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关天津的河的问题
建筑名:南运河 时代:隋地址:红桥区境内西起咸阳桥,东至三岔河口。类别:古建筑南运河南起山东省临清县,流经德州,再经河北省东光、泊镇、沧县、青县入天津市静海县,又经西青区杨柳青入红桥区,流经红桥区南部,至三岔河口与北运河会合后入海河。全长509公里,红桥区境内一段长约7.3公里,宽20—40米。在红桥区境内自西向东流经卲公庄、小西关、南头窑、先春园、大伙巷、河北大街、三条石、大胡同等地界,西端对岸为南开区界。沿岸多居民区。东段南岸有“红灯照黄莲圣母停船场”遗址。三岔河口一带是天津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建有“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河上架有密云桥、咸阳桥、芥园桥、卲公庄闸桥、井冈山桥、大丰桥、团结桥、爱民桥、金华侨、金钟桥。南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京杭运河的一部分,也是京杭大运河在华北的主要河段。。明永乐年间,漕运大兴,南运河历史上就是一条通向北京的漕运河道。南运河繁忙的漕运和航运,使沿岸聚集了众多的人口,众多人口的聚集又使三岔河口成为天津市城市发祥地和最早的商贸文化娱乐区。历史上的南运河为天津城市的形成、商贸文化的发展、为天津成为北方大都市和经济贸易中心做出了历史贡献。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天津北运河北运河集泄洪、引滦输水、调水等多功能为一体,是海河水系的主要河道,,2001年4月动工改造,9月竣工。治理自屈家店闸至子北汇流口全厂15.017公里,两岸堤距120米,提线总长度为30.032公里,现在北运河变清,堤岸翠绿,沿线灯亮,泄洪畅通,交通便捷,环境优雅,是水利工程与景观工程的有效结合,是天津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北运河历史上是一条通向北京的重要漕运河道。北起北京市通县,流经天津市武清县、纳龙凤河,会永定河,至北辰区屈家店汇永定新河,至郭辛庄、千里堤进入红桥区,流经红桥区东北边缘,于新红桥东汇子牙河,至三岔河口与南运河会合入海河。全长186公里。红桥区境内河段长约6公里,宽60—70米最大流量为100—184立方米/秒。自西北向东南,为北辰区。河北区与红桥区的界河。流经咸阳北路、丁自沽、西沽、三条石等地界。沿岸有桃花源和西沽公园等游览地。三岔河口有“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沿河右派滩渡口、勤俭桥、北洋桥、辛庄桥、炮台渡口和三条石人行便桥。明永乐年间,漕运大兴,天津发展为商端口。运河对当时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一定作用。该河除航运外也为城乡人民生活水源。由于华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上游坡陡流急,下游平原河道曲折多泥沙,历史上多有洪水泛滥。现境内河段为泄洪蓄水之用。
历史北运河上是一条通向北京的重要漕运河道。它对天津城市的形成和农业、工业及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历史的、重要的贡献。 北运河古称“御河”,是天津重要的一级河道,海河干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防洪、引滦输水任务。天津市于2001年实施北运河综合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4.7亿元,修建滦水园、北洋园、御河园、娱乐园4座主题公园,新建橡胶坝1座、桥梁3座、码头18个,新增绿地90万平方米,河道水面和绿化总面积达210万平方米。经过综合治理后的北运河,河水清澈,堤岸翠绿,泄洪畅通,环境幽雅,旅游资源丰富,成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北运河两岸新建:滦水园、北洋园、御河园、娱乐园四座主题公园。滦水园全园由“引滦入津微缩景观”、“城市聚景”“繁花似锦”花坛、跨越全雕塑和引滦展览馆广场街景观构成;北洋园是一条以“传统理念定格于历史”为主线,一条以“教育精神根植于人心”为主线;御河园由浮雕景墙、篇景、浮龙、顺水、诗词之路、传说之路、古锚、仿古码头七部分组成;娱乐园由沙坑、装饰柱、音乐驳岸、装饰驳岸、趣味辅装、运河之子、希望七个景观组成。
