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战役用了多少门火炮
扩展阅读
修建广州塔花费多少钱 2025-07-22 14:49:47

天津战役用了多少门火炮

发布时间: 2022-10-19 08:59:31

⑴ 八国联军有没有大炮

1900年8月4日,联军约2万人向北京进发,总司令为德国元帅瓦德西。具体的行军序列是:先头部队分三路前进,日军为左翼,英军为右翼,美军为中路,别的国家随后。 日、美、英三国军队组成的先头部队的兵力为:14050人,49门火炮。俄、法、意、奥军队的兵力为5650人,34门火炮。
八国联军方面,在大沽口登陆的士兵为1.4万人,总共携带火炮89门。7月12日,进攻天津的联军陆续增加至1.7万人,其中进攻天津南门的4500人联军,携带火炮24门。而联军的单兵武器基本都是各种步枪,比如德国士兵,使用的是1898式毛瑟步枪。此为后装单发步枪,枪支重量3.9 公斤,长度1.1075 米,有效射程800 米。意大利士兵使用的是马林瑟-卡尔卡诺91步枪。日本士兵使用的是30式步枪,最大射程可达3700米,是联军中射程最远的步枪。

⑵ 天津战役的简介

天津战役是平津战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放战争中最重要的攻坚战,由时任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指挥。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平津战役最初的作战计划是,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在把50多万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在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和塘沽5个孤立点后,先打下塘沽,以阻止国民党部队海上外逃,迫使平津守敌放下武器,避免平津两大城市遭战火破坏。但是经过侦察发现,塘沽周围不适于构筑工事和展开兵力,平津守敌又企图顽抗,于是中央军委改变原定计划,决定首先攻取天津。天津地形复杂,市内被河流切成若干地区,周围又是沿海洼地,易守难攻,而守敌达13万人,并且绕城构筑了现代化防御工事。根据这种情况,考虑到天津南北长、东西窄的特点,以及市内河流分布情况,制定了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割后围,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按照这个方针,东北野战军遂以第 l、第2、第 7、第 8、第 9纵队全部和第 12、第 6纵队各一部共22个师 34万人,配属大口径火炮 538门、坦克 30辆、装甲车 16辆,由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指挥,发起攻城作战。从1949年1月3日至12日,用了10天时间,扫清了天津外围的18个据点,完成了攻城的准备工作。曾先后3次要求守敌放下武器,但都遭到拒绝。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月14日上午10时发起总攻,500多门大炮经40分钟火力急袭,在守军防御体系上打开缺口;工兵在护城河上架设浮桥,随后,各步兵纵队由天津最窄的东西两侧发起对攻,仅一个小时即突入市区,与守军展开巷战,经过29个小时的激战,至当日 15时,战斗结束,歼敌13万多人,活捉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胜利占领天津。整个战役中,除中纺七厂因守敌顽抗而被毁外,全市工厂、学校、街道大都保持完好。

⑶ 平津战役缴获物资

平津战役缴获如下:火炮(门) 5537 ;轻重机枪(挺) 30271 ;长短枪(枝) 155944 ;坦克装甲车(辆) 207;汽车(辆) 2390 ;飞机(架) 46 ;炮弹(发) 98820。

⑷ 平津战役过程介绍

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平津战役,台湾称作平津会战)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3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平津战役过程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平津战役经过

第一阶段

人民解放军完成对傅作义集团的分割包围,切断其南撤西逃之道路。1948年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开始由锦州、营口、沈阳等地出动,向平、津、塘、唐地区挺进。25日,华北军区第3兵团由集宁地区东进,29日向张家口地区守军发起攻击,相继占领柴沟堡、万全、沙岭子等地,形成对张家口包围之势。傅作义急令在北平的第35军(欠1个师)及怀来(今怀来县)的第104军第258师乘 汽车 连夜驰援张家口;又令昌平的第104军主力移至怀来,涿县的第16军移至南口、昌平间,以确保北平与张家口的联系。

