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道战的遗址
冉庄(地道战重要标志之一)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斗争中一处重要的战争遗址。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有京广铁路、北有京深高速公路、东有保衡公路,张望公路穿境而过。
1937年“七七事变后,冉庄人民为保存自己、抗御外侮,于1938年春开始挖地洞,并由单口洞逐步发展成为双口洞、多口洞,最后挖成长达32华里的地道网。整个村落设有各种构思巧妙的地道口,并筑有多处战斗工事,构成一个立体火力交叉网。形成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配合武工队、地方部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名,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
冉庄地道战遗址现仍保留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还保留着当年构筑的地道及各种作战工事,且在附近修复日寇侵华炮楼一处。展厅内珍藏着大批宝贵的地道战文物,辅之以声光电等现代化展览手段展现当年情景,多处旧址复原陈列,使人如置身于战争岁月。1959年8月建冉庄地道战纪念馆,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冉庄地道战遗址距北京200公里、天津210公里、石家庄180公里,西北距满城汉墓40公里,东北距华北明珠白洋淀50公里,是节假日和单、双休日旅游的好去处。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融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旅游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理想参观地,也是为后人留下的一处永恒的、宝贵的历史财富。是全国首批爱国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单位之一,应上级要求,2008年3月对外免费开放,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门票免费。 邯郸市峰峰矿区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巷道最长的抗日战争时期地道。现存地道主巷1626米(9条大巷),复巷304米,支巷13666米,大洞室2个,小藏身洞关口6个,陷阱4个,直通枯井的地道2条,通向西山的地道1条,还有辐射王看、宿风等地的地道。
地道主巷分上下复洞,洞口设多种多样的开关盖、开关门,既能防水、防毒、放火烧,又能防破坏、防封锁。每个拐弯处都留有枪眼、陷阱、暗洞,灶底、树洞、水井、碾盘底、野地崖旁都有伪装的地道洞口,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下战斗堡垒。由于该村土质较好,地道历经65年保存基本完好,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抗战时期革命先辈的智慧和伟大创举。
上世纪五十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地道战》时,采编组和摄制组曾多次在山底村实地考察、采访,许多故事情节取材于山底村抗战时期的真人真事和真实战斗,并录制了很多镜头。六十年代,山底村抗日地道被列为“邯郸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峰峰矿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2012年,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晋升省级第四批风景名胜区。 焦庄户位于北京市顺义县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北京60公里,现属龙湾屯镇。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秋,定名为“焦庄户民兵斗争史陈列室”。
1979年,北京市政府决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改名为“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焦庄户村在战争年代隶属于冀东抗日根据地领导,是通往平西、平北根据地的必经之路。
焦庄户人民同国内外敌人开展地道战斗是争从1943年春天开始的,当时只是挖了几个隐蔽洞。这种洞只能藏一两个人和少量食物。一旦被敌人发现只有束手就擒。
为了跟敌人长期斗争,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把单个隐蔽洞连接起来,并在地道内安装了翻板、单人掩体和暗堡等战斗设施以及数十个休息室和指挥所,供民兵和群众较长时间的在地道内战斗和生活。
到了1946年村里共挖了23里长的地道,村内纵横交错并和邻村相连,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战斗型地道网。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对人民进行传统教育,展室内以翔实的资料、珍贵的文物及真实的地道战遗址,再现了焦庄户在党的领导下同国内外敌人进行英雄斗争的历史画面。供人们参观的地道遗址留着650多米。
