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何天津有那么多的近代名人故居
你好!
因为中国近代史都离不开天津,天津是中国近代史的窗口,所以你能找到好多名人故居
如有疑问,请追问。
② 求天津市内名人故居具体地址。越多越好。十一出去玩。有回答好的会加分的。
饮冰室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导人之一,广东新会人。和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其着作编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故居位于天津河北区民族路44号,饮冰室位于河北区民族路46号。这两所住宅是民国初年梁启超购买周国贤旧意租界西马路空地所建。民族路寓所为意式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建于1914年。主楼为水泥外墙,塑有花饰,异型红色瓦顶,石砌高台阶,建筑面积1121平方米;书斋"饮冰室"为浅灰色两层洋楼,建于1924年。首层为其书房,二楼做卧室和会客。梁启超后期着述均于此完成。"饮冰室"系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专为其设计,造型别致典雅。建筑面积949.50平方米。
吉鸿昌故居
吉鸿昌故居坐落法租界40号路(今和平区花园路5号),是一座三层小洋楼。初建于1917年,由沙得利工程司设计,共有楼房11间,平房2间,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红机砖清水墙。
吉鸿昌,河南省扶沟人。生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1913年从军,历任团、师、军长,宁夏省主席、二十二路军总指挥等职。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因反对内战,拒绝执行蒋介石向红军发动军事进攻被迫解职,携眷出国考察。1932年“一二八”上海淞沪之战爆发后毅然回国。1933年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察哈尔组建抗日同盟军,任前敌指挥,曾收复多伦。
吉鸿昌于1930年以有余堂名义买下法租界40号路这座楼房。1933年抗日同盟军在蒋介石与日本侵略军夹击下失败,吉鸿昌返回天津住在这里,继续进行抗日活动。他在这所住宅楼内筹措经费,搜集武器,进行秘密革命活动。为了适应地下工作需要,将这所楼房进行改造,将二楼的三个门改成七个门,使楼内门门相通,间间相连。楼上南侧做客厅,墙壁上悬挂吉氏亲笔所书条幅:松间明月长如此;身外浮云何足论。三楼是地下党秘密印刷室,楼下为接待地下党员住房。院墙爬满藤萝,使这座红楼熠熠生辉。
张学良故居
张学良故居坐落法租界32号路(今和平区赤峰道78号),是一所西洋集仿式楼房。张氏在二、三十年代来津常住此处。
张学良,字汉卿,辽宁省海城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东北讲武学堂毕业,历任旅、师、军长,军团司令、东北保安司令、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北平绥靖主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西北“剿匪”总司令等职。1936年张学良与西北军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双十二(193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奠定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全民抗战基础。
张氏故居有前后两幢砖木结构楼房,前楼建于1921年,为三层带地下室;后楼为二层,建于1926年。两幢共有楼房42间,建筑面积1270.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401.65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495市亩。
该所建筑造型豪华、美观、大方。前楼正面二、三层设有屋顶平台;室内宽大考究,内部楼梯、地板、门窗等均采用菲律宾木料;卫生设备具全,院内广植草坪。
该楼以张寿懿(张作霖五夫人)名义购自法国领事馆。1949年后张寿懿去香港,由其子张学铨管理出租。1956年进行私房改造后由国家经营,1960年改按公产掌管。
张自忠故居
张自忠故居先后有两处。一处在河北大经路天津市政府内后院(现河北区金钢桥医院);另一处在英租界伦敦道(今和平区成都道60号)。
张自忠,字荩忱,山东临清人。生于光绪十七年(1891),宣统三年(1911)考入天津法政学堂,1914年从军,曾先后任西北军团、旅、师长,开封军官学校校长。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犯长城,二十九军奋起抵抗,张氏率三十八师在喜峰口、罗文峪大败日军。七七事变后,张又化装出走后方,任五十九军军长,在临沂、台儿庄战役中功勋卓着,后升为三十三集团军司令,转战鄂西、豫南等地。1940年5月在湖北宜城、襄河一线截击日军主力,身陷重围,壮烈牺牲。
