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天津的离婚率为何全国第一
前阵子某新闻报道,在2021年上半年中,天津的离婚率高居榜首,达到1%。天津虽然是一个直辖市,但给人是很平和的,突然获得了全国第一高的离婚率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那么,天津的离婚率为何全国第一?
其实不仅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天津离婚率是全国第一,在2020年天津离婚率还是全国第一,之前几年天津离婚率同样很高。导致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有:
1、恋家
天津人是出名恋家,从河西嫁到河东都属于远嫁,如果天津人找了外地人当伴侣,两人生活习惯达不到一致的情况下,就容易离婚。
2、舍不得闺女受委屈
天津人结婚之后孩子是姥姥带,因为姥姥特别疼闺女,舍不得闺女受一点点的委屈。如果闺女在婚姻中过得不幸福,家人会支持她们离婚。
3、婚前买房
天津经济条件比较好,当地女性就业率比较高,她们经济独立,享受了高等教育,对于婚姻、配偶的要求是会比较高的。她们在婚姻开始之前就要求男方先准备好房子了,可是房价、房贷也会影响小两口的生活质量以及感情。
其实不仅仅是天津这座城市离婚率高,最近几年整个中国离婚率都挺高的,人们离婚的原因各种各样。
② 为什么天津人恋家历史上有什么相关传统吗
天津人恋家是出了名的,这个特征在外地人眼里基本上和“哏儿”、“煎饼果子”、“姐姐”一样被当作天津人的标签,而在天津人自己看来,恋家也确实是被写入基因里的东西,一时半会儿还真戒不掉。
以前常驻外地工作,90%的同事都是天津人,那时一个月连续休息6天,大家轮流回天津。于是你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的人在数日子:
“再呆三天,又回家喽!一会先去车站把票买了!”
……当然也有抱怨……:
“哎呀,又回来了,从家里一出来我就脑袋疼,浑身不得劲儿……”
网上也有很多关于天津人恋家的段子:
“籍贯:天津;爱好:回家。”
“世界的尽头叫做军粮城。”
“天津和北京之间距离的遥远,仿佛中间隔着个通利福尼亚州,简称通州。”
也许外地人会觉得有些夸张,可这些调侃,确实是大多数天津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天津人为嘛这么恋家?
有人说天津凭着紧邻首都之利,蹭上个直辖市的名头,又凭虚名混上了一堆行政优势,教育、医疗资源都在第一梯队,所以天津人就是贪恋这些东西,怕去了外地就占不着这些便宜了……
我靠!这得是多么居(慧)心(眼)叵(识)测(人)的人才能想出这么长的逻辑链来诋毁天津人?
我不否认这些优势的存在,但天津人对家的依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
离了天津,谁给我捧哏?
一提起天津,大家很自然的就想到相声,而相声这种曲艺形式,必是由市井文化中孕育出来的,那些包袱绝大多数都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不同地区的人对幽默的理解差距很大,天津人的幽默主要靠的是逻辑、靠细节。绝不是“你是我爹,我是你爹”这么没技术含量的直给。
你想想,当你和朋友互相找乐,你一言他一语,插科打诨、互为捧逗的时候,是不是特别享受这种感觉?哪怕在斗嘴时吃了亏,大笑过后还是要再找机会反击,天津人的哏儿就体现在这了,咱天津人为了给生活中加点乐子,从来不嫌费事。
可你真到了外地呢?很有可能好不容易琢磨半天想个梗,抛出去还傻呵呵等着人家接茬呢,结果如石沉大海,人家一脸冷漠的看着你,好像在看一个精神病患……想到这里不由得打个冷颤,曲高和寡说的大概就是这种体验了。
所以,有一部分天津人不去外地,是迷恋天津特殊的城市气质,是怕去了外地没人给他捧哏……
离开天津,我早点吃嘛?
