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问八国联军在天津做了什么事
八国联军在天津做的事情:
一、残杀和掠夺 1900年7月13日,八国联军分两路向天津城内发起总攻。清军2万余人拼死抵抗,义和团挖开河堤,放水淹灌,一片汪洋。但是美、英、法、奥等国军队仍进至城墙。7月14日下午,天津陷落。居民争向北门逃走,多被侵略军打死街头。八国联军大肆抢掠,各衙署也都被捣毁。城内碎砖破瓦,满地狼藉。被杀者不计其数,尸体堆积如山,海河上漂浮的遇难者尸体阻塞河流。
二、建立都统衙门 八国联军占领天津两天后(7月16日),联军指挥官开会协商恢复城市秩序,提出成立一个临时政府管理天津,由出兵各国各选派一人组成委员会。18日,达成妥协方案,由当时派兵最多的俄、英、日3国委派3名拥有同等权力的军官担任委员,组成临时政府。政府管理部门则分别由各国派员负责。
三、成立各种机构 都统衙门按照西方城市行政体制设置,首次出现了城市行政区的建制。实行委员会集权制,集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于一身。根据联军的“天津行政条例”,委员会有权制定和公布具有法律效用的各种条例,有施行治安管理的权力和司法权力,有权向中国人征税,支配中国政府的财产以及没收和出售中国人的私人财产。
四、镇压义和团 临时政府成立后,镇压义和团成为首要的任务。都统衙门将抓获的男性义和团一律处死,甚至还将砍下的头颅悬挂示众。然而对俘获的女义和团民,临时政府则将她们送往上海,交给教会安置看管并一直提供她们的抚养费。
五、削弱居民军事力量 为了防范民间的反抗,都统衙门严禁百姓拥有武器。要求百姓限期将持有的军械上缴巡捕局,凡藏有武器或持械犯罪者,无论轻重一律处以斩刑。临时政府还将鞭炮列入武器弹药之列,禁止出售和燃放。 六、城墙及其他军事设施的拆除 八国联军占领期间,天津直至沿海的军事设施一律被摧毁。最早拆毁的是天津东、西机器局和西沽武库。机器设备被拆除后连同储存的弹药,部分被卖,其余全部被销毁。从此天津的军火工业不复存在。
⑵ 历史上天津曾被哪个国家殖民统治过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天津作为通商口岸,日本侵华战争,天津陷落,被小日本殖民统治8年
⑶ 天津曾在什么时间被哪国占据
八国联军占领过 天津
1900年7月13日凌晨,八国联军分两路向天津城内发起总攻。晨5时,联军向津城猛烈炮击,左路由俄德两国军队组成,俄海军中将阿列克谢耶夫任指挥,从火车站沿河直攻东北角、三叉河口黑炮台一带;右路由英、日、美、法、奥军组成,日本福岛少将任指挥,从海光寺直扑天津南门。清军2万余人拼死抵抗,南门外,义和团挖开河堤,放水淹灌,一片汪洋。美、英、法、奥等国军队仍进至城墙。马玉昆部和何永盛部凭城反击,义和团在城外濠沟里和芦苇丛中向联军射击,击毙美上校团长、日少佐在内的军官多名,毙伤联军800余人。
7月14日凌晨,日军渡过护城河,炸塌津城南面城墙一段,自此突入。英军相继跟进,6时许,大队联军及武装教民占领南城。不久,俄军亦从东面城厢攻入,城内清军及团民奋力巷战,持至下午,因牺牲过重,力不能敌,撤出战斗,天津陷落。
7月14日,八国联军占领天津。肆意抢掠屠戮。城中有鼓楼一座,“洋人率教民登楼,见北门拥挤不得出,连放排枪,每一排必倒毙数十人。又连放开花炮,其弹于人丛中冲出城门外,死者益众,而争逃者亦益多。有被弹死者,有失足被践死者,有因争道用刀乱斫,被斫而死者,有被斫仆地践踏而死者。前者仆,后者继又仆,又践又死,层层堆积,继长增高。”报道说:“拂晓天津城破,居民争向北门逃走,多被洋兵打死街头,洋兵大肆抢掠,首当其冲的是当铺、金店、银号,然后是再抢其他商店和大户人家,各衙署也都被捣毁。”从鼓楼至北门外水阁,积尸数里。商业中心地带,如城北的估衣街、锅店街、竹竿巷、肉市口都遭洗劫,城东的宫南、宫北、小洋货街一带,尽被抢光。“同时联军还奸淫妇女,整整闹了三天。”目击者云:“见河东地方,一望无际,化为平地。转至新马路一带,亦与河东相同。自马家口至法租界周围里许,从前皆华屋高楼,法租界中店铺尤林立,今则无一存者,又从法租界至津城,先时均有铺户居民,当日但见碎砖破瓦,狼藉满地。至闸口二里有余,亦求一屋而不得,满目惨状,言之痛心。”“从锅店街未估衣街起,直至针市街口,亦被烧磐尽。”“以锦绣繁华之地,变为瓦砾纵横之场,实有目不忍睹者”,“最惨者惟西门,探访居民,始知洋兵实破西门而入,故遭此大难。”西门被杀者不计其数,尸体堆积如山,海河上漂尸阻塞河流,3天不能清理净尽。
15日,联军对津城实行分区占领。法据西北区,英据西南区,美据东北区,日据东南区。北门外由俄、日两国军队占领。联军仍纵兵行暴,四处纵火。救不胜救,防不胜防,一家被火,延及多家。北门被焚情形为最惨,被烧死者极多。
“每日洋兵串行街巷,携带洋枪,三五成群,向各家索取鸡鸭、西瓜、鸡蛋等物,稍不如意,即开枪轰击。并搜抢首饰、洋钱、时辰表等件,翻箱倒箧,不堪其扰。稍一阻止,即动手伤人,或竟开枪轰击。”“各国兵惟俄法两国兵最强暴,不通情理,德国兵亦甚强横。”“河东一带,时有洋兵强奸妇女情事。”“俄人所踞之地,被害特甚,抢掠焚杀,继以奸淫,居民逃避一空。”
烧杀抢掠持续多天。日军从盐运使署抢走200万两纹银。美军从地下挖掘出几百万两纹银,可堆成一座30英尺高30英尺宽的银山。海防公所里珍藏的艺术珍品及造市厂里几百吨存银均被俄军抢劫一空。铸造局价值40万美元的白银被美军全部掠走。俄军从火药库、东局子、营盘等处掠获300多门火炮和大量弹药。美军从南门军械所内掠获40门克虏伯炮和新式鲁登佛特炮,及数量可观的小武器、各种口径的炮弹。日军从水师营及海关道衙门等处抢掠各种枪支800多支、火炮8门和大批弹药,抢劫甚至到了最疯狂的地步,连装殓死人的棺材,也被联军挖刨出来劈碎砸烂。从中寻找金银首饰。