张氏在任天津市长期间,于1936年8月以庆安堂名义购得英租界伦敦道厚德堂川记空地一块,计4.356市亩,建成楼房一所(成都道60号)。主楼三层,后楼二层,共16间,院内另有平房14间,建筑总面积1400余平方米。主楼一楼有会议室;二楼设两座平台;三楼有屋顶平台;后楼一楼为餐厅,二楼为书房。进大门右侧平房也设有会议室,左侧平房为佣人住房及门房。这所住宅现为天津市民政局办公宋哲元故居
宋哲元,字明轩,山东乐陵人,光绪十一年(1885)生。光绪三十三年(1907)从军,北京武卫右军随营武备学堂毕业,历任团、旅、师、军长,方面军总指挥、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并先后兼任热河、陕西、察哈尔、河北省长,平津卫戍司令兼北平市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宋氏在九一八事变后于1933年率二十九军在长城抗击日寇,取得重大胜利。七七芦沟桥事变,宋哲元率部打响了抗日战争第一枪。此后转战平汉、津浦沿线。
宋氏在津住所有英租界17号路与29号路两处(今和平区新华路231号与南京路86号)。其中17号路(今新华路231号)是宋哲元于1932年以明仁堂名义购自英商先农公司经营产业,是一座二层砖木结构楼房,有楼房21间,平房8间,厦子两条,建筑面积763平方米。该楼沿新华路一侧从上到下带玻璃窗。宋氏于1932~1937年来津期间,携夫人及子女即寓居此处。
此外,南京路86号(英租界29号路)是宋氏于1934年以德荫堂宋名义购自义品公司,占地2.326市亩,是一所带地下室的西式平房,共11间,过道5间,地窨子10间,砖瓦平房2间;砖木平房4间,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院内有花坛,广植树木,是宋氏专做会客、开会与小憩之所用房。
周学熙故居
周学熙故居周学熙,安徽至德(今安徽东至)人,同治四年(1865)生,近代着名实业家。曾任开滦矿务局总办、直隶候补道。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委派周氏创办银元局、直隶工艺总局、高等工业学堂等。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唐山创办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矿务局。光绪三十四年( 1908 )又在北京创办京师自来水公司。辛亥革命以后于1912年与1915年两次出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创办华新纺织公司,在天津、青岛、唐山、卫辉创办四个华新纱厂。
周氏故居在英租界32号路(今南京路)及38号路(今澳门路)。该处系周氏于1912~1921年先后购买三块地皮约12市亩,修建成三组住宅(今南京路三多里及澳门路1-3-5-7号),人称“周公馆”。
孙仲凯故居
孙仲凯,天津人,光绪十九年(1893)生。天津“新八大家”之一(辛亥革命后,天津流行“新八大家”的说法,其中如元隆孙家、敦庆隆纪家、周益兴范家、瑞兴益金家等多属于新兴资产阶级)。孙家以经营棉纱致富,是天津着名的绸缎庄——元隆东家。1921年后又开办庆生棉纱店,包销裕元纱厂全部棉纱,并先后投资元聚、元裕、通成兴、隆生等棉纱庄及普丰、祥丰、庆益等银号、庆义米面庄等,是天津着名的商业资本家。
孙氏故居在法租界樊主教路(今和平区新华路120号)。1933年孙家在这里购得空地一块,计3.96市亩,委托中国工程司阎子亨建筑师设计。
孙氏故居有一个大的院落,大门为屋字式门楼,门洞前后侧设计为古典式双圆柱。东西向长方形庭院,按坐北朝南顺序排列三幢三层(局部四层)楼房,砖木结构、大筒瓦顶(局部为平顶),机砖清水墙(局部为混水墙),木楼板。除中楼正面外檐为玻璃门窗、混凝土楼梯外,其余均为菲律宾木门窗、楼梯。室内装饰豪华,设备齐全。中楼底层中间部突出,顶子做成红缸砖面层,作为二楼门厅的平台,两侧有弧形单跑仿青石刷石阶梯。院内建有门房、车房、厨房、储藏室及一座小花园。
石元仕故居
石元仕故居石元仕是天津着名的八大家之一(“八大家”是天津近代的巨富豪门。相传在咸丰年间开始流传有关“八大家”的口诀:“韩、高、石、刘、穆、黄、杨、益照临”。韩是指天成号韩家;高是指益德裕高家;石是指杨柳青石家;刘是指土城刘家;穆是指正兴德穆家;黄是指振德黄家;杨是指长源杨家及益照临张家),人称“杨柳青石家”,是一个大地主兼大资本家。
石家大院位于杨柳青镇估衣街--河沿街,始建于光绪元年(1875)。其后又陆续扩建,形成一所大的庄院,占地6000平方米,南北长96米,东西宽62米,有房屋200余间,建筑面积2960平方米。
石家大院建筑宏伟。在院中间以四角垂花门楼串通的甬道为中轴线,把整座建筑分割为
东西两部分,排列成五进院。西部由北往南第一进院是北客厅;第二进院是串廊院,与南面鸳鸯楼相接;第三进院有戏台一座,并建有南客厅;第四进院南面为花厅接待贵宾,北面大厅陈设古玩、字画;过月亮门进入第五进院建有外帐房。迎面南门有一座砖雕大影壁。东部由北往南第一进院为内帐房与北客厅;第二、三、四进院为住宅和女客厅;第五进院是南书房。通过东部院子的东侧甬道,建有厨房、车棚、马厩、佣人住房等。
石家大院全部建筑均采用楠、樟、柏等优质木材;石料为大青细石,建筑主体是磨砖对缝,彩绘油漆、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工艺装饰除我国传统风格外,还兼收西方造型,使整座建筑显得色彩斑斓。
曹锟故居
曹锟,直系军阀首领。1938年5月在天津病故。他是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个大总统,在天津有四处豪华住宅。
