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叶嘉莹住在天津哪里
扩展阅读
深圳怎么买社保 2024-05-09 07:33:26
天津市三加二教什么 2024-05-09 07:33:22

叶嘉莹住在天津哪里

发布时间: 2022-09-26 20:45:36

Ⅰ 2022叶嘉莹先进事迹观后感范文

叶嘉莹用了一生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她把个人的悲苦看得微不足道,却将中国 传统 文化 视作珍宝,视作污秽当中的一点光明。下面我为大家整理2021叶嘉莹先进 事迹 观后感 范文 5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叶嘉莹先进事迹1

1954年,叶嘉莹迎来了人生的新的转机。在老师的推荐下,她到台湾大学教诗词曲,做专职教授,得以重回她最爱的古典诗词世界。她把对古诗词的那种挚爱,沁透在每一堂课中,很快有了名气,被多民学府聘为兼职教授,并被邀请到海外讲课。

刚到北美,举目无亲,语言不通,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女儿需要养育,还有八十多岁的老父需要供养,加上丈夫多病不能工作,全家的日用开支全靠她一个人。她不得不硬着头皮四处求职。几经辗转,最终留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刚接受邀请讲授中国古典诗词的她,还不会英语,面对北美的学生,她必须尽快学会用英语讲课。就这样,已经人到中年的她,白天要上课教学,回家要操持家务,还要遭受待业在家的丈夫的谩骂与呵斥。

她只有在家人熟睡之后才能自学英文,每天要查 英语单词 到凌晨两三点钟。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刻苦学习和辛勤钻研,叶嘉莹已经可以流利地用英文讲述中国文学了,西方学生也都听得很入迷。

通过钻研,她发现了把西方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学解释结合起来的 方法 ,在诗词研究的道路上为自己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叶嘉莹先进事迹2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小接受文学启蒙。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北平沦陷。父亲因为工作原因南下,杳无音讯。失去了父亲的联系和经济来源,叶嘉莹和母亲相依为命,四处避难、艰难度日。她17岁时,母亲突发重病,死在求医回家的路上。

叶嘉莹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强忍着悲痛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她数十天闭门不出,写下“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字字泣血,句句锥心。幸运的是,在伯父的资助下,叶嘉莹能够继续学习,如愿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并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 毕业 。

毕业后,因才华出众,叶嘉莹同时被三所中学聘为国文教师。在此期间,她认识了后来的丈夫赵东荪,虽然心底毫无波澜,但看对方为自己来回奔波丢了工作,于心不忍。于是,1948年,叶嘉莹放弃了北平的工作,跟赵东荪去往南京结婚。刚到南京不久,局势便出现动荡。24岁的叶嘉莹跟随丈夫来到台湾,在彰化女中当教师,并生下大女儿。

当时,白色恐怖笼罩台湾,丈夫含冤入狱,不久后她和女儿也被囚禁起来。等到释放时,发现住所被抄了,也失去了工作。母女俩只能寄宿在亲戚家里,忍受着各种闲言碎语。叶嘉莹曾写下五言律诗《转蓬》,来描述那段晦暗心酸的日子: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叶嘉莹一边在私立女中教书,一边抚养女儿,有时不得不把女儿带到课堂上去。整整三年,叶嘉莹都在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苦痛和旁人的轻蔑。

丈夫好不容易出狱了,性情却变得暴戾,时不时对着叶嘉莹拳打脚踢。同时一家人的生计重担,也全部压在她身上。她不得不成为独立撑起家庭的“女强人”,为了老父和两个读书的女儿,她辛苦教书维持整个家庭,极尽忍耐。

为了挣钱,她同时在台北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三所学校任教。课业繁重,很快她就染上了气喘,胸口时常隐隐作痛。那是叶嘉莹一生中最昏暗的时刻,在极端痛苦中,她多次想到自杀。

但凭借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和骨子里的坚韧内核,叶嘉莹最终还是超脱了那份痛苦,从诗词中找到寄托。无论日子多苦,回家被丈夫如何欺负,一站上讲台,叶嘉莹就变得神采飞扬,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

叶嘉莹先进事迹3

叶嘉莹1923年生于北京察院胡同,1948年跟随身为国民党军官的丈夫迁往台湾。最初她任教于台湾彰化女中,之后受台静农先生赏识,1954年至1969年先后被聘于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1969年,叶嘉莹又受邀前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2013年她回到祖国定居,并受邀在天津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任教。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这是1974年,叶先生申请回国探亲,写下洋洋洒洒近2000字的《祖国行长歌》中的长词节选。在陈传兴看来,叶先生对祖国的深情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道义和使命感,是最打动他的。

“上世纪80年代初,没回国定居前,她都是自费往来于祖国和加拿大之间,为大陆的公众讲授诗词、传授吟诵的方法,2019年她向执教的南开大学捐赠1700余万元的个人版税和稿酬,成立南开大学 教育 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我觉得是时候,把叶先生的 故事 、把她的精神世界,通过影像语言,讲给观众听。”诗词、家国、血缘,在叶嘉莹先生身上相互作用交织,陈传兴希望用影像语言,把自己和叶嘉莹先生同样从中国诗词文化中获取的人生滋养,分享和传递给更多的两岸观众。

在电影中,陈传兴也完成了一次大胆的实验:“我们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中国自己的电影美学叙述方式?”