纪念馆参观的内容共有六项:一是参观地道遗址;二是看地道战电影;三是听抗战时期儿童团员焦志斌同志讲焦庄户村的战斗历史;四是吃“抗战饭”(即窝窝头、玉米渣粥和咸菜);五是看“地对空导弹基地”(即看部队内务、队列表演、通讯和指挥、导弹实物操作、导弹演习录像);六是秋季苹果熟了,观众可以亲自参加采摘苹果活动。 西河头地道战遗址位于定襄县城西2.5公里的西河头村,是与河北冉庄,北京焦庄地道齐名的我国保存的最完整的三大地道战遗址之一。198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省教委命名为德育基地,1998年被省委国际委员会命名为国际教育基地。2004年被省人际办命名为人民防空教育基地。1995年在原地道战遗址前划地建设了定襄革命历史纪念,从而更增添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1940年,百团大战告捷后,惨败的日寇向我晋察冀边区军民实行了野蛮的“三光政策”。定襄境内的日寇也对西河头、炭窖沟、藏孤台等,3 个村庄进行了洗劫,先后制造了8起惨案,枪杀百姓400多人,烧毁民房2000余间。为了躲避日寇的烧杀抢掠,我抗日军民遵照毛主席“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积极防御思想,依据当地的地形条件,挖掘了大量的地下隧道。
据统计从1942年到1948年全县157个村子,其中有80多个村庄都挖有地道,地道总长是200多公里,西河头地道战开挖于1942年,从最初只能应急藏身到1947年经全村500余劳力,突击40个昼夜,挖成南、中、北三条主干线,纵横52条支线,结构分上、中、下三层,全长10华里,开通的是其中的一面干线,全长旅游路线为1000米左右,下入到地道,闻着潮湿的泥土气息,走过一处处战斗工事,眼前的实物瞬间将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
前后共经过大小战斗11次,毙伤敌人1000余人,缴获各种武器400余件。其中最大一次战斗是发生在1947年同阎锡山的第39、40军及伪警大队共计5000余人作战,民兵及武工队仅50余人无一伤亡,毙伤敌100余人。 2010年8月,河北省曲阳县灵山镇郭家庄村意外发现一条抗日战争时期地道,该地道于70年前开挖,贯穿整个旧村落。
郭家庄村83岁的吕趁考和80岁的王海青曾是该地道的开挖者。据两位老人介绍,该地道主干道呈十字状贯穿旧村落,南北迂回长500多米,东西长约750米,出口位于郭家庄村旧村落西北,大部分庭院与干道连通。地道距地表五六米,地道高约1米,宽约1.5米,成人需弯腰行进。地道备有烟道,以提防日军用烟熏。
据曲阳县文物保管所所长王丽敏介绍,此次发现的抗战地道,再现了晋察冀抗战时期曲阳人民英勇斗争的历史。曲阳县已安排灵山镇及郭家庄村的义务保护员看管该地道,并对地道进行资料整理与登记,以便日后进一步开发。
⑵ 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附近有一路叫什么路啊
这里没有金什么路,有谐音的:
津涞公路,在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南边隔一个居民区多;
津沧高速,在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西侧院墙外边。
津涞公路两边有不少人气,津沧高速边就都是大野地了。
⑶ 天津河北区王串场这个地名的来历
王串场位于河北区的东南部,是一片居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
该地段原是一片农田和荒野,地旷人稀。1730年以前属武清县管辖,1730年(清雍正八年)划属天津县。干隆年间(1736--1795年)末期,开始有人在那一带的东北方向居住,后来住户越来越集中,渐渐形成村落。当时有个姓王的人家,全家由南方来,这家的主人绰号叫“串子”,他们在那里购买了一些田地,建打谷场,每年夏秋收获季节,附近农民大都租用他的打谷场晾晒和收打谷物,人们便把王串子打谷场叫“王串子场”。天津人在方言中,特别容易吞音,这个“王串子场”叫来叫去,就成了“王串场”了。几经沧桑,后来逐渐演变成为附近一带的地名。
到了民国初年,王串子第几代后人又重新迁居,重返南方故土,临走之前,把祖宗王串子留下的田地和打谷场卖给了当地一个叫张俊川的富户。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强化治安,加强对天津人民的统治,于1940年把王串场村分成三大块,分别以姓氏命名为三条胡同,即:赵家胡同、崔家胡同、张家胡同。既便如此,王串场这一地名仍在百姓之间延续使用,而且解放后在此新辟的街巷和居民区,也多以王串场为主来命名地名。
⑷ 河北工业大学怎么样
河北工业大学是河北省唯一一所211大学,也是河北省在全国知名度较高的一所学校。它的校址在天津市,是唯一一所异地办校的学校,同时河北工业大学也在河北廊坊开设了一家分校。
河北工业大学的环境也是很好的,学校绿化做的很好,有很多我叫不上来名的花草。学校里面还有一条小溪,非常的美丽。前段时间跑男还到河北工业大学拍戏来着,说明环境真的不错。
这里一定会带给你惊喜的。
⑸ 景色四年级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景色四年级作文9篇,欢迎大家分享。
景色四年级作文 篇1
乡下的房屋虽然不必城市的高大、好看,但乡下的野田始终比城市更加生气勃勃。乡下的四季比城市更加美丽!
