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接媳妇都有哪些人
扩展阅读
厦门西站在哪里 2025-07-05 15:58:00
北京到佳木斯卧铺多少钱 2025-07-05 14:58:01

天津接媳妇都有哪些人

发布时间: 2023-01-30 12:24:37

Ⅰ 老天津卫的全套婚俗是什么

老天津卫的全套婚俗内容太多,这里细说迎娶之礼。
迎娶,是婚姻礼俗中最热闹的仪式,相当于古代“六礼”中之“亲迎”。迎娶的准备工作相当繁琐。除前面已专门叙述过的晾轿、布置洞房等事宜外,还要将请茶房、吹鼓手、订酒席、赁桌椅等一系列事情落实到位。
一、聘请吹鼓手
吹鼓手分3种,一是用唢呐吹奏满乐;一是以管弦吹奏汉乐;一是以铙、钹、大鼓演奏“南吵子”的打击乐。鼓手均为以此为副业的剃头匠,他们一律身着红色外套,天马补子,头戴红缨帽,一副清制服饰装扮,而其他吹鼓手则皆着明制服饰。
送亲花轿
二、送“摄丝盒子”
迎娶当天,男家的茶房张罗招待亲朋好友;厨房的大师傅预备面条和酒席饭菜;主家打发家中一女仆到女家为新娘送去一个长方形的小提盒,名曰“摄丝盒子”,一盖两底,盒内放有胭脂、香粉、丝线和一对被称作“丁香”的小耳环等物品。这些大都是为新娘上花轿前梳妆打扮时准备的,只是其中的丝线是待新娘坐帐时绞脸用的;新郎要由伴郎陪同沐浴更衣。因结婚有小登科之说,故新郎可穿官服。一般人家多穿长袍马褂,颜色以棕、绛紫、蓝等色为主(民国以后多蓝袍青马褂),脚穿绸布黑靴。头上插一对小金花,曰“装新”。新郎在发轿、响房前不得走出新房。
三、发轿
发轿,就是要派杠房的人员搬抬花轿等仪仗执事去接新娘子。发轿的时间是上午七八点钟,若距离较远,则还要早起程。这时杠房的人员以取扶手板为暗号通知忙活喜事的各行人工。然后,由茶房喊一声“齐啦家伙!”吹鼓手便吹号筒传示,先向新房方向吹打一通,称之“响房”。接着,鸣锣开道,依次序出发,仍是由茶房引导,其后是执金花和条盒的2对人员。条盒内装有“到门帖”,由新郎以“侍馆甥”的名义送到新娘家(最初,到门帖是新郎自己在迎娶时坐八抬大轿亲自送到新娘家,俗称“大娶”)。其后,便是旗、锣、伞、扇等各式仪仗执事。除此,还必须有4个夹着红毡的人,因花轿和新娘都不得直接挨地,须用红毡垫地,故这4人就是负责倒红毡的。另有穿戴整齐的坐在花轿中的“压轿童子”和被称作“公鸡凉席”的2个童子。
此时,女家亦是一派繁忙。除准备招呼款待亲友的食物外,要打发一女仆给男家送100个煮好的水饺(说是100个,实则96个,女家留下4个),以备新人坐帐时食用,谓之“子孙饽饽”,俗称“子孙扁食(轻音shi)”。这些水饺交与男家,由全可人将其连同4个小菜碟一起放到新房的炕桌上。(在天津卫全可人儿指的是夫妻子女都俱全的、子女数目是吉祥数的人。如子女有五男二女的, 吉祥数,多一个不行,少一个不行。)
当男家的花轿等一行到来后,女家聘请的茶房要陪同主家出来迎接,待新娘的表兄弟、舅父等近亲2人把花轿的里层即轿心子抬到堂屋门口,方退出等待,随行的一切响器均要热闹地吹打一番。
四、上头
当迎娶的花轿到后,新娘由全可人负责搀扶到炕上的一把按指定方向摆放的圈椅上坐好,换上大红的新内衣裤,然后开始梳头,俗称“上头”。其发式是将每一绺头发横盘在头上,用红绒绳系好,称之“抓髻”,取“结发夫妻”之意。盘头上配戴簪子1个,冠子1个。冠子是用厚纸夹做的,呈小圆碗形,别在头上,名为“老冠子”,在坐帐后便要取下来。新娘上头时,脚下踩着2条船模,谓之“喜船”,并各有寓意,一条名曰“麒麟送子”,一条名曰“葫芦万代”。喜船与头上戴的冠子合意,取“官代流传”之意,表达了祈盼新郎及后代仕途顺畅的心愿。新娘口中要含一糖块,意喻今后的日子越来越甜美。这时,男家派来的“公鸡凉席”2个童子皆站在新娘上头的屋外窗下,抱公鸡的男童要打公鸡,令其叫几声,名为“打鸡上头”,而抱凉席的男童则围其左右、来回走动。
五、亮轿、熨轿
在等待新娘上头的这段时间里,女家要设宴款待前来接新娘子的一行人,其饭菜质量很高,须有燕窝鱼翅等美味,因而,亦称之“燕翅席”。更有讲究的人家还要将花轿摆在院中,将轿顶灯及随行的所有串灯、提灯等全部点燃,称之“亮轿”,以示阔绰。一根蜡烛的点燃时间为1堂,通常以亮1堂为多,有的要燃2堂,这时须给轿夫、吹鼓手和众执事另加喜钱。特别是对轿夫的招待格外重视,喜钱亦比其他人多,目的是让他们把轿子抬稳,使新娘少受罪。还要请亲朋邻里的一老年妇女用灯或镜子向轿里面照一照,曰“照轿”,意在驱除邪祟不祥。同时,手持熨斗(内燃香料)绕花轿走2圈,称之“熨轿”,取温暖如春之意。
六、梳妆上轿