中央军委鉴于吸引傅系部队向西的目的已达成,12月,令华北军区第2兵团由易县、紫荆关向涿鹿、下花园急进,割断怀来、宣化间的联系;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由蓟县向南口、怀来急进,切断北平、怀来间的联系,抓住傅作义的援军,使其既不能西逃,也不能东撤。5日,先遣兵团主力一部在行进中攻克密云,歼灭第13军1个师,主力向延庆、怀来急进;华北第2兵团进抵涿鹿以南。傅作义感到北平受到威胁,遂令第35军由张家口星夜东撤,令第104、第16军由怀来、南口向西接应第35军;并令第92、第62军和第94军主力由津、塘地区开往北平加强防御。

12月6日,第35军由张家口乘车东返。7日,在新保安以西遭到华北军区第4纵队一部阻击。9日,华北军区第2兵团将第35军包围于新保安,并击退了向西接应的第 104军。10日,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在康庄歼灭第16军指挥所及2个师大部。11日,又于横岭、白羊城地区追歼第104军军部及2个师。在此期间,宣化守军2个师弃城北逃,华北军区第3兵团追歼其1个师,并于8日包围了张家口。

这时,东北野战军主力6个纵队已分由喜峰口、冷口越过长城,前锋到达蓟县、玉田和丰润地区,但距平、津、塘还有数天路程,另5个纵队尚未入关;在淮海战场上,人民解放军正在围歼国民党军第12兵团,并包围了由徐州西逃的杜聿明集团。在此情况下,为使蒋介石不能迅速作出让傅作义集团放弃平、津南撤的决策,毛泽东12月11日电示平津前线领导人:两星期内的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如对张家口、新保安;有些则是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不作战役包围,如对北平、天津等,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灭之;尤其不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打掉,以免南口以东诸敌迅速决策狂跑。同时,令淮海战场人民解放军在歼灭国民党军第12兵团后,留下杜聿明集团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令山东军区集中若干兵力,控制济南附近一段黄河,并在胶济线上预作准备,防止傅作义集团沿津浦铁路经济南向青岛逃跑。

根据上述 指示 ,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以防止张家口、新保安守军分别向西或向东突围为重点,构筑了多道阻击阵地;华北军区和内蒙军区部队各一部于12月攻克张北;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于17日开赴张家口地区,归华北军区第3兵团指挥,以加强西线兵力。12月,东北野战军主力由蓟县、 玉田、宝坻地区向平津急进。傅作义遂令南口、昌平、通县及唐山、芦台等地守军分向北平、天津与塘沽收缩,并令刚到北平的第62军主力返回天津,将北平和天津、塘沽划为两个防区,实行分区防御。12月,东北野战军第5、第11、第3、第4纵队和华北军区第7纵队,攻占丰台、海淀、通县、黄村和南苑飞机场等地,完成了对北平的包围;第6、第10、第1纵队攻占采育镇、廊坊、马头镇等地,隔断了平、津间的联系;第9、第8、第7纵队,分别占领唐山、军粮城、咸水沽、杨村、杨柳青等地,割断了津、塘间的联系,形成对天津的包围;第2、第12纵队和炮兵纵队,正由山海关、汉沽向津、塘地区急进。

至此,人民解放军已将傅作义集团分割包围于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等地区,并歼灭其2个军部6个师,封闭了该部主力西逃和南撤的道路。

第二阶段

人民解放军逐次歼灭新保安、张家口、天津国民党军。人民解放军在完成了对傅作义集团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之后,按照毛泽东的指示精神,采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战法,逐次歼灭被围的傅作义集团。

1948年12月22日晨,华北军区第2兵团向新保安发起总攻,经10小时激战,全歼傅作义的精锐部队第35军军部及2个师。张家口之第11兵团共7个师(旅)于23日仓皇向北突围,企图撤回绥远。华北军区第3兵团及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冒风雪严塞,展开堵击、追击,当晚收复张家口,战至24日16时将第11兵团5.4万余人歼灭于张家口东北地区。