敦煌壁画、晋祠、五台山佛光寺……长短句、慢词、小令,2个小时的电影中,陈传兴试图用最中国的元素,写意悠缓又注意留白的方式,向观众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脉络以及各种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结。

陈传兴说,他相信在诗的国度里,大家可以一起翱翔,消弭所谓语言、文化、国家、时间的隔阂,同时通过诗词,为两岸民众打开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之门。

遗憾于在台湾,已经鲜有年轻人知道叶嘉莹先生、热爱古典诗词。拍摄《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实际也是在了陈传兴他自己的一个心愿,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的社会使命。

随着《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的公映,陈传兴“诗人三部曲”终曲。谈到为何要耗费10年的时间,以漫长的生命时光,去探寻诗人的精神世界?陈传兴给出的答案是,“拍的是诗人的人生,想表达和述说的,其实是中国文化在经历不同历史时期中,一直在保留的核心精神。”

用10年的时间,专注拍摄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传统派诗人,好似有陈传兴没有明说的私心。他希望用诗歌重要的黏合剂,把中华文化和历史以及整个华语世界中的人凝聚在一起。

叶嘉莹先进事迹4

《掬水月在手》是叶嘉莹先生唯一授权的一部传记电影,导演陈传兴此前曾策划拍摄了在两岸颇具影响力的文学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记录台湾最重要的文学家、作家的一生,随着《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的成功上映,标志着陈传兴“诗歌三部曲”创作终章。

导演陈传兴介绍,为拍摄全景式反映叶嘉莹先生“历经磨难又活得光亮的一生”,电影拍摄团队用时3年,分别在两岸、香港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叶嘉莹先生出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地方取景,采访了叶嘉莹先生的亲友、学生40余位,力图还原叶嘉莹先生以弘扬中华诗词为己任,历经烽火硝烟、家道变迁,活出如诗一般铿锵人生的精神世界。

“她内心中因为有古典诗词作为支撑,所以历经磨难依然能够活得足够光亮,到了晚年,她还能够想到用曾经支撑自己走过苦难的古典诗词反哺我们的民族和文化,成为整个华人世界的一道光彩。”陈传兴说,这是叶嘉莹先生最让他感动的人生力量和去拍摄这部传记电影的驱动力。他希望透过《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传递一个核心的观念:中国需要有诗。在任何时代,不管是和平、战争、苦难的时代,诗人的存在为什么都是不可或缺?

“叶老师一直在我的拍摄名单里”

2009年,陈传兴成立行人文化实验室,策划一部在两岸、香港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主题系列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记录在台湾、香港生活的最重要的几位文学家、作家的一生,他本人还参与了诗人郑愁予和周梦蝶两集的拍摄。

“叶老师作为‘诗词的女儿’,她的生命光辉和精神世界一直感召和引领我。”虽然不是学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出身,但是陈传兴对中国古典诗词有一种天然的心灵亲近。

上世纪80年代初,陈传兴在台湾一家书店偶然看到叶嘉莹先生早期诗词研究的一部代表作——《迦陵谈词》,从此就书不离身,爱不释手。“到法国 留学 时,我把这本书带在身边,这次为《掬水月在手》的电影宣发来到大陆,14天隔离期中,我还不时翻看这本书。我觉得每每翻看中国古典诗词,都会带给我一种美感,给予我滋养。”

尽管此前为拍片,陈传兴多次往来大陆,但此次大陆之行,让他对大陆、对古都北京收获别样的感受。

“我原来不知道北京的钟楼和鼓楼离得这么近,这次和朋友一起坐在什刹海一个茶馆的露天平台上,秋色浓郁的芦苇在眼前飘荡开,好似时光穿梭,我跟着当年的叶先生,穿过什刹海的胡同,到她的老师顾随先生家里吃饭。冥冥中好似天公的安排,让我跨越两岸的时光机,来讲述两岸的一段过往,叶老师就是联结两岸的一座桥。”

叶嘉莹先进事迹5

1948年春,叶嘉莹离开北平南下结婚,之后便再没机会见到顾随。叶嘉莹在怀念顾随的 文章 中这样写道:“(离开北平)三十年来我的一个最大的愿望,便是想有一日得重谒先生于故都……”然而直到1974年叶嘉莹第一次回国探亲,她才得知顾随早于1960年在天津病逝。

关于婚姻,对于很多女人来说可能是人生的全部或者说绝大部分,但是对于叶嘉莹来说,只是不愿提起的一小段往事,尽管她不愿提起,然而这段婚姻还是给她带来了太多的不幸,1948年,叶嘉莹在上海和赵钟孙结婚,对于这段婚姻没有爱情的基础,婚后也没有产生任何的爱情,两人的结合不过是叶嘉莹一时错误的选择,这一错,便错了一生。