天津的饮食文化自成一派,种类繁多,尤其早点,更是讲究。
但天津人讲究的是味道,而不是排场,天津人骨子里的草根劲儿就体现在这了。天津的传统早点铺多扎根于居民区,你今天糊弄一下可能没事,连着三天下来,老主顾绝对跑光,就算是你二姨夫也绝不再光顾你。所以卖早点的人知道,这群老门口子,嘴刁!我不下工夫保持水准留不住他们。
煎饼果子四四方方,
卷圈面茶老远飘香,
果头果篦香脆红亮,
最后还得来碗豆浆。
就这样,家门口的早点铺和天津人互相成全了对方。
我有一朋友,去外地(不说是哪了,容易引战……)出差半个月,回来他跟我学舌:
“大清早我一出酒店诶,转悠半天看见一小馆子,里面有几位吃得倍儿美!我过去一问,就有米粥、牛奶、鸡蛋,这没滋没味吃不惯啊!这半个月,媳妇我都不想,我就想煎饼果子……”
所以,离了天津,早点吃嘛真的是个问题……
老百姓的日子,经不起折腾
天津是一座平民城市,兴起于漕运,自古就是水旱码头。
一大清早,民夫手里抓上个炸糕就奔码头干活。你若穿越回去问他们是否有梦想,他们一定说没有。可那只是他们不会表达而已,其实他们有梦想,他们的梦想就是把嚼裹儿顺顺当当挣回家,守着妻儿老小平平安安过一辈子,非得逼着他豁出命来挣大钱,挣着了倒好,万一挣不着呢?那不崴泥了吗?平民的梦想很好满足,有吃有喝,没病没灾,乐乐呵呵,足矣。
老百姓的日子,真经不起太多折腾。再加上天津人大多是独生子女,抛下父母背井离乡的后顾之忧更多。
所以大部分在家门口就能讨口吃食、按部就班活着的老天津人,自然不愿出去。也就是这种小富即安的心理,造就了天津人骨子里恋家的特质。
我看过一篇文章,说天津人的小富即安是年轻人梦想的粉碎机。
我想说,其实很多天津人最原始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简单地说,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混个肚圆安稳,天津人不用东跑西颠的,在家门口就行。也就是说,天津能养人,养活住人。逃荒逃难的,外出打工的,都是出于无奈。故土难离,谁混的好好的非要背土离乡啊。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天津本身就是高处。所以,天津人就显得恋家了。
全世界的热爱家庭的人们,都恋家。天津是其中之一。哈哈哈
③ 天津父母为什么不喜欢让孩子到外地发展
说到天津人,外地人提起来都会说, 天津人恋家,缺乏闯劲 等等。
这一点,一直被大家诟病。
曾经网络上看到一个笑话。一个北京哥们和天津闺女谈恋爱。
一次北京哥们看望天津姑娘。相约在天津站。姑娘家住河西。姑娘告诉北京哥们,咱们换个地。我家离天津站太远。。。。。。
说到天津人,这个现象还真挺普遍。
一般从家到单位要是花费半小时以上,基本上就要考虑换个房子,或者换工作了。
当然,以上这些状况,更多的是以前啦。
其实,现在很多天津人都选择出去发展。城际上的双城生活,国外也有很多天津人生活。
天津的年轻人,也希望趁着年轻,可以多出去闯一闯。
但是,天津父母一般都希望孩子在自己身边。
我曾经家庭聚会,妈妈同事的孩子想在南方发展,最后欧不过父母还是回来了。那么为什么天津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在外地发展呢?
究其最根本原因,还是天津的父母太疼孩子。
现在年轻人和父母生活在一个城市,说不上照顾父母。
更多的还是父母要帮忙照顾孩子们的生活。
同时,随着父母年纪的增大,做爹妈的还是希望,老了以后孩子在身边,享受天伦之乐。
天津作为中国的直辖市。
机会相对于一些二线城市还是要多很多的。
同时,天津的治安好,消费相对低。
综合起来,天津是一个非常适宜居住的城市。
同时,天津人老传统老观念比较重,奋斗一生希望老年过上子孙满堂的生活,希望子女在自己身边。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式天津城市这样的优厚条件,才让天津的父母有这个底气让孩子生活在自己身边。
最后,我还是想唠叨几句。父母,永远是为孩子着想的,假如外地真的有很到的机会,很好的发展。大天津的父母还是会做出让步的!