中央军委鉴于新保安、张家口之国民党军已被歼灭,为进一步孤立北平,动摇傅作义固守信心,令东北野战军一部及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严密包围北平,以东北野战军主力积极准备攻取天津。天津是华北第一大 工商 业城市,人口200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市区狭长,海河自西北流贯东南,四周有护城河环绕,经过日军和国民党军长期设防,工事坚固。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官陈长捷指挥第62、第86军等部10个师及地方部队共13万人,自恃“大天津堡垒化”,企图负隅顽抗。

东北野战军调集第1、第2、第7、第8、第9纵队和第6纵队第17师、第12纵队第34师,计22个步兵师和炮兵纵队等部共34万人,进至天津周围,立即进行扫清外围据点的作战和紧张的攻城准备,并由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率轻便指挥所临近天津统一指挥。1949年1月14日,东北野战军包围天津的部队在守军拒绝投降的情况下,对城垣发起总攻,采取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分割后围歼的作战方法,经过29个小时激战,至15日15时歼守军13万余人,俘陈长捷,解放天津。

据守塘沽的国民党军第17兵团部及第87军等部共5个师5万余人,1月乘船南逃,人民解放军追歼其后尾3000余人,解放塘沽。

第三阶段

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天津解放后,北平国民党守军25万人,陷入了人民解放军的重重包围之中。中共中央军委为保护这一 文化 古城, 决定 继续进行谈判,争取以和平方式进行接管;同时,亦训令部队作好强攻的准备。

自1948年12月中旬起,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已就和平解决平津问题,与傅作义派出的代表进行过多次谈判。1949年 1月14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与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其任何地方政府和 军事 集团进行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在天津解放的第2天即1月16日,平津前线司令部致函傅作义,敦促其当机立断,站到人民方面。同时,中共地下组织和爱国民主人士及傅部之开明人士亦作了有力的工作,傅作义接受了人民解放军提出的条件,并派副总司令邓宝珊到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谈判,于21日达成了和平解决北平的协议。22日,北平守军开始撤出城外听候改编为人民解放军。31日,古都北平宣告解放。北平的和平解放,是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中最重要的军事发展和 政治 发展之一,成为执行毛泽东提出的以“八项条件”解决国民党军的第一个榜样。[1]

平津战役战果

平津战役解放军缴获如下:火炮(门) 5537 ;轻重机枪(挺) 30271 ;长短枪(枝) 155944 ;坦克装甲车(辆) 207;汽车(辆) 2390 ;飞机(架) 46 ;炮弹(发) 98820。[1]

平津战役意义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

东北解放以后,据守张家口、北平、天津、唐山一线的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50多万人,面临东北、华北解放军的联合打击,已成惊弓之鸟。是撤是守,蒋介石、傅作义各有打算。虽然他们的主张不同,但都对自己的力量估计过高,而对我军的力量估计不足。因此傅作义集团采取了暂时固

守平津,确保海口,以观战局变化的方针。为了防止傅作义集团南撤西退,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定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主力联合举行平津战役,就地歼灭傅作义集团,并采取了这样几条 措施 :东北野战军立即结束休整,取捷径以最快速度隐蔽入关,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和天津之敌,斩断敌人海上退路;徐向前兵团停止攻打太原,杨成武兵团撤围归绥(现呼和浩特),以免傅作义作战失利后向西北逃跑;通过与傅作义进行谈判,将其稳住等。

在平津战役中,解放军参战总兵力100多万人,中央决定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人组成党的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指挥作战和接管平、津、张、唐等地的一切事宜。平津战役开始以后,我军首先对傅作义集团进行分割包围,截断其西退、南撤的通路,将这只惊弓之鸟变成了笼中之鸟。然后按照毛泽东确立的先取两头后打中间的攻击次序,逐一歼灭被围困在新保安、张家口、天津等地的敌人,解放了天津和塘沽。天津解放后,北平守敌25万人陷于绝境。为了保护北平这座文化古城,中央军委决定继续同傅作义谈判,争取和平接管北平。通过谈判,傅作义接受毛泽东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率部接受和平改编。