依北运河堤建成的桃花园,具有乔灌木5300余株,各类桃木,包括山桃、碧桃、寿星桃等500余株,盛开之时春意盎然。从北洋桥之屈家店共设有10个码头,游船往返对开13公里,每年春季至秋季,游人可登船游览沿途美丽风光。
1.大清河,今大汶河下游,又名北沙河。古漆沟故渎,下游曾称盐河。据《东原考古录》载:水清莫如济,故济以清名。济水原在郓城分流南北,南济水为南清河。元、明时期称南运河,清咸丰时期称牛头河。北济水为北清河,因汶济合流,又名大清河,名属“济”不属汶。自济水伏流不见以后,大清河所属惟汶水,故沿称大清河。汶水未入济渎以前,东至戴村坝,西经东平城北统称大清河。城南古汶河(左右汶)亦沿称大清河,别称小清河,统为汶水。
今大清河是县境内最大的排洪河道。自戴村坝以下,向西流经南城子、龙固、后亭、流泽、大牛村、马庄、武家漫、单楼至马口入东平湖。全长37.7公里,河床宽在500—1500米之间,流域面积281平方公里。建国前,由于源短流急,含沙量大,加之堤防失修,连年决口成灾。1918年,最大洪水流量达到9450米3/秒。建国后,逐年培修加固堤防,加宽河道过水断面。全河防洪标准由建国前3000米3/秒,提高到7000米3/秒,不仅减轻了洪涝灾害的严重威胁,而且开始兴利造福于人民。先后修建了流泽引清灌溉工程,在无盐、路口、王台、马口等处修建了机电排灌工程。在南城子、武漫、单楼、北桥有多处渡口,方便了两岸群众过往。1958年7月,流泽漫水桥建成。1973年12月、1977年7月先后修建流泽大桥和东平大桥(又称王台大桥),大桥为双曲拱钢混凝土结构。近又在流泽大桥西侧修建大桥1座,与原来的大桥并列,分上下道,使105国道交通更加方便。
大清河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河堤两岸杨柳成带,绵绵数十里,防风固堤,蔚为壮观。北有白佛山、稻屯洼,站在白佛山顶,举目南眺,大清河犹如银蛇舞动。大清河不仅风景秀丽,资源亦十分丰富,除了盛产鱼、虾水产品,河沙储量大,约6000万吨。沿河两岸的群众在河里取沙、运沙,沙场随处可见,年开采、储运量150万吨以上,经济收入十分可观。
2.大清河 中国海河水系5大河之一。在河北省中部。长448公里。分南北两大系统︰北支以拒马河为主,源于涞源县的涞山,经紫荆关至张坊分为南拒马河和北拒马河。北拒马河东流汇白石河为白沟河;南拒马河经定兴、容城至白沟镇与白沟河汇而为一,流向东南。南支是由唐河(滱水)和潴龙河水系汇入白洋淀,后东流称为赵王河。赵王河和拒马河至新镇汇合后始称大清河。大清河流至第十六堡附近与子牙河汇合,经西河闸至天津入海河。沿大清河两岸分布白洋淀、东淀、文安洼等淀洼,可调节洪水。上游有王快、西大洋等水库拦洪蓄水。下游通过独流减河引洪水直接入渤海。
是海河水系的五大支流之一,又叫上西河。长约 448 公 里,流域面积 39600 平方公里。上游支流较多,主要可分为南北两大支系:
北支拒马河系,南支赵王河系。 拒马河发源于涞源县的涞山,在山谷中向东北流,过紫荆关向北,到涞
水县转向东流,至张坊镇分为南北两支:北支向东流接纳琉璃河、小清河至 东茨村,这一段叫北拒马河,自东茨村转向南流至白沟镇叫白沟河;南支叫 南拒马河,经定兴,于北河店接纳易水,向东南流至白沟镇与白沟河汇合, 以下才称大清河,再流经雄县至新镇西南与南支赵王河汇合。赵王河,是指白洋淀东出的水道。在白洋淀以上,入淀的主要有唐河和 潴龙河。唐河源出山西浑源县恒山东南麓,经灵丘入河北省,过唐县进入平 原,在定县以北穿京广铁路折向东北,流入白洋淀。潴龙河的上源叫大沙河, 源出山西灵丘太白山南麓银厂一带,向南流经阜平、曲阳、新乐,在安国南 面的伍仁桥与磁河汇合后称潴龙河,向东北流入白洋淀。在白洋淀的西北部, 还有源于太行山独流入湖的澡河、府河等。大清河的中、下游有一系列的洼淀,如兰沟淀、白洋淀、文安洼、东淀 等。大清河过东淀后在天津西郊第六堡汇入子牙河后入海河。解放前,大清河上游在汛期同时涨水,下游宣泄不畅,水灾频繁。解放 后在上游修建水库,调节洪水,中游加固河堤,下游挖掘独流浅河,扩大排 洪入海能力,。使大清河得到较好的治理。
子牙河
Tzu-ya River
亦作Ziya He。
中国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在河北省南部。长706公里。上游有滹沱、滏阳两支。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五台山北侧,沿途在山西、河北境内接纳清水河和冶河,东流在献县与滏阳河汇合,称子牙河。滏阳河源于邯郸市和村附近。滏阳河上游是古大陆泽(湖泊)和古宁晋泊(湖泊)故地,地势低洼,汇有众多溪流。下游经大城至第六堡与大清河相汇。由于降水集中,又多暴雨,上游流经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根治海河后子牙河上游修建岗南、黄壁庄、朱庄等水库和山区一些农田水土保持工程,下游开挖子牙新河,引洪水直接流入渤海。