我是河南人,大学毕业后来到天津,至今在津6年了,说说我的感受吧。
我认识的一个本地男的,同事,说他从来没想过去别的地方,他爸说了,出去 旅游 玩几天可以,想到外地长期发展定居,腿先给打折了。天津本地人年轻人的经济压力也不大,婚前和父母住一起,自己赚的钱自己花,父母可能还会贴补点,结婚了父母有能力的把房子准备好,新婚夫妻的压力也不大,所以天津人自称穷乐呵,爱凑个热闹,也都很热心,也不太追求怎么大富大贵,我认识的一个姐姐,当然她女儿都上大学了,当时报志愿的时候急得不行,真不想让去外地上学,可是没考好,天津没合适的,只好去外地了,想闺女想的直哭,跟闺女说好了,你要敢外嫁不在天津,我跟你爸立马跳河去。其实不难理解,天津虽说近几年发展不行,房价高工资低,可架不住挨着北京啊,也算是准一线城市,让本地人去北上广深吧,压力大,去别的吧,又看不上,天津考学也相对容易,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想出去。之前我做一份兼职,离住的地方走路大概十五到二十分钟,然后一个同事,本地的姐姐看怪物似的看我说那么远怎么不骑车呢?我真没觉得远,后来去她家,好么,她家离上班地走路五分钟就到,但她坚决要骑车子,走路嫌远。你如果跟本地人问路,他们会说远着呢,骑电车得三四十分钟呢,但你真去考察,其实就十几分钟的事,可能我走路走习惯了吧,但也由此看出天津人是真不爱出去走远道。
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前程本是父母的普遍愿望,然而让孩子到外地发展也是大多父母的无奈之举。
天津本是一个直辖市,毗邻北京,本身也蕴藏着很多的发展机遇,父母自然希望孩子能在身边发展,这样孩子就可以常回家看看。树老根系发达,人老人脉广阔,父母总希望用自己的资源助孩子一臂之力,也是人之常情。
再者,自己的孩子,生活养育了几十年,动物尚有舐犊之情,何况人呢。
由小生产异化的小市民情怀:故土难离。上世纪六十年代知青上山下乡,春节十五过后,离津返乡(山)时,火车笛一鸣,整个车站哭声一片,声势冲天。一路上,只有天津如此,也算地方特色。
天津长期在外地的都是有本事的人,因为当地的教育,医疗等应该都排在全国的中上游位置。如果能在别的城市定居那肯定要比本身自己的城市要好,但好的城市例如上海,北京,深圳又比天津活的累,所以天津不是不想出去,而是比天津硬件好的城市没有多少。您只看到了天津,您可以试着去看看北京,上海,其实都一样,上海人或者北京人也一样出现在别的城市的很少。
没觉得恋家是贬义词,天津老爷们顾家,疼媳妇儿,很多天津娘们一辈子没进过厨房不是没有道理的。无论上班地方离家多远,晚上必须回家睡觉,这就是规矩。大学毕业时天津人基本都留在天津发展了,挣得再少,也不想背井离乡,知足常乐已经融合在血液里了。但缺点就是没有闯劲儿,没有商业氛围,基本买卖儿都是外地人干,容易被人算计。当然无论怎样,我爱这座城市,爱我得家乡。也希望更多人来天津发展建设好这座城市
如今“恋家”多么奢侈,只有直辖市大城市才能感受恋家的温暖。外来务工人员怎么能理解?外来务工人员只能视“恋家”为耻,彻底砸碎恋家心念,四处奔波流窜。平常感觉不出来外来务工人员的有什么不一样,一到春运就提现了。大城市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春运是嘛滋味。
天津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世代相传的结果,不愿意去新环境,以为这样是爱孩子,其实,很自私。作父母首先要想到神魔对孩子最好,而不是只想把孩子就在身边。
用我父亲的话就是:看一个城市的发展先看交通,天津海陆空交通都很方便。在北方没有哪儿个城市相媲美。去南方生活习俗不一样,所以还是天津好。
我把孩子养到大学毕业,他去别的城市了,然后一年和我见一面,到我死也就在见个几十面。呵呵!
④ 天津人是不是都特别恋家啊
对啊,而且天津人缝年过节都想着回家.我觉得这样很好,天津的春节也很热闹.
