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农是什么大学
北京农学院(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是北京市属本科院校,由北京市三委两局共建;[1]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北京市属高等学校“2011计划”。[2][3]是国家“973计划”、“863计划”承担高校;学校“北农科技园”被认定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是一所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4]
北京农学院的前身为1956年创建的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1958年,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与北京市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并,更名为北京市农业学校;1965年,北京市在北京市农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半农半读的北京农业劳动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北京农学院。[4]学校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李源潮同志批示:“北京农学院培养‘村官’的经验很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了新型人才。”[5]
根据2019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农学院占地面积约1000亩,包括校本部、东校区、北校区、大学科技园市场。另外,学校建有千亩大学科技园农场、万亩大学科技园林场。设有12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拥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35个本科专业。图书馆纸本藏书86.76万册,电子馆藏238.09万册。在编教职员工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00余人;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⑵ 北京农学院地址
北京农学院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号,学校现占地面积约1000亩,包括校本部、东校区、北校区、大学科技园市场。另外,学校建有千亩大学科技园农场、万亩大学科技园林场。学校先后被授予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北京市文明校园、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
建校60余年来,学校培养的近5万名优秀毕业生,扎根基层,踏实勤勉,成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行业发展中的骨干力量。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7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50余人,50余人次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北京市属高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与岗位专家。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北京农学院
⑶ 听说农科院要合并北京农学院和天津农学院
没有农科院要合并北京农学院和天津农学院的通知,天津农学院就是一所有实力的高校,目前正在冲击更名天津农业大学。天津农学院是虽然名气不是很大,但是实力却很突出,是国家973计划和863计划承担高校,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据说天津农学院升格天津农业大学,已经列入了《天津市高校设置十三五规划》,正在为专家入校考察进行前期准备,另外还在制定新校区总体建设规划,准备扩大办学规模。
天津农学院
始建于1976年;2001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天津市城乡经济学校并入天津农学院;198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7年在教育部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292亩,校舍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设有15个学院(部),开办本科专业47个;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有教职员工1000余人,在校生14000人;馆藏纸质文献123万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天津农学院
⑷ 北京农学院是什么学校
北京农学院(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简称“北农”,是农林类公办本科院校,位于北京市,是北京市属本科院校,由北京市三委两局共建;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北京市属高等学校“2011计划”;是国家“973计划”、“863计划”承担高校;学校“北农科技园”被认定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是一所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北京农学院占地面积约1000亩,包括校本部、东校区、北校区、大学科技园市场。另外,学校建有千亩大学科技园农场、万亩大学科技园林场。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拥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29个本科专业。图书馆纸本藏书86.76万册,电子馆藏238.09万册。在编教职员工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00余人;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⑸ 北京农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院校
二本院校
北京农学院是北京市直属的本科院校,是由北京市的三委两局共同建设的,学校位于北京市的昌平区。
它还是一所有这鲜明特色,多科融合的高等农业院校,曾获全国文明单位
⑹ 北京农学院地址
北京农学院地址在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号,该校是北京市属本科院校、由北京市三委两局共建,是一所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
另外,学校建有千亩大学科技园农场、万亩大学科技园林场。学校先后被授予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北京市文明园、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
⑺ 北京农学院到底怎么样
学院很好。
老师对待学生认真教学,很关注学生的成长,学校校风学风都很好,最重要的是学生们都很互相敬爱,对老师尊重,对学习认真。
校园环境优美、清丽怡人,教育教学设备齐全、配置一流。最关键的是学习氛围很好,因为各科老师都比较年轻,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比较了解,没有代沟,能深切体会学生的不容易,帮助学生学习。
北京农学院占地面积约1000亩,包括校本部、东校区、北校区、大学科技园市场。另外,学校建有千亩大学科技园农场、万亩大学科技园林场。
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拥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35个本科专业。图书馆纸本藏书86.76万册,电子馆藏238.09万册。在编教职员工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00余人,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北京农学院
⑻ 北京农学院有几个校区,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一、北京农学院有几个校区
北京农学院有1个校区,校本部。
二、北京农学院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校本部: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北朱辛庄北农路7号
学校有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生8000余人,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兼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多类型、多层次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园林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外语教学部、城乡发展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等15个教学单位。
三、北京农学院简介
北京农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北京市属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始建于1956年,几经变迁、数易校名,1965年正式升格为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北京农学院。学校占地面积2159亩(校本部1136亩,科技园区1023亩),是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和“首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15个二级学院(教学部):生物技术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园林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城乡发展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基础教学部(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有教职员工7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24人,教授74人,副教授196人。教师中受聘为“外籍院士”1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1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创新人才7人,北京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5人,北京市优秀学术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13个,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8300余人,其中研究生610余人,本科生6140余人,高职生1170余人,继续教育类学生400余人,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兼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多类型、多层次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⑼ 北京农学院在哪个区
一、北京农学院在哪个区 北京农学院是在北京市昌平区,具体地址在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号,该校是北京市属本科院校,由北京市三委两局共建的一所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
二、北京农学院简介
北京农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北京市属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始建于1956年,几经变迁、数易校名,1965年正式升格为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北京农学院。学校占地面积2159亩(校本部1136亩,科技园区1023亩),是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和“首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15个二级学院(教学部):生物技术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园林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城乡发展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基础教学部(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有教职员工7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24人,教授74人,副教授196人。教师中受聘为“外籍院士”1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1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创新人才7人,北京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5人,北京市优秀学术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13个,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8300余人,其中研究生610余人,本科生6140余人,高职生1170余人,继续教育类学生400余人,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兼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多类型、多层次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覆盖了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有2个类别涉及12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28个本科专业,其中园艺、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农学、动物医学、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园艺等6个专业为北京市级特色建设专业;有1个北京市大学科技园、3个北京市人才培养基地和3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果树学、临床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5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有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等7个北京市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机构。
学校坚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中心,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高等教育体系。“十一五”期间,“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被批准为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学生在中国青年创新大赛、“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北京市大学生学科竞赛、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等一系列科技、文艺、体育竞赛中获得北京市级(省部级)以上奖励260余项,其中一等奖40余项。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100%,学校多次被评为“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被授予“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称号。 尤其是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批示:“北京农学院培养‘村官’的经验很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了新型人才。”
学校紧密围绕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十一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各级涉农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4项。尤其是近三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其中主持(第一完成单位)1项。我校依托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主持研究并形成的“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采纳,目前发展沟域经济已经成为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
学校坚持“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学校创建实施了“政产学研推”服务新农村建设特色模式,深入推进农村实用人才“1+1+X”科技培训工程,通过开展“百名专家兴百村”、“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双百对接”活动,推广和转化农业技术和成果380项,帮助京郊70个村镇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6000余人次。学校被授予“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集体”“北京市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为我校题词:“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的收获里”。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十一五”期间,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11个国家的20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或备忘录。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学院开展了本科“3+1”合作办学项目,与日本麻布大学、波兰波兹南大学开展了研究生交流学习项目,与美国、荷兰的涉农类公司企业开展了专科生“2+1”研修项目。学校积极承办和参与第四届国际板栗学术会、动物福利国际会议、欢庆国际诺鲁孜节暨中塔友谊杏树移栽仪式、中德都市农业发展与合作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和重要活动,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勤于实践、崇尚科学、面向基层”的优良传统,“以农为本、唯实求新”的办学理念,“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当前,全体“北农人”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努力进取,正在为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北京农学院2019-2020年校历及寒假放假时间安排,什么时候放寒假
北京农学院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2013-】
北京农学院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北京农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北京农学院教务处电话
北京农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北京农学院有几个校区
北京农学院招生办电话
北京农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北京农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