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城,北平宣告完全解放。一个多月后的3月15日,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到北平,人民解放军总部也随之迁到北平。又过了6个多月,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最后一个战役,此役共歼灭、改编国民党军52.1万人,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余人。这一伟大胜利,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结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并从此写就新的 历史 篇章。

⑸ 百战经典天津战役

近代爆发的战争有很多,你了解过百战经典中的天津战役吗?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百战经典天津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天津战役简介

天津战役是平津战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放战争中最重要的攻坚战,由时任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指挥。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平津战役最初的作战计划是,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在把50多万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在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和塘沽5个孤立点后,先打下塘沽,以阻止国民党部队海上外逃,迫使平津守敌放下武器,避免平津两大城市遭战火破坏。但是经过侦察发现,塘沽周围不适于构筑工事和展开兵力,平津守敌又企图顽抗,于是中央军委改变原定计划, 决定 首先攻取天津。天津地形复杂,市内被河流切成若干地区,周围又是沿海洼地,易守难攻,而守敌达13万人,并且绕城构筑了现代化防御工事。根据这种情况,考虑到天津南北长、东西窄的特点,以及市内河流分布情况,制定了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割后围,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按照这个方针,东北野战军遂以第 l、第2、第 7、第 8、第 9纵队全部和第 12、第 6纵队各一部共22个师 34万人,配属大口径火炮 538门、坦克 30辆、装甲车 16辆,由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指挥,发起攻城作战。从1949年1月3日至12日,用了10天时间,扫清了天津外围的18个据点,完成了攻城的准备工作。曾先后3次要求守敌放下武器,但都遭到拒绝。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月14日上午10时发起总攻,500多门大炮经40分钟火力急袭,在守军防御体系上打开缺口;工兵在护城河上架设浮桥,随后,各步兵纵队由天津最窄的东西两侧发起对攻,仅一个小时即突入市区,与守军展开巷战,经过29个小时的激战,至当日 15时,战斗结束,歼敌13万多人,活捉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胜利占领天津。整个战役中,除中纺七厂因守敌顽抗而被毁外,全市工厂、学校、街道大都保持完好。

天津战役战斗经过

外围战

天津国军在环城碉堡工事线长达八十四华里的周围,分为三个防守区。 工商 业市区,则由警备旅、宪兵、警察等施行交通管制和灯火管制,日夜检查行人和住户,严密监视人民的活动。同时将天津各部队的炮兵集中起来,归天津警备司令部副司令秋宗鼎统一指挥,一律用 汽车 牵引,企图集中火力支援作战。预先做好了各地区的炮兵阵地和预备阵地,测好了市郊的目标距离,利用天津市区最高建筑物为观测所地点。在各军进入了防守区以后,随即施行封锁交通,非经防守司令部的许可,不准人马车辆船只出入市区。

十二月二十日,外围的激战开始。灰堆据点在一个夜间就经解放军袭占,保安团团长以下全部被俘。布设的许多地雷,效用不大。在杨柳青的两个护路旅,经一日夜激战后,仅有一团撤回市内。在北仓的一个旅经解放军一夜猛袭,溃乱得零散不堪,收容起来还不足一团。静海保安团尚在减河地区对解放军炮兵的占领阵地作了很大的妨害,终于被驱回来。另有个宝坻的“还乡团”,也随护路旅退入市内。对这些地方团队,既要利用它作战,又顾虑它起内变,都把它收枪而重新改编在收容回来的护路旅内(护路旅的干部是傅总部教导团选编的),作临时新编师,置于第三线工事上。在西南区第九十四军那一个师方面,由于灰堆的失落和前方静海保安团不能立脚,也受威胁,不能以重点支持西营门方面即将发生的剧战,就强迫关外流入市内的游勇(多选云南籍的)再急编为一个新师。军械库存尚有余,因而能够急就,不少滇籍军官也受到利用,暂时作为总预备部队。西营门一接火,又把这个师加到它的西翼来缩短第六十二军的阵线,加深它的纵深。