新娘上头后,把婆家换帖时送来的首饰全部佩戴好,下地穿上袍裙嫁衣。嫁衣的颜色极为鲜艳,装饰物富丽堂皇,里面一层是大红或梅红的绸缎衣裤一套,外罩响铃裙,花衫子。响铃裙是清代褶裙样式,褶裙为大红绸缎面料制成,从裙腰部下垂缀有上窄下宽的由红、黄、粉、绿、蓝等多种颜色组成的带子,带子上绣有石榴、葫芦、牡丹及其它花草图案,带子下摆处为三角状,缀有一小铃铛,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十分悦耳,故名曰“响铃裙”。花衫子底色为大红绸缎料制成,上绣有团花图案。其衫上有霞帔。脚穿绿袜(此袜在拜堂时不得让新郎看见,故在下轿前都要脱掉藏在袖里)及软底红绣鞋(俗称“踩堂脚”)。
打扮完毕,新娘上轿。早先,新娘是由其兄长抱到轿上。后来,随着新娘结婚年龄增长到二十几岁,不宜再由其兄长托抱,故新娘脚上要套着一双其兄长的大鞋倒退着由2位全可人扶到轿心子前,把套着的鞋脱下迈进小轿心子,新娘的舅父、表兄弟等要出来2个人将轿心子抬到堂屋门口,套进大轿内。此两种方式都谓之不沾娘家的土,免得带走娘家的财气和福运。新娘不可在轿中转脸扭身。其左手要拿一枚小银锭子,右手拿一串红头绳穿的制钱,俗称“一手银子一手钱”,表示不空手到婆家去。同时,将一小铜镜揣进胸口处,据说可以免受灾祸,去邪避祟。迎娶途中若两家娶亲花轿相遇,则被视为不吉。
七、进门闭性
花轿抬至男家,名为“进门”。进门之时不得过午,先要在大门口停留片刻,新郎家人鸣放鞭炮迎接,并以此崩走邪气。此时,新郎家大门紧闭,新娘须连唤几声“妈妈开门!”后,男家才将大门打开,迎接新娘,此谓“闭性”,目的是让新娘在婆家没有脾气。之后,吹鼓手和各仪仗执事入院,轿夫将轿心子抽出,新娘的舅父、表兄弟等还要出来2个人将轿心子抬到堂屋门口。新娘下轿时,新郎要将置于喜堂八仙桌子上斗中的弓箭拿出,向未揭盖头的新娘虚射3次,新娘从婆家事先准备的火盆上面迈过去,这些都意在驱邪避灾。“妈妈例儿”多的人家还要让全可人将供桌上的宝瓶和柳条送到轿心子口让新娘抱一下,以祈求平安,生活富足。新娘不揭盖头,并用伞扇遮严不露天光,脚踏红毡步入洞房,以示新人头不见天日,脚不沾泥污。新郎家专门安排人负责倒红毡的工作。倒红毡与旧时传麻袋的风俗意义相同,取“传宗接代”之意。
新娘步入洞房时,须由新郎用红、绿巾牵引,红绿巾是两块绸布方巾系在一起,男红女绿,象征“红花要用绿叶配”,显示男子至高无上的家庭地位。新郎的家人向新娘新郎身上撒高粱、谷子、豆子及金钱、果子等,预祝其多子多福,丰衣足食。此俗现已改撒五颜六色的电光纸屑或喷射胶质彩带。
对于迎娶的时间,古今有所不同。旧时,讲究上午娶媳妇,下午则是娶寡妇。自20世纪20年代文明结婚出现后,改为下午娶媳妇,而寡妇改嫁才是上午。今郊县等地区的婚俗,仍依照老规矩,上午娶媳妇。
八、拜堂
拜堂,也叫“拜天地”。一般在堂屋举行。喜堂的布置要求吉庆红火,迎面墙上挂有“和合二仙”中堂画轴,两边有吉庆联语,常见的如“彩凤双栖文鸾对舞,珠花并蒂玉树交枝”等。八仙桌上供天地神祃儿,上印一个彩色的乘车老人,并有“天地龙车”字样。桌上还供有用红棉纸糊过的木制方板斗内装高粱,中间有一片带孔的横板,上插3支箭,横缚一张弓,弓上用红绸系上一面铜镜,另插秤杆1根,戥子1个,戥窠分开另插,此曰“弓箭板斗”,以此比喻公平正直。在弓箭板斗两旁各放一个用红纸糊过的柳条升,其中一个贴有双喜字的升被称作“宝瓶”。桌上还有以“福”、“禄”、“寿”、“喜”字样的炉食供果和苹果,称作“喜字果子”。另有一个大香炉置于中间,两旁设有一对蜡扦儿,并燃烧红龙凤描金蜡烛。喜堂四周挂满亲朋好友赠送的帐子,通常是由茶房按送帐人辈分、亲疏次序排列摆放。帐子上多缀有“天作之合”、“天成佳偶”等吉祥语。喜堂上的所有摆设都贴有红双喜字剪纸。
拜堂的时间要由星相士选定良辰进行。拜堂时,由主婚人唱喜词引导,2位全可人搀扶新娘新郎并肩而立在供桌前,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然后夫妻对拜。
拜喜词的词语吉祥喜庆,且合辙押韵,如“一块檀香木,雕成一马鞍,新人下轿贵人搀,铺红毡,倒红毡,一倒倒到喜堂前。一拜玉皇张大帝,二拜高堂享平安。夫妻对拜多吉庆,搀入洞房结良缘”。
叩头时,喜堂外燃放鞭炮庆祝。全可人将天地神祃儿取下,连同黄钱纸锞拿到院中并转递给家长,由家长放入火盆内焚化,叩头送神。
九、坐帐
