于吴方言
3,山东 河南 和安徽北部 皆属北方方言
4,唐山 天津亦是北方方言
具体说就是学术问题了 自己可以网上查
J. 唐山话和武汉话有啥区别大神们帮帮忙
武汉话有很多东西很生动、很幽默、很形象,武汉人也常以此为傲,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武汉人不论在什么地方都不改口音,不学说外地话,所以在全国许多地方,武汉人都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当然也由此易产生一种不易融入异乡人群的问题。有些武汉人也常把“曾经有人提出把武汉话作为汉语普通话的基调”拿来炫耀。也有人为武汉话悲观,全国不少地方的方言进入央视,成为亮点,东北话、广东话自不用说,上海话、湖南话、四川话、陕西话、新疆普通话都曾展示过风貌,河南话也有过上央视的机会,反响还不错,就连河北唐山话也成为过时尚,武汉话绝少进入央视,武汉开发票前几年有个汉话节目上春晚,最后也被枪毙了。武汉话的影响力已经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这一点确实应当让武汉人慎重思考。 武汉话的缺陷不在于听不懂,就与普通话相比较而言,要比广东话、上海话相近得多,据说也属北方语系,也不完全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要是这样的话那广东话、上海话还说得过去,东北话的流行又怎么解释呢?武汉话的缺陷在于一个“脏”字,特别是除官场以外的日常生活语言环境中的脏话太多、太频。改造武汉话也不是没有可能,近年来在湖北在武汉的官场上就已经净化得很不错了,就说明了这一点。只要全民都有这个意识,加上官方的引导,武汉话一定会成为一个在全国有特色、受欢迎的方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