拥有100万人口的天津居民,只剩下10万人。一个参加抢劫的美军说:“天津如一块肥肉,肉均刮尽,只余干枯之骨矣。千奇百怪,可惊可惧之,残害、凌辱皆公然出现于世。”
⑷ 天津在战国时期属于哪一国
前期属于燕国,战国末期属于秦国。
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天津在北京旁边一并属于燕国。燕国国祚八百二十二年,在诸侯列国中始终处于中下游地位。此时天津属于燕国
前228年,秦灭赵,陈兵易水,燕太子丹暗派荆轲刺秦,最终失败,荆轲被杀,秦王嬴政大怒,即命王翦发兵攻燕,前226年,燕王喜率公室卫军逃辽东。 此时战国没有结束天津属于秦国。
天津,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开放城市和工商业城市。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也称“津沽”、“津门”。
天津地区在商周时期即有人类居住,但作为城市则形成较晚。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使位于运河北部、兼有河海运输之便的天津地位日渐重要,运河与“五河尾闾”(今海河)在市区三岔河口交汇,天津便以“三会海口”名于史册。唐朝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
(4)天津被八国殖民属于哪个时期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天津所在地原来是海洋,四千多年前,在黄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冲积平原。古黄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宁河区附近入海,西汉时期在黄骅县附近入海,北宋时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时黄河南移,夺淮入海,天津海岸线固定。
汉武帝,在武清设置盐官。
隋朝,修建京杭大运河后,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今金刚桥三岔河口),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
唐朝,在芦台开辟了盐场,在宝坻设置盐仓。
辽朝,在武清设立了“榷盐院”,管理盐务。
金朝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设直沽寨,直沽是天津城市发展中有史料记载的最早名称。
元延祐三年(1316),“改直沽为海津镇”,这里成为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设立大直沽盐运使司,管理盐的产销。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揭开了天津城市发展新的一页。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清顺治九年(1652年),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三卫合并为天津卫,设立民政、盐运和税收、军事等建置。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卫为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为天津府,辖六县一州。
清末时期,天津作为直隶总督的驻地,也成为李鸿章和袁世凯兴办洋务和发展北洋势力的主要基地。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天津被迫开放,列强先后在天津设立租界。
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天津沦陷。
1901年,由八国联军组成的天津都统衙门下令拆除城墙。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直隶总督衙门迁津。同年中华民国成立,天津改为县,属直隶省。
民国二年(1913年),直隶省省会设于天津。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占领天津,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天津特别市,同年7月,直隶改称河北,省会仍设天津,10月省会迁北平。
1930年6月,天津改为直辖市。同年10月,河北省会再迁天津,遂改为省辖市。
1930年6月,天津特别市改为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的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省会由北平迁至天津,天津直辖市改为省辖市。
1935年6月,河北省省会迁往保定,天津又改为直辖市。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天津仍为直辖市。