⑤ 天津人什么样的性格
首先要知道哪里都有好有坏,什么样的人都有,有热心肠,爱帮助别人的人,也有喜欢做害人利己事的人,哪里人都是这样。性格也是因人而异,不同环境造就不同的氛围。然后就是天津人的中和性格都还是很好的,如下:1天津人很恋家,而且到外地听不到家乡话,很难过的2天津人脾气很直,大多数很容易着急,说话比较直白,要注意不要惹老人家生气3天津人被称为“卫嘴子”,一方面是因为天津人爱说话,另一方面是因为天津人在吃的方面比较挑剔,到外地可能吃不惯,本人就不太喜欢北京的食物。4天津人很热情。希望我的答案能够给于你帮助。
⑥ 为什么天津是十大单身城市之首
作为在天津上学的单身狗,一定要答一发。虽然从前并不知道天津是十大单身城市之一,但已经真真切切感受过在这里脱单的不易。仔细想了下原因,大概有三点,且听我慢慢道来。
1.天津人恋家
每个城市的人都有不同的特质,在我看来,天津人最普遍一点就是恋家,不愿离开天津。他们能恋家到什么程度呢?拿我天津本地的室友YY举例。从小到大,已经20多岁了,她还没有走出过京津冀,认为以后找工作也要在天津,最远的考虑是北京,其他地界儿根本不想。
那么恋家和单身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可大了去了。因为大部分天津人不愿意离开家乡,所以他们的择偶标准,恋爱标准都会偏向天津本地人。恋爱和相亲的难度增大,导致一部分天津人主动单身。
2.男女人口比例失调
男多女少,已经是全国的人口趋势了,在天津更不例外。2015年末天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对女性比为119.10:100。这种男女比例间的失衡,就导致了一部分人的被动单身。
3.中产阶级与单身主义
天津位于京城脚下,目前发展也日新月异,中产阶级成为了城市的主要支撑。而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对于传统的婚姻爱情观有不同的理解。尤其是正处于婚配年龄的这一代。我有很多毕业的学姐学长都表示,如果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即使一直单身也无所谓。所以有很多人到现在还没有初恋......
这些年来单身主义盛行,认为除了爱情,我们还可以追求更多有意义的快乐。最近学校里就经常开玩笑:开黑和男朋友,你要哪一个?回答全都是:恩,还是开黑吧,再来一局!因为不再关注恋爱这件事本身,而更重视自己的感受和发展,单身也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⑦ 天津人什么样的性格
1、喜欢开玩笑,玩笑通常有夸张和虚拟。生长的环境可以使他们很容易地从对方的表情,说法方式和语气加以判断。然而夸张和虚拟在不了解习惯的朋友眼中可能会带来麻烦。有时会当真,所以开玩笑前要先想一下是不是合适的人,是否有这个必要。
2、嘴贫,但并不辨,可能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看着不爽就开始撸袖子了,没有这么多辨的机会,而有话直说的个性则更容易引起别人不舒服。首先,想啥说啥的过程忽略了对于听者的感受,这就有个尊重的问题在里面了,同时也相当于把自己的底牌摊给别人看。其次,在说明一件事情时,更倾向于把事情的结论而不是其过程解释出来。理由同上。我觉得比较好的方式是在说话之前想把思路理清楚,不怕说得慢,就怕不过大脑。
3、傻实在,不仅表现在学习上,还表现在生活上,不管是搞聚会还是帮忙,通常会倾向于少说话,多做事的角色。但是在美国这种强调表现和沟通的环境下就会吃蛮大的亏。也许你做了很多,但是聚会结束的时候人家还不认识你。我觉得事情要做,朋友也要交。还是那句话,多沟通,多协作。
4、好面子。也可以说成自强不求人。这个面子我觉得没有什么好处,首先面子给人一种装的印象,其实自己完全没有感觉,其次,啥事自己来也会失去很多认识新朋友的机会。当然每个人都需要纯粹的朋友。