春天,农田溅起了绿色的水花。绿眼宝宝从土里探出头来;几场春雨过后,许多笋带着好友,从土里冒出来;还有树上的叶子宝宝从哈哈哈怀抱里伸出头来;也得上的小草也不甘示弱,也从大地哈哈哈拥抱里钻出来;使野地也同样生机勃勃;野花在宽阔的草地上,也睁开了双眼。春雨过后,乡下变得更美丽,空气更新鲜了。
夏天,在蓝天白云下,描绘这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清晨,蝉就高声唱起歌来,告诉人们有一个火热的日子开始了。此时草木特别茂盛,枝繁叶茂的树,给人们撑起了巨伞。草地上又开了各色的花。夏虽然没有春的温暖,但她那甜甜的阳光,却无人能及。
秋天的景色多么迷人啊!多么像一幅幅美丽动人画卷。饱满的谷穗低着头,向我们微笑,一阵风吹来,它们就跳起了精彩的舞蹈。秋天的草地也是多彩的,绿色叶子里带着黄色的叶子。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多么希望我快快长大,也为那美丽的秋天点上点睛之笔。
冬天,家乡虽然没有那大雪纷飞的美丽景色,只有那刺骨的寒风装饰着,分叉路旁的松树,让冬天装饰着更加苍翠了。竹子林不时发出“沙沙”声......
家乡的美是无人能及的......
景色四年级作文 篇2
下雨时,景色不是一般的美,美得像仙境。
雨前,山村里如此宁静,太阳不停地扇凉,小鸟有气无力地飞翔,云朵姐姐慢慢地离开了我们。我讨厌这天气!
忽然,震耳欲聋的雷声从耳朵传来,一转眼白云变成乌云了。接着淅淅沥沥的雨滴从天上洒了下来,一层层雾从远方飘来了,前方的路变得朦胧起来。
雨滴落在了树林里,一滴滴雨水掉到了树叶上,从叶脉上滑下来,雨滴又落到了草地上,小草吸收了营养,茁壮地成长。
雨滴落在了小河上,“滴滴,哗哗,”小河和雨滴的合唱声真美妙!小河快速地流,碰到了一块大石头,河水四散纷飞,雨滴打到小河上雨,下得更大了。
雨滴落在了我的院子小道,雨滴排着队伍站在地上,撑着雨伞的人走过,踩到了雨水,洗干净了我们的泥土鞋,”哗啦啦,哗啦啦。”雨滴把灰尘冲洗得干干净净,整条小道一尘不染……
雨渐渐小了,停了,空气变新鲜了,太阳公公探出头来,彩虹姑娘穿着五彩缤纷的衣裙在天上看着我们。大自然恢复了平静,现在世界一切都是多么奇妙,多么美丽。
最后夸夸这里的人吧,他们爱护环境的品质把世界打扮得非常美,与雨滴搭配更美。热爱劳动的人越来越多了,破坏环境的人越来越少了。
下雨真是美丽的景观!
景色四年级作文 篇3
秋天来了,秋姑娘带着丰收的魔法棒,充满希望地来到了充满生机的人间。
秋姑娘兴高采烈地来到田野,用“手”轻轻地拂过整个田野,田野里的粮食全都熟透了,高梁羞得涨红了整个脸蛋,沉甸甸的稻谷压低了枝头,田野到处都是一片金灿灿的。秋姑娘看着忙碌的农民伯伯们,发出了“格,格,格”的笑声。
秋姑娘又踱着小步来到果园,她拿起魔法棒,对着魔法棒上的星星轻轻一吹,“吹”熟了果园里的苹果、梨等等水果。人们来到果园,摘下果子,搬上车子,运进城市,卖了个好价钱,人们沉浸在这丰收的喜悦中,秋姑娘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秋姑娘信步来到了花园,吹开了花园里的菊花,她别出心裁地把菊花打扮了一番,把满园的菊花装扮成红的、黄的、白的……,他们个个变得美丽无比,谁叫秋姑娘对菊花情有独钟呢!