一、子牙河为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是海河水系西南支,由发源于太行山东坡的滏阳河和源于五台山北坡的滹沱河汇成,两河于献县臧家桥汇合后,始名子牙河。流经省份 山西 河北 天津全长730余公里,流域面积7.87万平方公里。子牙河经西河闸至天津市十一堡汇南运河,至第六堡与大清河相汇,后至金钢桥和北运河合流。另一路由独流减河泄洪入海。全长474千米(至海口),流域面积4.6万平方千米(至献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献县以下辟子牙新河,经天津市北大港入渤海,以减轻水患。
二、北源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五台山北麓,沿途接纳牧马河、清水河、冶河等,至黄壁庄出太行山流入平原。流经代县、原平县及忻州盆地,在盂县阎家庄进入河北省平山县境内,经岗南、黄壁庄水库调节后,流经京广铁路及石家庄、衡水两市,在饶阳大齐村进入献县泛区,至献县枢纽与滏阳河汇流,干流总长588公里,总流域面积24690平方公里。
三、南源滏阳河出太行东侧,上源支流众多,有沙河、洺河,进入平原后,东行至艾辛庄附近,有老樟河挟小漳河汇入,形成滏阳河干流,全长402公里,历史上,滏阳河曾是邯郸至天津的主要航运交通线。
四、生态特征 子牙河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组成(毫克/升):浮植物总计9.50, 硅藻41.7%, 绿藻%27.8, 蓝藻2.5%, 甲藻23.6%, 金藻黄藻0%, 裸藻4.4%。
五、现状 由于华北地区近几年干旱造成天津境内部分河段常年断流 永定河
Yong-ting River
中国北京地区最大河流,海河五大支流之一。上游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的桑干河,在河北省怀来县纳源自内蒙古高原的洋河,流至官厅始名永定河,全长650公里,流域面积5.08万平方公里。流经山西、河北两省和北京、天津两市入海河,注渤海。主要支流有壶流河、洋河、妫水、清水河等。永定河流域多暴雨、洪水,春旱也严重。上游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混浊,泥沙淤积,日久形成“地上河”。河床经常变动。善淤、善决、善徙的特征与黄河相似,故有“小黄河”和“浑河”之称。因迁徙无常,又称“无定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大规模整修平原地区河道后,始改今名。1954年建成蓄水22亿多立方公尺的官厅水库,才基本控制了上游洪水。
永定河 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内蒙古、河北,经北京转入河北,在天津汇于海河至塘沽注入渤海。永定河全长548公里,自门头沟区三家店流入石景山区后,流经五里坨、麻峪、庞村、水屯等地,经衙门口村南流入丰台区。
永定河,古称澡水,隋代称桑干河、金代称卢沟,每年7至8月汛期。河水自燕山峡谷急泄,两岸峭壁林立,落差为320:1,最大流量5200立方/秒左右。河水挟带大量泥沙,河水浑浊,年含泥量3120万吨。元、明代有浑河、小黄河等别称。由于河迁徙无常,俗称无定河,历史上曾留下多条故道。其中离北京较近的大型故道有3条:第一条古故道由衙门口东流,沿八宝山北侧转向东北,经海淀,循清河向东与温榆河相汇。第二条西汉前故道自衙门口东流,经田村、紫竹院,由德胜门附近入城内诸“ 海”,转向东南,经正阳门、鲜鱼口、红桥、龙潭湖流出城外。第三条三国至辽代故道,自卢沟桥一带,经看丹村、南苑到马驹桥。史载这一故道历时900余年,一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进一步疏浚河道,加固岸堤,才将史称无定河改名为永定河。