婚后两人没有住所,借住在大姑姐家,生下大女儿后,初为人母的快乐还未来得及享受,丈夫就因思想问题入了狱,刚刚安下的家也被抄了个干净,叶嘉莹后来也连母带子的被抓入狱,后来她找到警察局长写了自白书出来,带着四个月大的孩子居无定所,借住在朋友家的过道上,晚上不敢早睡,白天不敢晚起,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为了生活她到处去找工作,同时去很多所学校任教,夜以继日的像个机器一样工作,勉强能够养活女儿和自己,丈夫出狱后,叶嘉莹还未来得及欢喜,另一个阴影立马笼罩上来,丈夫性情大变样,心理扭曲,对叶嘉莹多次实施家暴,在千难万险中都坚强的走过来的叶嘉莹,看见自己遍体鳞伤的那一刻陷入了绝望,她多次产生了自杀的想法,却为了孩子不得不活下去。

随着在教育界的成就越来越大,对诗词的研究愈加深刻,叶嘉莹的教学事业也逐步上升,由中学转到台湾大学任教,后来作为交换教师去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任教,受到了很多外国诗词 爱好 者的喜欢。

1966年,叶嘉莹带着两个女儿来到哈佛做交流者,她打算回国把父亲接到美国,在美国定居,不料遭到阻击,无法返回美国,只得去加拿大,再把女儿丈夫都接到加拿大,在加拿大那段时间,叶嘉莹一个人承受了很多压力,几乎要把她压垮。

首先是语言关,加拿大的UBC大学要求叶嘉莹用英文给学生们讲授中国古典诗词,虽然之前在美国的时候已经接触了英语,但是要用它来授课谈何容易,但是为了生计,她只得答应下来;

第二个是生计,改居家拿大是突然之举,两个女儿要从美国接来加拿大,父亲也要接来加拿大,丈夫也要来加拿大,于是叶嘉莹独自一人到处找合适的房子,添家具和生活用品,这些繁杂的工作在对于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弱女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三是家庭关系,错的人永远不能指望他会改变,尽管叶嘉莹无数次的容忍,宽容,沉默,丈夫既无用又大男子主义的恶劣性情丝毫都不知收敛,家内家外什么都做不好,那大男子主义的虚荣心和存在感怎么捍卫?那就家暴好了,通过对妻子发威来显示做丈夫权威的作风。这让叶嘉莹身心俱疲,她把所有的苦闷都写进了诗里:

异国霜红又满枝,飘零今更甚年时。初心已负原难白,独木危倾强自支。忍吏为家甘受辱,寄人非故剩堪悲。行前一卜言真验,留向天涯哭水湄。

独木危倾强自支,多么无助,多么无力又多么无可奈何呀!

因为在授课方式和学术成就得到了UBC大学的肯定,不到半年时间,叶嘉莹就被授予了终生聘约,本以为一生的苦难已经结束,不料人生最大的痛苦还在后面,

1971年,父亲因病去世,叶嘉莹悲痛万分,从此叶嘉莹的人生就没有了来处,写下一首挽诗《父殁》后,开启了自己的欧洲之行。

老父天涯殁,余生海外悬。更无根可托,空有泪如泉。昆弟今虽在,乡书远莫传。植碑芳草碧,何日是归年。

好不容易走出了痛失慈父的痛苦,好景不长,1976年春天,她的大女儿又出事了。在送母亲去机场参加亚洲学会回来的路上,夫妇俩开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出了车祸,双双身亡。

女儿的骤然离去,让叶嘉莹的人生猝不及防,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见任何人,她知道:

人与人的理解谈何容易,哪里有什么感同身受。那切肤之痛旁人是无法想象的。因此,所有劝慰的话都是那么的乏力。既然如此,就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和精力。她宁愿自己忍!

她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哭女诗,在她人生最痛苦之际,又是诗歌给了她光明和安慰,或许是一个人一生要经历的灾难也是有限的,叶嘉莹之后的人生倒是没有什么大灾大难了,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再有什么也只是一阵小风罢了。

1990年,叶嘉莹从UBC大学光荣地退休了。得知叶嘉莹退休后,国内不少大学,包括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都先后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但叶嘉莹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留在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决定建立一个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由叶嘉莹担任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开始雷厉风行的去海外筹款,还把自己在美国领到的九十多万人民币退休金捐赠出来,设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她由衷地希望领到奖学金的同学,所看到的不仅是这一点微薄的金钱,而是透过“驼庵”的名称,了解到薪火相传的重要意义和责任。

南开大学也对这个一生漂泊,半世艰辛的老先生做出了回报,为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校园里修建了一座以她的号为名的四合院式的书院——迦陵学舍,以此作为叶嘉莹的归宿,庭院种满了莲花,莲心不死,先生永在!