其一,在河北五马路、黄纬路,叫“曹家花园”,这所住宅原系买办孙中英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所建。1922年转卖给曹锟后又大兴土木,增建廊庑、亭池、岛榭,建成一座豪华的园林别墅。占地面积200余市亩,楼、平房4000多平方米。
其二,在英租界19号路(今和平区河北路211号),1922年建,有前后两道院。前院建中西结合二层带地下室主楼一座,砖木结构,高台阶;后院建三座二层小洋楼,并列建一座花墙将前后院分开。三所小楼中右侧是少爷楼;左侧为小姐楼;中间是宾客楼。靠两侧院墙建两座条形带地下室小楼,是男女佣人住房。中有一个地下室建有水牢(男牢)、旱牢(女牢),整所住宅共有楼房78间,平房27间,建筑面积2370平方米。
其三,在英租界43号路(今和平区洛阳道45号)。1923年建,为西式二层砖瓦楼房,带地下室,共有楼、平房42间,建筑面积1153平方米。主楼前檐有四棵钢筋混凝土立柱,塑有花纹。外墙镶黄色瓷砖,内部装饰考究,全所楼房富丽堂皇。
其四,在意租界二马路(今河北区民主道27~29号),1919~1920年修建,前后共两幢二层带地下室砖木结构西式小洋楼,占地面积5.66市亩,共有楼、平房月间,建筑面积2468平方米。
③ 天津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步行街
天津是一座着名的城市,这里和北京很近,自古以来就是天子的渡口,曾经有很多的名人在这里居住,例如张学良、梁启超等名人都在此居住,而且天津曾经还被作为租界出去了,所以在天津还有一些异域风情,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所以在天津还有不少的名胜古迹。如果说最能展现老北京风味的是胡同,那么展现天津的是什么呢?就是天津古文化街。
其实曾经的古文化街有很多的古建筑,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没了,如今我们看到的是修复后的。在街上无论是古玩字画,还是一些小物件,小东西,都在这条古文化街中被展现了出来,所以这里才是天津最受欢迎的文化街,而且这里还是一处5A景区,而且免费开放。很多人都说我国的两大良心景区,一个是西湖,另一个就是天津古文化街了。
总之天津是一处非常不错的旅游城市,而天津古文化街又是天津最值得一去的景区,这里的古文化、历史,还有老天津的魅力,无不吸引着人们前往游玩。这里的交通便捷,无论是自驾游还是乘坐公共交通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那么你去过这里吗?你对这里有什么看法呢?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欢迎留言评论。
④ 天津都有那些名人故居
吉鸿昌故居
吉鸿昌故居坐落法租界40号路(今和平区花园路5号),是一座三层小洋楼。初建于1917年,由沙得利工程司设计,共有楼房11间,平房2间,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红机砖清水墙。
吉鸿昌,河南省扶沟人。生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1913年从军,历任团、师、军长,宁夏省主席、二十二路军总指挥等职。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因反对内战,拒绝执行蒋介石向红军发动军事进攻被迫解职,携眷出国考察。1932年“一二八”上海淞沪之战爆发后毅然回国。1933年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察哈尔组建抗日同盟军,任前敌指挥,曾收复多伦。吉鸿昌于1930年以有余堂名义买下法租界40号路这座楼房。1933年抗日同盟军在蒋介石与日本侵略军夹击下失败,吉鸿昌返回天津住在这里,继续进行抗日活动。他在这所住宅楼内筹措经费,搜集武器,进行秘密革命活动。为了适应地下工作需要,将这所楼房进行改造,将二楼的三个门改成七个门,使楼内门门相通,间间相连。楼上南侧做客厅,墙壁上悬挂吉氏亲笔所书条幅:松间明月长如此;身外浮云何足论。三楼是地下党秘密印刷室,楼下为接待地下党员住房。院墙爬满藤萝,使这座红楼熠熠生辉。
霍元甲故居陵园
精武元祖霍元甲,以其精湛的武术技艺、强烈的爱国精神享誉中外。天津西青区小南河村的一座农舍便是霍元甲的故居。这是一个青瓦土坯墙普通农舍式的院落,内有一明两暗的三间土坯房,房屋内陈设着当年的生活用具及当时情况的简介,堂屋内霍元甲的遗像是19O9年在津拍摄的,两侧的唁联“一生侠义、盖世英雄”是他的次子霍东阁所写,东属为霍元甲生前的卧室。
霍元甲(1869-1909年),出生于天津的武术世家,自幼苦练武功。他的武功不仅继承了祖传绝技,而且旁参各派,博采众长,练就了超群武艺,曾打败了当时号称天下无敌的俄国大力土和英国大力士,力挫日本柔道队,大振国威。为了强国强民,他在上海创办了上海精武体育会,孙中山曾为之题写“尚武精神”几个大字。后来,霍元甲被人以治病为名投毒害死。他死后,其弟子扶枢归里,将他葬于小南河村南。霍元甲虽英年早逝,但是他所倡导的精武精神却得以流传和发扬。
目前,精武体育会已遍布国内外,尤其在东南亚等地更为盛行。为了纪念这位精武元祖,家乡人民为他修建起陵园,在墓前的汉白玉牌坊上刻有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尚武精神”四个金字,霍元甲的半身塑像屹立于陵园的花木丛中。
张学良故居
张学良故居坐落法租界32号路(今和平区赤峰道78号),是一所西洋集仿式楼房。张氏在二、三十年代来津常住此处。
