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八上历史平时做什么卷子
扩展阅读
广州骨折护理多少钱 2025-07-23 22:29:06
广州长秦医院怎么样 2025-07-23 22:20:00

天津八上历史平时做什么卷子

发布时间: 2022-10-10 05:34:54

‘壹’ 八上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多读书,读不同观点的书,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能够增强自己判断真伪的能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上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

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

D. 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

2.英国是近代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其根本原因是( )

A. 虎门销烟对英国打击最为沉重

B. 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C. 有印度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

D. 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是世界殖民霸主

3.《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下列哪些规定出自该条约( )

①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端口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增加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清朝时候,商人张三从上海运一批货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里的“清政府条约”是指( )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

5.导致如下图中1843年前和1843年清朝纺织原料及纺织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英国机器纺织品的倾销

C.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 《马关条约》签订

6.下列有关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C. 鸦片战争是中国与法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D. 洪秀全是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7.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 广州

B. 香港岛

C. 台湾

D. 辽东半岛

8.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9.“今大皇帝 (道光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段史料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个条约有关?( )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10.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暴行是( )

A. 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 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C. 洗劫并放火焚毁了圆明园

D. 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

11.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 )

①永安建制②创立拜上帝会③金田起义④定都天京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12.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愿望的革命纲领是()

A. 《四洲志》

B. 三民主义

C. 《海国图志》

D. 《天朝田亩制度》

13.1861年的某一天,法国军人巴特雷写信给雨果,炫耀“这次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雨果回信谴责“这次远征”是“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巴特雷和雨果往来信件中讨论的事件是( )

A. 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B. 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14.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边的是( )

A. 厦门

B. 福州

C. 上海

D. 广州

15.英法联军舰队指挥官何伯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在‘亚罗号事件’之后,联军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些过火,但并没有侵占中国的企图。最重要的是,联军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下列各项中有力地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 )

①英国侵占香港岛②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通商口岸③逼迫中国赔偿英法军费④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④

16.“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着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A. 英国军队

B. 法国军队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17.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

A.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C. 获得更多的赔款

D. 允许外国使者进驻北京

18.1857——1859年印度爆发反英民族大起义,而在遥远的中国一场大起义也在爆发,它是( )

A. 黑水党起义

B. 义和团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戊戌变法运动

19.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

A. 缺乏科学理论

B. 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 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 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20.观察表格,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小农经济的破产

C. 纺织工业的发展

D. 协定关税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21.材料一(鸦片战争前)英国商人主要向中国输出毛、棉织品,而从中国输入茶、丝等物。但英货在中国市场上销路不大,这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还具有顽强的抵抗作用。在正常的情况下,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发生逆差。在干隆四十六年到五十五年(1781-1790)间,中国茶叶输英总值是9626万元;干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1781-1793)间,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2.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

材料二

材料三(鸦片)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泄泄,弛缓的意思)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英贸易的状况。(不得摘抄原文)

(2)材料二反映出1799年-1838年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呈怎样的趋势?

(3)根据材料三,指出林则徐认为鸦片“流毒于天下”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39年6月,林则徐做出了什么禁烟壮举?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40年代,英国最早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又率先实现工业革命,一个多世纪的积累与聚集,使其一跃成为当时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鸦片战争前后,英国每年的煤产量达到3000多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40万吨;机械纺织所用的棉花量达到5.2亿多万磅;筑成铁路数千千米。英国2/3的劳动人口从事工业生产……1836年,英国拥有大小船舰500余艘。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一个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清朝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编制上虽有八-九十万人,但武器(冷兵器为主)落后,其装备水平与清朝早期相比反而有所退步。而且军队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十分虚弱,每年消耗饷银2000万两以上(占当时清朝近半年的财政收入),腐朽的程度难以想象。

材料三 鸦片战争中,英国装备齐备,大船3000多吨,大炮100多门,风帆战列舰,首后左右哪都可以开火,三层甲板,三屋炮,人家炮弹打出去是爆炸的,里面是火药。咱们小船100多吨,10门火炮,炮位还是固定的,只能朝前打,要是敌舰在左方,赶快划桨赶上去。咱们中国的炮弹打出去像 铅球 ,压根打不着人家。

(1)依据以上史料,分析概括出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2)依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鸦片战争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23.初至江宁(南京),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舆马填塞衙市,伪天朝门洞开,大门外伪引官(注:礼仪官)传呼各官进,惟杨、韦、石、秦各贼所见,虽宠任如伪天侯,亦不得望见颜色。

——引自张德坚:《贼情汇纂》

(1)洪杨诸贼分别指的是谁?伪天朝指的是什么?

