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去过天津的人有哪些
扩展阅读
厦门四月哪里好玩 2025-07-03 09:42:40
北京平谷核酸检测多少钱 2025-07-03 09:42:39

去过天津的人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9-19 10:03:23

⑴ 天津到底好不好 去过的人说说怎么样 打算去天津旅游

天津挺好的,无论从气候、饮食、文化和旅游等方面都不错的
天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津菜是具有天津风味的地方菜系。历经几百年发展,逐步完善成一个涵盖汉民菜、清真菜、素菜、家乡地方特色菜和民间风味小吃的完整体系。
天津的相声兴始于清末民初。那时在天津老城城根开始有了专供艺人演出的两块“明地”。天津着名的相声演员有: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高英培、马季、冯巩、牛群、郭德纲、于谦等
天津旅游资源丰富,市区依河而建,景色优美,1989年评选出的“津门十景”分别是“天塔旋云”、“蓟北雄关”、“三盘暮雨”、“古刹晨钟”、“海门古塞”、“沽水流霞”、“故里寻踪”、“双城醉月”、“龙潭浮翠”、“中环彩练”,这些景观既有名胜古迹及旧景新颜,是新时代天津旅游景观的代表。

⑵ 中国近现代史上与天津有关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查为仁】(1695~1749)清代诗人。字心谷,号莲坡,又号莲坡居士。
【梅成栋】(1776~1844)清代诗人。字树君,号吟斋。
【张明山】(1826~1906)民间艺术家。名长林。天津人。泥人张第一代。
【孙菊仙】(1841~1931)京剧演员。原名濂,字宝臣,号学年。天津人。
【张兆祥】(1852~1908)画家。字和庵。天津人。
【严修】(1860~1929)教育家。字范孙,号梦扶。天津人。清末翰林。为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之一。
【华世奎】(1863~1941)书法家。字启臣,号璧臣。天津人。清内阁阁丞,民国成立之后,以遗老自居,终生不剪辫子。居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之首。
【周学熙】(1865~1947)实业家。字缉之,别号止庵。
【张相文】(1866~1933)学者。字蔚西,号沌谷。
【梁启超】(1873~1929)学者,政治家。字卓如,任甫,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人称任公。
【张伯苓】(1876~1951)教育家。名寿春。天津人。张伯苓和严范孙创立的南开大学、中学、小学,是中国近代私立学校的典范,培育了周恩来等众多英才,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襄】(1876~1965)学者。字纶阁,号?室。天津人。从20岁起酷好考古研究,是中国较早鉴识和收藏研究甲骨文的学者。
【李叔同】(1880~1942)艺术家,佛学家。原名文涛,法号弘一。
【马千里】(1885~1930)教育家。名仁声。天津人。南开中学、北洋大学毕业。曾在南开中学、直隶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既是周恩来的老师,又是邓颖超的老师。
【刘奎龄】(1885~1967)画家。字耀辰。天津人。
【刘凤鸣】(1889~1978)民间艺术家。回族。天津人。天津着名刻砖艺人。
【杨石先】(1896~1985)化学家、教育家。是中国教育界一代名师。
【哈荔田】(1911~1989)医学家、教育家。

⑶ 在天津工作、生活怎么样天津和南京比怎么样

天津四季分明,明显的北方气候,如果你是北方人就没问题,没有南方这么强的紫外线,反正我很喜欢,或许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吧。。。房价么,虽然离着首都近但是消费和首都有一定差距市六区的房子一般在一万多,要看具体地点来定,现在交通方便去哪都不是问题。。。我自认为发展前景很好,因为是沿海城市,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天津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视,很多人因为不适应北京上海广州的环境压力而把眼光转向天津。。。去过天津的人都知道天津人的热情直率,这是天津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天津感受一下,我在外面很有这种感受,在其他省遇到其他人说天津是现有的唯一一块净土,听到后我觉得自己是个天津人很骄傲。。。南京我也去过,身边也不泛有些南京人,他们的小气、爱计较,让我十分受不了,不是说南京人不好,也许这就是南北差异把。。。看你是南方人还是别北方人了。。。

⑷ 有人去过天津的梁启超旧居吗环境怎么样

自古以来,天津既是沟通南北的漕运枢纽,也是拱卫京师的重要门户和连通世界的海运港口。近代以来,天津成为李鸿章兴办洋务运动和袁世凯发展北洋势力的主要基地。特定的历史因素,使天津汇聚了英、法、意、德、日、西班牙等独具各国风貌的建筑,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此外,严复、严修、张伯苓、梁漱溟等人也曾到饮冰室拜访过梁启超。梁启超的得意门生蔡锷,以治病就医之名多次来到天津,在饮冰室与老师商讨反袁大计。他们秘密商定:一边由梁启超推动舆论,声讨袁世凯的逆行,另一边由蔡锷发动护国战争,击碎袁氏的复辟美梦。