Ⅱ 叶嘉莹先生称留在天津是一个非常美好的选择,天津给过你哪些美好的回忆

这个城市其实我一共就去过三次,但是这三次给我的印象很深,并且每一次去都是因为有故事才去的。

再后来最后一次去的时候是为了挽留他,我可能不能接受的就是为什么一个人会说不爱就不爱了,在他面对着我说不爱的时候我的人生一下子崩塌了,我沿着旁边的小路走了一圈又一圈,突然发现这个城市从一开始就不属于我,并且突然发现自己是这么的渺小,从这次回来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去过这个城市,因为这个城市有太多属于我和他的回忆和美好,这可能就是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而最后也因为一个人忘记了一座城市,其实往往不是因为这个人难忘而是回忆难忘。

Ⅲ 叶嘉莹的人物经历

1927~1928年,即叶嘉莹3、4岁时,父母就开始教叶嘉莹背诵古诗,认识汉字。1930年,6岁的叶嘉莹就随家庭教师读《论语》,9岁考入笃志小学,一年以后,以同等学历考入北平市立二女中。
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 专攻古典文学专业。时值抗战,北平被日本占领已有将近4年之久。她的父亲已因“七七事变”随国民政府南迁,与家中断绝了音信。同年9月,其母因癌症住院,术后不久即去世。叶嘉莹便与伯父、伯母及两个幼弟一同生活。沦陷区中,生活艰苦,幸而一应家务尚有伯母操持,叶嘉莹在读书方面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在丧母的悲痛中,叶嘉莹反而写作了大量的诗词。 叶嘉莹从师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并深得顾随教授的赏识。
1945年叶嘉莹大学毕业,开始了叶嘉莹的教学生涯。叶嘉莹以她出色的才华,同时被三所中学聘为国文教师,深受学生的爱戴。
1948年叶嘉莹结婚随丈夫迁居台湾。从五十年代初任台湾大学专职教授,其后又被淡江大学、辅仁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专业人才,如今已经成长为遍布欧美大陆以及港澳台地区着名专家、教授。此间,还有一批欧美学生,从师于叶嘉莹,如今已成长为汉学专家。60年代,叶嘉莹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
1966年,叶嘉莹被台湾大学赴派往美国讲学,先后任美国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嘉莹教学与研究领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叶嘉莹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用英语讲授中国古典诗词的中国学者之一,叶嘉莹一边孕育桃李,一边与哈佛大学亚洲系主任海陶伟先生合作从事研究工作,出席了一些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如今这些成果已被哈佛大学出版。这一时期,由于中国大陆与西方世界的长期隔绝,叶嘉莹的教学研究活动,为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1969年,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1974年,叶嘉莹终于盼到了重回祖国大陆的时刻,将近三十年的分别,叶嘉莹再次踏上了多少次只在梦中出现的故乡土地。叶嘉莹一口气写了2700字的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1976年,叶嘉莹趁开会的机会刚刚去多伦多看望了结婚3年的大女儿和女婿,然后又飞至美国费城的小女儿处,只是数天之隔,叶嘉莹就接到了大女儿夫妇因车祸遇难的噩耗。叶嘉莹说:“写诗时的感情,自然是悲痛的,但诗歌之为物确实奇妙,那就是诗歌的写作,也可以使悲痛的感情得到一种抒发和缓解。但整个心情仍然是悲苦而自哀的。”
1977年,叶嘉莹再次回国,叶嘉莹走遍了祖国从南到北的山山水水,当叶嘉莹听到导游也在一首首地背唐诗时,叶嘉莹心中的诗情再次掀起了波澜,叶嘉莹深深地感到祖国的诗根仍在,诗歌不死。
1978年,叶嘉莹向中国政府提出申请回国讲学,1979年得到批准。开始了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的忙碌生涯。二十多年来,叶嘉莹应邀到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湖北大学、湘潭大学、武汉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 、兰州大学,新疆大学等几十所大学讲学,同时叶嘉莹应社会各团体的邀请,举行了数次颇有影响的古典诗词专题讲演。叶嘉莹的讲演,受到了 从七、八十岁的学者到十七、八岁的青年学子的广泛欢迎和赞许。
1982年,叶嘉莹曾将整整8册笔记交给顾随先生之女、河北大学中文系教授顾之京,并协助顾之京整理成七万字的《驮庵诗话》,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顾随全集》;又于2005年,将剩余的全部笔记交由顾之京,整理为《顾随诗词讲记》一册,2006年3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9年退休后,叶嘉莹先生每年用整整一个学期,在国内讲学。其余时间则活跃在加拿大、美国及港,澳、台等地的古典诗词讲坛上。同年,叶嘉莹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Ⅳ 叶嘉莹用生命放歌阅读答案

叶嘉莹,号迦陵,出身叶赫那拉氏,知名汉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古典诗词。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下面是我收集整理关于《叶嘉莹:用生命放歌,为文化传薪》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叶嘉莹:用生命放歌,为文化传薪》阅读原文

1974年,叶嘉莹终于得以第一次回国探亲。当时她从加拿大经香港到广州,再从广州飞抵北京。三十年不通音信,当从飞机上看到北京城的两排灯火,“我想,那是不是我当年的旧游之地长安街呢?我就流下泪来了。”

1977年再次回国,叶嘉莹发现,青年人在看《唐诗三百首》,西安、桂林的导游都会背诵古诗,周去世时天安门广场的悼念活动中,花圈和挽联上写的也都是旧体诗。“我想,我们中华民族毕竟是一个文化根底深厚的民族,虽然经过这么多的变乱,但在普遍的人民的心里,都还是很习惯旧诗词的。”叶嘉莹萌生了回国教书的念头。