(2)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进入天京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1860-1862年太平军试图攻下上海之时,那里的西方人组织了一支凶猛的反击力量。

——《剑桥插图中国史》

(1)材料一中的“天朝”是指哪个政权?该文献向人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蓝图?

(2)材料二中的“西方人组织了一支凶猛的反击力量”指的是什么。

(3)通过上面问题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和影响。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所以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扩大侵略的目的。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就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材料二1859年夏,英国和法国公使借口到北京换约,各率一支舰队到大沽口……清军爱国官兵奋勇还击,重创英法舰队……英法舰队惨败的消息传至英国和法国。英法侵略者叫嚣“实行大规模的报复”,“占领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让英国人成为中国的主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主要指什么?

(3)在这次战争中,有一个国家没有参战,却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它是哪个国家?

参考答案:

1-5、ABBCC

6-10、ABABC

11-15、BDCCD

16-20、CACAD

21.

(1)状况: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出现贸易逆差(处于入超地位).(意思相同的答案也可以)

(2)趋势:激增.

(3)危害:银荒兵弱(中国将没有可以御敌之兵;也没有可以充饷之银).

(4)壮举:虎门销烟.

22.(1)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清王朝腐败落后,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废弛。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挡新兴的资本主义。

(2)我们应该认清鸦片战争的实质,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增强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23.(1)洪秀全、杨秀清 太平天国

(2)革命意志减退,生活日益腐化。洪秀全深居简出,严重脱离群众。

(3)启示:①太平天国运动历时十四年,既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强大的斗争能力;②也客观的反映出在当时的情况下,农民阶级没有办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24.(1)太平天国。描绘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蓝图。

(2)洋枪队。

(3)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大起义。

影响: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原教材: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5.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3)沙俄

八上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相关 文章 :

★ 八上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2020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附带答案

★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题附答案

★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

★ 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带答案

★ 2020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 2020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贰’ 急需人教版八上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5×2=50分)
1、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郑成功 C、关天培 D、陈化成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禁烟运动影响了英国的利益 B、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C、英国蓄谋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为了保护鸦片贸易
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
A、《四洲志》 B、《天演论》 C、《海国图志》 D、《四库全书》
4、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洗劫北京、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①英国 ②法国 ③ 美国 ④沙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6、中国近代史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7、1840年---1949年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社会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封建社会
8、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的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林则徐 D、魏源
9、下列条约中规定赔款数额最大的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10、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11、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梁启超
1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①胡适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陈独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下列有关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之后,由于清政府大量赔款,国家十分贫穷。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内外交困
C、甲午中日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
D、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

‘叁’ 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

红桥区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检测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参考答案第 I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1.C 2.B 3.C 4.A 5.D 6.D 第 II卷共4题,共64分。 7.(每空2分,共14分)(1)K,H2SO4(2)HF>H2O>SiH4 (3)(4)3 I2 + 6 OH- = IO3- + 5 I- + 3 H2O; 5:1(5)Ni ,Ni(OH)2 + OH-- e- = NiOOH + H2O 8.(共18分)(1)C2H6O2(2分) 乙二醇(2分) 2(2分) 2:1 (2分)(2)ac (2分) (3)、(4)、(5)中方程式各2分,同分异构体各1分 9.(共18分)(1)碱性(2分) (2)普通漏斗 烧杯 玻璃棒(3分) (3)①bd(2分) ②漏斗中与试剂瓶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或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2分) ③除去空气中CO2,防止影响测量结果(2分) 浓硫酸(2分) ④必要(2分),因为装置E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影响测量结果(3分) 10.(每空2分,共14分)(1)K=c2(NH3)/c(N2)c3(H2);40% (2)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3)A、C、D (3分)(4)① B; ② 2N2H4(g) + N2O4(g) = 3N2(g) + 4H2O(g) △H = - 1076.7 kJ/mol