张学良,字汉卿,辽宁省海城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东北讲武学堂毕业,历任旅、师、军长,军团司令、东北保安司令、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北平绥靖主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西北“剿匪”总司令等职。1936年张学良与西北军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双十二(193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奠定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全民抗战基础。
张氏故居有前后两幢砖木结构楼房,前楼建于1921年,为三层带地下室;后楼为二层,建于1926年。两幢共有楼房42间,建筑面积1270.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401.65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495市亩。该所建筑造型豪华、美观、大方。前楼正面二、三层设有屋顶平台;室内宽大考究,内部楼梯、地板、门窗等均采用菲律宾木料;卫生设备具全,院内广植草坪。
该楼以张寿懿(张作霖五夫人)名义购自法国领事馆。1949年后张寿懿去香港,由其子张学铨管理出租。1956年进行私房改造后由国家经营,1960年改按公产掌管。
徐世昌故居
徐世昌,字卜五,天津人,咸丰五年(1855)生。清末曾两次出任军机大臣。辛亥以后,于1918年任北洋政府大总统,1922年被曹锟逼迫下台隐居津门。
徐氏在津置有多处房产,其中在英租界牛津道(今和平区新华南路与睦南道、马场道交口),购得空地一块15.3市亩,修建了九所楼房共计181间,建筑面积4347平方米。这九座楼房虽然建在一块宅基上,但自成体系,徐氏自住一所,其余为眷属分住。
徐氏自住的是一个独立大院,占地6.35市亩,共有楼房26间,平房4间,建筑面积1085平方米,是一所西式三层楼,混合结构,红砖瓦顶。楼门前四磴台阶、平台,红缸砖砌面,一楼有客厅、休息室、更衣室、餐厅、洗澡间等;二楼为卧室、书房、办公室、内客厅;三楼为顶子间。
此外,徐世昌还有一所住宅,在英租界咪哆士道(今和平区泰安道),是他在1927年化名徐弢乔购买汉森洋行宅地9市亩,修建成西式砖瓦三层楼房一座,计27间,平房17间。这所建筑是花园住宅,造型美观,庭院内有假山、亭子、鱼池、花窖等。
黎元洪故居
黎元洪,湖北黄陵人,同治三年(1864)生。辛亥武昌起义后被拥戴为领袖,借此声誉,先后于1916年与1922年出任民国政府大总统。下台后隐居天津,他在津有两处住宅。
其一,在英租界盛茂道(今和平区河北路219号)是他1912与1918年先后以黎大德堂名义购自英租界工部局,土地共三块8.096市亩,后又购自张金鉴堂上地4.69市亩。黎氏在买进这些土地后,委托一个外国建筑师,先后建成东楼、中楼、西楼、戏楼与花园等,共建房171间,建筑面积8516.5平方米。其中楼房150间,平房21间。东楼房是一所西式二层带地下室混合结构,机砖、瓦顶,双槽门窗,菲律宾木地板;西楼为法式三层楼房,高台阶,楼上有平台、凉亭、装饰富丽堂皇。中楼又叫鸳鸯楼,也是一所西式二层楼房,前后被花园围绕。戏楼有休息厅、客厅,一些着名的演员在此唱过堂会。
其二,在德租界威廉路(今河西区解放南路256号),是黎氏1917年以宋卿府君名义购置的一块3.72市亩房产,经拆除后修建成一所花园住宅,共有房44间,建筑面积1878平方米是一所西式三层洋楼,砖混结构,混水墙,砂石面,尖形瓦顶,大理石台阶,整座建筑与室内装饰都十分讲究。院内有喷水池、方亭、石雕仙人像等,黎氏于1928年即死于这寓所。以上两所住宅几经拆改建,原建筑不复存在。
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戊戍变法主要成员之一,与康有为齐名,近代史称“康梁变法”。辛亥革命后曾先后出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币制局总裁、财政部长等职。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很有影响的人物,一生着作甚丰。他于民国初年在天津意租界西马路(今河北区民族路)购得一块地皮,面积约4市亩,于1914年建成一所住宅,此后又建一所书斋--饮冰室,住宅为二层西式楼房,前后共有两幢。前楼为主楼,带地下室。一、二层各有9间居室。整体建筑分为两部分,东半部为梁氏专用,有小书房、客厅、起居室等;西半部是家属住房。后楼为附属建筑,有厨房、锅炉房、贮藏室、佣人住房等。前楼与后楼有走廊、天桥连接。整所建筑面积1100余平方米,主楼为砖木结构,水泥罩面,塑有花纹,异形红色瓦顶,石砌高台阶,双槽门窗,整所建筑相当讲究,有花园、汽车房、传达室。
饮冰室在今河北区民族路46号,与住宅(民族路44号)相连,建于1924年,是一所浅灰色两层小洋楼。楼内正面有三个小拱厅,门前两侧是石台阶,当中有蓄水池,池中雕一座石兽,口中喷水常年不断。一楼正中为大厅,大厅周围5间房子除1间为杂房外,其余为书房和图书室。二楼靠西北角也是1间大厅,靠东南角有几间主要作卧室或图书资料室。梁氏后期就住在这里从事着述。
梁氏的饮冰定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为天井外廊式带封闭罩棚。建筑造型别致,正中大厅实际是天井院的罩棚,罩棚高出屋顶,用花玻璃镶成。该所建筑共有房34间,建筑面积949.5平方米。