第六十二军军长林伟俦鉴于北仓、灰堆外围据点的孤立,轻易就被解放军摧毁,他为宜兴端口据点之团担心。又以他的基本第一五七师留北平不得归还建制,感到主阵地兵力不够用,以为北站和西营门双方都要受攻,再无能顾到宜兴端口据点,就撤回那个第一五一师派出的加强团,作军的预备部队。他怕原来阵地为解放军所利用,作为进攻北站的根据,令该团撤出时加以破坏。原指的是工事而言,哪知该团长竟然是纵火焚村,给千数家人民造成严重灾难。我尚无所知,杜建时来告,同为惊愕,电话问了第六十二军,才明究竟。虽然严斥了林伟俦,而未将那个罪恶团长置诸军法以平民愤,我亦负有严重责任。趁解放军尚未进占宜兴端口时,责成第六十二军迅即抢救,市 消防 队全数出动,收效也不甚多,造成一笔莫大罪债。我曾对杜说:“这不同于长沙大火吗?还防守什么!”杜当时还强慰我以“军务为重,急筹善后!”那也就是按照傅作义所宣布的“布设城防阵地拆除民房赔偿 办法 ”,会同杜出了布告,由市府拨款“赔偿救济”。结果 军事 日日紧张,灾民也同林伟俦的处理相反,第八十六军军长刘云瀚认为东局子营房据点的重要而又坚固,遮蔽着接近主阵地的要害,能坚持该点,全线就都可保安全。他特别加强该点的配备,并从主线增加炮火,作强力的支援。这还是他所见特到之处。但这样的设阵配置思想,对砉特具攻坚威力的解放军的英勇强战,又属枉然。第八十六军举其精萃力量用在东局子支点上,只经解放军一日夜的猛攻强袭,即被突陷,炮火的日夜支援,也没起作用,一个大团干净灭亡。这使得原来软弱的第八十六军就全部丧胆了。

一九四八年底,外围各据点已经解放军扫荡干净,全阵线处在围困中,如同瞎子般看不出解放军的调度。但从杨柳青、东局子的受猛攻和解放军炮兵重点针对这两方,认出西营门和民族门将受猛攻,而以对西营门的顾虑更大,但还没想到会一下子就被突破。

一九四九年一月上旬,阵线各处都有不断的接触,河北和西营门地区起了激战。在解放军的一虚一实的迷惑作用下,第六十二军竟将控置的有力一团推进于河北地区,恢复第一五一师建制,置于无用之地,而吁请缩紧西营门阵地线的配置。

西营门战斗日紧一日,国民党空军曾有两次,每次两架轰炸机乘夜从青岛飞来,在西营门、减河间找出目标进行轰炸,掷弹即去,不敢参与地上作战。

西营门初战,曾有解放军一个突击队插入第六十二军阵地网,大约是侦察队的过分勇猛深入以致被击灭,第六十二军那一师防守的部队缴获了解放军“尖刀队”的旗帜,视为“珍重”的战利品,从事宣扬。一时虚骄之气大作,而不知灭亡即在眼前。

十日解放军的攻围部署已经完毕,炮战更趋激烈。解放军战士从一点一点的地堡,逐步灵活地迫近阵前。守军日夜发射雨一般的机关枪火倾倒阵前,以壮孤胆。其实是虚耗弹药,要想制止解放军已不可能。由于西营门的不停地激战,东局子的被猛攻陷落,已看出受攻的重点,将是在西营门和民族门的东西两方面。 解放军的重炮火更多倾注于西营门的西头一带,并有战车活动于运河自来水厂附近地区。当这紧急时期,请求青岛的飞机来助战不见答应(正为应付淮海的危殆,而不遑顾天津),就将护路旅所改编的新师,推进于西头方面,支援西营门。当西营门激战中,林伟俦恃着新师的准备援应,仍忧虑到河北的孤立突出,将所控制之团(第一五一师有力之团)交给该方师长使用。民族门方面,除了炮战,只见解放军的小部迫近,逐步夺取第八十六军阵前的小支点,在构成地堡作攻击准备。