送神后,全可人从板斗上取下秤杆,让新郎用它将新娘头上的盖头挑下,称“挑盖头幅子”。之后,将秤杆仍插在板斗内,此时,秤杆上的金星子要朝外。全可人要口念喜歌:“一撩门帘把箱抬,新郎新娘跟进来……”引两位新人入洞房。新人并排坐在椅子上,坐时谁都十分小心地怕自己的衣裙被对方压住(这是事先由各家的全可人嘱咐好的),以免将来受气。之后,要共饮交杯酒。酒杯是用红绒绳拴好的用椰瓢制作而成的。以后也有用此饮红糖水,都是以示百年和好之意,即古书所言“同牢而食,同器而饮”的遗念。这时,还要同食子孙饭。新娘要在胸前挂上一个红绸饭单(因当时婚礼服外罩多是租用的,富有之家亦是高价定制,故倍加爱护)。新郎要脱去外套、礼帽,换便帽。新郎的家人(一般是婆婆)用一双红漆描金纹饰或刻有龙凤图案的“子孙筷子”,夹起“子孙碗”中的小饺子送到新娘口中,饺子多为半生不熟,俗称“子孙扁食”,此时周围众人则问:“生不生?”新娘则要马上回答:“生!”以此口彩预祝新婚夫妇早生儿女,反映了人们多子多福的观念。这一套礼仪统称作“合卺礼”,俗称“坐帐”。
十、开脸
开脸是识别女人已嫁或未嫁的标志。全可人用丝线将新娘脸上的汗毛绞去,故也叫“绞脸”。之后用一个剥了皮的鸡蛋在新娘脸上滚几下,再重新敷脂粉。摘去上轿前戴在耳朵上的“丁香”,换镶珠宝的长耳环。开脸后,要将上头时梳的小抓髻破开重梳,并插戴各种首饰,除别顶的金簪子外,还要插一个点翠镶珠宝的小圆花钿,亦名为“冠子”。其直径不过四五公分,关系到妇女的身份。当年大户人家有纳妾之风,全仗冠子识别嫡庶,非明媒正娶的再受宠也不得戴冠子和穿大红裙子及氅衣。倘若丈夫有官爵,正太太按照丈夫的品级,在冠子上缀有微小的顶子和翎子。遇有喜寿应酬时,均戴上以示身份。
十一、忌人
新娘在迎娶进门后,要盘坐在炕头子孙灯旁,3天不下炕。这段时间亲友可进洞房“看新人”,但洞房外须有专人把守,逐个问明生肖,不许有星相士算定的某几种生肖的人(即所谓忌三相,是按新娘的属相推算。如新娘属牛,牛为丑,下为寅,便忌寅虎、午马、戌狗三相)、孕妇、结婚不满1个月的女子或正在服丧的人进入洞房,谓之“忌人”。
十二、大师傅上汤
晚间,新郎家要大摆宴席,来宾皆许开怀痛饮,猜拳行令,一醉方休,俗称“喝喜酒”。特别要着意招待好新娘的娘家人。宴席的第一桌饭菜就要请女方的家人、亲朋先用。新娘的哥哥、弟弟为上客,新郎家要格外尊重,不敢怠慢。这桌酒席的最后一道汤还必须由主灶大师傅亲自端上,此时,新娘家的主事人要代表新娘娘家感谢大师傅,要道辛苦,同时将装有礼钱的红封子送给大师傅。
十三、闹洞房
闹洞房,是迎娶之日继拜堂之后的第二个高潮。宴席散后,须先让2对七八岁的童男童女进洞房。之后,人们便可涌入洞房,称为“怄新媳妇”、“逗媳妇”或“虏得(轻音de)媳妇”,以此表示对新郎新娘的新婚祝贺。此时,无论辈份大小,尽情戏闹,皆无禁忌,有“三天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之说。
此时,新娘娘家留下的陪房妈妈(多为女佣)要向闹洞房人百般招待、求饶。初时,通常是新娘坐在炕头上不动不语,一切由陪房妈妈代为应酬,以后则慢慢演化成新娘新郎共同应酬来宾。
洞房花烛时新郎用秤杆挑起新娘盖头
十四、焐被
焐被,实际是天津地方化了的撒帐礼,由婆婆请全可人负责为新人铺床温被,俗称“焐被”,并将枣、栗子、花生3种食物撒在床边被下,一边撒一边念着喜歌:“一把栗子一把枣,闺女小子到处跑”、“花生花生花着生,枣栗子(早立子)来花着生”,以此来祝愿新人早育多生,儿女双全。铺完被后,全可人要把锡灯拿过来,添满香油,掺些蜂蜜,然后续上灯草点亮,曰“蜜里调油”,寓夫妻和美之意。之后,在灯前放一个凳子,上放一个铜盆,把锡灯放在盆里,叫念着“铜盆罗锡灯,养活孩子叫连生……”喜词念到某内容时,有关人等还要配以举动。如全可人说“姑拿盆儿,先抱侄儿”的喜歌时,新郎的妹妹或姐姐便将新婚夫妇晚上用的小便盆送到洞房中;若是小姑子给端进来,新嫂子须付给喜钱。
当焐被的一切仪式做完后,全可人便把看热闹的人都轰出去,让新人安歇。由于盆中的油灯不能灭,得不时拨弄或添油,因此,新娘大多依喜桶而坐,新郎也只有合衣而卧。
十五、食娘家饭
新娘在进入洞房后3日内不能下炕。而且不许吃婆家的饭菜食物,须由其娘家每天送一桌酒席饭菜。娘家的每一桌酒饭都是按规定安排的,如第一天是父母送的,叫“随身饭”或“头桌饭”,是随新娘上轿时带来的;第二天是姑姑送的;第三天则是兄弟等同辈人送的。随饭菜附有可折四折的红礼帖,上写“全福”字样,里页上款写“谨具喜筵成桌,奉申饪敬”,下款写“适某郡某氏裣衽”。这一风俗表现出娘家人对出嫁姑娘的眷恋和爱护。并且,所送的饭菜都十分丰盛,包括16碟、4大碗、6小碗,俗称“上席”。16碟又分为4干、4鲜、4荤、4点共16种食品。主食大多以捞面为主,取“长寿”之意。由于新娘3天不下地,所以大都不敢多吃东西和多喝水,以免不方便。为了充饥,只吃些栗子、香蕉、苹果等干鲜果品,或象征性吃几根面条。婆婆在此期间也要为新娘准备4个苹果,取谐音“四平八稳”之意,并在收到“上席”礼品后,以女主人名义写一个四折红谢帖,表示对娘家人的谢意。