秋姑娘自信地来到树林,她用魔法棒一挥,帮助树儿脱下了翠绿的衣裳,换上了秋姑娘亲手制作的一件件浅黄色的衣裳。那浅黄色衣裳渐渐的由浅变深,直到黄色的衣裳离开了大树,帮助大树作好了度冬的准备。
秋姑娘又乘着白云,来到人们的中间,吹走了人们身边的炎热,送来了凉爽的和风,人们穿上了秋日的盛装,享受着秋姑娘带予人们的美丽风景和丰收的喜悦!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更是人们耕耘的季节!
秋天的景色四年级作文400字4
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的是秋天,秋天是个美好的季节。怎么?不相信,那就和我一起去游览一下这美丽的秋天吧!
首先,我们去树林里去看看。秋天的树林,色彩斑斓,有红色、有黄色、有绿色……一阵秋风吹过,枯黄的杨树叶和火红的枫叶纷纷飘落下来,好像是一只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落叶给大地穿上了一件毛衣,人踩上去,软绵绵的,舒服极了!可是,青松爷爷还穿着碧绿碧绿的长袍,在杨树和枫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苍翠。
然后,我们去花园。花园里,桂花开的满树都是,淡黄色的花瓣躲在绿叶后面,它们都吐着迷人的芳香,整个花园都沉浸在花香中了!桂花开过后,菊花开了,朵朵争奇斗艳,色彩艳丽——红的如火,黄的似金,白的像雪……一朵朵、一簇簇,迎着秋风,披着寒霜,喷芳吐香,简直把花园打扮成了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
接下来,我们去果园。果园里的水果可丰富了!有玛瑙般的石榴,有宛如紫宝石的葡萄,有披着红袄的苹果,有小灯笼似的柿子……它们个个高高地挂在枝头,在向人们汇报着丰收的喜讯。
最后,我们去田野。田野里,稻穗儿全都熟了,远远望去,那简直成了金色的海洋;高粱红着脸儿笑了,玉米举着红缨乐了,农民伯伯望着丰收的田野,乐了。
秋天真美!
景色四年级作文 篇4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的一个周末,我和好朋友小梁带着愉悦的心情来到白云山,欣赏这欣欣向荣的风景。
来到了白云山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高大的牌板,上面贴着“白云山”这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格外引人注意。一条宽敞平坦的柏油路,穿过牌板向山上蜿蜒而去,消失在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林中。
穿过牌板,一路上的风景让我们感觉犹如来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童话世界里。杜鹃已经盛开出姹紫嫣红的花朵,细叶榕树刚刚抽出嫩绿的枝叶,小草迫不及待地从松软的泥土里探出小脑袋……山林间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到处炫耀着五颜的色彩,到处飞扬着悦耳的鸟叫虫鸣,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欣喜若狂。
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能仁寺,它是一座佛教寺院。走进寺院,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湖,深绿色的湖水被一圈人行道围栏环抱着,就像是一块镶嵌了花边的碧玉。湖里有许多被放生的乌龟,悠闲地趴在竹筏上晒日光浴,水面被抢食的鱼儿和漂亮的鸳鸯漾起一圈圈波纹。寺院的大门有一个牌匾,用古老的青砖打造而成,门口两只大理石做成的狮子威风极了。
这就是美丽的白云山,里面有许多风景值得观赏,希望你有时间也来细细游览一番。
景色四年级作文 篇5
盼望着,盼望着,树叶黄了,你的脚步近了,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绚丽的美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来了,悄悄地,走进花园里。一时间满园尽是千姿百态的菊花:有婀娜多姿的“柳舞碟飞”,有精神抖擞的“仙人舞剑”……开得多么诱人啊!个个美不胜收,争奇斗艳,招人欢喜。
你来了,悄悄地,走进果园里。看!树上满是累累硕果。瞧!那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莹莹的……好可爱啊!大大小小,数不胜数。远远就闻到一股幽香,芬芳扑鼻,使人忍不住立马想摘下一个咬上一口,饱尝那甜滋滋、酸溜溜、脆生生……人间美味。
你来了,悄悄地,走进田野里。红褐色的高粱涨红了脸;金黄色的稻子笑弯了腰;玉米棒子好像一个个壮汉腰间插着一颗颗手榴弹,有着一派英雄气概;棉花张开了笑脸,露出雪白的花絮;金黄的豆荚也赶来凑热闹,把全身的铃铛摇的“哗哗”响。这时,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嚓嚓”的割稻子声;“隆隆”的打谷机声;满载着稻谷的拖拉机的“突突”声;响彻在整个田野。男男女女在田野旺来穿梭,欢声笑语在空中回荡,汇成一支动人的秋收乐章。
你来了,悄悄地,走进了游子的心田。落叶纷飞的丰收年,游子却不能回乡,只能在梦中思念家乡。当枯黄的最后一片飞叶从树梢慢慢地往下飞舞时,孤单从心中涌起,多让人想念乡民们的欢快的丰收景象啊!在这丰收的季节中有着多么深的'思乡之情呀!