总攻

1月14日10时,总攻开始,经过40分钟炮火准备后,11时,第2纵队第4师突击队首先突破 成功 。担任“东西对进”的主攻部队如潮水般涌进突破口,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天津守敌拦腰杀去。从14日夜至15日凌晨,西集团先头部队先后攻克中部守敌各个支撑点,并相继占领海河上游中游各个桥梁。其中,第1纵队第1师第2团、第2师第5团先头部队于15日凌晨攻占金汤桥,第2师第5团第7连于15日晨8时许攻占胜利桥(今北安桥),第3师第7团第5连也于15日拂晓攻占中正桥(今解放桥);第2纵队第5师第14团攻击部队在连克大丰桥、金华桥、金钟桥、金钢桥后,也在15日凌晨进至金汤桥;东集团第8纵队第23师第70团突击部队于15日拂晓与西集团在金钢桥、金汤桥等地会合,使之南北不能相接。敌人整个防御体系被打乱,陷入极度慌乱之中。

第1纵队第1师从15日5时开始向敌核心工事天津警备司令部发起攻击,激战5个小时,第1团的战士们敏捷地冲进敌司令部大门,活捉陈长捷等7名国民党将领。15时,据守天津城北部、敌军战斗力最强的第151师,在我军重重包围之下,宣布投降。至此,天津战役胜利结束,历时29个小时。守敌13万人全部被歼。

天津战役战后统计

伤亡损失

天津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共伤亡二万三千七百九十九(23,799)人。其中伤师级一人、团级十一人、营级九十二人、连级四百(400)人、排级八百三十八(838)人、班以下一万七千八百七十二(17,872)人,合计一万九千二百一十四(19,214)人。牺牲团级七人、营级二十八人、连级一百一十七(117)人、排级二百一十六(216)人、班级以下三千七百三十八(3,738)人,合计四千一百零六(4,106)人。其他四百七十九(479)人,共计二万三千七百九十九(23,799)人。天津战役消耗炮弹八万八千九百七十二(88,972)发、子弹二百四十九万九千三百四十二(2,499,342)发、手榴弹四万三千七百八十三(43,783)枚、炸药二万零九百二十五(20,925)公斤、爆破筒一千二百六十八(1,268)颗,遗失重机枪五挺、轻机枪三十一挺、六零炮八门、掷弹筒十四具、其他一千零八十六(1,086),损坏重机枪四十三挺、轻机枪七十八挺、迫击炮九门、六零炮二十二门、战防炮四门、步兵炮四门、山炮十门、平射炮七门、榴弹炮一门、坦克八辆、装甲车六辆、汽车一百八十九(189)辆。

战争成果

天津战役共毙伤国民党守军正规军九千九百三十三(9,933)人、地方军一千三百三十七(1,337)人,合计一万一千二百七十(11,270)人。俘虏正规军九万二千三百九十九(92,399)人、地方军二万四千五百三十六(24,536)人,合计十一万六千九百三十五(116,935)人。投降正规军八百零二(802)人、地方军一千九百七十(1,970)人,共计十三万零九百七十七(130,977)人,其中毙伤一万一千二百七十(11,270)人俘虏十一万六千九百三十三(116,933)人,投降二千七百七十二(2,772)人其级军官三十人(其中天津市政府兼北宁线护路军司令杜建时自首,天津市公安局局长李汉元是否)、校级军官四百四十一人。将级军官名单如下: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司令陈长捷、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副司令秋宗鼎、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秘书长李叶靖、第八十六军军长刘云瀚、第八十六军军长副军长范玉书、第二十六师师长张越群、第二十六师副师长何卓、第二八四师副师长罗先、第二九三师师长陈廖华、第二九三师副师长陈昆、第六十二军军长林伟俦、第一五一师师长陈直、 教育 长李上达、第六十七师师长李学正、第六十七师副师长刘顺楚、第六十七师副参谋长曾会奇、第九十四军副军长王治熙、第四十三师师长饶启尧、第四十三师参谋长徐奇春、第四十三师副师长余和、第三零五师师长姚葛民、第三零五师副师长程德煌、第三二六师师长柴玉峰、第三二六师副师长吴继先、宪兵第二十团团长曾加林、国防部军纪检查组杨威。津南第一支队支队长白英杰、补训总队总队长宋捷、还有天津市公安局局长李汉元。天津战役缴获火炮一千六百四十八(1,648)门(其中榴弹炮九门、山炮二十五门、野炮二十八门,其他一千六百四十八(1,648)门。枪五万四千六百八十二(54,682)(重机枪五百一十五(515)挺、轻机枪三千零三十八(3,038)挺、其他五万四千六百八十二(54,682)支)、坦克十一辆(十二辆)、装甲车九辆、汽车八百七十九(879)辆、大车一百五十三(153)两、炮弹六万八千九百二十一(68,921)发、手榴弹八万九千五百二十四(89,524)枚、子弹七十一万三千七百一十三发(713,713))。骡马一千二百八十一(1,281)匹。