“一个人不经过绝大的困苦,不会觉悟。”经历过丈夫入狱、自己被捕、失去工作、女儿女婿离世的叶嘉莹,做出一个重大选择,毅然决定回国,把中国的古典文化传给年轻人。“我要把我投向古典诗歌,做古典诗歌传承的事业。”虽然在国外生活安稳,但“诗词的那生命、那感情、那文化,它的根,一定是在中国。”

1978年,暮春的一个黄昏,叶嘉莹经过温哥华家门前的一片树林去寄信,向国家教委申请回国教学。满街的花树,一地的樱花,让她警醒年华似水,人生易老。

1979年,叶嘉莹回国,先是被安排在北京大学教授古典文学,后应恩师顾随先生之友李霁野教授之邀,到南开大学任教。在海外每讲到杜甫诗“每依北斗望京华”时双眼就会满含泪水的叶嘉莹终于回到了祖国。

“我为什么如此热衷于讲学?我越老,读古人的书籍,就越觉得我们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真是灿烂辉煌。我认为最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生命的,是诗词的创作。不只因为语言文字有胜人之处,更是因为这些作者是用他们的生命来写作诗篇,用他们的生活来实践诗篇。这是这些作品之所以打动我的原因,也是我愿意把这些作品里他们的生命、他们的感情、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品格传给下一代的年轻人的原因。”

有评论说,叶嘉莹之所以成为着名的古典诗词专家,是因为她投入与付出的是生命,诗歌启蒙了她、丰实了她、支撑了她,反过来她又用一生的痛苦与欢乐报答诗歌。而叶嘉莹自己说:“我是真的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不管教《论语》《孟子》,还是唐诗、宋词,我是把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的体验、实践都结合在里边。”

她说,自己虽然老了,但还有这么多年轻人。“我在等待,有没有一粒种子,因为我的讲解而留在年轻人的心里。多少年之后,我要等着这一粒种子,会发芽,会长叶,会开花。”

刚归国时,南开中文系为叶嘉莹安排的课程是汉魏南北朝诗,每周上两次课,每次两小时。““””刚刚结束,学生们如饥似渴,不仅是南开学生,天津其他学校的学生也赶来听课,把一间大约可容纳300人的阶梯教室挤得满满当当。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她还受邀到全国几十所高校讲学;又应各社会团体邀请举办了数次颇有影响的古典诗词系列专题讲演。凡开讲时,必定人头攒动,从七八十岁的学者,到十七八岁的青年,无不欢喜赞赏。

1989年,叶嘉莹退休。她每年用整整一个学期在国内讲学,其余时间则活跃在加拿大、美国及港澳台等地的古典诗词讲坛上。她的学生如今已经成长为遍布欧美大陆以及港澳台地区的着名专家、教授。还有一批欧美学生,已成长为汉学专家,活跃在欧美讲台,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她还捐献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万美元)建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用以吸引和培养国内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其中,“驼庵”是老师顾随的别号,“永言”则取自大女儿和女婿的名字。

现在,叶嘉莹以90岁的高龄,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两点:准备讲课、讲演、开会,看学生的论文……

叶嘉莹崇尚钟嵘《诗品》中的话:“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让人在贫贱的时候不愁苦,让内心保持平和,没有比读诗更好的了。“诗是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品性的。很多人问我90岁怎么还这么健康?我说,是学诗的缘故。”

(选自《人民画报》,有删改)

《叶嘉莹:用生命放歌,为文化传薪》阅读题目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满街的花树”,表现出叶嘉莹即将回国的愉快心情;“一地的樱花”,使她感到人生易老以及归国之急切。

B.叶嘉莹出身显赫,却屡遭磨难,是中国古典诗词给予她生命的支撑,并最终让她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C.叶嘉莹讲解古典诗词,会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其中,独具魅力,所以在国内讲课时,课堂总是人头攒动。

D.建立“驼庵奖学金”是为了纪念叶嘉莹的恩师顾随先生;建立“永言学术基金”是为了纪念意外离世的女儿和女婿。

E.“我说,是学诗的缘故”,表明是中国古典诗词让叶嘉莹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并最终让她获得了身心健康。

(2)叶嘉莹为什么选择回国教学?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

(3)叶嘉莹积极传播中国古典诗词,请结合材料说说其表现。(6分)

答案:。

(4)叶嘉莹热爱中国古典诗词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析概述,并说说自己对古典诗词的看法。(8分)

答案:。

《叶嘉莹:用生命放歌,为文化传薪》阅读答案

(1)答案(5分):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

解析:D项建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有纪念老师和亲人的成分,但主要还是为了吸引和培养国内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A项“满街的花树”并不是表现即将归国的愉快,而是与“一地的樱花”一起表现人生易老以及归国之急切。E项“我说,是学诗的缘故”是为了印证“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与获得的荣誉无关。