‘肆’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 历史期末考试近了,只要你“坚定信念”,金榜题名“把你眷恋”,祝你马到成功在“理想兑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编的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大家快来看看吧。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答题框中对应的题号内,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1.据估计,到l838年,中国4亿人口中超过l%的人有了鸦片烟瘾,并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生产下降、失业蔓延、官场腐败等。为此,清政府

A.决心禁绝鸦片贸易 B.驱逐全部外商出境

C.放任鸦片自由贸易 D.鼓励国人 种植 鸦片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资本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资本主义列强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x疆、邓世昌黄海血战等,都表现了

A.清政府不堪一击,不败而败

B.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

C.中华 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斗争精神

D.清政府对外还能捍卫国家主权,对内还能保护民众

4.关于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 治运动的标志②宣传维新思想的是《民报》③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④提倡民主、提倡科学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下列刊物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 B C D

6.“五四” 青年节 是为弘扬五四爱国精神而设立的。五四爱国运动中提出的 口号 是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废除“二十一条”③拒绝“和约”签字 ④还我山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 饮马长江”的誓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腐朽涣散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8.“八一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荣誉、勇敢和光荣的象征,它的旗面为红地,左上角缀着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和“八一”两字,它与下面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9.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A.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是北伐战争的主战场

D.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

10.“北大营两侧,暴虐的中国军队 破坏我南满铁路,同我守备队发生冲突。”以电报中这一伪造的情节为借口,日本发动了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1.1938年1月11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电文中称:“据可靠的目击者直接计算及可信度极高的一些人来函,充分地证明:日军的所作所为使不下30万的中国平民遭杀戮。”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

A.上海 B.北平 C.南京 D.天津

12.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A.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 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进攻日军

C.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 D.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13.应蒋介石邀请,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中共假和谈,真内战 B.同国民党商讨抗日合作策略

C.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D.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14.在西方列强用枪炮敲开中国的大门时,中国出现了一大批进步思想家,开始“睁眼看世界”,魏源就 是其中之一。下面属于魏源思想主张的是

A.实业救国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民族、民权、民生

15.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A.詹天佑——京张铁路 B.侯德榜——侯氏制碱法

C.林则徐——《天演论》 D.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二、判断题(共5小题,共5分)

阅读下表内容判断:

战 役 战 场 领导人 意 义

台儿庄战役 国民党正面战场 李宗仁 是抗战以来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共产党敌后战场 彭德怀 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 括号内划“○”。

16.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

17.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一万多人,缴枪一万余支,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

18.百团大战是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一次重大战役。( )

19.邓小平领导的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 )

20.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

三、填图题(共2小题,共5分)

21.观察图一,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

A.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的地点B.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22.观察图二,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3分)。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四、材料阅读题(共2题,23题6分,24题6分,共12分)

23.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 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 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3分)

(2)材料二、三表明,日本一直不曾放弃对中国的侵略。请写出近代中日战争史上一位民族英雄的名字。(1分)

(3)材料三内容涉及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4)结合以上的史料, 说说 你的感悟。(1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派认为:“西方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

(1)为求“船坚炮利”,洋务派开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请列举一例(答出创办者和企业名 称)。(2分)

(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2分)

(3)洋务派和新 文化 运动的代表人物都主 张向西方学习,来解决中国的问题。但学习的内容和目的有所不同。请概括地指出两者在学习内容上各是什么?(2分)

五、问答题(共2小题,25题6分,26题7分,共13分)

25.今年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长达14年的抗战中,各党派、各阶层、各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1936年12月,张学良承诺:“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实现承诺,12月12日,他和杨虎 城一起发动了西安事变。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张、杨接受了共产党的什么主张?他们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2分)

(2)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解决方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方针(2分)

(3)西安事变的解决有何重要意义?(2分)

26.1921年7月,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 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1分)