⑹ 平津战役战略方针八个字

决战千里,运筹帷幄!

平津战役: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初,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敌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面临着东北、华北我军联合打击的威胁,已成惊弓之鸟。由地美、蒋、傅之间的矛盾,华北敌军是撤是守,是南逃还是西窜,尚举棋不定。

傅作义错误地估计我东北野战军至少需要三个月以后才能入关作战,所以未定下立即逃跑的决心,采取了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局变化的方针。

依据这一方针,傅作义将其所辖的蒋、傅两系军队共四个兵团十二个军约五十五万人,收缩在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长达五百余公里的铁路线上,摆成一字长蛇阵。

将其嫡系部队配置在平绥路北平至张家口段,将蒋系部队配置在北平及其以东地区,必要时,可丢下蒋系部队自行西逃。

(6)天津战役用了多少门火炮扩展阅读

战役战果

平津战役历时64天,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成功地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华北地区,进行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予以各个歼灭,并以军事压力与政治争取相结合,实现了北平守军的和平改编。

共计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及3个兵团部、1个警备司令部、13个军部、51个师(包括战役中新建和重建的军、师),连同非正规军总计52.1万人。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

平津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关于战略决战思想的伟大实践,使国民党丧失了3大精锐战略集团,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发生了根本动摇,为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巩固的基础。

平津战役解放军缴获如下:火炮(门) 5537 ;轻重机枪(挺) 30271 ;长短枪(枝) 155944 ;坦克装甲车(辆) 207;汽车(辆) 2390 ;飞机(架) 46 ;炮弹(发) 98820。

⑺ 平津战役的基本意义

平津战役是我国解放战役三大战役之一,也是最具有 决定 意义的最后一个战役。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平津战役的基本意义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平津战役意义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

东北解放以后,据守张家口、北平、天津、唐山一线的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50多万人,面临东北、华北解放军的联合打击,已成惊弓之鸟。是撤是守,蒋介石、傅作义各有打算。虽然他们的主张不同,但都对自己的力量估计过高,而对我军的力量估计不足。因此傅作义集团采取了暂时固

守平津,确保海口,以观战局变化的方针。为了防止傅作义集团南撤西退,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定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主力联合举行平津战役,就地歼灭傅作义集团,并采取了这样几条 措施 :东北野战军立即结束休整,取捷径以最快速度隐蔽入关,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和天津之敌,斩断敌人海上退路;徐向前兵团停止攻打太原,杨成武兵团撤围归绥(现呼和浩特),以免傅作义作战失利后向西北逃跑;通过与傅作义进行谈判,将其稳住等。

在平津战役中,解放军参战总兵力100多万人,中央决定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人组成党的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指挥作战和接管平、津、张、唐等地的一切事宜。平津战役开始以后,我军首先对傅作义集团进行分割包围,截断其西退、南撤的通路,将这只惊弓之鸟变成了笼中之鸟。然后按照毛泽东确立的先取两头后打中间的攻击次序,逐一歼灭被围困在新保安、张家口、天津等地的敌人,解放了天津和塘沽。天津解放后,北平守敌25万人陷于绝境。为了保护北平这座 文化 古城,中央军委决定继续同傅作义谈判,争取和平接管北平。通过谈判,傅作义接受毛泽东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率部接受和平改编。