永定河旧名无定河,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是河北系的最大河流。流域面积47016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45063平方千米,平原面积1953平方千米。永定河全长747公里,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共43个县市。全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永定河上游有桑干河和洋河两大支流,在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汇合,以下的河段称永定河,在延庆县汇入妫水河,经官厅水库流入官厅山峡(官厅水库至三家店区间)。从官厅至朱官屯河长30km,官厅山峡河长108.7千米,至门头沟三家店流入平原。从三家店以下至天津的入海口,河道全长大约200km,在水利系统将其分为三家店至卢沟桥、卢沟桥至梁各庄、永定河泛区和永定新河四段。
水利设施有官厅水库、珠窝水库、落坡岭水库、三家店水利枢纽。
现状: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一直水资源紧缺,为了满足城市用水,三家店以上永定河水几乎全部引入市区,使三家店以下70多公里的河道长年断流,河道两边土地沙化,近些年永定河沙石采盗猖獗,致使河道内沟壑遍布,河床裸露,每到冬春季节,西北风顺河道而下,京城顿时风沙弥漫。由于根本无水补给永定河,加上严重超采地下水,北京西部地区第四纪地下水已经全部枯干,永定河的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严重破坏。
㈡ 天津那条大河流入渤海
天津的母亲河——海河
㈢ 天津武清县的一条大河叫什么名
这条河叫子牙河,这是一条大河,水量很大。
㈣ 请教天津的河流主要有哪些
摆渡了一个。天津的漕运我国古代的元、明、清三朝均建都于现在的北京,京城所消耗的粮草单靠北方出产是供不应求的,还必须“南粮北调”,而调运粮草最经济和便利的运输方式在当时只有水路。尤其在明朝永乐年代后,一方面解除“禁海”令,一方面大力开浚南北大运河,漕粮既有海运,又大多以河运为主了。但不管是海运或河运,每年数百万担的漕粮都必须经过海河上游的三岔河口,再进入北运河才能运达京城,这样使海河上游的三岔河口逐步形成为天津的航运港口,也为天津成为北方最大的商贸中心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将南方的特色文化带到了北方,尤其是妈祖文化对天津城市和地方文化的持久影响,这在北方沿海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 由于天津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不仅是京畿重地的门户,也是南北大交通的枢纽,所以天津很快地发展起来,漕运带给天津卫的不仅是财富,也把天津卫推向北方重镇的辉煌。 漕运分为河漕和海漕两大部分,但甭管是哪一路的漕运,都必须从南北大交通的要冲———天津卫进行中转,北方的高粱、南方的大米,甚至是各种生活消费品,各路的漕运船只纷纷云集在三岔河口,南来北往的船只带动的不仅是社会经济的活跃、国家政治的稳定,也带动了天津卫的发展。 早在元朝时期,尽管天津还没有建卫,但元朝政府看中天津这块宝地,因为天津在南北大交通中发挥重要作用,更成为元朝大都的生命补给线。到了明清时期,天津卫正式设立后,尽管海漕、河漕在不同时期各领风骚,但都不影响天津卫在漕运中的地位,天津卫依然是政府看中的一块宝地。 有专家说,天津卫之所以成为政府的生命补给线,主要的原因是在中国的后几个朝代,国家的政治中心都在北方,而国家的经济重心却在南方,政府需要南方的经济做后盾,所以就必须将物资从南方调到北方,庞大的运输线就因此产生了,也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漕运,国家在稳定政治的同时,也促成了南北物资的大流通,天津卫作为南北大交通的枢纽,自然成了南北大交通中的最大收益者。
㈤ 天津大河宸章具体信息
首创大河宸章项目位于河北区天泰路与津浦北路交叉口西侧400米的位置,是由天津兴泰吉鸿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住宅社区。
项目优势:
①社区园林绿化率高,环境好,景色优美,非常适合养老和改善型客群。
②高层的户型种类较多,既满足了刚需客群,也满足了改善型客群,受众面较广。
③项目开发商为首创,首创做为品牌开发商,口碑好,建筑质量和后期物业有保障 。
项目劣势:
⑤项目临近高架和铁路线,容易产生噪音干扰。
②周边商业环境较差,小商小贩多,管理较为混乱。
总的来说,项目作为河北区品质不错的新房, 非常受到当地初改或刚需客群的青睐。
㈥ 海河由哪五大水系组成