Ⅱ 结婚当天都什么人去接媳妇

接亲-般会去15人左右,太少没气势,太多容易造成新娘家混乱和拥挤,摄影师也不好工作,而且加上很多地方有喝甜汤的习俗,人多了会给新娘家造成压力,所以15个人不多不少。1接亲的人多以未婚的人为主,家里的长辈离婚、再婚、丧偶的人也是不能去的。2.很多地方的婚俗有“姑不接,姨不送”,因“姑”谐音“孤”、“辜”,“姨”谐音“疑”,都是婚姻中不太吉利的词。3.一般接亲是安排伴郎团及好兄弟或亲戚,双方父母均是不能参与接、送亲的,直接去酒店或在家中等待新人归来即可。4.总之,男女方的人员配置应是基本对等的,即如果男方来的是平辈亲戚,女方就不要安排长辈亲戚。俗话说: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所以,具体的风俗还是要先资讯家里的长辈来调整。长辈们有什么要求-一定要尽量满足,毕竟婚礼是喜事,和气为重!

Ⅲ 结婚是接媳妇的用什么人好

婚礼当天,新郎也都会选好吉时出发迎接新娘,不过因为很多地方的婚嫁习俗的差异,所以新郎结婚接新娘流程也都有些不同,这个过程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不过今天我们还是要来了解下大致的结婚接新娘流程以及了解下接新娘都是什么人去接,下面具体来了解下吧!