⑸ 为什么天津是十大单身城市之首

作为在天津上学的单身狗,一定要答一发。虽然从前并不知道天津是十大单身城市之一,但已经真真切切感受过在这里脱单的不易。仔细想了下原因,大概有三点,且听我慢慢道来。

1.天津人恋家

每个城市的人都有不同的特质,在我看来,天津人最普遍一点就是恋家,不愿离开天津。他们能恋家到什么程度呢?拿我天津本地的室友YY举例。从小到大,已经20多岁了,她还没有走出过京津冀,认为以后找工作也要在天津,最远的考虑是北京,其他地界儿根本不想。

那么恋家和单身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可大了去了。因为大部分天津人不愿意离开家乡,所以他们的择偶标准,恋爱标准都会偏向天津本地人。恋爱和相亲的难度增大,导致一部分天津人主动单身。

2.男女人口比例失调

男多女少,已经是全国的人口趋势了,在天津更不例外。2015年末天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对女性比为119.10:100。这种男女比例间的失衡,就导致了一部分人的被动单身。

3.中产阶级与单身主义

天津位于京城脚下,目前发展也日新月异,中产阶级成为了城市的主要支撑。而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对于传统的婚姻爱情观有不同的理解。尤其是正处于婚配年龄的这一代。我有很多毕业的学姐学长都表示,如果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即使一直单身也无所谓。所以有很多人到现在还没有初恋......

这些年来单身主义盛行,认为除了爱情,我们还可以追求更多有意义的快乐。最近学校里就经常开玩笑:开黑和男朋友,你要哪一个?回答全都是:恩,还是开黑吧,再来一局!因为不再关注恋爱这件事本身,而更重视自己的感受和发展,单身也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⑹ 关于天津的名人和经典故事

【查为仁】(1695~1749)清代诗人。字心谷,号莲坡,又号莲坡居士。天津人。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曾建查氏园林别墅水西庄。查为仁于此广置图书金石鼎彝,结纳国内着名文人、学者。杭世骏、江沆、厉鹗等着名文学家、经学家、诗坛领袖等都曾寓居水西庄,或吟诗作赋,或挥毫书画,或埋头经史,或着书立说,或鉴赏金石、书画、图籍,产生了大量诗词、文章、书法、绘画作品,使天津古代文学艺术事业以水西庄为中心进入了极盛时期。其文人之盛,与扬州马氏玲珑山馆、杭州赵氏小山堂南北并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文化胜地。查为仁本人也大展才华,与厉鹗合笺《绝妙好词笺》被收入《四库全书》。着有《庶塘未定稿》9卷、《外集》8卷、《莲坡诗话》3卷等。�

【梅成栋】(1776~1844)清代诗人。字树君,号吟斋。天津人。道光年间倡立辅仁学院,主讲席10余年。曾在天津水西庄与文人名士结成梅花诗社,有许多诗作在士林传诵,是当时天津诗坛公认的领袖。着有《欲起竹间楼存稿》、《四书讲义》、《管见篇》、《吟斋笔存》等,辑有《津门诗抄》。

【张明山】(1826~1906)民间艺术家。名长林。天津人。泥人张第一代。幼初入塾,即喜为粘土之戏。经成年累月地细心揣摩与刻苦实践,对捏塑泥人技术终获独得之秘。操作时优游自得,若不经意,而得心应手。为人捏像只须对坐谈笑,抟泥入手,顷刻而成;且能藏泥于袖,悄悄抟塑人像,形神毕肖,栩栩如生。其作品有古装仕女、戏曲角色和各行业人像,驰誉遐迩,被称为南北塑像者之冠。其作品曾获巴拿马赛会一等奖和南洋各地展览会奖状、奖牌20多件。�

【孙菊仙】(1841~1931)京剧演员。原名濂,字宝臣,号学年。天津人。早年是武秀才,曾参与镇压太平军。30多岁以后由业余爱好京剧而下海从艺,师事程长庚,唱老生,噪音宽亮,唱腔淳朴苍劲,能以气行腔,吞放自如,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孙派,与汪桂芬、谭鑫培齐名。孙戏以《完璧归赵》、《逍遥津》、《骂杨广》等着名。孙菊仙不仅演技高超,品德也为人敬仰,不以名角自居,不卖高价票,90岁高龄时,还在津京两地为慈善事业举行义演。在上海演出时,被旅沪天津人亲切地称为老乡亲,后来叫响,他便以老乡亲为艺名。晚年终于天津故居。�

【张兆祥】(1852~1908)画家。字和庵。天津人。师从孟绣村,多才多艺,通晓西洋照相技法和诗文书画,尤擅写生,画花鸟,并吸收郎士宁西洋画法,开一代画坛新风,自成一派。其作品传世甚少,尤为宝贵。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的《石榴花》,色彩浓艳,风姿绝伦,堪称珍品。其弟子陆文郁等人也在画坛名噪一时。�

【严修】(1860~1929)教育家。字范孙,号梦扶。天津人。清末翰林。任贵州学政时,倡新学,以奏请开经济特科名于世。1897年任满辞归,热心于乡里兴学。先约张伯苓来教家塾,后又辟私宅为敬业中学堂(今南开中学前身),又联合士绅创办民立第一、第二小学,协助地方当局办起多所官立小学与半日学堂、补习所等多种教育机构。之后,在私宅创办女子小学、保姆讲习所(幼师)、蒙养园,对天津新式教育的兴起,起到了启蒙与促进作用。1918年与张伯苓创办南开大学。晚年倡组城南诗社、崇化学会,讲义理、训诂之学。着述存稿有诗、文、日记、函札多种,辑录出版有《严范孙先生遗着》、《严范孙先生古近体诗存稿》等书。其书法俊逸潇洒,妩媚多姿,为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之一。

【华世奎】(1863~1941)书法家。字启臣,号璧臣。天津人。清内阁阁丞,民国成立之后,以遗老自居,终生不剪辫子。同严修组崇化学会,主其事。其书法走笔取颜字之骨,气魄雄伟,骨力开张,功力甚厚。手书的天津劝业场五字巨匾,字大1米,苍劲雄伟,可谓其代表作。书法作品小至蝇头小楷,大至径尺以上榜书,结构都很凝重舒放,晚年更加苍劲挺拔。居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之首。�

【周学熙】(1865~1947)实业家。字缉之,别号止庵。安徽东至县人。1894年中举。初官于浙江,后为山东候补道员。1900年入直隶总督袁世凯幕下,主持北洋实业。1903年赴日本考察工商业,回国后曾作直隶工艺总局总办、天津道、长芦盐运使,民国后两度出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任期内在天津先后创办商品陈列所、植物园、铁工厂、高等工业学堂、教育用品创造所、滦州煤矿公司、启新洋灰公司、京师自来水公司、耀华玻璃公司、华新纺织公司以及天津中国实业银行等,成为一个典型的企业集团,奠定了北洋实业的基干,本人亦成为与南方张謇齐名的着名实业家。着有《止庵诗存》、《止庵诗补集》。�

【张相文】(1866~1933)学者。字蔚西,号沌谷。江苏泗阳人。光绪丙戌岁试补博士弟子员,后弃科举,殚心新学,尤喜中外地舆科学。1899年入上海南洋公学专攻史地,后转该校教习。1901年编写初、中等地理教科书。1907年任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堂长,出版《地文学》,将生物界纳入地理学,有开创意义。与张伯苓、吴鼎昌等创办中国地学会,任会长,编辑《地理杂志》月刊。1920年从事佛学研究。性喜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塞外,考证秦长城之旧址所在,发现成吉思汗陵寝故址及其碑志,纠正当时历史学家之误,对学术界颇有贡献。着作有《佛学地理》、《南园丛稿》等书。�

【梁启超】(1873~1929)学者,政治家。字卓如,任甫,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人称任公。广东新会人。1890年入京会试得识康有为,拜为师,并接触西学。1895年从康有为入京,协助其发动公车上书,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风靡大江南北,与康有为并称康梁。1898年再次进京,办理保国会,参与新政,多次上书请废八股、设编译局、奖励工艺制造。7月光绪皇帝召见,命其筹备京师大学堂,主持译书局。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创办《清汉报》、《新民丛报》,主张君主立宪,参加保皇会。辛亥革命后回国,在津创办《庸言》月刊,后在袁世凯政府任职。察觉袁的复辟野心后,于1915年定居天津。同年袁谋称帝愈急,梁启超策动其学生蔡锷回滇起义,亲自在寓所草成讨袁檄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送沪发表。袁倒台后梁启超赴欧考察,1920年回国办《改造》半月刊,并在清华、北大任教。此后即脱离政界在津专心着述,完成《清代学术概论》、《墨子校译》、《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等专着,并在南开大学及寓所书房饮冰室讲学授课。着述收入《饮冰室合集》,共148卷,约1400万字,涉及哲学、史学、文学、经济、法律、道德、宗教等许多学科,时间上囊括古今,地域上兼及中外。尤其在先秦和明清、近代的学术思想研究方面,留下了一大批颇有见地的着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伯苓】(1876~1951)教育家。名寿春。天津人。北洋水师学堂毕业,任海军士官生,亲睹甲午之战,愤然立下教育救国大志。1903年随严范孙赴日考察教育,1904年创办南开中学。1917年,张伯苓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考察教育,研究私立大学的组织方式。1919年,由江苏督军李纯赠50万银元,张伯苓在天津西南八里台一带购地400亩,建造校舍,创办了南开大学。1923年创立南开女子中学。1928年,又建南开小学,从而完成了南开由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制。后来,又于1931年成立南开经济研究所,次年成立应用化学研究所。1936年在重庆成立南渝中学。1938年任国民参政员并当选为副议长,1945年出席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48年出任考试院院长。张伯苓和严范孙创立的南开大学、中学、小学,是中国近代私立学校的典范,培育了周恩来等众多英才,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襄】(1876~1965)学者。字纶阁,号?室。天津人。从20岁起酷好考古研究,是中国较早鉴识和收藏研究甲骨文的学者。所着《�?室殷契类纂》、《�?室殷契文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还着有《流沙坠简勘误记》、《秦前文字韵林》、《古文源流臆说》、《古陶今?》等书。王襄的书法也颇具功力。1949年后任《甲骨文会集》编委,天津文史馆馆长,天津市政协委员。�

【李叔同】(1880~1942)艺术家,佛学家。原名文涛,法号弘一。天津人。童年读诗书,喜好旧诗词,擅长书法金石。1905年赴日本学习西洋画与音乐,并与曾孝谷、欧阳予倩组春柳剧社,主演《黑奴吁天录》、《茶花女》等名剧,开中国话剧运动的先河。回国后曾执教于天津、上海、杭州、南京。全国教音乐、西洋画的教师,多得其亲传,丰子恺、刘质平等名家皆其得意高足。李叔同前半生既是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人之一,又是诗人、音乐家、画家、书法篆刻家,均有名作问世。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专研戒律,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是享誉海内外的着名高僧。所着《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曾影印成书。�

【马千里】(1885~1930)教育家。名仁声。天津人。南开中学、北洋大学毕业。曾在南开中学、直隶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既是周恩来的老师,又是邓颖超的老师。马千里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之一,担任天津各界联合会副会长、抵制日货委员会主席,发动群众罢课罢市,请愿示威。大革命前后,马千里积极支持共产党的革命活动。资助周恩来赴日留学,周恩来旅欧时常与马千里通信往来。马千里还将周恩来写的《警厅拘留记》、《检厅日录》在自己创办的《新民意报》上发表。1921年,马千里创立天津达仁女校,积极支持邓颖超、刘清扬等组织女星社,开展妇女解放运动。还曾担任药王庙小学校长、河北省立一中校长、南开校友总会主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曾兼任天津红十字会干事长和副会长,一生忘我工作。�

【刘奎龄】(1885~1967)画家。字耀辰。天津人。南开中学首班毕业生,自幼学习郎世宁画法,研究五代、宋、元诸家,尤其是明代吕纪、清代沈铨的画技,并将西洋画之色彩、透视比例融合于中国传统工笔国画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其作品纤细逼真,神态自然,以《孔雀图》最为着名,深得徐悲鸿赞扬,在中国近代画坛独树一帜。�

【刘凤鸣】(1889~1978)民间艺术家。回族。天津人。15岁开始随外祖父马顺清学习刻砖技艺。马顺清是天津着名刻砖艺人,在清道光年间,将天津砖刻发展为独立于建筑之外的民间艺术,并开创了堆贴法,扩大立体空间,使作品层次分明。刘凤鸣继承和发扬了马顺清的贴砖法,创造了天津刻砖的独特风格,被誉为刻砖刘,以立体和半立体透雕见长,在方砖上所刻山水、花卉、人物、鸟兽形象生动逼真,构思精巧,极具艺术欣赏价值。

【杨石先】(1896~1985)化学家、教育家。安徽怀宁人。蒙古族。1931年在美国获化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南开大学理学院院长。1947年任南开大学教务长、代理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化学会理事和天津科协主席。是中国有机农药研究事业的开拓者,曾在1956年参加周恩来亲自主持的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工作,担任综合组组长,先后发表过40余篇论文,研制成功10多种农药,并培养了大批人才,是中国教育界一代名师。

【哈荔田】(1911~1989)医学家、教育家。河北保定人。回族。出身中医世家,早年师从国医泰斗施今墨,三四十年代便享誉津门,在中医诊治和理论研究上造诣颇深,尤擅长妇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创立了天津首家公立联合诊所,又遵照周恩来亲自指示,创建天津中医学院,为教育和培养中医人才、弘扬中华传统医学付出毕生辛劳。其医术之精、医德之高蜚声中外,所诊治过的患者无论是普通群众还是高层领导或海外政要,无不交口称赞,临终之前还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