(2)大革命失败后,为挽救革命,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担任起义前敌委 员会书记的是谁?(1分)

(3)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简述遵义会议的意义。(2分)

(4)1949年4月,中共中央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发动了哪三大战役?(3分)

下一页分享>>>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答案

‘伍’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努力的复习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试题,就是为了在历史第一单元考试中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祝愿你梦想成真。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

2、英国学者马士说:由于中国人民进行了激烈的禁烟运动,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说明马士

A、 认识到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B 、肯定了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性

C 、为英国侵略作辩护 D、 正确说明了英国发动的战争的目的

3、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西班牙

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 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5、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

A、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B、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

C、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 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6、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首次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B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7、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8、近几个月来,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年,将这一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变为废墟的是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军队

9、晚清诗人称赞的“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的大将是指率军收复x疆的

A.左宗棠 B.曾国藩 C.魏源 D.林则徐

10、2009年是x疆建立行省

A、110周年 B、120周年 C、122周年 D、115周年

11、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①邓世昌②曹汝霖③张学良④林则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资本输出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重要手段。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明确规定允许列强进行资本投资、开设工厂的是

A、《黄埔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4、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使列强势力入侵长江流域最远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企图进一步瓜分中国 B.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C.中国清政府的腐朽 D.日本侵华刺激了列强

16、北京东郊民巷是重要的外国使馆界,这一地区单独被辟为“使馆界”始于

A 、《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7、20世纪初,有人说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这种看法

A.是正确的,因为它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是正确的,因为中国已经成为殖民地

C.是错误的,因为它还是中国人的政府

D.是错误的,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去统治洋人

18、从内容来看,《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中国割去领土面积更大 B.开放通商口岸增多

C.索取赔款数额不断增大 D.允许日本开办工厂

19、我们学习鸦片战争的历史,知道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时,我们应牢记的历史教训是

A.鸦片危害严重 B.团结就是力量 C.落后就会挨打D.外交需要谋略

20、《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二、材料解析题(共10分)

21、阅读下列二个材料

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请回答:

[1]、这两段话是谁的名言?(2分)

[2]、“本大臣”指的是谁?“此事”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维克多•雨果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记述的是哪一场战争?(2分)

[2]、“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2分)

三、综合题(共20分)

23、以下是某同学向他朋友介绍他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把它纠正过来。

你们知道吗?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签订于19世纪40年代的是《马关条约》;签订于19世纪60年代的是《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签订于19世纪90年代的是《北京条约》;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它签订于20世纪初。(6分)

24、从英国割占香港岛到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其间经历了多少年?比较这两件国家大事,谈谈你的感想。(6分)

25、结合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8分)

附加题:(不计入总分,共10分)

对于现今的圆明园,有些人主张在原地对圆明园进行重建,有些人则极力的反对重建。对于这二类人的主张,你的观点又是如何的?请说出你的理由?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0题:

CCCBC CDBAC DCCCB DADCB

二、材料解析题:

21题: [1]林则徐 [2].林则徐,严禁鸦片

22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 [2]圆明园

三、综合题:

23题: 1.19世纪40年代签订的是《南京条约》

2. 19世纪60年代签订的是《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

3. 19世纪90年代签订的是《马关条约》

24题:

答:经历了155年(1842——1997)。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是它能否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先决条件。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香港被外国侵略者割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所以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并对其行使主权。(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25题:

答: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后;

②、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0年《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④、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后。

附加题:

答: ①、赞同重建:理由是:圆明园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和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其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重建圆明园,把它建成国家收藏珍宝文物的博物馆,恰恰可以证明新中国的强大。恢复当年的盛景,充分利用圆明园的无形资产,可以发展旅游事业,推动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反对重建:理由是:每一个遗址和残迹的历史感是任何复建后的景观都无法代替的,这段中国近代屈辱史对于以后世代中华民族的意义和价值要超过圆明园园林的价值。保留遗址,可以发挥其历史教育的功能,时刻教育广大人民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深深地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无论什么时候,只有提高国力,国家强大了,才能避开国难临头。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未来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1. 八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

2.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检测题

3.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4. 八年级历史上册试题及答案

5. 2016年初二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