一、结婚接新娘流程是怎么样的:

1. 婚礼当天新郎要在选好的吉时出发迎接新娘,也要在选定的吉时的时间段返回家中。新郎到达女方家后,见到女方家人后,有一个讨喜的环节。也就是说新娘的伴娘们会故意为难新郎,出一些问题或者完成一些游戏,通过或过关之后才可进入新娘房间,不过讨喜的环节大多都是用红包收场的。

2. 出门时,新娘要叩别父母,此时新郎鞠躬行礼即可。新娘出门时需要一些福分高的年长女性持竹匾或红伞把新娘引到婚车前,这样的用意是希望新娘能和这位年长女性一样,有福分、且生活美满。竹匾或红伞用完之后可以放车上或者后被车箱里。

3. 新娘上婚车之前会有一位小男孩给新娘一把扇子,这时新娘要给男孩红包作为答谢,礼车开动准备出来的时候,新娘要把扇子扔出车外,意思是要将新娘的坏脾气丢掉,不可把坏脾气带到婆家,由男孩捡回,交回娘家,娘家用红包答谢。

4. 新娘上车之后,所以人的迎亲队伍应该准备离开,这时男方的家人、亲友不可以和女方家人说再见。礼车出来后,沿路然后鞭炮,直到回到新郎家中。到达新郎家中进门时,粗腰跨过火盆,才可进门。

二、接新娘应该什么人去接

按传统来讲,结婚接新娘的人都是男方家中的亲友,一般是叔叔伯伯之类的,也有新郎会邀请自己的哥们作为伴郎一起去女方家中迎接新娘,而且基本上都是男性,女性跟着去迎亲的很少,一般婚礼风俗习惯中都不会有女性参加迎亲的。而且迎亲的人数也是有讲究的,不管去迎亲的人数是多少,回来时的迎亲队伍人数一定是双数,这也是婚嫁习俗的一种习惯,俗话说好事成双嘛,所以结婚都很忌讳单数。

小编小结:文中小编给大家介绍了结婚接新娘流程是怎么样的以及接新娘应该什么人去接的相关知识,想必大家对结婚接新娘流程以及接新娘的人员有了一定的认识,希望每对新人举办婚礼都能顺利,婚姻幸福。

Ⅳ 天津卫 小老姑是怎么回事

天津婚俗

天津的婚俗在外地人看来是颇觉热闹有趣的。新婚之家大门两旁的红双喜字,嫁女之家贴的单喜字,便向人们宣告了新婚的喜讯。这红纸金色喜字把婚事的红火喜庆气氛,把人们的欢乐心态都浓缩在其中。
然而解放前,在红喜字贴出之前和结婚之日,却有着琐细讲究的婚姻礼俗过程。那时天津民间的婚姻习俗基本遵循着古代的“六礼”程序。先是媒人说合,算命先生合生辰八字,然后下聘礼订亲,最后择吉日迎接。也有少部分人家实行新的文明结婚方式。
那时富裕人家办婚事,最爱铺张奢华,追求体面热闹。男家下聘礼时,有的女家还请吹鼓手吹起唢呐迎接,亮礼给亲友看,吃一顿喜面。下聘之后,若男家聘礼重,女家也要准备很重的陪嫁。嫁妆多的有48台。最少的嫁妆也必有一个喜桶,一对灯台。临到嫁娶之前三天,女家要在院子里吹起唢呐“亮嫁妆”。男家也在院子里吹唢呐“亮轿”。晚上要让童男童女围着花轿边转边唱喜歌,叫“童子转轿”,引来观者满巷。

迎亲结婚之日,当然是最热闹的时候。男家的花轿在旗罗伞扇仪仗和吹鼓手的陪同下,抬到女家门口,只打催妆。头蒙红盖头、上下里外一身红的新娘坐进花轿,怀抱一只装着枣、栗子的大瓶,被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迎到男家。花轿后面跟着的送亲人中还有一个夹着凉席、抱着公鸡的童男和一个抱着大瓶的童女。据说抱鸡意在拍鸡使鸣以避邪,凉AA放到新房窗台表喜泰吉祥。两只瓶寓双双平安之意。黄昏时,花轿停在男家门口,男家大门关闭,意为“避邪气”,新娘喊“妈妈开门”,实际也是改口称妈的仪式,这时门才打开。一对新人拜堂行礼之后,各抱包着贴金红纸的“金砖”一块,并肩坐帐,交换“金砖”,放进斗里。然后新郎有秤杆挑新开新娘的盖头,一对新人正式见面,算是明媒正娶。再就是闹洞房、分大小等节目。在迎亲、拜堂等仪式过程中,司仪、伴娘的喜娘要求是夫妻子女俱全的“全可人”。全可人在每个仪式细节中都念着祝福的喜歌。

婚礼后的第四天,还有“回四”礼仪。新娘带新郎回娘家。旧时回四时,新娘要带回“贞节红”(处女红)布,当众交给亲娘摆到祖宗供桌前,这是特殊的习俗。

解放前,天津由于受九国租界地外来习俗的影响,已有一部分人家采用新的文明结婚方式。介绍人把男女青年及双方父母带到戏院看戏,双方借机对面相亲。然后按旧例下聘礼订婚。迎亲不用花轿,用轿车。新娘不是旧式打扮,而是头戴白纱,身穿拖地白裙,由童男童女拉纱,在教堂或礼堂举行结婚典礼。

