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为什么天津人都乐观
扩展阅读
北京愉悦整容怎么样 2025-07-04 06:58:37
广州龙趸鱼多少钱一斤 2025-07-04 06:54:24
厦门到南非怎么去 2025-07-04 06:35:29

为什么天津人都乐观

发布时间: 2022-09-18 09:11:27

A. 天津人在寻找乐趣上有多大的天赋呢

1、说起天津人,不得不说的是他们非常的好玩,在寻找乐趣上有着很大的天赋。他们的生活理念就是,自由,舒适和快乐。天津是北方的一座较大的城市,他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许多美丽的景点。那么,天津人平时都会在哪里寻找乐趣呢,小编这就给大家解说。

B. 天津这个城市的生活节奏是比较慢的吗

天津这个城市的生活节奏是比较慢的吗?首先天津作为直辖市之一,经济发展迅速,市民生活水平较高,自然风光有盘山和海河,城市景观有五大道意式风情街。天津是制造业为主的城市,而且是轻工业为主。而且天津面积不大,发展缓慢。美食小吃种类丰富,生活节奏较慢,城市性格幽默乐观。很多想要到大城市发展的年轻人,不妨到天津来试一试,工作机会也不错,而压力又没有北上广大,生活节奏是比较慢的天津是座宜居的城市!而且天津适合养老,天津本地人较多,大多数都是小富即安的。并且来天津打拼的也大多数没有像深圳那样拼命,节奏很慢。

C. 你认为天津和北上广最大的不同在哪儿

上海和广州商业气息太浓,人性化的东西比较少,过度崇尚经济利益。相对城市风格是比较自私的,市民风格是斤斤计较的。北京、天津人比较大气,符合北方城市市民风格。上海广州空气要好些,这点京津不如沪穗。

城市人口方面,上海有近2500万人,北京2170万,广州1450万比天津略少些,天津是1550万。北京与上海的人口数量,已属于半个省的当量,比天津多了600-900万人。

在经济方面,京沪人均GDP在12万左右,2017年天津经济由于京津冀一体化整体布局变化,北京大量高 科技 企业、总部型企业进入天津,天津原有2万多家企业关停,调整布局期间经济增速骤降,比2016年预测的经济增长减少大致1000-2000亿GDP。即便如此,天津人均GDP还是达到了11万多,只比京沪人均少几千元。由于个人GDP差距不大,经济总量的大小,更多是由人口数量决定的。京沪由于人口总量超过天津40-60%,所以京津总量也超过天津很多。2017年上海GDP总量30133亿,北京28000亿,天津为18595亿。按照经济总量计算公式,经济总量=人均经济总量 人口总数,得出:天津1.86 (1+60%)=2.976万亿,与上海只差不到200亿,也就是说非人口数量因素造成的与上海的差距只有不到200亿。

在收入方面,广州私营经济企业收入较高,而京津沪则是以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为主体,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非私有制经济就业单位人均收入北京排在第一、天津第二。但城市人均收入天津低于京沪穗,说明天津私有制企业收入相对明显低于上述城市。2017年全国省直辖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含保险、公积金),上海第一、5.8万元,北京第二、5.7万,浙江第三、4.2万,天津第四、3.7万(副省级的天津滨海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近4.9万元,明显高于天津全市水平)。

城市物价方面,京沪人均收入高于天津40-50%,但物价远高于天津物价,总体上要高于100-400%,如果只看收入账面数字,天津明显少于京沪穗。但结合物价看,天津的生活质量不低,甚至高于一些一线城市。例如:上面说到,京沪人均年可支配收入5.7-5.8万,但两市房均价在6万左右,天津可支配收入3.7万,全市房均价2万左右,而滨海新区可支配收入4.9万,房均价1万多。可以看到,在京沪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够买一平米房,在天津可以买1.5平米左右,而在滨海新区则可以买到3-4平米。再看日常消费物价,北京物价是天津的数倍。例如天津市中心租房2500元,而北京四环7500,与天津市中心相同位置的二环是10000以上;北京盒饭30-40,天津15-20;北京地铁10元,天津5元;买房均价北京6万,天津2万多;北京打车基本50-100,天津30-40算多的;上海整体消费物价也与北京相近。京沪穗三个城市,相对广州收入与物价比值比较合理,收入不低,消费品物价与房价都明显比京沪低。