⑧ 为什么天津人不愿意离开天津,是因为恋家吗
第一、天津无论医疗、教育、就业、商业、景观都比较不错所以没有必要
第二、天津祖上本地人基本都有房甚至很大一部分人有两套以上而且房价都不低
第三、恋家,因为父母、老婆、孩子、朋友,你们可以说天津人没出息,但是人奋斗一辈子最后想过的生活可能天津人每天都在过,随时随地能看到父母、没有太大的房贷压力、朋友也都在身边,如果想的话天天晚上可以带着老婆孩子和父母出去小资(可能就是溜溜弯)。在天津也许没有很大的眼界但是有很大的幸福
也有很多天津人移居别的城市和别的国家,其实严格来说,恋不恋家不是按地域来分的,如果条件允许,本地资源丰富谁愿意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呢?每个人都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要求,没有对错,没有好坏,最主要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眼观全国有几个直辖市,大量外出谋生的?天津宜居,经济,人文,与全国那个城市比都有自身优势,为什么要离开?外流人口多的城市,那个不是经济发展,各方面短板城市?人往高处走,天津人在国内己经俯视大多城市了,难道还要往低处流?除非脑残,或事业发展必需。否则,天津很好,现代,包容,宜居全国中心城市之一。天津人没有必须离开的理由。题主提这个问题只是酸。要是家乡各方面都舒服,也不会背井离乡,到处浪迹吧。呵呵。
我就是天津人,我来简单说说。
大学四年在山西,研究生三年在山东,最后还是回天津工作,娶妻生子,如无大的变动,估计一辈子都要呆在天津这座城市了。
怎么说呢,我不敢代表所有天津人,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对我自己是有很清晰的定位的,做事节奏慢,脑袋不灵光,干啥啥不行,吃嘛嘛没够,到了北上广,估计我脑袋都得炸了,到时候还得让人嫌弃。
以前吧,我还嘴硬,说自己是天津人,恋家是传统,嘎巴菜老豆腐放不下,别的地方都没有这好吃的。现在我想明白了,咱不至于当那煮熟的鸭子。别说什么恋家是传统,中国人谁不恋家?也别说什么老豆腐嘎巴菜好吃,我在山东时我还觉着干饭把子肉好吃呢。
说到底一句话,自己不行,就别在外面硬撑着了,还是回天津呆着吧,别到外面丢人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海河水养育一代又一代天津人,天津学校,医院,商业,环境,小吃在天津人眼里福利不比任何地方差,守家待业,有吃有喝,为什么还要到外地打拼。
天津人恋家是守着父母,孩子才是最幸福的,有知足感,除非混不下去了,才背井离乡。鞋的大小,只有脚才觉得合适。
天津人恋家是传统。
古云,父母在,不远游。天津人祖祖辈辈受此影响,不到揭不开锅,是不会出外谋生的。天津人豁达,满足现状。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有此足矣!再有就是父辈守旧,不愿孩子出外受苦,守在跟前再苦也安心。
其实以上几点只是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真正的原因还是天津人缺乏勇气。南方发展强于北方,就在于南方人口袋空空就敢走南闯北,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天津人在这方面是很少有人有这样勇气的。我是老天津人,在天津生活了几十年,也有过苦、难的时侯,却从未有过出外打拼的念头。上有父母,下有妻儿,实在是离不开啊。象我这样的情况,天津有很多,这或许就是天津人不愿远离家乡,出外谋生的原因吧?
“爱一座城市有时候不需要什么理由!”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天津人不愿意离开天津,如果你有外地的朋友,你会发现天津人真的很少出去打拼!笔者从三方面分析一下。
天津是一座“家”的城市!