解放以后,天津婚俗就大大简化了。不查八字,不坐花轿,不吹吹打打,中叩拜天地,不验贞节红。男女经人介绍,在公园或电影院见面,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了解,男方给女方某种礼物订亲。双方商定,准备住房、家具、衣物,办好结婚登记手续,选个双日,贴出喜字,就迎亲结婚。

近几年来,天津的婚礼习俗仍然是简化的趋势,男女双方量力而行。

迎亲照例还有。迎亲时刻,市里是午后日落之前。郊区是上午。迎亲交通工具,必用双数汽车。高、中、低档汽车,根据条件选定。男方迎亲,有的还守旧例,给女家送一大块肉,让女家切下一半,男方带回另一半,这叫“离娘肉”。1993年宝坻县男家迎亲时,给新娘备有压腰钱带一条,上缀红、绿兜和一。男方先在一兜中装钱80元。女方也在另一兜中装80元。让新娘系此钱带,又备有小园镜一个,放入新娘胸前衣裙里。还准备一些硬币和小红双喜字。当车载新娘离开女家时,撒几张小红双喜字。在过河过桥时,也要撒一小红双喜字及硬币.这大概是对河神的敬奉和报喜吧!男方迎亲的人数应是单数(一或三人),算上新娘就成了双数。送亲人数不论。接亲、送亲人中有“姑不接,姨不送”、“哥送妹,穷一辈”的旧例。送亲女人,头上必插戴红喜字。新娘照例是上下里外一身红,头上插朵大红花,垂至耳下。也有穿白色、粉色婚妙的。
迎亲轿车一到新郎门口,鞭炮齐鸣。西服革履、胸佩红花的新郎走向新娘的轿车门口,被两个伴郎小伙子按着头向新娘三鞠躬。新娘仍迟迟不下车,说是要压压新郎的性子。新娘下车后,有人向并肩站立的新人撒满彩色纸屑。这时摄影的、录相的忙乎一阵.新娘和送亲客就要进男方家门。门按旧例关着,等新娘改口叫“妈妈开门”,然后门才打开。新郎把新娘和送关客人引入新房,坐在床上、沙发上。随即上茶递烟,摆出苹果点心,招待送亲客人。

“认亲”礼节在婚宴前或婚宴中。前几年结婚和认亲是分两天进行的,即头天举行婚礼,第二天请娘家人来吃饭、认亲。女家在新娘出嫁头天,也行席招待亲友。现在为了省事,男女两家合起来办。在把新娘接来之后,随即把新娘的父母和女方有关亲戚也接来参加婚礼宴席.在宴前或审中便要进行“认亲”活动。新郎把男方的父母、亲戚介绍给新娘。新娘也把女方父母、亲戚介绍给新郎。每介绍一位,新人即请叫一位,并给亲戚点烟。而被认的亲戚则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内包双数人民币)送给新人,作为正式见面、改口认亲的礼钱。父母所给礼钱则在百元以上,亲戚近的也得适当多给。婚宴开始后,新郎、新娘要同时给客人敬酒。如果在饭馆举行婚宴,时间就不能拖得太长。

闹洞房的习俗也还存在。天津一般是同龄人逗逗新人,图个吉庆快乐。闹房内容一般是要新人给客人点烟、要一对新人同咬一块糖(两甜),二人同咬一个苹果(双双平安)。再难一点的,是以男女之事提问、暗示,要一对新人当众表演某种动作,如“拔葱”、“按电纽”、“开摩托”之类。现在闹房,一般也提早结束。

婚礼的最后礼仪是“回四”。现在是新郎同新娘一起,带着四盒点心,骑车回娘家看望一番,吃顿饭,天黑之前就早早回家。从此,一对新人快乐地过起婚后的甜蜜生活,安心地投入各自的工作之中。

此外,天津的婚礼形式在近些年还有旅游结婚、集体婚礼等,则更简化一些。总之,天津的婚礼习俗既显得红火热闹,又在由繁趋简。

Ⅳ 谁知道天津娶媳妇的习俗

首先,是在天津市内延续着和全国其他地方都有差异的一项婚礼风俗 即必须午时后 (中午12点以后)迎亲的人才能出发去接新娘 且最晚必须在太阳落下前将新娘娶进门 没(MO)了太阳才进门的 暗意为二婚,好像在其他地方却都是必须在上午迎新娘进门的 这一习俗曾经被外地人称之为天津一大怪 具体什么原因 这个到还真无从考证
还有就是 新郎新娘在大婚前一天开始就不可以再见面了 直到典礼前 新郎将新娘迎下花车 ,老人都说这之前见面会被认为不吉利哦 不过现在这种迷信基本么有喽~~
新婚前一晚 新郎家里一般会找来新郎的朋友 或亲戚中的男孩子们(据说好像必须是处男的吧) 到新房里住一晚 老例儿讲究叫“童男压床” 新人卧室的床上四角再放四个苹果 图个吉利平安 这个习俗有的人家还保留噢
呵呵( 我家哥哥上个月美其名曰 帮哥们儿 朋友忙 在人家结婚前一晚去新房住呢 汗~~ 说是去压床 其实一群大老爷们 跟打狼一样都去了 结果打了半宿牌 后半宿都睡的东倒西歪的 我晕~~)
再来说新娘家
自己家的姑娘马上就要到人家作媳妇了,新娘的母亲在大喜日子前一晚要给新娘梳头即“上头”并用两根细棉线叠着自下往上给新娘开脸, 还要准备4,6,8个双数倍数煮熟的红皮鸡蛋放进新娘随身的包里 (煮鸡蛋的习俗现在有的人家还是有的 但是开脸和上头 就很少见了哦 )

