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个功夫大侠的故居在天津
霍元甲
其中第一站就是西青区刚刚翻修的津门大侠霍元甲纪念馆。 霍元甲故居纪念馆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区小南河村,1986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整修了霍元甲故居、修建了霍元甲陵园
武术大师霍元甲,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名字,特别是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让人更加了解到霍元甲的故事。霍元甲是天津人,其故居就在天津西青区小南河村。
在所有的关于霍元甲的影视作品中,《精武门》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由李小龙扮演的陈真是霍元甲的徒弟,霍元甲被日本人毒死后,陈真为师报仇,不过陈真这个人物是虚构的。
霍元甲出生于1868年,霍家是武术世家,不过霍元甲从小体弱多病,但天资聪慧,习武后很快就出类拔萃,成了当时最着名的武术大师之一。
霍元甲曾经在天津怀庆药栈打工,怀庆药栈的老板农劲荪是一个进步人士,对霍元甲的影响很大,引导霍元甲走上了精武爱国的革命道路。
在霍元甲逝世100周年之际,天津在霍元甲的故乡修建了精武门·中华武林园,用以纪念这位爱国的武术家,包括霍元甲纪念馆和陵园等。
纪念馆是一座三层的建筑,全面系统地展示了霍元甲传奇的一生和世界各精武会创建发展的历程。
1910年霍元甲在上海逝世,当时安葬在上海北郊。转年由弟子刘振声扶柩归里,迁葬于小南河村南,如今的陵园是在原址上扩建的。天津精武门名气日增,成了天津知名的旅游景点。
Ⅱ 霍元甲故居在哪里
霍元甲故居纪念馆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从建成之日起已有数万的爱国人士前来参观瞻仰,重温霍元甲这位爱国英雄的传奇事迹和感人精神。纪念馆已列为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天津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东西长11.6米,南北长12米,总计占地139.2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6平方米。故居内陈列着霍元甲务农时使用过的农具,练武用的兵器,生活用品,家具,文房四宝以及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会会旗等实物和资料。霍元甲的陵墓在小南河村约400米,占地8580米,墓基建筑面积1763平方米,霍元甲的棺木于1989年4月29日迁葬于此。整座陵墓由神道,石狮,享殿,石牌坊,寝园组成。整体建筑采用了轴线对称布局,中轴线为神道,盾形台基上布有红,黄,蓝三个立体五星花坛,标志精武会宗旨--德,智,体全面发展。方形须弥座,拔地1.8米,四周镶有1米高的汗白玉香案置放在墓碑之前,墓圈由毛骨石垒砌,盘石封沿,宝顶为垛斧是石工艺,总高3.5米。南侧后神道通向松林。霍元甲的棺木即葬于此,墓前树立高1.5米,阔0.75米墨色墓碑一通,碑阳镌刻"霍元甲",之墓碑阳镌刻着霍元甲生平简历,霍元甲陵墓四周果木林立郁郁葱葱,形成一蔟绿色花环,幽静肃穆,于灰白基调的陵墓相映令人肃然起敬.
Ⅲ 霍元甲的祖籍是什么地方
祖籍河北东光县安乐屯。
霍元甲(1868-1910),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人,爱国武术家,迷踪拳第七代传人。1909年扬名上海,并创办了精武体育会,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为强健国民体质、传承武术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霍元甲,字俊卿,兄弟三人,排行老二。祖籍河北东光县安乐屯。父亲霍恩第,迷踪拳的第六代传人,常出入东北为客商当镖师,颇有名望。
Ⅳ 霍元甲的老家是哪里
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着名爱国武术家,字俊卿,生于天津静海县。霍元甲出身镖师家庭,继承家传“秘宗拳”绝技。幼年体弱,在27岁以前基本上生活在故乡,时常挑柴到天津去卖。
28岁后到天津当上码头装卸工,后来在农劲荪开设的怀庆药栈当帮工,升任掌柜。1909年,41岁的霍元甲,由农劲荪介绍来上海,接受由陈公哲、陈铁生所创办“精武体操会”中主教武术。被评为沧州十大武术名人。
逝世之后
霍元甲逝世后,当时精武会弟子和上海武术界爱国人士为霍元甲举行了隆重葬礼,敬献了“成仁取义”挽联,安葬于上海北郊。转年,由弟子刘振声扶柩归里,迁葬于小南河村南。上海精武会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东阁任教。
各地分会相继分起,十数年后,海内外精武分会达43处,会员逾40万之众。
关于霍元甲死亡的说法现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被日本人毒死,还有一种就是少年练气功致病,死于自身病症。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霍元甲
Ⅳ 霍元甲是哪里人
历史上确有其人。霍元甲,1868年出生在天津静海县小南河村(现天津西郊)一个习武之家。二十来岁时,他还只是个普通农民,没什么文化,除了种地外,农闲时到天津城里做点小买卖,贴补家用。1890年秋天,霍元甲打败了一个找上门来比武的武师,有了“武艺高强”的名声。之后,由于喜欢行侠仗义,霍元甲逐渐在天津一带有了名气。
但到了比赛时间,却不见他的踪影,原来奥彼音已逃之夭夭。 1910年9月,日本柔道会对霍元甲吓跑俄、英大力士之事,很不服气,便挑选了十几名高手,找霍元甲较量。霍先让他的徒弟刘振声上场,刘以静制动,连胜对方五人。在天津、上海等地,霍元甲凭借凛然正气和高超武技连败洋人,在清末的确令国人扬眉吐气。1910年7月7日,霍元甲在农劲荪和武术同仁协助下,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精武体育会)。