张自忠故居
张自忠故居先后有两处。一处在河北大经路天津市政府内后院(现河北区金钢桥医院);另一处在英租界伦敦道(今和平区成都道60号)。
张自忠,字荩忱,山东临清人。生于光绪十七年(1891),宣统三年(1911)考入天津法政学堂,1914年从军,曾先后任西北军团、旅、师长,开封军官学校校长。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犯长城,二十九军奋起抵抗,张氏率三十八师在喜峰口、罗文峪大败日军。七七事变后,张又化装出走后方,任五十九军军长,在临沂、台儿庄战役中功勋卓着,后升为三十三集团军司令,转战鄂西、豫南等地。1940年5月在湖北宜城、襄河一线截击日军主力,身陷重围,壮烈牺牲。张氏在任天津市长期间,于1936年8月以庆安堂名义购得英租界伦敦道厚德堂川记空地一块,计4.356市亩,建成楼房一所(成都道60号)。主楼三层,后楼二层,共16间,院内另有平房14间,建筑总面积1400余平方米。主楼一楼有会议室;二楼设两座平台;三楼有屋顶平台;后楼一楼为餐厅,二楼为书房。进大门右侧平房也设有会议室,左侧平房为佣人住房及门房。这所住宅现为天津市民政局办公用房。
天津静园
静园位于和平区鞍山道70号,建于1921年。主要建筑为前后两幢砖木结构二层西式小楼及书房、库房等,占地3360平方米,建筑面积2062平方米。其内部装修为日式住宅。园内曲径长廊,怪石清泉,设有地灯。周围庄墙环绕,装饰讲究,显示出一个“静”字。该建筑原名乾园,是民国时期参议院议员、驻日公使陆宗舆的住宅。1929年7月,清帝溥仪携婉容、文秀由张园迁此居住。因溥仪的“静观变化、静待时机”,故得名静园。静园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叔同故居
李叔同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平湖人,出身富商兼书香门第。自幼酷爱文学艺术,以擅长书法、绘画、音乐、篆刻而闻名中外。后来他目睹北洋军阀祸国殃民,心灰意冷,出家为僧,法号弘一,世人尊称“弘一法师”。李叔同故居位于海河岸边的河北区粮店后街60号院内。这座呈“田”字形的清代建筑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纪念这位生长在天津的中国近代文化大师,1990年10月23日李叔同书法碑林河北区宙纬路揭幕。碑林系古典园林式建筑,镌刻着大师中晚期书法80多件,一座1.2米高的大师铜塑像巍然矗立其间。碑林还刻有众多着名书法家的咏怀之作。
⑤ 天津着名景点
天津着名景点有以下几个:
1、天津之眼。天津之眼是天津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桥上的摩天轮,也是一处网红景点,景区坐落于天津市红桥区三岔河口永乐桥下,而摩天轮转到最高点的时候,相当于35层楼的高度,能够俯看天津城区的景观,摩天轮运营一圈大约30分钟,可以缓慢舒适的观赏周围开阔的景色。
⑥ 为何天津有那么多的近代名人故居
因为天津因漕运而兴起,1404年12月23日就正式筑城。
自1860年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后,英法等九国在天津设立租界,清廷洋务派亦在天津兴办实业,使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
在领风气之先的同时,天津近代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发展迅速。由天津开始的军事、教育、司法、交通、通讯、工业等方面的近代化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在天津开端口以前,特别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曾先后数次发动针对大沽口的战争。1858年5月,英法联军向炮台侧面登陆,清军发炮反击,杀伤联军士兵近百人。然而直隶总督谭廷襄弃守逃亡,使南北炮台陆续被攻占。清政府被迫与俄英法美四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由于这些种种历史原因,天津出现了很多的近代名人。
⑦ 天津这10个游览地,每一个都值得去参观!看看你去过几个
说起天津,我觉得算是中国城市里比较低调的了,有资本却不张扬,好像天津人也乐于安安稳稳悠然自得过自己的小日子,发生什么大事,也不急不慌,半天慢条斯理地来一句“我当嘛事儿~”。天津算是比较独特的,有很多欧式建筑,当年不少名流居住在这,热闹非凡,如今繁华褪去,这些保存完好的建筑成为人们参观之地,用以了解那段 历史 。
1、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全称天津永乐桥摩天轮,跨海河连接河北区与红桥区,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兼具观光和交通功用,是天津的地标之一。
摩天轮高度为120米,轮外装48个透明座舱,每舱可乘8个人,舱内舒适宽敞,有空调调节温度,可同时供384人观光,依据季节不同安排运营时间。摩天轮依靠电力驱动,匀速旋转,约30分钟左右旋转一周。座舱到达最高处时,乘客能看到方圆数十公里的景致,海河风貌尽收眼底。
摩天轮转动速度并不快,可以看到两侧的车辆疾驰而过,挺好玩的,很适合带孩子来~
天津之眼,除了白天好玩,晚上更是别具风情!夜色璀璨,灯光迷人,和爱的人在摩天轮最高处牵手许愿,说不定愿望会成真哦!
