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的朗贝勒府在哪个位置
扩展阅读
上海哪个搬家公司靠谱 2025-07-14 01:49:46
上海连成怎么样 2025-07-14 01:18:22

天津的朗贝勒府在哪个位置

发布时间: 2023-01-11 23:44:57

1. 清代在什刹海修建的王府有哪些

到了清代,什刹海的水量继续减少,名称逐渐定型。德胜桥以西水域称“积水潭”,以东称“什刹海”。什刹海地区因临近皇城、环境优美而成为修建王府的首选之地。 沿岸的格局虽然并没有发生巨变,但是因为朝代更迭,名宅赐第,转瞬易主,沿岸原明代的宅园别业或衰落,或为清朝府邸所代替,沿湖景观中心也由西海向前海和后海偏移。

清入关后所封的4个世袭罔替亲王府中就有恭亲王府、醇亲王府、庆亲王府三座王府建在这里。除此之外,还有阿拉善王府、涛贝勒府、棍贝子府、兆惠府等。这些王府官邸演绎了几乎全部我国近代史和半部清代史。

比较有名的有后海北岸的醇亲王府和前海西街的恭王府,为什刹海平添了些许贵气。在清代,王府并不是私人宅邸,而是属于皇家的公产,是亲王和郡王日常起居和办公的场所,其他人的宅邸概不能称为“府”。

干隆后期和珅得势,遂选定在什刹前海西岸大建宅第。恭王府花园曾是干隆宠臣和珅的私宅,后由慈禧赐给了恭亲王并因此得名恭王府。恭王府分府邸和花园两个部分,拥有建筑群落达30多处,布局讲究,气势非凡。

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

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中路的威严气派,同时也是亲王身份的体现。

银安殿也叫银銮殿,是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作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和重要节日的时候才会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

嘉乐堂悬挂有“嘉乐堂”匾额一方,该匾是干隆帝赐给和珅的,但匾额上并没有署款,也没有钤记,但和珅留有《嘉乐堂诗集》,说明是和珅之室名。

在恭亲王时期,嘉乐堂主要作为王府的祭祀场所,内供有祖宗和诸神等的牌位,以萨满教仪式为主。

东路的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厅前有一架长了200多年的藤萝,长势依然很好,极为罕见。东路的后进院落正房名为“乐道堂”,是当年恭亲王奕的起居处。

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精品之作当属高大气派的锡晋斋,大厅内有雕饰精美的楠木隔段,为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

府邸最深处横有一座两层的后罩楼,东西长达156米,后墙共开88扇窗户,内有108间房,俗称“99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

其花园又名萃锦园,占地40亩,园内设计和布局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花园的东、南、西三面被马蹄形的土山环抱。中路进园门后,土山起障景作用,穿越山洞门后,豁然开朗,正中置一峰石,名“飞来峰”。峰东为流杯亭,峰北正中有一“凹”形的水池,面池是一组厅堂。

穿过厅堂进入中部庭园,有一座石山,为全园的主景。全园以“山”字形假山拱抱,三面堆土叠石为山,中路以房山石堆砌洞壑。立于山顶,居高临下,更可观全园景观。

山石后面有一列书斋,平面曲折,如蝙蝠展翼,名为“蝠厅”。花园西路以一个长方形大水池为主景,池中心有岛,岛上有水榭。池北岸有一卷棚顶的大厅,和水榭成轴线相对。

花园东路是一组建筑庭院和戏楼,用爬山廊连接中路的厅堂。恭王府花园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是什刹海沿岸清王府附园的经典之作。

醇亲王府位于后海北岸,府邸分为正院、住院、花园及马圈四部分。另外在府后建有醇贤亲祠堂一所,占地共约80余亩。花园由于位于住宅西部,故称为“西花园”。

进入西花园,首先看到两座土石假山为屏障,循山口过小桥见竹林一片,中有方亭一座。依长廊而行有一座六方亭,篆书额曰“恩波亭”。清代不许民间引玉泉水入宅,“御赐引玉河入庭”是一种殊荣。

