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津的课后辅导是必须报吗
坐标南开,开学时是自愿,现在改成4:30-5:30统一托管,5:30-6:30是自愿参加,分了两个时间段。4:30-5:30这个时间段由语数外三科老师轮流辅导,辅导作业。5:30-6:30 这个时间段不负责辅导,几个班孩子混合成一个班这样。
回到家里,作业基本上写的差不多了。让家长监督的作业几乎没有了,家长是感觉到轻松了,但内心其实还是有些小焦虑的。
课后辅导所有的学校都说是自愿的,但实际上不同的地区还是不同的政策。再落实到各个学校更是五花八门。说一下我了解的情况,不全面。
1、小学,几乎都是自愿参加,但是有的学校不参加的话会让说明理由,还有的学校还会打电话反复沟通不参加理由,感觉除非万不得已你最好还是参加。
2、初中,自愿参加,但是不少老师会把课后服务时间用来课程加餐,有不少本来不报课后服务的,看到这种情况又参加的。回家还有作业需要完成,的确时间紧张的。
还有的学校严格自愿参加,课后服务就是单纯写作业的,这样回家时间宽松,还有时间户外一会儿。
也有两者结合的学校,在学校户外加素拓一小时,剩下时间写作业或者老师加餐。目前感觉这种模式更受家长和学生欢迎。
3、高中,都高中了,是否自愿,课不课后的没啥差别了吧。原本也不少下课后花钱去自习室再接着学习的,毕竟高考的分数线卡在那里。对于课后服务最欢迎的是一些不太自律孩子的家长们,毕竟在学校学习和在家里是不一样的。
坐标:河西区 初一 不必须报 给老师申请 4:30 下课自行离校 原因: 校外 体育 俱乐部训练
坐标武清,昨天和小学老师聊天,她说是自愿参加,老师轮班制看着,可以看到6点,费用大概180,一天合着几块钱
坐标和平,自愿的,可以不报,尝试了一天的课后辅导,和自己预期不一样,时间也冲突,马上跟老师申请不报了,老师同意了。
我们就上了一天的课后辅导。
坐标河东,初中,强制到晚上六点半。作业是不用回家写,但吃饭睡觉时间大大后移,吃完饭就八点多了,唉!更谈不上锻炼身体,哪有时间呀!
天津河西自愿,并且学校老师还不鼓励报
河西区怎么没有自愿的,强制6:40放学
不强制,但是讲新课[捂脸][捂脸][捂脸]
天津从这个学期开始,搞了一个所谓的课后服务。在今年9月份与10月份,学生18:05放学,每人每天收取5元课后服务费。从11月份开始,调整到18:30放学,每人每天收取9元的所谓课后服务费用。每人每月收取的费用不超过180元。如此,一个1000名学生的学校,每人每年收取约2000元左右的费用,总共每年能收取的课服费用将高达200万元左右。
这样的措施,显然是不符合国家免费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的。而且对大多数学校来说本来放学的时间就在一个合理的时间段内,并不需要所谓的课后服务。
为了让收取费用更显合理,他们不得不把放学时间推迟半小时左右,并且把以前正常授课的第八节课划归到了课后服务。
这个举措表面上采取了所谓的自愿原则,但实际上不参加这个课后服务是不可能的,是不现实的。因为第八节课仍需教授新的课程内容,而并非所谓的纯粹的课后辅导。学生若不参加课后服务,则16:35上完第七节课就必须离校。这样做,显然是在强迫所有的学生不得不参加这个所谓的课后服务。
此外目前是冬天,北方18:30时已经天黑不见五指,算是非常晚了。按理17:30左右放学是最合理的。而现在18:30放学,到家基本已经19:00左右了,吃晚饭的时间明显算很晚了。
此次政府推出的所谓课后服务,其实对大多数本来就正常放学的学校来说是完全不需要的。
需要纠正的是那些原来两三点钟就过早放学的不合8小时工作制的违规的学校。它们原来的放学规定是不合理的,一直以来没有收到有关部门的合理监管。这些学校的学生的在校学习活动时间未达到8小时。现在只是让它们调整到一个合理的时间而已。不应该据此额外对学生收取所谓的费用。
2. 2021年国家课后延时服务政策
1. 政策颁布:2018年教育部下发了实施课后延时服务的通知和相关细则的指导意见,不少地方也都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陆续从2019年开始执行,2021年是教育部要求的课后延时服务实施全覆盖的年份,至此,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课后延时服务已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全面铺开。关于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到课后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概括起来就是四个方面、16个字,即“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强化保障”。
一是全面覆盖:各地各校要从实际出发,“一校一案”制订完善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二是保证时间: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
对家长接孩子还有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三是提高质量:一方面,应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另一方面,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但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四是强化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规定要求,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明确相关标准,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
2.拓展资料: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聘任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同时,充分利用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资源。
3. 课后服务是谁提出来的
是教育部提出来的。
基于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迟,教育部办公厅2017年2月24日提出《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截止到2020年12月,已有29个省份印发实施办法。据统计,全国36个大中城市(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66.2%的小学、56.4%的初中开展了课后服务,43.2%的小学生、33.7%的初中生自愿参加了课后服务,参与教师比例分别为58.3%和35.1%。
2021年7月1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课后服务将在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课后服务推行“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
4. 课后服务会取消吗
从去年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着重实施了课后服务的政策,基本在放学后的60分钟到90分钟为服务时间,学生们在学校完成作业,复习知识,家长们也不用担心学生们的安全,一时间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可经过一年的试点,有部分家长觉得这样还是不行,要知道课后服务的时间被统一实行就意味着学生们将面临统一的放学时间点,而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的现象,不管是接孩子的还是下班的,都被堵在路上动弹不得。