1949年1月15日凌晨5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东西突击集团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17日解放塘沽,天津全境解放,划为华北人民政府直辖市。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津被定为中央直辖市。
1958年2月11日,天津改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4月18日,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到天津。
1966年5月河北省省会再迁保定。
1967年1月2日,天津恢复为直辖市至今。
⑸ 中国七大殖民地的城市是什么
中国被殖民过的城市有:
1、天津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天津被迫开放,列强先后在天津设立租界。
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天津沦陷。
1901年,由八国联军组成的天津都统衙门下令拆除城墙。
2、香港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
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
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3、澳门
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朝政府签订了《中葡会议草约》和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至1928年期满失效)后,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澳门,澳门成为葡萄牙殖民地。
4、南京
1842年鸦片战争战败后,同年8月清政府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由此开始。
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国,改称天京,建都11年。
5、青岛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殖民地。
民国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
⑹ 关于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 1900年)五月一日晚,
义和团焚烧丰台火车站的消息与京津铁路轨道
被拆毁的谣言传到外国公使居住的东交民巷。
各国公使感到形势紧急,立即举行会议,全体
同意调军队保护各国使馆。次日,驶抵大沽口
外的外国舰队先后接到进京的电报,并很快派
出陆战队,由海河乘船抵达天津,准备向北京
进犯。五月上旬,进人天津租界的各国军队已
达2000人。五月十三日,各国驻津领事和海军
统帅在英国领事贾礼士的提议下举行会议。在
美国领事的鼓动下,会议决定将在津的八国现
有兵力组成联军进军北京,由在津军队中级别
最高的英国人西摩尔中将为统帅,美国人麦卡
加拉上校为副统帅,八国联军正式组成。光绪
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五月二十一日,八国联
军攻打大沽炮台,当天义和团和清军就联合攻
打紫竹林租界,天津战役爆发。五月二十五日,
清政府宣布对各国开战。
六月一日,义和团着名首领张德成率“天
下第一团”5000多人支援天津,参加战斗。当
时驻津清军只有聂士成部武卫前军10营,势单
力薄,于是清政府急调马玉昆、宋庆这些驻山
海关的军队到天津增援。义和团和清军攻打紫
竹林的战斗持续了一个月。聂士成部是清军中
战斗力最强的新军,与八国军队进行恶战十多
次,斩杀敌军多人。但各国联军从大沽源源进
入天津,力量逐渐增强。六月十三日,聂士成
战死,天津防御力量迅速减弱。宋庆接手天津
防务后,又伙同马玉昆大肆屠杀义和团,致使
天津于十八日失陷。八国联军开始向北京进攻。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七月二十日,八国
联军侵人北京。凌晨,俄国从东便门攻入守城,
清军占据制高点阻击敌人。激战持续到下午,
俄军才占领建国门并由此开始洗劫北京城。
1900年7月13日,侵华的八国联军向天津城发起总攻。“确凿的史料证明,在对天津城发起最后总攻的时候,在最前面冲锋陷阵的,是一支由英国军官指挥由中国青年组成的特殊部队。”(王树增着《1901,帝国的背影》海南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为虎作伥,与骨肉同胞“浴血奋战”,抗日战争时期为“国土沦陷”为“皇军”效力的伪军,竟然还有“师傅”!这个“师傅”就是“中国军团”。这是很多读者在没有翻开这本书之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尘封的历史羞羞答答,还有多少难以启齿的耻辱没有告诉我们?
