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美国如何报道天津会谈
扩展阅读
福州永泰哪里有卖小泥鳅 2025-07-04 20:11:41

美国如何报道天津会谈

发布时间: 2022-09-15 09:54:18

1.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公使驻京;

②赔款;

③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④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 《天津条约》的影响:

a.中国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设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

c.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兴起;

拓展资料

《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特权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爆发于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结束。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

清政府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赴天津议和。

于6月26日、27日分别与英、法订立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俄、美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中俄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定 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13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共十二款。主要内容:

(1)俄国得 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等七处口岸通商,若他国再有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

(2)俄国得在中国各通 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并派兵船在这些口岸停泊;

(3)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

(4)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实际上是 要借此侵占中国领土);

(5)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中美天津条约》原称《中美和好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 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18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在天津签订。共三十款。主要内容:

(1)清政府倘准 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

(2)增开潮州、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后来开端口时潮州口岸设在汕头);

(3)耶稣教教士得自由 传教;

(4)扩大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其他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国得“一体均沾”;

(5)确定领事裁判权。


《中英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 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26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共五十六款,附有专条。主要内容:

(1)英国公 使得住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增开牛庄、登州、台湾(台南)、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后来开端口时,牛庄口 岸设在营口,登州口岸设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

(2)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

(3)英国人得住内地游历、通商;

(4)英国商船 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

(5)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税则;

(6)中国给英国赔款银四百万两;

(7)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 国待遇。


《中法天津条约》原称《和约章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 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27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共四十二款。另订《和约章程补 遗》六款。主要内容:

(1)法国公使得住北京;

(2)增开琼州、潮州、台湾(台南)、淡水、登州、南京为通商口岸(后来开端口时,登州口岸设 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并在各口设领事官;

(3)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法国人得往内地游历;

(4)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 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

(5)法国兵船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

(6)中国给法国赔款银二百万两。

2. 中美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

《中美天津条约》共30款,主要内容有:1.清政府若就公使驻京问题与别国另有应允或立约,美国即同时享受同等权利。2.美国官船至中国近海,中国应就采买食物、汲取淡水、修理船只等给与协助。若美国船只被毁、被劫,应准美国官船追捕盗贼。若美国人受到匪徒侵害,地方官须立即派兵驱逐弹压,严拿治罪,以保护美国人。3.增开潮州(设在汕头端口)、台南为通商口岸。美国人可在通商口岸租赁民居,或租地自行建楼以及设立医院、教堂及墓地等。美国的官员及人民可以雇佣中国买办、厮役、工匠、水手、引水,可以延纳中国人教授语言及帮办文墨,地方官民均不得稍有阻挠、陷害。4.对传教习教之人,地方官当一体保护,他人毋得骚扰。5.嗣后清朝有何惠政、恩典、利益施及他国及其商民,美国官民一体均沾。

3.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俄、美、英、法与中国签订的《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中俄天津条约》

《中俄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定 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13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共十二款。主要内容:(1)俄国得 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等七处口岸通商,若他国再有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2)俄国得在中国各通 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并派兵船在这些口岸停泊;(3)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4)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实际上是 要借此侵占中国领土);(5)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中美天津条约》

《中美天津条约》原称《中美和好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 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18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在天津签订。共三十款。主要内容:(1)清政府倘准 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2)增开潮州、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后来开端口时潮州口岸设在汕头);(3)耶稣教教士得自由 传教;(4)扩大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其他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国得“一体均沾”; (5)确定领事裁判权。

《中英天津条约》

《中英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 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26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共五十六款,附有专条。主要内容:(1)英国公 使得住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增开牛庄、登州、台湾(台南)、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后来开端口时,牛庄口 岸设在营口,登州口岸设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2)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3)英国人得住内地游历、通商;(4)英国商船 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5)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税则;(6)中国给英国赔款银四百万两;(7)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 国待遇。

《中法天津条约》

《中法天津条约》原称《和约章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 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27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共四十二款。另订《和约章程补 遗》六款。主要内容:(1)法国公使得住北京;(2)增开琼州、潮州、台湾(台南)、淡水、登州、南京为通商口岸(后来开端口时,登州口岸设 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并在各口设领事官;(3)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法国人得往内地游历;(4)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 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5)法国兵船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6)中国给法国赔款银二百万两。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又称《中英通商章程》。《中英天津条约》 的补充条款。1858年(咸丰八年)11月8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上海签订。共十款,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 1)海关聘用英人;(2)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3)洋货运销内地,只纳子口税百分之二点五,不再纳厘金税;(4)允许鸦 片进口,每百斤纳进口税三十两。从此,鸦片公开输入,外货充斥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