后海水在山西花园西部引入,绕园一周,山东端流出园外。因奉旨许引玉泉水进园,故命亭为“恩波”,以示皇恩浩荡。在什刹海沿岸的众多清代王府和官邸中,获此殊荣的仅此一园。

1761年,干隆皇帝下令将原明代建于什刹海西海西北小岛上的镇水观音庵改建为汇通祠,祠内供奉龙王。同年,疏浚什刹海及月牙河,使水流方向改变,水由西海经月牙河注入前、后海,由于是下游的前海倒流入后海,故有“银锭观山水倒流”的说法。

庆王府是北京王府中的一座,第一代庆王永璘为清干隆皇帝的第十七个儿子,嘉庆皇帝的同母胞弟。老庆王府在前海西街路北,在和珅府的前方。后来,庆王永璘的后人奕劻袭承辅国将军一职,咸丰皇帝命奕劻由老王府迁至定阜大街原大学士琦善的宅第。

咸丰年间,奕劻由辅国将军晋升为贝子,继而晋升为贝勒。由于深受慈禧太后赏识,奕劻在光绪时期晋升为庆郡王,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海军事务,后来有晋升为庆亲王,并被封为世袭罔替亲王。1903年授军机大臣,成为清代最后一个铁帽子王。

庆王府是在奕劻晋封为庆郡王之后,按照王府的规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这时的奕劻在府内大兴土木,修建了万字楼和戏楼等处。

府内建筑宏伟,面积广阔,分为5个大院,大小楼房近千间,朱红大门,高大的宫殿,只是屋顶为泥瓦而不是琉璃瓦,成为当时京城最华丽的王府之一。

涛贝勒府原是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允嵎居住的愉王府,在同治年间被赐予了贝勒载滢,后来载滢获罪,迁出此府。

光绪年间,醇贤亲王奕譞的第七子载涛过继给钟郡王奕詥为嗣,承袭贝勒爵位,于是迁居到了愉王府,作为贝勒府,称为涛贝勒府。

涛贝勒府总体建筑约为1000平方米,坐北朝南,有门东向,分中路和东路及西路。中路有四进院落,东路亦有四进院,后三进院为三合院。西路只有前后3排房子,西为戏楼。南为花园,有长廊、亭、花厅和假山等。

棍贝子府又被称为诚亲王新府,根据《啸亭杂录》记载:“诚亲王新府在蒋家房。”诚亲王的旧府位于官园,因改赐慎郡王,所以在蒋家房的基础上建造了新府。

诚亲王胤祉离世后,他的第七个儿子弘暻继为府主,后被封为贝子,所以此府又称为固山贝子弘暻府。

根据干隆时期的《京城全图》来看,此府东起水车胡同,西邻光泽胡同,北抵积水潭南岸。占地面积大,规制严整,府正门面阔五间,大殿面阔七间,东西配楼面阔五间,后殿面阔三间,后寝面阔五间。

主体部分在西路,东部以花园为主,规模很大,园中有亭台楼阁,古树参天,山石点缀,土山环绕。园内有一湖,湖中有一土石相间小岛,湖水引自积水潭。

按清代的制度,积水潭水为御用,非经特许,任何人不得擅引。弘暻无特殊建树,却也享受到了如此特殊的恩准。弘暻之后府主分别是弘暻的第三子永珊、永珊的第三子绵策和绵策嗣子奕果。

奕果承袭不入八分辅国公之后,改迁别所,此府改赐给庄静固伦公主为府。庄静固伦公主为嘉庆皇帝的第四女,后来下嫁于土默特的世袭贝子玛尼巴达喇。

他们的儿子德勒克色楞承袭贝子,德勒克色楞的儿子索特那木色登袭贝子,之后棍布札布承袭贝子,因而被称为棍贝子府,一直延续。

后来,棍贝子府原有的建筑绝大部分被拆除,仅存有三间卷棚歇山筒瓦顶的花厅,二幢硬山过垄脊的重楼,以及湖与假山。

有一年,清朝的军机大臣和珅在什刹前海中修筑了一条南北方向、略呈S形的大堤,后人俗称“和堤”,将前海分成两部分,堤坝东侧水域称为“前海”,西侧水域称为“西小海”。

因为这一带是皇亲贵胄和文人雅士会聚的场所,所以酒肆歌台也自然发达。位于前海北沿的会贤堂原是清光绪朝礼部的侍郎斌儒的私邸,内设戏台,门簪上书“群贤毕至”四字,成为文人墨客聚会之所。