(2)答案(6分):①离开祖国多年,渴望回到祖国怀抱。②中国人习惯古典诗词。例如1977年再次回国,她发现青年人在看《唐诗三百首》,西安、桂林的导游都会背诵古诗词。③想把中国的古典文化传给年轻人,古典诗歌的根在中国。④年华似水,人生易老,人老思乡,叶落归根。(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答案(6分):①放弃国外安稳的生活,毅然回国,从事古典诗词教学和讲座。②不仅在国内各地,而且在欧美大陆以及港澳台等地,讲授古典诗词,传播中华文化。③捐资建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吸引和培养国内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④已经90岁高龄,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两点,准备讲课、讲演、开会,看学生的论文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4)答案(8分):原因:①中华文化灿烂辉煌,而中国古典诗词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生命;(2分)②古典诗词启蒙了她,丰实了她,支撑了她,她用一生的痛苦与欢乐报答诗歌;(2分)③要向下一代、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使更多学生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2分)

Ⅳ 九十多岁的她没有忘记初心,裸捐三千多万,自己每日吃些清粥小菜,是谁呢

叶嘉莹站在讲台上七十余年,对于她来说,她不仅仅有教书育人的责任,更是有把即将失传的吟诵传给下一代的责任。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叶嘉莹培育了大批研究古典文学的人才,有许多已是各大学的知名教授和学术领头人。

95岁的叶嘉莹先生致力于慈善事业,累计裸捐了3568万,但她自己每日却只吃一些清粥小菜,住着简陋的房屋。她即使年迈到行动不便之时,也不愿意去请保姆,直到有一次严重受伤,才不得不请保姆来打理生活。时代的洪流中,叶嘉莹绝对是那最可贵的灵魂。

Ⅵ 叶嘉莹是加拿大国籍吗

叶嘉莹是加拿大国籍。

叶嘉莹结婚后,随丈夫迁居台湾,后任台湾大学专职教授。60年代,她被应邀及派往美国、加拿大讲学。在1969年,叶嘉莹先生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从此加入加拿大国籍。

叶嘉莹从小身在书香门第,受父母良好教育的影响,幼承家学,熟读古典诗词。叶嘉莹先生于1941年考入辅仁大学国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从此开始了她与古典诗词作伴的一生。

(6)叶嘉莹住在天津哪里扩展阅读

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执教四十余年,她对南开有着别样的情愫。连续两年共向南开大学捐赠3568万元,将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也是基于此种感情。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播着中国的古典诗词文化,她更是无私捐献出自己的巨额财产,用于支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在2018年和2019年,叶嘉莹先生将自己北京和天津的房产出售所得,还有自己多年来的版税收入、稿酬所得,全都捐于南开,而她自己的生活是极度节俭的,可以说,她为了诗词,倾尽了所有,用了极一生。

Ⅶ 腹有诗书气自华

岁月沧桑了容颜,时光带走了青春,唯一不变的就是满腹的才华。惊艳了整个人生,成全了自己的梦想。“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无论经历了多少坎坷,历经多少磨难,只要心有力量,腹有诗书总会闯出一个通天大道,诗香环绕。

2021年2月17日晚8点,“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众望所归,她就是叶嘉莹老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桃李天下,传承一家。她的一生可谓曲折离奇,历经风雨。但她同样爱诗,读诗,写诗,讲诗,并在诗歌中获得人生的力量,用诗意化解了生命中的困苦和遗憾。

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老人,也是用诗歌撑起整个人生的老先生,更把自己喜欢的诗歌用自己的方式传承下去,熏陶和浸染了更多的人,甚至是异国他乡。

一九二四年阴历六月初一,叶嘉莹出生在北京西城的一个四合院里,这是一个荷花盛开的季节,父母便给她起了小名“小荷子”,大名叶嘉莹。小时候的叶嘉莹生活还是很快乐的,书香世家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贵族后代也有着自己的家族传承。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叶嘉莹既有大家闺秀的温婉娴静又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也正是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她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十岁之前她没有进过学堂,她的启蒙老师是自己的父母,姨母,伯母和大伯父。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她识字,让她接触那些有久远价值和意义的古典诗书。等她再大一点小姨就教她《论语》让她慢慢改变了从前倔强急躁的脾气变得柔顺而坚韧,《四书集注》则让她加强了记忆力。同样《唐诗三百首》是大伯母为她安排的课程,不需要理解只需要牢记,奠定了她坚实的古典文化底子,也为以后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后来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工作与她书信来往便要求叶嘉莹用文言文回信。此时的大伯父便开始了对她进行指点与教导,让她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创作之路,也为她以后的安身立命打下了基础。

伯父知识渊博,喜欢跟她讲很多诗人词人的故事,从而影响了叶嘉莹让她对诗歌也充满了热情。“一庭榴火太披猖,布谷声中艾叶长。初夏心情无可说,隔帘唯爱枣花香。”便是那个时候写下的七绝小诗,虽显青涩,却却带有少女特有的好奇和天真。那个时候的她人生是轻快的,落笔是愉悦的,清新如诗,明丽如画。