城市保障体系,医保政策待遇天津要高于北京。城镇职工医保,北京门急诊门槛费1800元,住院门槛费1300元;天津门槛费700元,住院门槛费1700,也就是北京需要个支付3100元后才可以报销,而天津只要2400元,北京需要多交700元。再看报销比例,北京是70%,天津是75%;大额门诊北京20万以上部分需要自费,而天津大额门诊可以到35万。再看城镇居民医保,北京需要每年交360元,报销额度只有2000元,报销比例是50%;天津只要交180元即可,报销额度3500元,报销比例也是50%,如果是签订家庭医生服务的人员,报销额度是3700元。

这个题有点大,可回答角度太多。姑且不论出题人想比较的是什么,从自己的切身体会谈一谈感受,谈一谈为什么不选北上广,选择了天津扎根。

很凑巧,工作之前,去的地方不多,恰好天津、北上广都转了有两三圈,深感各有千秋,却独恋哏儿都。为什么?京城、魔都、商都、哏儿都,自己看名字,一目了然。站定四下看一圈,北上广的人们都是飞起来的,硝烟弥漫,天津人走得不紧不慢,乐乐呵呵。

同为超大城市,物质、经济该有的都有,比国际知名度,对我个人有什么实质影响?比经济体量,城市层级差不大的前提下,个人收入细分起来高中低档都有,你自己挣多少跟总量有什么关系?这些年的逃离北上广,时常被挂在嘴边,节奏之快、压力之大,很能说明问题。在同样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上,我是愿意自己的在心理舒适度上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的。

而在满足对大型城市定位的基础上,论心理舒适度和慢节奏性价比来讲,天津当仁不让,论发展平台,更少不到哪去。或许有人会说,天津人缺少一种干劲与闯劲,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正是天津人的乐观与释然,决定了天津这块土地有着更多的包容与大度,留给所有人遐想与努力的空间。所以,这就是天津与北上广的根本区别。

人的追求,无非物质、精神两个层面,在两者兼顾上,天津这一票,我是得投。

一二线城市容不下肉体,三四线城市容不下灵魂,天津是一个肉体与灵魂都能得到满足的城市。

大学毕业后,有的同学去了北京,有的去了上海,也有一些同学选择天津。从朋友圈中就能感觉到,在天津打拼的同学幸福指数还是比较高的。一些同学经过一年的努力就由一无所有到在天津贷款买了一所面积还可以的房子,我想这在北京和上海想都不敢想。在北京和上海租地下室的钱可以在天津租上一所像样的房子并且还交通方便。而天津对于外地人的包容开放程度也是很高的。越来越多的新天津人为天津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

或许天津没有北京上海繁华,发达,资源多,但天津用自己的幸福指数说话,我爱天津。

作为一个天津土生土长的九零后,来告诉你天津差哪了,我不说优点,只说缺点。先说政治,每届领导都是来天津镀金,根本没有什么好的政策,只想伺候好北京,离北京太近,资源被抢走。再说人才政策,以滨海新区为例子,到目前为止,天津针对人才的策略根本就是扯淡,你看看,招来的都是货车司机,小本买卖的商户,我只针对政策,不针对人,不喜勿喷。再谈环境,每天慢节奏的工作环境,父母过分帮助子女的传统,本地人自己就是爷的性格。最后谈教育,天津户口之所以受人青睐,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教育,但是,好考真的是好事吗,还有就是大学毕业季,我在长沙读大四的时候,我的各省的同学除了读研的都在找工作,天津同学都还没有进行,这说明气氛不行。有些人也许看不惯我说的,仅供打发时间!