除此之外,什刹海因周围有10座寺庙而得名,包括广化寺、火德真君庙、护国寺、保安寺、真武庙、白马关帝庙、佑圣寺、万宁寺、石湖寺和万严寺。什刹海附近还有广福观,大藏龙华寺等寺庙。

火德真君庙里供奉的是真武大帝,为象征天地精灵的龟蛇抱像。传说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始营造大都城的时候,有龟蛇出现在西直门外的高粱河上,群臣解释说,这是真武神光临,其德惟水,水能胜火,宋朝亡定了!

忽必烈大喜,下令在高梁河出现龟蛇的地方建了座“大昭应宫”,祭祀真武大帝。又在城中心海子边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真武庙。后来元统一我国后,元成宗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使真武成为了北方最高的神!

明成祖朱棣也特别崇奉真武大帝,他在夺取皇权的“靖难之役”中,鼓吹有北方真神相助,是替天行道。他当了皇帝后,加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赐名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修“金殿”、造金像,大兴土木,费资百万,把个武当山修得如天宫落地。

火神真君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山门东向,开在庙的东南角上,面对地安门外大街。山门内外各有一座牌楼。山门为歇山顶,面阔一间,黄琉璃瓦绿剪边。山门内原有钟楼、鼓楼。进山门,向西穿过配殿,进入南北向的院落。

南面的倒座房是隆恩殿,面阔三间,歇山顶,供奉隆恩真君王灵官。北面正殿是火祖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前出抱厦,供奉火神南方火德荧惑星君。西面为一配殿。

护国寺是北京的八大寺庙之一,原为元丞相托克托的官邸,初名崇国寺,1429年更名为大隆善寺。1472年赐名为大隆善护国寺。1722年,蒙古王公贝勒修缮此寺,为圣祖祝寿,曾对寺庙大加修缮,名护国寺,又称西寺,与东寺隆福寺相呼应。

明代刘侗、于奕正着的《帝京景物略》云:

大隆善护国寺,都人呼崇国寺者,寺初名也。都人好语讹语,名初名。寺始至元,皇庆修之,延佑修之,至正又修之。元故有南北二崇国寺,此其北也。

我宣德已酉,赐名隆善。成化壬辰,加护国名。正德壬申,敕西番大庆法王领占班丹、大觉法王着肖藏卜等居此,寺则大作。中殿三、旁殿八,最后景命殿。殿旁塔二,曰佛舍利塔。

寺前后五进,院中碑刻甚多,其中着名的有赵孟頫书《皇庆元年崇教大师演公碑》和危素撰并书《至正二十四年隆安选公传戒碑》等。

寺内除供奉佛教诸佛祖外,还有元丞相脱脱夫妇塑像和辅佐明成祖朱棣建有殊勋的姚广孝影堂。另有葡萄园数亩,可见其规模之大。

清末学者唐晏所着的《天咫偶闻》中说:

隆善护国寺,俗称护国寺,即元之崇国寺。赵松雪书演公碑,危太仆书选公传戒碑皆在殿东阶下。月七八有庙市,与隆福寺埒,而宏敞过之。

护国寺庙会与隆福寺庙会齐名,即所谓“东西二庙”之西庙。《京都竹枝词》中说:

东西两庙货真全,一日能消百万钱,多少贵人间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

清末,什刹海地区由于水源日渐减少,临湖的园亨、寺庙便逐年荒废,只剩下净业寺、汇通祠等少数庙宇,其他府第、园囿和古刹多已坍塌。

每至夏季前荷花茂盛时,和堤上便聚集很多摊贩,出售小吃和茶水,逐渐成为京城百姓的消夏胜地。

从元朝依托这一片水域在东岸确定了都城建设的中轴线,什刹海始成为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什刹海积淀了上至皇亲国戚、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的深厚的各阶层文化。

这里的胡同和四合院组成了老北京的风俗文化,组成了老北京的历史,沿着什刹海迤逦的河沿四周,形成了不规则但密如织网的网状胡同,这些胡同依势而建,自然天成,被誉为“北方的水乡”,是古都之源、文化之源,是民众休闲、感受历史的胜地。

此外,这里仍旧保存着十分难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胜迹交相辉映的历史风貌,处处古迹宛如一颗颗明珠,将什刹海点缀地美丽灿烂。

恭王府萃锦园

醇亲王府游廊

2. 后金贝勒府面积

1959年北京城内有保存完好的贝勒府3处,至2002年存洵贝勒府、涛贝勒府。洵贝勒府为清洵贝勒载洵的府邸。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城区西单北东槐里胡同。光绪二十八年(1902)载洵过继给端郡王奕志为嗣。时原在平安里西大街的端王府已毁,故在东槐里立府。府坐北朝南。分三路建筑,所有房屋均为硬山过垄脊筒瓦顶。民国期间,载洵将府分割售予孔教大学及奉军将领万福林。后几经易主。西部原孔教大学处为中央机关,已改建成办公大楼,开门于西单北大街,无复旧貌。东部、南部的部分府墙及东部一组四合院保存完整。东路三进院有前厅、中厅、后厅和配房、耳房,垂花门和游廊与后厅相连。存文物建筑72间,建筑面积约2 407平方米。

3. 清朝贝勒府和贝子府有哪些格局构成

贝勒王府基高二尺,正门一重,开启一门。

堂屋五重,各有五间。

屋顶覆盖筒瓦,屋脊安狮子、海马。

门与柱用红青油漆粉饰。梁栋巾金,彩绘花草。

其余与郡王府相同。

贝子府制

贝子王府基高二尺,正门一重。

堂屋四重,各广五间。

屋脊安望兽,其余与贝勒府相同。

镇国公、辅国公王府与贝子同例。

王府规制,清初期一直很规范,但后来北京王府中也有达不到各项标准者,不是间数不足,就是应起楼处只建平房。当时符合标准的王府只有顺治皇帝之次子,康熙皇帝之兄,福全的裕王府。违反规定的有郑王府,该府的殿基高度超出了规定,又用了不应用的铜狮、龟、鹤等装饰物,结果郑王爷济尔哈朗被"罢免辅政",并罚白银2000两。