海河是我国华北地区的大河,由蓟运—潮白—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漳卫—南运河五大水系组成。这些河流由北、西北和西南方向汇聚于天津,经大沽注入渤海。海河是指天津金刚桥至大沽的干流河段,长73千米。如以漳卫河为正源起算,则河长为1090千米,流域面积26.5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约20立方千米。
(1)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虽是三条独立的河流,但目前在防洪输水方面已连成一体。蓟运河由州河及句河二源汇合而成,南流在江洼口接纳还乡河等到北塘入永定新河,然后入海。州河建有于桥水库,将经滦河—蓟运河分水岭穿山渠道引进的水储入其中,向天津供水。潮自河是由白河和潮河在密云县汇流后组成,其平原河段的河道常迁徙不定,无固定入海通道,有时在通县附近入北运河,有时经箭杆河入蓟运河。1950年开挖了潮白新河,由河北香河县引潮白河水经黄庄、七里海人蓟运河,至北塘注入渤海。1960年在潮白河上建成密云水库,作为保证首都北京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北运河为京杭大运河的最北段,由北京市的通县至天津市,是13世纪利用白河下游河道修成。北运河有潮白河与温榆河两源,在屈家店与永定河汇合。1958年在温榆河上建成了解决北京部分供水的十三陵水库。
(2)永定河是历史上海河水系最不稳定的一条河流,上源发源于山西北部管山东麓桑干泉的桑干河和发源于内蒙古高原南缘兴和县境内的洋河组成,于怀来县米官屯汇流后始称永定河,下流入沩水河,经官厅三峡至三家店出峡谷,过卢沟桥东流至屈家店与北运河汇合。永定河上游流经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河流含沙量大,在下游河床淤积高出地面,经常改道,原称无定河。公元1698年(清康熙三十七年)为保护北京,对其进行了一次改道,迫使河水东南流入三角淀,至西沽入大清河,并改名为永定河。当然改名也解决不了河道迁徙问题,直到1970年开挖了永定新河,由屈家店引导河水至北塘,然后入渤海,才使河道变得较为稳定。解放后为了防洪和解决首都供水问题,在官厅水库以上先后兴修了大、中、小型水库517座,总库容达33亿立方米,其中官厅水库是北京市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3)大清河是由发源于恒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的水流汇集而成,支流众多,源短流急,分南北两支。南支包括由磁河、沙河等汇集而成的潴龙河及唐河等河流,先汇入白洋淀,然后由其东部的出水道(赵王河)与北支汇合;北支主要是发源于山西省涞源县涞山的拒马河,流经雄县到新镇西南与南支汇合后称大清河。大清河在历史上屡受永定河及滹沱河的干扰和侵袭,两河从上游带来的很多泥沙,都堆积在大清河的中下游,形成了一系列如白洋淀、文安洼、东淀等洼淀,使汛期洪水在下游宣泄不畅,频繁引发水灾。建国后,在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在中游整修河道,在下游开挖独流减河,排洪入海,减轻了水患。
(4)子牙河是由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的滹沱河与发源于太行山东麓的滏阳河汇合而成,水量主要来自滹沱河。滹沱河挟有大量泥沙,进入平原后沉积淤塞河道,使河流频繁摆动。滏阳河上游多流经丘陵地区,谷宽河阔,进入平原后,河道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抬高河床,使河流变为地上河,加之下游河道窄小,一遇大雨水流宣泄不畅,就要出现水灾。解放后为治理水患,进行了加固河堤,兴修水库等大量水利工程建设,并于1966~1967年开挖了子牙新河,增大了泄洪能力,减轻了水患。
(5)漳卫—南运河系指京杭大运河的山东临清至天津段,上游由漳河及卫河组成。漳河发源于晋东南的山地,有清、浊漳河两源,它们在河北省涉县合漳村汇合后称漳河。卫河源出晋东南的高平县内,南流接纳了纳淇河及安阳河等支流。漳河和卫河在河北馆陶县称钓湾,汇合后至临清叫卫运河。
海河流域内城镇集中,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特大和大、中城市就有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沧州、张家口等,人口超过7000万,是一个生活和工农业用水颇感紧张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