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唐家岭军队安置房何时开工
2010年。
唐家岭军队安置房在2010年开工,唐家岭地区的旧村腾退在2010年底前完成,安置房及多功能产业用地建设在2012年完成。
整个唐家岭建设工程除了公租房外,还包括回迁楼、商业房及教育地块三个部分。村民实现整体腾退搬迁上楼后,唐家岭地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
⑵ 天津市晨阳道军官安置房进展怎么样
天津市晨阳道军官安置房进展良好。项目属于天津市河东区,具体位置为东至军事设施交通学院、西至永宁路、南至晨光道军馨家园、北至晨阳道。建设规模为2850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8.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8.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8.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184889万元。
⑶ 晨光道军官安置住房何时开工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晨光道军官安置住房已由天津市河东区行政审批2021年8月开工。具体消息可关注官方网站,获得一手权威消息。
⑷ 部队统建房停了吗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部队统建房停了,现在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后,部队无法贴补小区建设,致使物业管理跟不上。2022年1月1日发布关于军队安置住房最新消息,主要集中于材料价格、质量把控、维保追溯等方面。开始给部队安置住房提供一些“售后服务”,这些无法达到解决,所以就停了下来。
⑸ 天津市部队正式职工安置房应分多大面积
根据等级划分,14级以下110平。
关于明确军队安置住房面积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是指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明确军队安置住房面积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21年1月30日起施行 。
《通知》从面积标准、规划设计、强制规范等方面,明确了相关政策和措施。严格控制安置住房面积标准,一律按照建筑面积规范计算;按照新的军官待遇级别对应关系,设置新建安置住房面积标准,注重向基层倾斜,归并减少层级级差;严格规范建筑形式、建筑层数和容积率等规划设计技术指标,进一步增强户型兼容性和住用稳定性,提升军人住房保障满意度。享受安置住房的人员对象范围、条件情形,以及已建成安置住房配售等问题另行规定
⑹ 2022年军队统建房有职工的吗
有的。1999年军队房改以来,先后有70多万户干部职工家庭拥有了自己的住房,改善了广大官兵的住房条件,起到了暖军心、固长城作用。
己转业地方团职干部,如没有住房,符合条件的可以参加统建房分配的。法律分析:符合家属随军条件的军队在职人员,其配偶有当地城镇户口(含军人)的,可以向本人所在单位申请分配调整相应职级的公寓住房。这是服务改革大局、助力强军目标的政治任务,是住房领域治乱治散、革故鼎新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整合资源、集约保障、提升效能,有利于实现住房保障的公平公正和等同等距。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军队面临重大调整改革,相当数量的干部将面临进退去留,符合安置住房条件的人员数量增加,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军心稳定,事关改革顺利推进。从这两年多来京内统建试点工作的实践看,安置住房区域统建的优势和成效初步显现。
一是统住了地。通过归口征地、集约用地,彻底解决了多头要地、无秩序用地问题,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益。
二是把住了房。实施统筹规划计划、统筹建设用地、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房源配售、统一资金管理的“五统”新模式,从根本上遏制超面积建房、低价内售、违规外售等乱象,做到政策标准一体执行、住房配售一视同仁,有效解决了单位之间、购房人员之间苦乐不均和盲目攀比的问题。
三是管住了钱。统建试点建立专项资金保障制度,统一安排征地和前期启动经费,制订试点项目房款收缴和还款计划,确保专项资金良性循环,杜绝挪用、占用部队正常经费问题。
四是聚合了力量。集中统建,既整合了专业人才和保障力量,又使工程实施专业化运行、程序化操作、规范化管理,真正把单位领导从建房分房管房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
⑺ 2021年全军统建房面积成都
军队师职以下人员与机关各职级人员的军人住房补贴面积标准一致,具体军人住房补贴标准如下:正师职120、副师职105、正团职90、副团职80、营职70、连排职60平方米;六级士官,军人年龄在26年以上的90平方米、军人年龄不满26年的80平方米;五级士官70、四级以下士官60平方米。
按照计划,军队安置住房项目拟在全国32个重点城市建设,其中有13个城市,在2019年6月之前,已经陆续展开42个统建项目,计划可提供约7.9万套安置住房;其他19个城市的前期准备工作,当时也在有序推进。2020年底前,32个重点城市实现全覆盖。
2021年1月30日印发《关于明确军队安置住房面积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从面积标准、规划设计、强制规范等方面,明确了相关政策和措施。
⑻ 部队统建房今年有戏没戏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部队统建房今年有戏。2022年1月1日发布关于军队安置住房最新消息,2022年起军队安置住房开设户型样板间。一直以来军队安置住房都是毛坯交付,住户会遇到一些难点和痛点。主要集中于材料价格、质量把控、维保追溯等方面。所以开始给部队安置住房提供一些“售后服务”,主要聚焦于安置住房的装修设计施工服务力求做到“同质价最低、同价质更好”。具体消息可关注官方网站,获得第一手权威信息。
⑼ 部队经济适用房最新政策2022
经济适用房政策的规定有如果要申请本地的经济适用房的话,那么申请家庭当中必须要有一个有五年以上的本市户籍。同时对于大于三十五周岁的单身人士,也可以申请经济适用房,但需要符合相关条件。
一、部队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
军队人员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时,由个人提出申请,所在单位进行资格审查,确定购房顺序。购房人员在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后,应退出原住用的军产公寓住房。军队单位统一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只能出售给本单位的军官、文职干部、士官和职工,不得转售或用于经营。购买军队经济适用住房并享受住房补贴的军队人员,可以用个人住房资金账户中的住房补贴抵扣应付的购房款。利用军用土地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出售价(综合成本价)与实际建房造价的差额,可作为军用土地折款,用于抵扣本单位购房人员住房补贴;外售房屋所得收益、房屋租赁收益及其他有偿服务收入,也应用于抵扣本单位购房人员住房补贴。住房补贴的抵扣由建设单位或统建单位统一组织核算,经军区级房改办公室和住房资金管理部门审核后实施。已抵扣的住房补贴,应及时从个人账户中冲销。
二、部队经济适用房面积标准
1、随着部队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部队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迅猛发展,尤其是建立个人住房补贴账号后,极大提高了干部、士官、职工参加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积极性。据调查,想参加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占到在职人员的70%,且以团、营职干部居多,参建人员60%是营职干部。
2、根据现行住房补贴标准,营职按70平方米。为此,营团干部普遍要求增加建房面积。部队经济适用住房各户型的套内建筑面积,不得超过相应职级人员的购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套内建筑面积指户门以内的使用面积及墙体面积之和,不包括阳台和户门以外楼(电)梯间等面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第二十五条??城市低收入家庭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当地城镇户口;
(二)家庭收入符合市、县人民政府划定的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
(三)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低于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标准。
⑽ 2021军转安置资讯:军人安置住房的新标准来了!