以上的各项规定只限制王府中的主要建筑,对于东西跨院的花园和住屋,限制不太严格,所以当时的王府花园的风格不同,非常吸引人。

4. 义达里胡同怎么样

国庆节期间到西四闲逛,路过西四北大街胡同的时候发现有一家门口有“义达里”三个字,在门口角落有块说明的牌子,仔细一看来头不小,现“北京旅游网”上的相关内容转过来,与DPER分享!义达里胡同:婉容外祖父的贝勒府在1947年出版的北京地图上,在北京西四附件有一个叫“义达里”的地方;前几日我在西四北大街大院胡同东口很容易就找到了“义达里”。义达里胡同是个死胡同,胡同口有砖砌的门洞,门洞上书“义达里”三个大字。北京称里的地名不多,大概只有平安里、和平里几处,而且是近代才出现的。义达里也如此。按史料记载,这里曾是和硕定亲王府,后来传到贝勒爱新觉罗·毓朗时,人称“朗贝勒府”。毓朗在晚清是显赫的人物,当过步军统领和军机大臣,毓朗的女儿名恒馨,嫁给了荣源,她的女儿即婉容。婉容是宣统皇帝溥仪的皇后,也是中国的“末代皇后”。大清垮台后,民国六年(1917年)以后,毓朗坐吃山空,将贝勒府南部变卖(即今天的二炮招待所一带),北部的房产变卖后成了民居,名为“义达里”。义达里只有西口没有东口,毓朗的后人后陆续搬到别处居住。据了解,他的一个恒字辈的后人在“文革”前在隆福寺街摆小人书摊和卖冰棍儿,日子过得不太好。朗贝勒府原是王府规格,占地广阔,西起缸瓦市,东至礼王府,北达颁赏胡同,南抵羊皮市胡同。在《1947年北平内城西部图》上标注有“义达里”地名。义达里的匾额出自书法家张济新之手,此人曾是张作霖的幕僚,后又是“少帅”张学良的老师。张济新是书法名家,北京的奉天会馆和东北义园匾额皆出其手笔。“九一八事变”之后,张济新在北平德胜门内开办东北难民营,遇有难民求助,就赠送书法一幅,让难民拿去换钱用。张济新曾为北平和平解放做过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受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义达里”这块匾额写于1936年。从这里可以证明,义达里是1936年之后才出现的,其房产主是一位天津的大商人。如今,提义达里,京人所知甚少,但胡同口外的砂锅居饭庄则颇有些名气。据传,这家饭庄最早就“挂靠”在定亲王府名下,以经营砂锅白肉着称。京城俗谚:“砂锅居的白肉――过午不候”,便是指此。

5. 康熙儿子们的园子

皇四子胤禛的赐园是圆明园
皇九子允禟的赐园是彩霞园,在众多皇子赐园中,只有彩霞园是康熙帝曾经驻跸过的。
皇八子允禩、皇十子允礻我的赐园,因无资料可寻,难以确定其所在位置,但此二园应在后来的承泽园以及索戚畹园(即后来的澄怀园)附近的地域。

允祉、允祺、允佑的建园地点,也肯定不会离畅春园太远。

允祉的赐园建在与揆方家郊园的紧邻。揆方居住的自怡园在畅春园西二里处,距西花园很近,因而允祉赐园应在御园的西边,实际就在康熙帝的眼前。康熙有十九次幸允祉赐园进宴。

同时,在避暑山庄附近:
允祉在狮子沟赐有花园,后建成一座宽敞的狮子沟别墅
胤禛的赐园,是位于同一条山沟的狮子园。
允祺,在虹桥北粮市北山上,建造一座三进院落的宅园,人称为“五爷府”。
允佑,六次随驾到热河,修建宅园一处,人称“七爷府”
允禄,十一次随驾到热河,他在红庙山下有一座“庄王府”

附:
·【清代皇子分府制度】·

皇子分府是清代一项重要的宫廷制度,关系到皇子的封爵和生活以及未来的命运,因而为历代皇帝所重视。

皇子出生以后,因为特殊身份享受锦衣玉食的优越生活。

到结婚、封爵、分府后,他们就要离开在皇宫居住的阿哥所,得到一处与其身份相称的宫外府邸,并享受规定的优厚的政治和物质待遇。

康熙朝的皇子,一般是到 1 5 岁时完婚,标志着长大成人,即应实行分府。

赐予什么等级的府第,要根据各位皇子册封的爵位。

康熙朝进行过两次皇子封爵,都是由宗人府请封,皇帝钦定其爵位。

·第一次·
康熙三十七年三月,所有随驾出征葛尔丹的皇子赐封爵位。
皇长子允禔为多罗直郡王;
皇三子允祉为多罗诚郡王
的皇四子胤禛、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佑和皇八子允禩,同封为多罗贝勒。

·第二次·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康熙复立允礽为皇太子,
晋封允祉、胤禛、允祺为(和硕)亲王;
皇七子允佑为多罗郡王;
皇十子允(示我)为多罗郡王,
皇九子允禟、皇十二子允祹、皇十四子允禵,同封为固山贝子;

皇子分府时的宅第,其来源有的是明代王公官员府第的改建,有的是降袭低级爵位的本朝王贝勒后代交回的旧府,有的是没收犯罪王公大臣的住宅,也有由工部按定制新建的。在第一次封爵后的康熙三十八年,皇家为已成年的诸皇子建宅分府,诸皇子从紫禁城内的兆祥所迁出宫外居住。