北上广是十里洋场,是年轻人奋斗拼搏的斗兽场——留下来的是少数人的胜利者和多数人的奴隶工作者。

天津是桃源境界。虽然离喧嚣的斗兽场很近,但是没有了血腥的屠杀和尔虞我诈的职场。有的只是自我修养,自我疗伤。意图东山再起。

天津人最喜欢的一句话——乐呵乐呵就得啦!言外之意就是——什么都是浮云,自己高兴就算没有白活。

最大的不同嘛,上海广州没去过,单就北京来说,最大的不同我觉得在于生活节奏。每次去北京,逛逛街、旅 旅游 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如果长期在北京生活,那种快节奏的生活模式总是难以适应。闺蜜在北京工作,租房、吃饭和其他日常花费占据了工资的一大半,拥挤的地铁使她不得不很早就出门上班,快节奏的生活使她多次想要“逃离”北京。北京车水马龙、华灯璀璨,是年轻人的“战场”,天津则安居乐俗、慢条斯理,是心灵的“后花园”。用她的话来说,天津更像是一个“家”的样子,这里的人们爱说爱笑、乐观谦和,即使是陌生人,也能感到亲切和热情。这里的生活节奏没有北京快,大家不争不抢,容易满足,没事喜欢唱个小曲、听听相声,就像那句话一样“乐呵乐呵得了!”其实,别的城市有的,这里也都有,基础设施非常完善,交通也非常便利,只是有人喜欢繁华,有人喜欢宁静,哪有“好与不好”之分,随心就好。

北上广深太张扬了,天津是一个低调,有内涵,有担当,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你只有沉到最深处,用长久的时间,才能品出他的魅力!才会发现他的美丽!

北上广是知名度很高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是金融总部国企云集国际都市,广州也是世界知名的通商口岸,三地都有领事馆,国际友人很多,天津八国租借异域建筑遍地,但外国人很少,是知名度不高平民城市。这就是区别。但天津教育(高考容易),医疗(甲等数量),交通(高速,铁路,机场)设施相对人均不低于北上广。

天津跟北上广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安逸,天津有着它独有清心与安逸。天津见证了近代中国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民国时期的天津,十里洋场繁华萃,热闹异常,九国租界纷纷设立,让西洋文化和中国传统地域文化,巧妙地融合,那些记忆中的景色与建筑,见证了天津,作为"畿辅首邑"的风采。民国时有许多大人物在天津隐居,经历过大事情,见识过大人物,得风气之先,天津人从人、事的起伏,世事的变迁参透了人生真谛,形成了天津独有的文化、性格。

天津人具有不喜欢争,容易满足,得过且过,万事乐呵乐呵得了的性格。天津人带着哏儿的高贵雍容,都有着自来熟的气质,平易近人,清新随和,总会让人感到种无可抗拒的亲切和热忱。天津的物价相对较高,工资水平却一般,但天津人不会为了生活的更好而拼死拼活的工作,认为钱只要够花就行了,不会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所以整个津沽大地充满了这种慢慢悠悠、随心所欲的生活节奏和态度,恬淡酣畅,自然平缓随意!

天津的文化就是和和气气,热热闹闹。天津到处都弥漫着不紧不慢的艺术风情,既有五大道西洋格调的浪漫写意,又有相声快板的谐谑风趣。天津洋溢着小国寡民、养尊处优的融融暖意。

有喜欢火锅、豆汁、卤煮火烧的就有喜欢煎饼果子、狗不理包子的,有爱听民谣的也就有爱听相声的……城市之间本来就各有特色,大家各有各的活法。

天津和南京一样,在强龙的旁边只能曲居补充功能,北京的行政单位多,而天津就成为国企和外资的后花园。
天安门广场

如果拿前店后厂来比喻的话,北京就是天津的店,而天津就是北京后面的厂,上海是南京的店,而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就是上海的厂。同样的情况在广州和深圳也出现这种强势互补现象。
天津夜景

