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津海光寺是个寺庙吗在什么地方
海光寺原来是个寺庙,着名的《天津条约》就是在此签订的,后来寺没有了,只留下一个地名。在南京路和卫津路交口的西南侧,属南开区管理。是比较繁华的地区。
⑵ 海光寺地名的由来
海光寺 “寺”消失了 留下了地名
“海光寺是哪?”
“那个路口就在海光寺,卫津路和南门外大街相交的地方。”
“家乐福超市。”
“天津师范大学没有搬迁之前就在海光寺。”
“海光寺就是那个十字路口,以及它周边一两公里的范围。”
“地铁站。”
“不对,是公交车站。”
……
提起海光寺,恐怕天津人没有不知道的,可是“海光寺”到底指的是哪块儿地,站在路口的那片绿阴下,记者得到了无数个有关海光寺方位的答案。
往北是南门外大街,往南叫卫津路,西边是长江道,东面是南京路。在人们的意识里,海光寺成了公交车站的代名词,找来找去,似乎就是十字路口交警脚下的那一点。
民俗专家罗澍伟先生告诉大家,一百多年前的海光寺原址就在现如今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附近的楼群里巷,以及原来的天津钟表厂、天津制冰厂、制药厂、天津中医医院等,当年均属海光寺的范围。
海光寺这座大庙修建于1705年,最初名为普陀寺,1719年,康熙皇帝赐名为海光寺,并赐写匾额和对联。随后的两百年里,海光寺都因为皇帝的眷顾而备受瞩目,一直享受着达官贵族的朝拜。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让这座大庙受到“重创”,从此海光寺彻底消失。
从时间上来说,那座大庙距离现在足有100多年,如今在世的人谁也不曾见过;从地点上来说,大庙的实际位置与现在人们意识里的“海光寺”近在咫尺,却又要走上一段路才能抵达。大庙没了,只留下一个名字——海光寺。
外国人修建在河西区的那栋小白楼没了,可你要是在大街上打听小白楼,一准有人详细地指给你;统兵大臣僧格林沁下令修建天津军事城防时的营门没了,可大小南北四个带“营门”的地名还挂在你我的嘴边;清朝的候补道台黄荫芬的私家花园没了,可无论是谁打山西路那段儿经过,还得跟身边的人叨咕一句,黄家花园又变样儿了……
摘于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