你来了,悄悄地,为我们带来了收获的快乐,生命的孕育,思念的热切与宁静的闲适。你,同样具有勃勃生机,犹如我们的生命一样,每一天都焕发着新的光彩。
景色四年级作文 篇6
瑟瑟的秋风袭面而来,正是秋色正浓时。作为天津“后花园”的蓟县,景色分外美丽,在蓟县所有景致中,我最喜欢的是府君山。
府君山地处蓟县县城北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山中几条观光路纵横交错,让游人尽览美景,而且是免费进山,所以它成了蓟县人休闲运动的好场所。每到暑假,注重养生的老妈几乎每晚都带着爸爸和我爬山。进入府君山,夏天的闷热就荡然无存,于是我也渐渐地喜欢上了爬山,可以尽览府君山的美景。
“十一”黄金周,老妈当然不会放过这个锻炼的好机会,全家又一次爬上了府君山。刚到山脚下,我不由得惊叹:哇!整个府君山仿佛换了一身衣服,与夏天完全是两个模样,既有柏树和松树的绿,又有火炬和枫叶的红,整座山仿佛穿上了一身带水纹的花衣。往上走,就有阵阵秋风来欢迎我们了,吹落的树叶铺成花毯,还有树叶落在头顶上,给我们戴上一顶顶小花帽。我们一边登山健身一边欣赏一幅幅美景。府君山的山石上也铺满了树叶,看!这幅像是“一叶独秀”,那幅像是“全家福”,那幅又像是“双叶媲美”……真是一幅幅“自然秋景画”,是秋风、秋叶和秋石共同描绘的图画。原本枯燥无味的登山变得生动起来。快爬到三分之二的路程时,遇到了一处小亭子,它是供登山人休息的休息台,座位上的落叶像是天然的坐垫;它也是俯瞰全城的“了望台”,坐在小亭里的座位上,我们把县城看了个遍:翠屏湖、三八水库、鼓楼、渔阳宾馆……看!那是我们的学校——渔阳中学!
终于到了山顶,秋风吹着我们的脸,庆贺我们登上了顶峰,熠熠生辉、剔透玲珑的钻石塔屹立在那里,像是迎接我们的到来。
站在山顶,极目四望,山上三三两两的都是登山的游人,但令人欣喜的是,人们都自觉地守护着我们的家园,自觉地保护着山中的环境和各种设施,没让它遭到一点儿破坏,正是人们素质的提高,才让我们的美景更美!
我爱府君山,更爱它的秋色!
景色四年级作文 篇7
外公的家在乡下,到外公家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因为我又可以去去寻宝了。
看到外公站在门口等我们,我扑向外公的怀抱,外公笑得合不拢嘴,和蔼可亲的邻居也笑着和我们打招呼:“小明回来看爷爷啊!长这么大了呀”“婶婶好,伯伯好。”乡下人好有人情味,待人很和善,我好喜欢这种关怀与温暖。
我最喜欢爷爷带我到乡间散步,他会教我认识许多动植物的名称,认识各种昆虫。看!一群白鹭鸶跟在耕耘机的后面,啄食刚翻松土里的小虫,一下子飞起,一下子又排成一排,真是有趣。听!一群小鸟停在电线?U上“啾!啾!啾!”的合唱着,像五线谱上的音符,悠扬的歌声响彻云霄。放眼望去,一片绿野,碧草如茵,繁花似锦,映衬着蓝天白云,美丽的景色直扑眼底。乡村真像千变万化的神?女郎,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总有不同的景象。
我喜欢住在乡下,虽然没有都市那么便利,但乡下的的空气新鲜,无噪音,很宽广,活动空间大,保有大自然的原貌,让人心胸跟着开阔起来,乡下人乐天知命,不与人争,大概是跟所住的环境有关吧!天大地大,心胸也宽大。
我永远记得那碧绿的草原,记得那五彩缤纷得花朵,乡村的美,令我难以忘怀,但令人更回味的是——一群纯朴的人浓浓的热情!