如果说叶嘉莹的童年时光里美好的,那么她的青年,中年则是曲折坎坷的。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华北很快沦陷,父亲也被迫随着国民政府撤退与家里失去了联系。不久之后叶嘉莹患上了肺积水,休学了一段时间。双重的焦虑不安下母亲忧虑成疾,患上了子宫癌,在天津做手术时染上了败血症。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母亲极力要求回家,住进了一家西医医院等到叶嘉莹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去世了。这一年叶嘉莹17岁。

母亲的离世给了叶嘉莹沉重的打击,仿佛整个世界都灰暗了,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与悲痛。写下了小词《忆萝月》:“萧萧木叶。秋野山重叠。愁苦最怜坟上月,惟照世人离别。平沙一片茫茫。残碑蔓草斜阳。解得人生真意,夜深清呗凄凉。”后来在恩师顾先生的影响下,叶嘉莹才从悲痛、伤感中走了出来,开始不再逃避,而是直面苦难。

她的恩师顾随先生辅仁大学中文系的老师,也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虽然是英文系毕业,但从来都是穿中国式长袍,讲课自称一派。如果说家庭教育给了叶嘉莹诗歌的浸润,那顾随先生就是叶嘉莹诗词路上的引路人,他的开放式教学打开了叶嘉莹的眼界,让她走上了一条贯通中西的诗词之路。在诗词鉴赏和研究上辟出了自己的天地。

每个女人都期待爱情,叶嘉莹也不例外。但她对爱情的追求不同。她认为,理想中的爱情应该是“不遇天人不目成”。遇不到合适的人,遇不到自己喜欢和仰望的人,就绝不动心,也绝不将就。可惜她从没遇上这样的爱情。她的爱人是初中英文老师撮合的,因为爱情经验不足,以为赵钟荪的失业是因为经常请假来看自己丢失的,所以在1948年南下到上海与赵钟荪结了婚,这一离开就是三十年。

在国民政府任职的赵钟荪带着叶嘉莹来到台湾彰化,在此期间叶嘉莹生下了大女儿。可是由于当时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十分紧张,当局看谁都是潜伏台湾的间谍。1949年圣诞节前夜,警察把他们一家三口都抓进了监狱。虽然不久之后叶嘉莹出来了却也失去了生活的来源与住所,不得已投奔了赵忠荪的姐姐,生活十分艰难。1953年丈夫出狱后很快又有了小女儿,只是此时的丈夫已经性情大变,有时甚者会对叶嘉莹使用暴力。这种环境下的叶嘉莹常常夜不能寐,甚至想过自杀,但为人父母的她还是为孩子改变了想法,担起了责任。甚者选择了原谅,用王安石的一首诗安慰自己:“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即便在如此困顿的生活条件下她依旧和诗歌为伴,在台北教育主管部门督学内任教,她的课非常受学生的喜欢,连下来视察都督学都听得入迷,后来又在几位老师的介绍下去了台北大学授课。紧接着又应邀去辅仁大学教诗选、词选等课程。甚至后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在广播电台开设了大学国文课,叶嘉莹也帮一些老师代课。她的课影响了整整营销了台湾一代人,无论是台湾着名诗人席慕蓉还是台湾着名作家白先勇都曾听过她的课,从而受益匪浅。

她的讲课风格很受自己老师顾随先生的影响,天马行空又不离主题。而且她的记忆力非常的惊人,任何与诗歌有关的典故的都会信手拈来。背起诗来行云流水。课堂上的她谈笑风生,可以一口气讲两三个小时,一直站着,也不喝水,十分投入。

她对诗词的热爱以及对国学的传承让她的盛名传到了国外,很快海外的学校也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为了更好的教授国学,诗词她开始恶补英语,先后到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后来又在美国友人的帮助下,叶嘉莹接到了加拿大UBC的教职,留在了温哥华任教。在此期间她以一人之力支撑起了整个家庭,供读两个女儿,赡养自己的父亲。

直到1975年叶嘉莹的两个女儿相继结婚,她自己也在加拿大、美国、台湾多地辗转,教授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词,并拿到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聘书。她开始庆幸,自己终于走完了苦难的历程,可以过几天轻松的日子了。然后生活就是这样,在你充满希望的时候会给你迎头一击,带来更大的痛苦。1976年她在美国看望完大女儿之后想要去费城看望小女儿,也正是这一决定让她失去了大女儿。二十七年终成空,安排好女儿的后事后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天不肯见人,日日哭泣。写下了《哭女诗十首》,其中一首写的是:万盼千期一旦空,殷勤抚养付飘风。

在这悲痛的日子里只有诗歌陪伴着她,让她的情感得到了抒发。同样大悲过后会有大悟,长女的去世让叶嘉莹从狭隘的“小我”中跳了出来,把自己投向了更广大更高远的人生境界,那就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力量,传播古典诗词之美,为更多的人打开一扇通往光明和力量的大门。

虽然她在海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甚至被加拿大UBC聘请为终身教授,但她更思念自己的故乡,她渴望回到祖国,那个生她养她的地方。1974年,叶嘉莹通过了申请,终于踏上了祖国大陆的土地上。当她在飞机上看到万家灯火时眼泪流了下来。为了更好的报效祖国,把诗词和国学文化传承下去,即便自费回国,住在没有马桶的四合院里她依然热情如火。先后在北大,南开任教,几百人的教室经常座无虚席,学生们甚至站在楼道里,阶梯上,窗户边听课,后来连老师们也抢着来听课。她把一片诗心和诗意带给了祖国这片大地,把诗词的美带给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她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献给了诗词和教学。用她学生的话说,叶老师真的很爱国,那个“国”就是中华的文化,中华的传统文化。自此之后,叶嘉莹的生命只属于诗词。

