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狗不理包子为什么只在天津有
扩展阅读
杭州到厦门高铁怎么走 2025-09-18 03:24:55

狗不理包子为什么只在天津有

发布时间: 2022-12-07 20:03:39

‘壹’ 天津的包子为什么要叫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像小狗一样好养活(按照北方习俗,此名饱含着淳朴挚爱的亲情).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风味名点。它色白面柔,大小一致,底帮厚薄相同,一咬起来直流油,但又不感肥腻,味道十分鲜美。


(1)狗不理包子为什么只在天津有扩展阅读:

狗不理包子采用“半发面,水打馅”制作工艺。皮子薄而带韧劲;馅以精肉斩得细而匀,加姜、酱油、香油、味精、排骨汤等。做出的包子要求不走形,不掉底,不漏油,个个呈菊花形状。

狗不理包子特点是:选料精良、皮薄馅大、口味醇香、鲜嫩适口、肥而不腻。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

1973年时,毛泽东主席有一次和大家谈到了天津的美食,特别想到了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生活管理员吴连登为此还专程到天津,给主席买回去了“狗不理”,主席吃后特别高兴。



‘贰’ 狗不理包子是哪个城市的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天津包子,始创于狗不理,虽然包子在天津已经流行了三百多年,但从前的包子都是大发面皮、硬馅加菜,而狗不理创始人高贵友对包子进行了改良,才有了现在水馅、半发面的天津包子,成为全国各地独一无二的特色小吃。狗不理包子以鲜肉包为主,兼有三鲜包、海鲜包、酱肉包、素包子等6大类、98个品种。

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狗不理包子的由来是,高贵友卖包子始于1858年,在侯家后三岔河口,是一间小门脸,字号叫德聚。因高贵友小名叫狗不理,所以人们都管这家包子铺叫狗不理。开张之初,吃包子的主要是来往于南北运河叫卖鱼虾、青菜的商贩,码头上扛大个儿的脚夫,周围的邻居住户,那时一天能卖两三袋面的包子。

‘叁’ 狗不理包子的由来是什么为何天津人都不推荐吃这个

狗不理包子在天津和北京都非常有名气,很多外地人会因为他的名气想去品尝一下,但大部分的当地人都不建议去尝试,因为真的没有什么特色,价格还异常的昂贵。

对于狗不理包子来说,很多天津人在吃过一次之后就不想吃第二次了,所以当别人问起他们的感受,他们非常不建议大家去打卡。

‘肆’ 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创始人名叫高贵友,乳名叫狗子。他14岁在包子铺当伙计,他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在师傅的指点下手艺不断长进。三年师满后,自己开了一家名叫“德聚号”包子铺。

由于手艺好生意十分兴隆,经常忙得没空跟顾客说话,于是大家戏称:“狗子卖包子,不理人。”后来都叫他狗不理,把他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

从此,这种包子“一登龙门,声价十倍”,也就闻名遐迩,生意越来越红火,慕名前来品尝包子的顾客与日俱增,纷至沓来,常常令高贵友忙不过来。

狗不理包子简介:

狗不理包子是中国天津的一道闻名中外的传统小吃,该小吃以一道由面粉、猪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小吃,其始创于公元1858年,有100多年历史,该小吃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

刚出笼的包子,鲜而不腻,清香适口。狗不理包子以鲜肉包为主,兼有三鲜包、海鲜包、酱肉包、素包子等6大类、98个品种。

‘伍’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特色小吃,为什么天津人却普遍不吃

狗不理包子我曾经吃过,说实话我吃的比一般的包子还是要好吃一些,但是却也能理解为什么天津人他们大部分不太乐意吃这个包子了。


以上这两个原因就是我觉得天津人大部分不会去吃这个包子的原因了。当然这只是我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天津人不吃这个包子的原因肯定还有自己的想法。

‘陆’ 狗不理包子是哪里的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是一道由面粉猪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小吃始创于公元1858年为天津三绝之首中华老字号之一,狗不理包子以鲜肉包为主兼有三鲜包、海鲜包等品种。其面馅选料精细,制作工艺严格外形美观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五个褶。
狗不理包子始创于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一农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取名狗子期望像小狗一样好养活。狗子14岁到津学义在一家蒸食铺做小伙计,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奋好学练就一手好活不干记者宁夏自己排起包子摊。他以首次发明用水线按发面蒸出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式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实力百里的人都来吃,生意十分兴隆。狗子忙得顾不上跟街坊邻居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了,街坊邻居都说狗子卖包子不理人,日久天长大家都叫他狗不理。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特色小吃知名度非常高,只要是去天津的人基本上都要尝尝狗不理包子就像去西安一定要吃肉夹馍一样,除此之外狗不理包子在全国已是遍地开花,不敢正宗,不正宗,反正全国各地几乎每个城市都有狗不理。

‘柒’ “狗不理包子”名字的由来

狗不理始于清朝咸丰年间,由直隶省武清县下朱庄人高贵友创始,高贵友乳名叫“狗子”,他自幼居于天津,在当时南运河畔的刘家蒸吃铺做帮工和学徒,高贵友用3年掌握做包子和其他面食的手艺,然后开办一家名“德聚号”的小吃铺,专营包子。

由于当时德聚号的包子色香味形俱佳,生意十分兴隆,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因此,很多顾客都戏称他为“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而他所经营的包子便因此而得名“狗不理包子”。

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期间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说道:“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的香,食之长寿。”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7)狗不理包子为什么只在天津有扩展阅读:

1916年(民国五年),高贵友病故,其子高金铭继承产业,转年在南市东大街立了分号。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把侯家后老号迁址到北大关桥口。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将老号、分号合并,迁址到天祥商场后门(今辽宁路),设立新号“德聚号”。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高金铭之子高焕文继承产业,经营至1952年歇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天津市将狗不理包子收归国有并将店铺迁和平区山东路,后又在南市食品街设立了分店。2001年,“狗不理”总店扩建。

随着“狗不理”的发展,所经营的品种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逐渐形成6大类、98个品种的包子。技师们精心研制出以鸡、鸭、鱼、肉、海鲜及应时蔬菜、野菜、菌类为原料,采用蒸、煮、烤、烙等多种烹调技法做出了金针包、龙凤包、鸳鸯包、香芹包、什锦包、大虾韭菜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