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自疫情结束恢复营业后至2020年12月31日,天津之眼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实行免门票。
去之前最好提前预约,免得排长队哦!
地址:天津市红桥区三岔河口永乐桥上
2、五大道
五大道在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南部,东、西向并列着以成都、重庆、大理、睦南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是迄今天津保留最为完整的洋楼建筑群,天津人把它称作“五大道”。 五大道地区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建筑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其中最具典型的300余幢风貌建筑中,英式建筑89所、意式建筑41所、法式建筑6所、德式建筑4所、西班牙建筑3所,还有众多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庭院式建筑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筑等,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除了各国建筑之外,五大道还有无数名人故居。2011年,五大道被天津市规划局确定为五大道 历史 文化街区。
这里每座建筑都承载了一段让人魂牵梦绕的故事,那故事是一个人一生的风起云涌。
3、五大道博物馆
五大道 历史 博物馆为一家小型私人博物馆,共有九个展厅,近千件来自五大道的文物,还原了上世纪初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生活场景。
这里有从当年英国本土运来的柚木雕花长台;有出自某军阀家庭藏有暗道的壁炉和古董挂钟;有式样奇特洋味十足的百年前欧式家具等等。此外,博物馆再现了百年前豪邸的内部场景,从电门开关,插销门把手,到水龙头、地板和砖瓦都是五大道豪门中曾经使用过的旧物。
在馆中漫步,聆听讲解,了解五大道的 历史 与变迁。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民园广场二楼
4、孙殿英旧居
孙殿英故居为三层砖木结构楼房(带地下室),红瓦坡顶,清水砖墙。建筑高大舒展、富丽堂皇、错落有致,拱券窗、矩形窗以及绞绳状双柱等诸多立面装饰均有体现,带有折衷主义建筑特征。
孙殿英故居为英国古典式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物的外形高低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在私人别墅里是比较考究的。它共有四层楼,二楼的平台有八根白色的立柱直顶到三楼,显得古朴典雅,三楼的中间四个房间朝南处有四个门通向平台,四楼的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平台。
自“天津小洋楼”开篇以来,恐怕没有哪个小洋楼的主人像孙殿英这样充满争议,也没有哪座小洋楼像睦南道20号的孙殿英旧居这样,有过如此不堪回首的 历史 。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20号
5、张作相旧宅
建于1929年,西洋古典风格,三层砖木结构楼房,多坡瓦顶,坡式台阶,带地下室,外檐墙凹凸多变,镶嵌水泥花式,三层方窗和拱形窗形成对比。一楼客厅60多平方米,有罗马柱、拱券、花式柱头,墙上镶有比利时生产的巴洛克式大玻璃镜。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4号
6、庆王府
庆王府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55号,始建于1922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天津市特殊保护等级的 历史 风貌建筑,也是天津五大道文化 旅游 区的知名景点。
庆王府为清宫太监小德张所建,后被寓居天津的庆亲王载振购得,俗称“庆王府”。该建筑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带地下室),首层和二层均设通敞柱廊。建筑形体简洁明快,室内装饰豪华,富有中西合璧的韵味。
这座小型展览馆,对庆王府的 历史 进行了图文并茂的中英文介绍,分为“小德张建房”、“庆亲王寓居”、“变迁与传承”三个板块,同时还展示了一些物品,值得驻足细看。
五大道的 历史 名流故居远不止这些,您不妨停留几天,慢慢欣赏,细细品味天津的 历史 底蕴。
乘坐马车游览五大道感觉好像回到了上世纪,很有特色;除此之外,还可以乘人力车或电瓶车,当然全程都有讲解~如果一个人闲来无事时,骑辆自行车穿梭于各座洋楼中,也很有趣;要是压根不着急,那建议您步行,慢慢逛~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55号
7、意式风情街
天津意式风情街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原意大利租界,由河北区五经路、河北区博爱道、河北区胜利路、河北区建国道这四条河北区的道路合围起来的四方形地区统称为意大利风情区,保存完整的欧洲建筑近200余栋。
天津意式风情街以体现浓郁的意大利风情为宗旨,将风情区建设成为集 旅游 、商贸、休闲、 娱乐 和文博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区。景区紧挨着海河,有大量意大利风情建筑。逢春夏秋三季,天津的意大利老租界的新意街变成了不夜城。
这里意大利风格的小洋楼成群,和解放路的银行大厦截然不同,让您感觉彷佛置身于马可·波罗故乡的古老小镇,温馨又随和。其实,街区中心喷水柱的圆形广场的名字,就叫马可·波罗。在意大利老租界里,还有梁启超的饮冰室、曹禺故居、李叔同故居、袁世凯及冯国璋的府邸等。白天游人不多,很适合参观拍照。
这里有不少名人故居,有空慢慢逛~
8、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故居及“饮冰室”书斋坐落在天津河北区民族路44、46号,占地2500平方米。2002年10月在梁启超原寓所修建成“天津梁启超纪念馆”。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饮冰室主人,是近代中国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社会 改革家和网络全书式的学术大师。1912年在结束了长达15年流亡生活归国后,于1915年定居天津。