天津和澳大利亚墨尔本是友好城市,笔者曾经在墨尔本居住了六年半,感觉墨尔本和天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⑨ 自己认为天津人是什么样的
我觉得天津的人挺好的,因为她们恋家、但脾气很直,大多数很容易着急,说话比较直白。
⑩ 天津人好相处吗,天津人总体上怎么样
我在天津生活了几十年,可以准确的回答你,当然你可以仅作参考
1. 天津市里人,大多都很恋家,缺少闯劲,所以天津人很少有到外地去拼天下。即使自己想出去拼,家里人也会反对,担心在外面会吃苦,而且万一拼了以后没有结果还不如不出去。
2. 天津的老爷们大多爱吹牛,夏天晚上一帮人如果围坐在一起,基本就是一个吹牛的盛会。在天津有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即使一个弱不禁风的人,也会把自己说成是黑社会一样,他会告诉你在哪天哪个地点他动手打了某个人,大家一般都是一笑了之。而事实上最为明显的就是天津人的嘴皮子,因为天津人爱吹牛,而且爱吓唬人,所以天津人也都知道自己是两个极端,骂街吓唬人方面全国第一,真动手打架全国倒数第一。凡是来过天津的外地人都会惊异的发现,在马路上,两个大老爷们因为碰了自行车而互相破口大骂,俩人能对着骂上10分钟,但是谁也不敢动手,这是天津马路上最常见的一道风景线。
3. 天津人爱吃,尤其爱吃海货,比如螃蟹,还有特产皮皮虾,在很多城市买不到皮皮虾,但是天津人非常爱吃,天津有句话叫“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但是天津人大多经济不是很富裕,所以买螃蟹就买几个,一家人,每人吃一个,解馋就好了。天津人的爱吃表现很明显,天津的三绝,竟然都是吃的,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流传了那么久的三绝,全是吃的。
4. 天津人以前很看不起外地人,管外地人喊“老坦儿",这个词过去是老实坦诚的意思,但是后来就变成了傻傻的农民的意思,但是最近几年喊的有些少了,一是外地人太多了,喊不过来了,二是外地人来津,很多人穿的更好,腰包里更有钱,比自己还牛,怎么还能喊的出来
5. 天津最不能惹的是40~50岁之间的妇女,这些人要是被惹了,会跟你没玩没了。天津很多老爷们在家里是妻管严,但是在外面一定会说自己是一家之主,因为天津人爱吹牛啊,可是回到家里,就是媳妇说了算。
6. 天津人称呼非常怪异,只要你是15~40岁之间的女人,无论对方是什么年龄,对方都会管你喊姐姐。比如你是25岁的女生,你第一次来天津,刚下火车,天津的出租车司机们在门口就会追上来问你“姐姐,去哪?”即使对方是60多岁的老头,也会喊你一声姐姐。同样,如果你是20~50岁之间的男人,对方都会喊你大哥。 比如你去菜市场买菜,明明你才25岁,对方已经60岁了,对方也会说“大哥,买点嘛?”刚来天津的外地人大多都很不习惯这样称呼,但是这样的习惯在天津已经几百年了,天津人都习以为常,没有觉得任何不适。所以如果有一天你在马路上,一位老太太走过来问你:姐姐,劝业场怎么走? 这个时候你不要惊讶,这是习惯。
7. 天津人爱管闲事,只要能管的,都会去管,但是有个前提,就是不能伤害自己的利益。比如看到有人偷东西,天津人都会大喝一声把小偷吓跑,但是如果对方是抢劫,手里有刀,绝大多数的天津人都会假装没看见,因为不想自己受伤。天津人不敢打架,只敢骂街。骂街方面中国第一,动手打架方面中国倒数第一。所以这也是天津的治安非常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天津人也游行,一般都是老头老太太因为退休金方面的事儿而组织起来在马路上静坐,但是抗日方面的游行基本很少有,因为天津人发自内心的是不敢惹事的。
8. 很多天津人都养狗,管宠物狗喊儿子,管自己家的儿子喊狗崽子。一个女生抱着一只可爱的小狗,会对宠物狗说:“你想什么呢?喊姐姐!给你好吃的”
9. 天津方言很多,但是正在一点点的被淡化,逐渐的向普通话过度,尤其是女孩,在外面习惯说普通话,回家后和父母说天津话。在马路上大声讲天津话的女孩往往被认为是素质欠佳,而在家里说普通话则很难受。很多天津老的方言正在逐渐被人忘记,比如“愣子”已经很少有人说了。
10.天津人比较知足常乐,不太能吃苦,政府很有钱,百姓很穷。年轻人结婚一般都是贷款买房,天津女孩大多都嫁给了本地人,一是因为看不起外地人,二是很恋家,不愿为此而出嫁远赴他乡。天津男孩谈恋爱很纠结,想娶本市女孩,但是本市女孩太现实,养不起,想娶外地女孩,又担心别人取笑。外地女孩来天津谈恋爱也很纠结,想嫁天津男人,因为将来可以落户,可以在大城市里生活,但是又担心将来受婆家气,担心没有地位。最终的事实结果是,天津90%的女孩都嫁给了本市的男人。天津50%的男人娶了本地女孩,50%娶了外地女孩。
我在天津生活了几十年,而且本身也是做讲师行业,平时留心观察的细了一些,所以写了这么多,于经伟,这是我的名字,如果上面哪些地方说的不对,请大家原谅。毕竟这只是普遍现象,不能一概而论,只要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那就对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