2018年,叶嘉莹先生宣布,将毕生积蓄捐赠给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支持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随即践行诺言售出了自己在天津和北京的房在2018年捐赠了1857万元,2019年她又捐出自己的版税追捐1711万元,累计捐赠3568万元。

叶嘉莹的回归把诗词重新带回了祖国大地,让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开始慢慢沉淀下来,用诗词赋予生活的美,用诗词感受生活,用诗词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让诗词在中华大地上再一次慢慢苏醒,让诗词的精神在中华大地正生根萌。

Ⅷ 叶嘉莹: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词

词也是很美的存在
-------读《南宋名家词讲录》有感

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 中说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里面的三种境界竟都出自于词。
词其实在唐代已经出现,而在宋朝尤为鼎盛。唐诗宋词可称作国粹,是历史长河中一颗永不黯淡的明珠。很多人会说,做人就要活得像个诗人,去寻找所谓诗与远方。可人们为什么就不说词人呢?其实词对我来说也同样是中很美的存在。
唐诗宋词有着很明显的区别,单单是它们所表现的氛围,就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很多人喜欢唐诗,因为唐代发达的经济沃土,让唐诗的工整绝句达到了极至。我则喜欢宋词,宋朝战火纷纷,形成了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词派。长短不一的词里面既包含豪壮奔放的词句,简洁明了的白话文,又会有缠绵悱恻的片语。截然不同的两流派摩擦却产生了温柔的感情,这种感情大概是对词的情有独钟。
叶嘉莹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传灯人,她的一生都生活在古诗词文赋之中,心中永远有一方诗词的净土。她说过,“须知写诗和读诗乃生命之本能”,诗词在她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细数一下人生中的所谓浪漫:夕阳,赏花,品酒,琴棋书画,而诗词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年人,拥有六十二漫长的诗词积累,在天下实在难以找到如此之人。我想,这不仅是一种晚年浪漫,更是寻找生命意义的体现。
我也很欣赏叶嘉莹先生对古诗词评价抱有理性的态度。在分析到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赏析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指出了这一句叠词的多余累赘。她认为凡事都得有个度。前八个的确写出了寂寞的感觉,诗人想找一个依托,却找不到人的气息,无所依靠。而后面六字却太过多余,给人比较故意的感觉。还有后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她认为把愁直接直白说出了反而没有了愁味,反而像李煜的《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形象的比喻让人觉得愁就像水一样无穷无尽,意境与情感更加到位。 我一直是以欣赏,以仰慕的心情去看待李清照的诗词作品,没想到这里叶先生却将其分析得如此之到位,真是甘拜下风!
从这本书里我汲取到了很多。如叠词的美感。叠词会给人以无形的生动感和亲切感。最早起源于《诗经》中的“杨柳依依”。光是“依依”一词就可以想象到翠绿的杨柳在随风摇曳的身影。画面一想象,美到人要窒息。
优秀的歌辞之词一般都有双重意蕴。表面上可以平平淡淡,实际上这之中藏着很多“幽咽怨情”。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这让我想到了辛弃疾的《青玉案》里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面上它好像是一首写与心上人的元日约会的爱情婉约诗。其实辛弃疾是豪放派诗人,有人说“那个人”其实是他自己。当时南宋政府腐败,偏安一隅,诗人在政治上孤身一人,就宛如那个在繁华阑珊灯火下的孤独人儿。这是一种又美又凄凉的词。
里面还介绍了一位我很喜欢的女词人——李清照。作者对她的评价也是很高的。《爱莲说》中提到“牡丹,富贵者也。”而李清照却像极了一朵菊花,端庄清秀,不追名逐利,是古代优雅女性的代表。她的一生跌宕起伏。早年的李清照享受着人间欢乐,“如梦令”里就描写了她出游的欢乐自由。而到了晚期,丈夫去世,国破家亡,诗词中增添了浓浓的愁思。在《声声慢》和《醉花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株菊花慢慢枯萎的样子。记得我曾看过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赌书泼茶。年轻之余,两人很喜欢互斗知识,互问某个典故出自哪本书。李清照记忆力很强,次次答对都高兴得将茶泼到衣裳上,洋溢着茶香。就连纳兰容若也把两人的例子写入诗中:“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不光是词美,诗人也很美呢。
“诗词里面是有生命的,我的英文也许不够好,我的文法、发音或许不够正确,但我一讲诗,会把我所体会到的其中的生命感情讲出来”。叶嘉莹先生发自内心的对古诗词的热爱深深打动了我。这本书不仅修养了身心,还让我更了解词的魅力。词真的是很美的一种存在,不亚于诗歌。
感谢宋词,现在我敢相信,这是世界上最美又最温柔的东西了。

ps:自己写的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