在人口方面差别不大,在房价上北京均价六万/平方米,而天津两万/平方米,比北京便宜但比周边又高一些。
北京的楼房大观

实际上我们看世界着名的大都市都会有姐妹花的身影,比如东京和大阪,纽约和曼哈顿等。
上海远景

D. 都说天津人幽默,有哪些事情是你接触了天津人才知道的

天津人幽默,跟天津话离不开关系,天津话也是非常好玩的。我接触了天津人之后,才更加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幽默基因。有天津人的地方,确实充满欢声笑语,怪不得大家都愿意跟天津人来往。

第一,天津人娘胎里的胎教都是在听相声的,所以他们的相声文化是耳濡目染的。不仅天津说相声的曲艺艺术家比较多,而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幽默,非常搞笑的。在天津人本地,这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在外地人眼中,天津人身上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幽默气质。特别是天津人在跟家里打电话唠家常的时候,总是有一种幽默气质,能把身边的人逗笑,这实在太神奇了。

而且朋友圈中也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就是要想生活积极,好友必须津籍。这句话一点都不错,就算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让天津人一说,都让人忍不住笑场,接触天津人不亏。

E. 为什么天津人发生矛盾时,动嘴比动手的多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意思啊。

我是地道的天津人。身边也有非常多的外地的同学、朋友。特别是北方的朋友。以东北、内蒙为首。他们很多次问我,你们天津人打架怎么这么墨迹。吵吵啥啊,直接干呗。

嘿嘿,不好意思,我们天津人有天津人的特色。能动嘴解决的绝对不动手。在天津发生矛盾,几乎看不到动手的。偶尔看见两个人发生矛盾,也大多是面对面的“论论”!这个论论无非就是谁对谁错。当然,最后大多可能也就是一比糊涂帐。围观群众讲讲和。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所以天津话有去去吧、别较真、乐呵乐呵得了。

究其原因呢。其实有很多啦。

首先天津人性格乐观、不爱冲动。其实解决矛盾的下下之策才是动手解决。天津人这么聪明,才不犯这个傻。出现矛盾解决矛盾。没什么大不了的,论论就完事了。

其次,天津的民警叔叔很有权威。在天津,有什么问题老百姓第一时间就会想到110。我听到过最有哲理的一句话是。要是打架动手能解决问题,那还要警察有什么用?

最后,我想说遇到矛盾不动手,说明天津人有智慧啊。遇到任何事情,都是要计算成本的。解决各种问题,少说也是要付出时间成本的。脑子一热动个手。现在这个 社会 去医院检查得多少钱?算来算去,怎么算动手也不合适。

所以说,天津的治安能排在全国之首也是有原因的。天津人乐观、豁达,不爱冲动、不爱较真!

仔细观察会发现,天津人吵架动嘴不动手除了各自都不愿意给自己找麻烦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劝架说和的人多,没等动手“战争”就结束了。天津人有发生争吵的时候,开始时是唇齿交战,也会随着嗓门的增高有逐渐升级的态势,但每到此刻总会有人出来劝架,于是不给动手提供机会。天津的 社会 治安好在全国是叫的响的,其原因除了相关部门工作做的到位外,也与天津市民颇为顾及情面,相互帮衬,不好“恶战”有关。

君子动口不动手!这与一个地方的传统习惯、文化素质、道德水平、 社会 管理等均有密切关系!

看来天津确实在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分歧处置、和谐相处等方面体现了以理服人、小事讲风格、心胸大度、不斤斤计较、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的高素养!与某些地方、某些人的无理懒三分、事事玩心计、小肚鸡肠、穷追不舍、文武双全、结怨交仇形成了显明对比!

当然,大多数地方、绝大多数人还是通情达理、讲究和为贵的,只不过在天津体现的更普遍、更显明而已!