梁启超纪念馆由两部分组成。展览设在“故居”楼内。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为主题,分12个展室。有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护国战争、巴黎和会等,最后一间展室展现的是梁启超的家庭及其九个子女成材的故事。图、文、物并貌,内容丰富。复原书斋“饮冰室”,“饮冰室”为两层半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风格建筑。一楼为梁启超工作区,书房为主题。二楼是梁启超生活区,室内陈设中西相兼,融华夏书香与西洋气魄为一体。这是梁启超最后两年主要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中国文化史》、《儒家哲学》、《辛稼轩年谱》(未完)等着名文章的诞生地。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4号
9、李叔同故居
李叔同故居原位于河北区粮店街60号,是一座清朝年间建造的一套由四个四合院组成的大宅院,平面呈田字形,有房60余间,占地1400平方米。院内建有游廊和小花园,室内陈设精致,环境幽雅。在宅院里有一西式书房,取名“意园”,是李叔同1910年从日本学成重返故里时修建的,以示一展宏图的意愿。院内花园游廊环绕,雕梁画柱交辉,室内陈设精致,环境幽雅宜人。
后来,由于住户繁杂,年久失修,粮店后街60号逐渐失去了本来面貌。2007年12月31日天津市政府在老粮店后街的原址上开工重建李叔同故居,之后又对故居内部进行了装饰和布置,建立了“弘一法师——李叔同故居纪念馆”,2011年12月30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参观。
重建完成的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与滨海道交口处,总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分为园林景观和故居两部分。
李叔同即弘一法师,平湖人,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知名的佛教高僧。他出身书香世家,通古博今,曾东渡扶桑,专攻音乐和绘画,创办中国第一个话剧社团“春柳社”,并主演了《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名剧。后来他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并南下福建泉州,穷其一生潜心钻研佛经戒律,终成一代宗师。李叔同在天津河北区粮店街60号度过了青少年时代,20岁后才离开。正是在那里,他积累夯实了自己的文学、艺术基础。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粮店后街60号院内
10、曹禺故居
曹禺故居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东侧。坐东朝西,砖木结构二层小楼,始建于清末。东至民主道21号院墙,西抵民主道27号院墙,北起南临民主道23院墙。现有小院狭窄,二层小楼,五间平房。23号院(前院)坐南朝北,有过道二层,前后两个独立小楼。
23号院占地面积510.89平方米,建筑面积483.29平方米。25号院占地面积401.55平方米,建筑面积343.82平方米。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7-9号
⑧ 天津意风区的名人旧居有哪些呢大家有什么游玩建议吗
意式风情区内包含河北区进步道、河北区民族路、河北区民主道、河北区民生路、河北区自由道、河北区光复道、河北区光明道等多条道路,是意大利本土之外最大的意式风格建筑群,有梁启超、曹禺、张廷谔、曹锟、袁世凯、齐耀珊、张学铭、曾国藩家族、冯国璋、李叔同、汤玉麟、等多处中国名人故居。天津意式风情区,前身为意大利在境外唯一的租界,是亚洲唯一一处具有意大利风格的大型建筑群。您可以白天在意式风情区拍拍照,逛逛名人故居,天津市规划展览馆也在那儿,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晚上可以在酒吧吃点东西听听歌。
⑨ 天津市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文化遗址和文化现象
文化名人和遗址:梁启超的饮冰室,在河北区意式风情街 霍元甲故居和陵园 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区小南河村。霍元甲是近代爱国武术家。 袁世凯冯国璋故居在民主道 出了周和温两位总理 南开中学百年老校 鞍山道上的静园 末代皇帝溥仪的故居 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70号。鞍山道上的 孙中山的故居张园 现为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59号院。
李叔同故居和书法碑林李叔同即弘一法师,是天津出生的中国文化名人,被誉为"津门才子"。故居坐落在天津河北区粮店街62号。 李纯祠堂 清代王府 第三文化宫 坐落在天津市南开区南丰路。
文化遗址:
【巨葛庄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东南津南区巨葛庄
【围坊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围坊
【西钓台贝壳墓】位于天津城西南静海县西钓台村北
【邦均西周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邦均镇,面积约6万平方米。
【张贵庄战国墓】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张贵庄南2.5公里处贝壳堤上
【田庄坨先秦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东北宁河县田庄坨村,面积25万平方米。
【秦城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宝坻县辛务屯潮白河北岸~
【泉州故城】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武清县城上村。
【邦均汉墓群】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邦均镇盘山南麓的丘陵地带,分布范围约1平方公里。
【西钓台古城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西南静海县西钓台村。