景色四年级作文 篇8
我的校园是一个美丽的校园,在那里一年四季都有美丽的景色。
春天,地上的小草探出头来,在草坪上纷纷吐出了美丽的花骨朵,同学们都在细细欣赏这美丽的景色,一群群的蝴蝶在校园翩翩飞舞着,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夏天,虽然赤日炎炎,但是我们的校园却是绿树成荫,许多孩子都跑到树下来乘凉、做游戏,十分开心,学校两旁的四棵香樟树就像四把巨大的绿伞,还有花坛里的花争奋斗艳,美丽极了,同学们也开心极了。
秋天,微风吹过脸边,感觉十分惬意,学校里的果树果实累累,瓜果飘香,让我们的校园到处都飘着果香,把许多的同学都吸引了过来。
冬天,寒冷交加,可是我们的学校依然很美,许多雪花落在树叶上,下完雪后,每个同学都在操场上玩雪,所然手是冰冰的,但心里却是暖暖的。
春夏秋冬,我们的校园都这么美,我爱我的校园。
景色四年级作文 篇9
我们家住在山下,那里四季如春,而且有一条美丽的小河,小河里有很多鱼、虾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美丽极了!我爱家乡的小河!
小河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小河的水真长啊,长的像一条长龙;小河的水真美啊,美得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春天来了,小河的周围花繁叶茂,并且五色缤纷,你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见这美丽的花,这些花仿佛给小河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花环。
夏天来了,小河就更热闹了。有的小朋友在河里捉鱼虾,有的小朋友在进行游泳比赛,有的在玩打水仗;有的大人挑水浇花、浇菜,有的妇女在河边捣衣。河边绿树浓荫,十分凉爽。
秋天,小河也不孤独,有很多落叶落到了小河上,小蚂蚁就把它当做小船过河。河面倒影着河边的树,金光灿灿,仿佛哪位神仙洒了一把金子在水里。
冬天更是有情趣。小河的河面结了冰,有很多同学在滑冰,就算是摔倒了也不说疼。欢声笑语荡漾在河面上,寒冷的冬天也增添了几分温暖。
家乡的小河真美啊!我爱小河,我爱独特迷人的家乡,更爱淳朴善良的家乡人。
⑹ 天津市东丽区澄州路地图
东丽区只有登州路、澄江路在南开区。
可以在中山门(轻轨站)坐668路、673路到成林道上的天山路站下车,原地换乘861路、28路到程林东里、登州里、三石化等站下车即可到登州路一带。
⑺ 南开大学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南开大学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当地的地名
1904年8月,严修、张伯苓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将严氏家馆和王益孙家馆合并,招收新生,于1904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中学。校舍在严宅偏院,初称“私立中学堂”,后易名“敬业中学堂”、“私立第一中学堂”。
此后得郑菊如捐城西南“南开洼”地10亩,起建校舍。该地位于天津城西南的开洼地带,有“南开洼”之称,简称“南开”。“南开”地名由此而来。
1907年秋,由严宅迁入新校舍,学校因所在地名改称“南开中学堂”,后改称“私立南开学校”。
1950年,南开大学学生会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希望为南开题写校名。毛泽东很快回信,并题写了好几幅“南开大学”,嘱托挑选一幅最满意的使用。经过挑选,最终确定了使用的这幅题名。
南开大学的校色
南开大学的校色为南开紫,又名青莲紫。由于青莲紫体现了南开人“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品格和卓尔不群、特立独行的鲜明个性,一直为南开人所喜爱、崇尚,校徽、校旗等一些南开标识物均以之为基调,网页与宣传品等也常常用此颜色。
在实际使用中,南开校色依明度可展开为10个色阶,不同色阶可作为标准色彩使用在不同明度的背景上,亦可作为背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