皇子在御园周围获得一座赐园,与分府时在京城紫禁城周围获得一座钦赐府邸,具有相同的性质和功用。皇子赐园的规模与建制,也必须与其册封的爵位相一致,不会是一座普通的平民宅园,但也不能逾制僭越,这在清代规制中都有许多明确具体的规定。

[住在皇宫大内的皇子]

允礽理亲王府在德胜门外郑家庄,即今昌平区平西府村;
允祉诚郡王府在官园;
允祺恒亲王府在东斜街;
允佑淳亲王府在御河桥西岸;
允禩廉亲王府在王府井;
允禟贝子府在铁狮子胡同;
允祹贝子府在东小街;
允祥怡亲王府在煤炸胡同;
允禑贝勒府在三转桥西;
允礼果郡王府在草厂胡同;等等。

6. 北京最小的清代王府是哪个

北京最小的清代王府:循郡王府

清末,北京的王府大约有50余座,北京尚存府邸22座,假如去掉一座公主府、两座贝勒府,共有王府19座。仍旧有点王府模样边幅的有7座,即克勤郡王府、宁郡王府、惠亲王府、郑亲王府、和亲王府、敬谨亲王府、循郡王府。其中北京最小的清朝王府是循郡王府。

循郡王名永璋,是干隆皇帝第三子,干隆二十五年(1760年),未成年亡故,由贝勒追封循郡王。永璋无子,至干隆四十一年(1776年)始过继成亲王永理第二子绵懿为嗣子。干隆五十二年(1787午),绵懿始袭贝勒。此府形制,当是绵懿定为循郡王嗣子后按贝勒府的级别修建的。此后绵懿后嗣均居住于此,直至清末。东院现为外交部宿舍,西院为东城区老干部活动中心。1984年此干王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循郡王府在安定门内大街方家胡同13号、15号。西部正院(15号)是现存较少的贝勒府形制的府第,有正堂5间(已拆除),后院还有正房和配房,东跨院属花园和生活居住区。东部是一组完整的大型四合院落,分主院、中院和后院,布局相似,有北房和东西配房。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循郡王府位于东城区国子监南方家胡同内。坐北朝南,原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正院在西(15号),正门临街,街南有照壁一座。门内正堂五间巳被拆除,后院尚行正房和配房。东西跨院几乎无存 。东跨院原规模较大,属花园和生活居住区,现花园内仅留几株古树和积石。再东为一组完整院落(13号),庭院宽敞,房屋整齐,是在原址上重新改建的`。

王府的前世今生

在清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加封亲王、郡王称号的皇子近七十个,北京的王府有五十余座。那些王府在岁月里覆盖了厚厚的灰尘,有的消失了,彻底灰飞烟灭,有的尚存于世间,沉睡在平民百姓房屋的包围之中。

循郡王府中路院落 是现存较少的贝勒府形制的府第,正门临街,三间一启门,现已封堵,街南有照壁一座。东路院落大门一间,位于东南角,左右各有倒座房八间和一间。入门设有照壁,院北中央建有一座垂花门,门前有小石狮一对。

北京循郡王府的交通指引

循郡王府附近的公交站:

国子监、北新桥路口北、国子监、雍和宫、北新桥路口西、北新桥站、雍和宫站、方家胡同、交道口东、安定门内、北新桥路口南、雍和宫桥东(东行)、雍和宫桥东、雍和宫站、雍和宫桥东(西行)、安定门。

循郡王府附近的公交车:

13路、684路、117路、116路、机场巴士2线、612路、635路、107路、地铁5号线、地铁2号线、104路、124路、特11路、108路、127路、113路、106路、130路、18路、909路、特2路、301路、125路、407路、426路等。

打车去循郡王府多少钱:

北京市出租车的起步价是13.0元、起步距离3.0公里、 每公里2.3元、燃油附加费1.0元(不超过3.0公里不收) ,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