【鲜于璜墓】位于天津城北武清县高村乡兰城村东南。
【别山汉墓群】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别山镇。
【东滩头墓地】位于天津城西南静海县东滩头村东。
【军粮城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镇西。
【黄崖关古长城】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绵延于天津城北蓟县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建于北齐天宝初年
【千像寺石刻】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盘山。
【天成寺】位于天津城北蓟县盘山莲花岭北。又名福善寺。
【古佛舍利塔】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又称天成寺塔。位于天津城北蓟县盘山天城寺大殿西侧。
【定光佛舍利塔】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天津城北蓟县盘山主峰--挂月峰顶,海拔864米。
【独乐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天津城北蓟县城内。
【白塔】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城内。
【漕运遗址】位于天津城西北武清县河西务镇西北3公里处东仓村和西仓村一带。
【御衣局记碑】现存天津市蓟县文物保管所。
【天后宫】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区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三岔河口西岸。
【潮音寺】位于天津市塘沽区海河西岸的西大沽境内。
【玉皇阁】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玉皇阁大街。
【文庙】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南开区东门里大街。
【渔阳鼓楼】坐落在天津城北蓟县县城中心十字街北口的墙门洞之上。是天津地区仅存的一座钟鼓楼建筑。
【文昌阁】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区南运河畔的杨柳青镇。
【大悲院】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26号。
【天尊阁】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城东北宁河县丰台镇。
【清真大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大寺前街。
【吕祖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号。
【大沽口炮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塘沽区大沽口海岸南岸。
【望海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桥口北端,原名"圣母得胜堂",清同治八年(1869)由法国天主教会建立。
【红灯照黄莲圣母停船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红桥区旧贾胡同北口南运河岸。
【鲁班庙】坐落在天津城北蓟县县城。占地800平方米,由山门、大殿和东西配殿组成。
【石家大院】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原是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士的住宅。
【广东会馆】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南门内大街。
【西开教堂】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滨江道西口。建成于1916年。
【觉悟社旧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宙纬路三戒里4号。
【大革命前后天津革命基地之一的旧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义庆里21号。
【中共天津地委旧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长春道普爱里21号。
【中共中央印刷厂旧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唐山道47号。
【五村农民反霸斗争旧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五村"即现今天津市河西区的小刘庄、小滑庄、东楼、西楼和贺家口,以前曾是5个毗邻的村庄。
【吉鸿昌旧居】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花园路4号。
【中共北方局旧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天津市和平区黑龙江路隆泰里19号。是一楼一底的普通楼房。
【盘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盘山。
【王兰庄抗日救亡运动义务宣教点旧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王兰庄。
【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药王庙东大街2号。
【名联堂】位于天津城北蓟县黄崖关关城东墙处一院落。
⑩ 天津哪家商场东西的性价比最高
楼上的,人家问的是商场,曙光里,大胡同是商场么?!
年轻人最爱逛的商场当然是津乐汇了,陈设的特别好,一进去就有逛街、买东西的欲望。
麦购是时尚年轻人的首选,4~5楼的小店更是钟爱有佳。
有点经济基础的去逛伊势丹和伊都锦是不错的选择。伊都锦里超多牌子我都十分中意。
买运动装备最好的去处就是友谊新天地了,牌子比较齐全。
楼主问哪个商场的DD性价比最高,就是看哪个商场优惠活动最值。百盛是一年到头基本上都有活动的,但是牌子太少了,又小,转的很不过瘾。新世界不错,平时活动也不少。
这两天商场一般都是买200减100,津乐汇买300减158,这样看来是不是稍微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