首先对这个问题有疑问的朋友,我推荐大家去听一下马三立之子马志明先生的一段相声,名字叫《纠纷》。相信大家听完多少会对天津人动嘴的方式有所了解。 其次要看是什么矛盾,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大部分矛盾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完全上升不到动手的地步。而且基本上纠纷发生后,围观的路人里总会有人出来说和,基本不会让事情闹的很大,更到不了要动手的局面。如果真要是动了手后,后悔的往往是自己,因为需要付出的代价太高了。不光是天津人,正常人都会考虑后果,不会轻易出手。

天津人说话幽默,尤其跟熟人,往往会以互相损对方来调侃和表达俩人之间的感情。所以有时外人看来以为打起来了,其实那只是一种熟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所以如果真矫情起来他们也很少能吃亏,毕竟平时说话方式都这样。所以嘴上都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动手呢。最后说一句:不熟别逗:)

1、天津是国内治安排名靠前的大城市。

2、天津卫,自古民风就不彪悍,懂得和气生财、开心就好。

3、现在是法制 社会 ,动手成本太高,财产损失,还有可能蹲牢房。

4、矛盾,可以有各种解决办法,处理方式不同,结果不同。

5、百姓谁都不容易,发生矛盾,说两句就得了,非要大打出手,两败俱伤,没有必要。

6、现在谁都知道,动手打架,是要破财的,谁赚钱都不容易,谁也不愿意惹事。

7、天津的老百姓胆小、顾家,没这么爆裂的脾气,喜欢斗智,不斗勇。

主要就是代价太大了,天津的治安在全国来说都属于相当不错的了,现在不像过去了,过去打完架以后没人报警而且被打的还觉得这事不能让别人知道,太丢脸!现在你打我我都不还手,打完了就报警! 医药费 误工费 各种费用,一般人真的打不起,弄不好还得拘留甚至判刑!

第一,天津人聪明,能动嘴的绝不动手,说错了话,可以收回来。打错人了,就收不回来了。第二,好汉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苏秦之口,张仪之舌,游说六国全凭嘴吃饭,练胳膊练腿,不如练好一张嘴儿。第三, 历史 上,天津是水汉码头,鱼龙混杂派系林立,地痞横行,抢地牌挣饭吃,不能上来就开打,先得探探对方的底,看看对方的保护伞是不是比自己厉害,自己能不能惹得起,就提提人,提提事,这个叫‘’盘道‘’。‘盘’明白了,是打,是退,再做决定。传袭下来,习惯了,所以打之前,一定要交待几句

我不是天津人,但多次到过天津。说心里话,我很喜欢天津人。有几次遇到天津人在公共场合发生争执,刚吵几句就有一人或几人插话劝和,而且语言幽默在理,使得争执很难升级乃至很快化解。

这问题问的很病态啊,你希望人家有矛盾就打架吗?打架解决问题的方式好吗?打的进医院,打的进派出所,打的人死牛瘟你开心吗?还是说你是抱着一颗看热闹的心,不死人不热闹是吧?我说你这个心态很有问题啊!

天津人在这点上是决对正确的!依理服人比动手要好!不像有些地方的人(不好说明出处)一言不合!掏刀子就削!回头一看!死了!撒鸭子就跑!上了火车还不知道往哪开!弄不好还没下车就给得着了!

F. 天津人为啥都会说相声

一帮朋友出去吃饭,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天津人在场,那其他人可能只有听的份了。毕竟,谁也没有天津人说话有意思,免费相声,有谁不爱听?

不光民间,专业圈子也是如此。别看这些年德云社带动了不少外地人学说相声,但如果非得评选一个地区获得“相声界半壁江山”的称号,那只可能是天津,没有第二个选项。

而打有相声那天起,成名成腕的相声艺人里,天津籍的更是数不胜数。

老一代的,有马三立、杨少华、苏文茂、刘文亨、高英培、范振玉、王文玉、王凤山、黄铁良、尹笑声、魏文亮、黄族民……中间一代的,除了挑头的郭德纲,还有赵伟洲、冯巩、刘伟、刘亚津、高峰……

再者,这几年参加相声选秀节目的年轻一代更能说明问题,比如着名的《相声有新人》,天津稳坐选手籍贯排名的第一位置,甚至连张国立、郭德纲两个导师都是天津人。天津之所以有这么多成功的相声演员,没别的,就是因为天津人对相声的热情实在太高了。