4月1日,军报头条报道,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明确军队安置住房面积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军队安置住房的面积标准、规划设计、强制规范等问题,做了明确。
《通知》2021年1月30日起就已经施行了,又是一个知道即已生效的规定,把满满的福利不声不响地交给大家。
第一个福利,规范了安置住房面积规划计划标准。
《通知》规定住房面积应该如何算,将住房面积一律按照建筑面积规划计算。
一是按照建筑面积来规划。在有效堵塞某些单位、某些部门、某些人员“留空窗”、“留后门”的同时,保障建设规划的公平性、合理性。
二是按照建筑面积来计算。对于已经规划建设好的房子,统一按照建筑面积计算,也可以避免某些人钻政策的空子,以实用面积的名义多占、抢占住房。
三是规范了面积标准。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实质上却通过规范,挤压住房保障的“潜规则”和水份,增大基层人员、普通军官的获得感。
四是实现与国家住房政策的协调。按室内面积计算,是部队特有的经济适用住房的计算方法,给安置房的上市、交流、流转等等,造成了不少障碍。新标准与现行商品房政策相衔接,为后续政策出台埋下了伏笔。
第二个福利,设置新建安置住房面积标准。
《通知》按照新的军官待遇级别对应关系,设置新建安置住房面积标准,注重向基层倾斜,归并减少层级级差。
一方面,设置了新建安置住房面积标准,最小的也有110平方米。相比于原来层级多、差距大、套型复杂的老标准,新标准既适应了新时代群众生活水平发展的需要,也考虑到社会化建设配套的要求,更加的人性化。
另一方面,对应了新的军官待遇级别。即将原来的军、师、旅、团、军士等不同级别安置住房标准,按照新政对应到将、校、军士等不同军衔,最终对应到确定的待遇保障级别,按级别实施保障,实现保障级别的实质化运行。
再一方面,归并减少层级级差。这就意味着在一定面积基础上,安置住房面积标准将更加合理、更加接近,大的用不了、小的不够用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最低110平方米就是一个例证。
还一方面,注重向基层倾斜。意味着在打分或者分配标准上,将设立基层工作、艰苦地区等系数,对基层人员给予相应的优待,实现住房保障效果的最大化。
第三个福利,严格规范技术指标。
《通知》明确的包括建筑形式、建筑层数、容积率等指标。别小看这些指标,与住房的质量和获得感息息相关。
一是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奇葩建筑的出现。毋庸讳言,经济适用房建设时期,一些单位因为长官意志、部门私心等等,利用相对独立的建房权,建设了不少奇葩住房,安居工程成为“危房”工程,暖心工程成为“闹心”工程的不在少数。
规范了建筑形式、建筑层数、容积率等标准后,消灭了奇葩建筑出现的土壤,最终受益的还是战友们。
二是可以大大提升户型兼容性和住用稳定性。安置住房去部门化、去单位化、去特权化的效果,很大程度就体现在提升户型兼容性和住用稳定性上,不同单位不同标准、不同领导不同风格的现象,不会再出现了。
三是可以充分做好市政、社会化保障的准备。军队住房难以接入市政保障,军队住房不符合城市水电、燃气等保障标准的现象,曾在不同单位长期存在,有些主要靠单位补助来弥补亏空。新标准出台后,将有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第四个福利,推动住房保障更加公正公开公平。
《通知》明确规范的这些方面,都是住房保障里容易出现“猫腻”、容易被开后门的方面。
《通知》对这些内容进行明确规范,并在军报等媒体上广泛宣传,将原本被搞得错综复杂的安置住房保障工作理清、理顺、理明白,使得军队住房保障暴露在阳光之下,经受大家的监督,将使得住房保障更加公正公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国挡风遮雨的人,更应享有不惧风雨的广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