考生究竟能不能参加补习班?答案是肯定的,即使在教育部关于校外补课的要求之中,已经明确地提出,在周一至周五的放学之后时间可以采取线上或线下的补课方式,但是节假日及寒假暑假一律不得进行补课。不过,在这样严苛的要求之下,留给学生补课的时间非常有限。在教育部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最新回应之中,也反复提到校外培训机构要保持非营利性质,按照国家指导价格收费,不得超纲教学。对于保姆是住家家教,将一查到底,绝不允许违规补课以任何形式存在。教育部回应之后,不少家长表示终于可以放心了,这个回应真的是无法拒绝。综上所述,国家不会取消课后服务。课后服务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可以在校完成作业,复习知识。
学校延时服务的内容
1、主要针对中小学生开展,从根源上解决父母接学生放学的问题,通知要求一周五天,每天课后延时服务2小时,结束时间,不得早于当地的下班时间,不过课后延时服务采取自愿的形式,如果家长有时间接送孩子,可以不参加延时。
2、对于延时服务的内容也有要求,老师不得在此期间内讲解新知识,以学生自习为主,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完成家庭作业,其余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兴趣爱好,德智体全面发展。
法律依据:
《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第三条
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要遵循学生及家长意愿,是否参加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
第四条
公益惠民。课后服务要坚持公益导向,不得营利。各地根据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性质,坚持成本补偿原则,可由政府和家长共同负担服务成本。
5. 课后服务什么时候开始
课后服务什么时候开始:课后服务9月1日开始。
在双减政策实施以后教育机构们不能够再给学生补课了,只能够开办一些兴趣爱好的课程,所以学生们最主要的学习时间还是放在了校园当中。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在学校里面多学一些知识,能够多上课多听讲,平时最好可以留在学校里面做作业。
因为不让孩子去补课了,那孩子的学习时间就减少了,家长们就希望孩子能够通过课后的时间来把更多的知识学到家。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学校里面还可以问老师,这也是为什么要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原因。
6. 小学什么时候可以开展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学生下午正常放学后,学校为学生开展的延时服务,每周5天,每天2个小时,也就是“5+2”模式。课后服务主要是解决家长下班晚而学生放学早导致家庭难以接送孩子、难以辅导孩子功课等问题。
开展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是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心工程。省委常委会把课后服务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市委、市政府把课后服务工作列入2021年度重点民生实事。
小学课后服务注意事项
各中小学校是实施课后服务的主体。学校要结合实际,积极作为,鼓励和支持教职工在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工作。
鼓励学校返聘退休教师或招募学生家长、社区志愿者等,共同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各地可指导中小学校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参与学校体育、音乐、美术、书法等方面的课后服务。
7. 学校课后服务的时间是什么
学校每天完成规定课时之后提供课后服务,时间原则上到下午17:30,实现工作日全覆盖。
8. 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内容
1、五项管理: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
1、五项管理: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
2、双减: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课后服务时间: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时间一般从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开始。义务教育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2小时,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具体服务时间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课后服务时间应该做什么?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9. 课后服务时间安排是什么
课后服务时间安排是17点50到18点50语文,19点到20点数学。
课后服务主要为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
注意。
广大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作为,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对确实不具备条件但有课后服务需求的,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学校、社区、校外活动中心等资源,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具体课后服务时间由各地根据实际自行确定。
10. 天津市模范小学有课后托管吗
有。
课后托管是指学校为学生放学后提供体育、文艺、科普等内容的托管服务。由于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普遍在下午3点半前后放学,一些夫妻双方都上班又没有老人帮忙的家庭就陷入难以接孩子放学的难题,因此在北京催生了大量社会力量经营的课后托管班。近年来,外地一些城市已陆续尝试弹性放学制和校内托管服务。
目前北京市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由义务教育学校为学生提供体育、文艺、科普等内容的课后托管服务,之前在大兴区和海淀区进行了试点。时间上每周至少3天,每天不低于1个小时。从2018年9月开始,课后托管服务拟扩大到每周5天,每天2个小时,实现周一到周五课后托管服务全覆盖,方便家长在下午5点半左右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