孙中山对霍元甲“以武保国强种”的胆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精武会成立10周年之际,他亲临大会,题写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以示对霍元甲的纪念。
Ⅵ 霍元甲是哪里人
出生地: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西青区精武镇)
祖籍: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安乐屯
霍元甲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汉族。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为纪念霍元甲这位名震中外的爱国武术家,经天津市民政局审核并报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其故乡天津西青南河镇自2009年1月18日起更名为精武镇),为上海精武体育会创始人。
相关说明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着名爱国武术家,字俊卿,生于天津静海县。霍元甲出身镖师家庭,继承家传“秘宗拳”绝技。
幼年体弱,在27岁以前基本上生活在故乡,时常挑柴到天津去卖。28岁后到天津当上码头装卸工,后来在农劲荪开设的怀庆药栈当帮工,升任掌柜。1909年,41岁的霍元甲,由农劲荪介绍来上海,接受由陈公哲、陈铁生所创办“精武体操会”中主教武术。被评为沧州十大武术名人。
孙中山对霍元甲“以武保国强种”的胆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精武会成立10周年之际,他亲临大会,题写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以示对霍元甲的纪念。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霍元甲
Ⅶ 霍元甲是哪里人
霍元甲出生地: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西青区精武镇)霍元甲(1868-1910),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人,爱国武术家,迷踪拳第七代传人。1909年扬名上海,并创办了精武体育会,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为强健国民体质、传承.武术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Ⅷ 霍元甲老家是哪的呀
天津西南20里处,离南河镇小南河村不远的地方,有个霍元甲文武学校,学校的习武场内,几十名孩子手持单刀,蹿蹦跳跃,呼喝连连,一招一式颇见功底。也许孩子们知道,在武术大师长眠之地,尚武精神永不可失。原来,小南河村是爱国武术家、精武之祖霍元甲的故乡,这里至今保存着霍元甲的故居和陵园。
霍元甲,字俊卿,生于1869年。霍家祖祖辈辈一直居住在小南河村。当年,这个武术世家以种田为生,过着与大多数村民一样的农家生活。霍元甲少年时期以打柴为生,其后当过脚行。
1896年春天,霍元甲结识天津北门外竹竿巷怀庆药栈掌柜农劲荪,遂去药栈干活。当时,药栈进货,每捆药材包重达五百斤,力气大的伙计两人抬一包还很吃力,而霍元甲能独挑两包,其神力为观者惊服。一天早晨,药栈刚开门,只见两个八百斤重的轧路石碾堵在门口。又有一天,药栈门前井台上有两个大青石倚立着,稍一触动即可将井台撞毁。这两次暗中投来的挑衅,都被霍元甲飞脚挥拳,一举排除。从此,“霍大力士”之名传遍天津。
这段时间,农劲荪常给霍元甲讲古今中外趣事,使霍元甲大开眼界,明白了不少道理,也激发了他爱国报国之心。
1900年,北京源顺镖局号称“大刀王五”的大侠王子斌来津,与霍元甲一见如故,霍元甲对王子斌尊重有加。1900年旧历六月十八日,“大刀王五”在与洋人斗争中惨遭杀害,被八国联军斩首示众。得知此事后,霍元甲与徒弟刘振声潜入京城。趁夜深人静时,霍元甲爬上十几米的标杆抢回王子斌的首级,在《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的协助下,将义士身首合葬,尽了朋友之义。
1901年,有个自称“世界第一大力士”的俄国拳师到天津卖艺,声称“打遍中国无敌手”。霍元甲闻讯后,立即赶去要和他比武。俄国拳师得悉霍元甲威名,始终不敢出场比赛。最后,他登报承认自己藐视中国人的错误,灰溜溜地离开天津。
霍无甲立志振兴武术,强种御侮,在家乡广收徒弟,传授拳术。1909年,霍元甲来到上海,以“专收各国大力士,虽铜筋铁骨,无所惴焉”的勇气大长国威,从此声名远播。
1910年6月,霍元甲在上海创办“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叫“精武体育会”。这也为霍元甲赢得了“精武大侠”的美名。创办精武会仅3个月后,霍元甲便于1910年9月14日不幸逝世,民间一直流传,他是被日本人害死的。孙中山先生对霍元甲“以武保国强种”的胆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精武会成立10周年之际,孙中山亲临大会,为“精武”会刊撰写序文,并亲笔题写“尚武精神”四个大字。
如今,精武体育会已遍布国内外,尤其在东南亚一带盛行,会员多达几十万。这个“以国术为根本,以武术为皈依”的民间体育社团,始终高举“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大旗。
霍元甲去世后,先是安葬在上海公墓,1911年,他的弟子扶柩归里,将他葬于小南河村。其妻王氏一直生活在小南河村,直到1960年去世,时年92岁。
Ⅸ 霍元甲的故乡是哪
津门大侠霍元甲 霍元甲,字俊卿,天津静海县小南河村(现天津西郊)人,生于一八六八年。其父霍恩弟,武艺超群,常出入关东,为客商保镖,在武林中颇有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