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城,北平宣告完全解放。一个多月后的3月15日,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到北平,人民解放军总部也随之迁到北平。又过了6个多月,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最后一个战役,此役共歼灭、改编国民党军52.1万人,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余人。这一伟大胜利,是 军事 打击和 政治 争取相结合的结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 工商 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并从此写就新的 历史 篇章。

平津战役回顾

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由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指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个伪“剿匪总司令部”、1个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0个整师及非正规军4个师,共52万余人的巨大胜利,国共损失比:13.3:1。基本上解放了京津地区。使古都文物完整的保存下来。平津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和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的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已经基本确定。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第三个战略性进攻战役,也是战略决战的最后一个大战役。

在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正在胜利发展之际,1948年12月上旬至1949年1月,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共一百万人,联合发动了平津战役。当时,华北国民党傅作义集团除有5万余人分驻归绥和大同外,有兵力50余万人,位于东起北宁路的山海关、西迄平绥路的张家口的约50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上,并以塘沽为海上通道口。在这部分军队中,属傅作义系统的有17个师(旅),属蒋介石系统的有25个师(旅)。在此之前,蒋介石已提出要傅率部南撤,加强长江防线。傅作义对蒋介石的排斥异己深怀戒心,不愿南撤。这时,傅作义所部为解放军在东北的胜利所震慑,已成“惊弓之鸟”,但估计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后需要有3个月到半年的休整时间,到第二年春天才能入关作战。傅作义根据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变的方针,不断收缩兵力,先后放弃承德、保定、山海关、秦皇岛等地,准备随时从海上南逃或西窜绥远。如果傅作义集团撤走,人民解放军虽可不战而得平津,但国民党长江防线得到加强或保存较多作战力量,这对今后作战是不利的。因此,稳住华北敌军,使它不迅速决策南逃或西窜,就成为能否实现就地歼敌的关键。

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东北野战军主力在辽沈战役结束后不久,从1948年11月23日起,就提前结束休整,80万主力军从长城沿线取捷径隐蔽地挥师入关。先期入关的东北野战军程子华兵团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一道,从11月29日开始以神速动作,先用“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的 办法 ,完成对北平、天津、张家口之敌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截断了他们南逃西窜的通路,并调动原驻天津、塘沽的国民党军队第九十二、九十四、一○五军进到北平地区。随后按“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顺序发起攻击。在12月下旬连克西头的新保安、张家口。在新保安歼灭傅作义嫡系主力第三十五军一万五千余人人,12月22日在张家口歼敌第十一兵团部和第一〇五军5.4万余人。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3人组成的平津前线总前委。当东头的天津守敌拒绝接受和平改编后,1月14日,解放军以强大兵力发起对天津的总攻,东北野战军集中5个纵队22个师34万人和1260门大炮在刘亚楼指挥下,经过29个小时激战,攻克了这座坚固设防和重兵守备的大城市,天津国民党守军10个师13万人全部被歼,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被俘。天津解放后,塘沽守敌乘船南逃。

为了使北平这座举世闻名的古都免遭破坏,解放军在围城后,派出代表同傅作义接触。由于解放军力量的强大和作战部署的迅速完成,由于中共的耐心工作和各界人士的敦促,傅作义终于决心顺应人民的意旨, 命令 所部出城听候改编。1949年1月,傅部移动完毕,解放军进入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在绥远,有意地保存下一部分国民党军队,经过相当时间,在董其武率领下于1949年9月通电起义,接受改编。这样,对今后如何解决国民党军队便有了天津、北平、绥远三种方式。

平津战役战果

平津战役解放军缴获如下:火炮(门) 5537 ;轻重机枪(挺) 30271 ;长短枪(枝) 155944 ;坦克装甲车(辆) 207; 汽车 (辆) 2390 ;飞机(架) 46 ;炮弹(发) 98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