新婚当天 早上 新郎家大门前要张贴大红烫金的双喜字两对 新娘家门前同样,只是双喜变成了单喜字 同样向大家宣告喜讯
大喜之日 喜面是两家必定要准备的,用来招待四面八方赶过来贺喜的亲朋 一般的家里早分配好主厨打下手的各个角色从早上开始就要为中午这顿精致美味,
也有的人家会提前很久到外边饭店预订婚礼当天的这顿喜面。这配料丰富的打卤面条 第一炉面条出锅 还要分送给邻居朋友家里 以分享喜气图吉利(哎 说实话 也许我本人天生对吃的东西要求并不高 但是我觉得世界上最好吃的面恐怕就是参加婚礼时中午吃到的一碗喜面了吧 材料全味道好 寓意喜庆吉祥 呵呵 )
吃饱饱的 该接新娘喽
新郎家里负责接亲的 一般是新人的女性的长辈带着一众女性的同辈 人数没有太具体的安排 一般为单数 3.5.7.等等 加上娶进门的新娘 一起接回来的人数正好为双数 意味“去单回双” 接亲的准备好红色的包袱皮 内要包新娘的嫁衣 婚鞋 准备好的头花 双喜字花 红色的龙凤花等 这些是要新娘要穿戴的
还有苹果四枚 准备好到娘家接亲的同时 还要用包袱里的两个苹果换娘家的两个苹果带回婆家 准备妥当 浩浩荡荡的接亲队伍就出发了~
天津都是在下午接新娘,彩车离新房不远的地方,就开始鞭炮齐鸣,然后新郎开车门领下新娘,庄重的走向新房,新郎的母亲在房内等候,先不开门,让新娘大声喊:妈妈开门!然后,门开并有一红包由新郎母亲递到新娘的手中。
亲属在新房稍坐片刻,就去酒店典礼。基本就是这些,上午都是各自准备,一般婚庆也能为你参谋。新婚愉快!

婚礼当天所有活动安排列表如下,以便使您有所参考:

新郎:____ 新娘:____

伴郎:____ 伴娘:____

第一部分
本次结婚庆典活动总管:____ 电话:____

新郎家负责人:____ 电话:____ 协助人员: ____ 电话: ____

新娘家及迎亲车队负责人:____ 电话 ____ 协助人员:____ 电话:____

乐队及氢气球负责人:____ 电话:____协助人员:____ 电话:____

宴会负责人:____ 电话:____ 协助人员:____ 电话____

外景摄像负责人:____ 电话:____ 协助人员:____ 电话____

婚庆公司负责人:____电话____

第二部分

一、新郎早___时整理仪表,____时前返回。

二、新娘早___时至____处化妆,____时前返回。

三、____时婚车____辆到____装饰,____时前,婚车、摄录人员及婚庆公司俄人员到达新郎家,领车人____电话____,同时2名婚宴协助人员至酒店接收蛋糕。

四、____ 时____ 分迎亲车队出发。

随从人员:________ 电话____,行车路线:____________

五、由新郎家协助人员负责清理庭院,协助婚庆公司布置迎亲场面。由乐队负责人____监督乐队到位(同时准备物品:如矿泉水一箱、喜糖若干、香烟等)两名协助人员____负责撒花,等待新人的到来。

六、____时____分迎亲车队到达后,新娘家举行仪式(交换戒指、佩花、摄录、敬茶等)负责人____注意提醒时间____时____分准时从新娘家出发。

七、返回时车辆安排:(略)路线安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酒店安排 ____安排物

婚宴负责人及协助人员____于___时___分到达酒店,协助婚庆公司布置婚宴现场。

1、 婚庆公司提供物品到位,内容:如花门三座、氢气球800个、卡通一对、龙凤一对等。

2、 提前安排休息室,安排来宾签到就座。

3、 安排并监督服务小姐摆台,内容(每桌):如香烟4包,啤酒4瓶,可乐2瓶等。

4、 由婚宴负责人检查完成情况。

九、酒店外迎接仪式:新娘迎到后,电话通知乐队及氢气球负责人迅速到酒店接受氢气球安排乐队到位,协助人员负责按指定位置及指定提示放飞氢气球撒花,整个仪式由总管总负责。

十、迎亲车队到达新郎家后,由____和____负责接子孙桶,待吃枣子莲子羹、敬茶等仪式进行完后,新人外出录象,车辆及人员安排:(略)由____和____提醒时间,____时____分到达酒店休息室。