自建国以来,天津经济快速发展,相声也不再仅仅糊口的手段,更成为了天津人由内心认同的一种健康的业余爱好。加之天津作为曲艺之乡,又特别重视文化建设,氛围好,学相声的人也就更多了。现在回头看,你一定明白了,“天津人为什么擅长说相声”这个问题。

方言是外在基础,文化是内在性格,历史是祖辈传统,经济是促成原因。

除此之外,可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天津人的乐观。

就是因为相声的乐观属性,契合了每一个天津的性格,不管你高低贵贱。

对于天津人而言,与其说他们都“会”说相声,倒不如说相声这门艺术,是老天专门为天津人定制的礼物。

G. 天津人的幽默感是怎么来的

天津人的幽默感是很足的,平常的讲话就好像是在说相声,能够逗得旁边的群众哈哈大笑。这种幽默的气质与天津的地理地貌有着直接的关系,天津是一个渡口城市,所以经常与外来文化接触,这也让天津人非常的开朗。并且这里的交通非常的发达,人来人往,各地的文化都在此汇集,这也练就了天津人说话简练的能力。

总结

如今天津的疫情是比较严重的,但是天津人有着独特的乐观想法,能够在困境中找到生活的乐趣。所以小编也希望天津能够战胜过这波疫情,过上欢乐的生活。

H. 天津人听说很积极乐观向上的,是这样吗

身为天津人我觉得不应该叫乐观 那叫“贫~”
不过我觉得天津人挺好的,比较好相处~
而且富人多数也没有那种牛逼哄哄的感觉~
不过有点小排外,总爱说农村或外地的“老坦儿”什么的,但并非真的看不起他们,只能说一点小习惯和一种自我满足精神,多数人没什么恶意。

I. 为什么天津人说话幽默

天津人可爱在哪儿呢?我举两个例子说一下天津人的搞笑能力。

比如你到天津买糖葫芦,糖葫芦不是有的有籽吗?他就说我的糖葫芦没籽,我说来一串。

然后问他有籽吗?要是别的地方人可能会说“没籽,放心买吧,肯定没籽”。

天津人是怎么说的呢?“你要是想买有籽的我得会去给你串去”,他是一种反向思维。

我在大街上还看到一幕太逗了,一个中老年人骑个自行车,前面是红绿灯,红绿灯的时候停下来了,等绿灯他再上自行车的时候腿脚不好,半天没上去。

一个警察看到他在那儿挡住后边人了,警察就喊话了“说你呢,说你呢,练杂技回家练去”,老头就不愿意了,头也没回说了一句“笼子里头待着得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天津是一个市民城市,在历史上叫“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它原来比北京时髦,因为外国的租界都在那里。

你现在到天津看第五大道啊,还有民国时期军阀、政客的建筑等等,非常洋气。

天津成为直辖市之后事实上成为了北京的附属城市,远没有北京发展得到的便利大,所以造成了天津发展和北京是有落差的,天津慢慢就变成了一个市民城市。

市民城市有什么好处呢?

生活以及旅游比较方便,天津老百姓是天生的乐观派,天津有一年发大水,城市内涝,很多天津人能把家里的玩具漂在水上玩。

这就是天津人,天津人特别幽默,而且我师父金文声先生就是天津人。

J. 网友称天津人抗疫带着一股相声味儿,对此你怎么看

引言:网友称天津人抗疫,带着一股相声味儿,真的感觉好像就是这样,他们好像是压力高手说的词儿,然后说的话感觉特别的朗朗上口,而且语调也特别的轻快,听起来反正是特别舒服的。而且就是因为有他们这些人存在,也让我们心里不那么紧张,希望疫情能够尽快结束让他们好好休息休息。

三、他们好像就是天生的相声大师

天津人真的就是天生的相声大师,一直看到这些人,就能够想到他们得了相声的腔调,就像外国人好像觉得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跟我们一样,希望天津所有的群众能够尽快的打败病毒也愿阴霾,早日退去春光乍现,有机会的话一定会去天津听一下相声,而且会去吃一下煎饼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