“中国军团”不同于我们熟知的那个时期的“二毛子”。二毛子,习惯上是指中国籍教徒。平常因为“身份特殊”而借着洋大人的势力有些张牙舞爪,后来义和团兴盛起来,“二毛子”便首当其冲。这是“运动”的规律,怨不得别个。而“中国军团”则是在英国军官的阴险和清廷的昏愦中诞生的,1898年组建,至1906年因为军纪、经费和兵源等问题而解散。凶悍猖獗了整整八个年头的“中国军团”终于走到了尽头。
“中国军团”成立时仅有600人,首先入伍的是在香港的懂英语的中国人,后来,又从山东、河北等地招募了一些青年。从那里招募士兵,并不能说明那里的青年头脑就特别的简单,或者为了金钱就心甘情愿地出卖祖国。但是,不管是在当时,还是放在相对“开放”的今天,他们都给父老乡亲带来了极大的耻辱。这些“军人”越“优秀”,道德观念上的颠倒与混乱,就越是显得突出。在八国联军的“大扫荡”中,“中国军团”“厥功甚伟”,就因为他们“熟悉”同胞的一切。熟悉同胞的“中国特色”,自古以来,是一笔无形而巨大的财富;多少出于内部的“反戈一击”,如楚大夫养由基百步穿柳,动辄中的,一箭能射穿七层铠甲。
猜想这些“军人”的“尽职尽责”的原动力,可能也是颇有意义的。从见了芝麻绿豆官狗屁小差役都得打哆嗦,到一抡枪托便能让贪官酷吏摇尾乞怜,何其快哉!从吃不饱穿不暖到肉类蔬菜米饭敞开供应,夏季军服和冬季军服齐全,普通军服和礼服齐备,何其乐哉!在打击妄自尊大的权贵的过程中,“军人”们不啻只找到了快感,妄自尊大从来都是亡国祸民之道。从怨恨官员腐败而怨恨政府的“不作为”,转而怨恨这个社会上比自己活得滋润的其他人,进而剧烈地报复社会,多少“心胸狭隘”的人,几乎都是从对妄自尊大的最简单的愤慨开始,逐渐升温而终究“炼成”为冷酷凶残之杀手的。
有学者分析说,“中国军团”能迅速“壮大”,其根源看来还是落后贫穷和长期处于被歧视的最底层以及缺乏有力的爱国主义教育。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衷。中国的读书人从来都有好心肠,这似乎是个理由,然而,清泉绿果,何物不可饮啄,而鸱鸮偏嗜腐鼠。绝大多数处于“弱势群体”的同胞却没有为“中国军团”张目助威,而是毫不客气地给予毁灭性地打击。据史料记载,“中国军团”在天津战场上的出现,引起了清军官兵和义和团的极大注意,无论“中国军团”驻守在哪里,行进到哪里,宿营到哪里,都会有炮弹莫名其妙地落下来。人们痛恨“汉奸”,严厉的惩罚自然是免不了的。民族精神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是凝聚人心的巨纛。
对于“中国军团”的产生和存在,历史和我们的祖先都应该挨板子,谁都不能例外。
“中国军团”又不同于鲁迅笔下的看客。看客虽然不是“观棋不语”的“真君子”,但是“只动口而不动手”,而“中国军团”却是专门拿同胞下手最凶狠的家伙。这是一种献媚式的“宰熟”,越是嫡嫡亲的,宰起来更是刀刀见血,以示“划清界限”“大义灭亲”。以前的“中国军团”,你在昨天、今天、明天也不难瞧见他们的影子。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中国的看客多数是看热闹的,有的从看热闹中觉醒了,有的从看热闹中堕落了,更有冷漠的看客在对刽子手“把活儿干得漂亮些”的怂恿中寻得灵感,而从业余的晋升为职业的。职业的看客一般与“中国军团”并没有多少距离,望其项背而已。一旦风吹草动,他们很难不成为“中国军团”中的“优秀士兵”!