十一、 总管负贡安排车辆接双方来宾及主持人到酒店。车辆安排:(略)

十二、 ____时____分宾客如席,开始主持人程序。宴会开始后,上第二导热菜时,新娘换第一套礼服,上鱼后,换第二套礼服并开始敬酒,____时____分新人及外拍人员离场,车辆及人员安排(略)。

十三、 婚宴结束后,总管负责安排车辆送客。车辆及人员安排(略)。宴会负责人会同婚庆公司人员清点剩余物品。

十四、 由总管负责,所有协助人员将部分物品搬至____处,并负责安排物品回收,车辆安排(略)。

制定婚礼当天程序

男方家总管:***电话:*********,协助人员:*** ***** **

工作安排:提前一天做新房布置(拉花、贴窗花贴、铺床等)。

婚礼当日,以上人员于*时前到达男方家,负责落实婚车装饰并按时到位;接摄影师、摄像师到位并准备到胶卷、电池;负责清理楼道庭院卫生;协助婚庆公司人员布置迎亲现场;落实新娘手捧花及胸花到位;新郎出门以后开始贴喜字(注意由内向外);安排迎亲现场秩序,准备玫瑰花瓣、撒花等;新娘到达后,安排人接子孙桶等;协助摄影师、摄像师;新人出门后,安排车接送双方老人及长辈去酒店。

酒店总管:***电话:********* 协助人员:********** 工作安排:以上人员于*时前到达婚宴会场,会同餐饮部负责人给厨师及服务人员分发喜烟、喜糖;婚庆公司提供的物品明细:*******等,并落实到位;提前安排新人休息室;协助婚庆公司作好会场布置;安排酒店服务人员摆台;落实主持人到位;试调酒店音响;落实蛋糕到位;布置签到台;安排**和**负责来宾签到、收礼金及安排宾客人座;安排乐队到位;指挥迎亲秩序;新人将于*时*分到达酒店;婚宴开始后,酒水饮料总负责(有酒水饮料、喜烟、喜糖的领用指定由专人经手);婚宴结束前半小时通知婚庆公司回收剩余物品;安排车送双方老人离开酒店。本次婚礼过程中,所有不明之处应及时与***联系(电话:****** 或***联系(电话:******)

Ⅵ 接新娘应该什么人去接

新郎接亲都是什么人去:伴郎

接亲肯定少不了伴郎,可能是一两个伴郎,也可能是一个伴郎团,总之接亲的时候带上伴郎团有很大的用处的。最主要的用处就是在堵门游戏环节,很多的事可以让伴郎来做,毕竟新郎还是需要帅帅的。吃什么黑暗料理啊、做什么体力运动啊,都可以让伴郎代劳,新郎负责抱走新娘就好。


新郎接亲都是什么人去:长辈

长辈也是需要安排一些在接亲人员里面的,方便随时注意有哪些习俗需要遵守。同时还要有新郎的嫂子或者是一个女性的长辈陪同,叫做接亲太太,作为接亲的组织者。一般安排的长辈亲人都是叔叔、伯伯、舅舅等比较亲的人,但是要避开姑父、姨夫这些亲戚。因为姑谐音“孤”,姨谐音“疑”,在婚姻当中这两个字眼是很不好的。所以为了新人日后的婚姻生活能够更加的和和美美,就尊重一些小习俗吧!


新郎接亲都是什么人去:平辈

接亲的人肯定也需要选择一些平辈亲戚的。首先平辈的亲戚是你们婚后需要走动比较久的亲戚,现在就可以先熟悉一下感情。其次平辈的亲戚都是年龄和新人差不多的,很多想法都是相近的,可以在堵门游戏的时候相处更多的应对方案,让新郎的接亲之路更加顺畅,让新娘更快的接受新郎的迎亲。一般的平辈亲戚都是表哥、堂哥,表弟、堂弟。



接亲的队伍还可以适当的邀请一些自己的朋友,比如同学、同事等。未婚的可以来凑凑热闹,已婚的也可以指点一下新郎。要注意的是最好找一些性格比较开朗,能够玩的开的人一起接亲,这样有利于调节接亲现场的气氛。按照接亲的风俗,新郎出门接亲为单数,到新娘家接亲结束后,返回夫家是需要双数的。也就是说要么接亲和送亲的人都为单数,单加单得双。要么接亲和送亲的人都为双数,就构成“夫妻双双把家还”。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双数一直都是吉利的数字,所有要成双成对,接亲人数安排也是如此。

新郎接亲都是什么人去:小孩

有的地方习俗表示,接亲最好有一对童男童女,象征新娘子以后可以儿女双全。新郎记得不要忘记给接亲的人员发红包,让大家一起沾沾喜气。同时还需要提前计划好所需要的婚车数量,保证回程的车辆够接亲、送亲双方的人员乘坐。

不过每个地方的迎亲人员都不一样,也有自己的婚嫁习俗。新娘新郎一定要问清楚家中的长辈,尊重自己当地的婚嫁习俗去选取迎亲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