现在看来,“中国军团”的“军人”确实有些愚不可及。1902年,他们中有12名士兵被挑选出来,代表“中国军团”到英国本土,参加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我们实在无法想象这些“军人”究竟是以如何尴尬的神情去拜见倨傲的“胜利者”的。叛徒兼兇手兼奴才的身份,有什么可炫耀的!
任何民族都有出卖民族利益的无耻奸贼。手头有份资料说:不算“志愿助手”,仅在德军和党卫军中直接服役的前苏联公民就达21.5万人。(据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苏德战争期间德军中有百余万苏联公民》作者格尔奇科夫)
即使挑毛剔刺,弄出点人家“不可为外人道”的“家丑”,这就能减轻我们的沉重,有一些“心理平衡”吗?聚腥膻而思驱蝇蚋,矛盾而再巧妙的掩饰,总要不争气地流露出衰飒气象。倒还不如以此为鉴,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奋发图强,提高全民素质,实事求是地直面耻辱,免得以后再“诞生”些不体面的“中国军团”来。
⑺ 八国联军是哪八国
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清朝的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俄罗斯帝国(俄)、日本帝国(日)、意大利王国(意)、奥匈帝国(奥)的八国联合军队。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
背景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西方列强便开始对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日益高涨。
与此同时随着战争赔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负,终于引起了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内忧外患,无力抵抗,因此西方列强更加放肆,趁火打劫,妄图吞霸中国。
(7)天津被八国殖民属于哪个时期扩展阅读:
1900年8月14日,是北京历史上永远不能忘却的日子。这一天,由世界上八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英、美、德、意、日、法、俄、奥组成的侵华联军占领了北京城。
当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得正加紧瓜分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惊慌失措,他们一面威胁清政府加紧出兵镇压义和团,一面策划直接出兵干涉。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占了大沽炮台;
7月14日攻占天津,对天津实行军事殖民统治。随后这支兵力达两万人的侵略军,沿运河两岸向北京进逼。在这危急关头,腐败的清政府不但不全力抵抗侵略,反而任命奕和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向侵略者乞和。8月13日,八国联军进攻通州,当晚日俄军队抵达北京城下。日军进攻朝阳门,俄军进攻东便门,守城清军和义和团顽强抵抗。
14日,英军攻破广渠门,俄、日等国的侵略军也相继入城,北京终于失陷,落入八国联军的手中。同日,慈禧太后接连五次召集御前会议,商讨对策,但毫无办法。第二天清晨,她便带着光绪皇帝和亲信仆臣,仓惶逃往西安。
八国联军一进北京城,就疯狂地烧杀抢掠。凡是义和团设过坛的房屋,都被焚毁。大量历史文物惨遭毁坏和掠夺。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几乎全部散失,其它经史子集等珍本图书,一共损失4.6万多册。
经过这次洗劫,中国“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沙俄侵略军在这次洗劫中特别凶暴残忍,皇宫中凡是拿得走的贵重物品,一概拿走,凡是拿不走的便一概打碎,据估计,八国联军所掠夺的财物总价值不少于数十亿两白银。
继对北京的疯狂洗劫后,帝国主义列强又强迫清政府于1901年9月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