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塘沽海门大桥升降桥时间
截止2018年,《海门大桥、海河开启桥早高峰前开启优化方案》,4月17日—8月23日期间,滨海新区塘沽海门大桥、海河开启桥每日提桥由下午调整至每日清晨,有过桥需要的市民留意。
据了解,海门大桥提桥时间由每天下午13:30调整为清晨5:15,原则上不超过1.5小时,海河开启桥由每天下午13:15调整为清晨5:00,原则上不超过1.5小时。
目前,滨海新区核心区海河两岸交通,除开启桥和海门大桥外,还有中央大道海河隧道、海河大桥可以通行。请市民留意避开提桥时间,或选择隧道通过海河,以免影响大家的出行计划。
(1)天津有哪些桥可以升降扩展阅读
本桥闭合时净高7m,开启时提升行程24米,桥下净高31m,可通过5000t海轮,是目前国内跨径最大的升降式公路开启桥。
钢桁梁采用三角形桁架,桁高8m,桁架中心距15.2m。北岸第一孔48m钢桁梁采用膺架法架设,其余均采用全伸臂法架设。
提升钢塔楼设置在两端甲型钢桁梁上,开启孔提升机械设备由提升平衡机构和辅助机械三部分组成。活动部分由两台提升机操纵升降。
每台提升机有两个卷筒,两卷筒间为机械轴同步。开启桥的操纵台设在北部塔楼顶机房内,两塔楼各设一台简易电梯。
2. 天津海门大桥介绍
天津海门大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街,于1985年11月建成通车,是我国目前开启跨度最大、提升高度最高的直升式钢结构跨河桥。桥总长550.1m,主桥分跨为2×48+64+2×48(m),采用简支下承式栓焊钢桁梁。在活动孔两侧建有45米高的提升钢塔架,作为开启通航道。大桥开启时,净宽60米,净空高31米,可通过5000t海轮。北岸第一孔48m钢桁梁采用膺架法架设,其余均采用全伸臂法架设。海门大桥是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设计,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和交通部和一航务工程局施工。1985年11月13日,中国最大的开启式公路桥——海门大桥在天津建成通车。
构造介绍
海门大桥竣工于1985年,总长903.74米,由正桥、引桥、引道等3部分组成,是中国目前开启跨度最大、提升高度最高的直升式公路桥。
海门大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街,是跨越海河河口的一座升降式开启桥,桥总长550.1m,主桥分跨为2×48+64+2×48(m),采用简支下承式栓焊钢桁梁,桥宽2×2+14(m)。中间64m为活动孔,提升高度24m,主桥#1~#4墩均采用φ1.2m开口钢管桩基础,其余采用φ55cm钢筋混凝土管桩基础。活动孔采用两套提升机提升,通过平衡电机的电轴作用实现同步运转。本桥闭合时净高7m,开启时桥下净高31m,可通过5000t海轮,是目前国内跨径最大的升降式公路开启桥。钢桁梁采用在角形桁架,桁高8m,桁架中心距15.2m。北岸第一孔48m钢桁梁采用膺架法架设,其余均采用全伸臂法架设。铁道部大桥工程局设计,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和交通部和一航务工程局施工。
早在明代,这里作为“海门”,就成为天津八景之一。如今,巨桥飞起,桥上车水马龙,桥下碧水泛舟,鱼贯而行,远处千帆竞发,恰似繁星点点。特别是入夜,无数彩灯齐放,水中彩影婆娑,大桥宛如一条巨大的彩龙在飞舞,使人心驰神往,甚是惬意。
大桥特点
中国第一座最大的垂直提升式钢结构跨河大桥
天津海门大桥位于渤海西岸海河入海口的上游,由塘沽街岸跨越海河,至南岸大沽街道上岸,此桥适用于两岸建筑群已形成,通航高船的频率较低的情况。
大桥总长550.1m,主桥分跨为2×48642×48(m),采用简支下承式栓焊钢桁梁,桥宽2×214(m),中间64m为活动孔,提升高度24m,主桥#1~#4墩均采用φ1.2m开口钢管桩基础,其余采用φ55cm钢筋混凝土管桩基础。
海门大桥是一座垂直升降式开启桥,活动孔采用两套提升机提升,通过平衡电机的电轴作用实现同步运转。
本桥闭合时净高7m,开启时提升行程24米,桥下净高31m,可通过5000t海轮,是目前国内跨径最大的升降式公路开启桥。
钢桁梁采用三角形桁架,桁高8m,桁架中心距15.2m。北岸第一孔48m钢桁梁采用膺架法架设,其余均采用全伸臂法架设。
提升钢塔楼设置在两端甲型钢桁梁上,开启孔提升机械设备由提升平衡机构和辅助机械三部分组成。活动部分由两台提升机操纵升降。每台提升机有两个卷筒,两卷筒间为机械轴同步。开启桥的操纵台设在北部塔楼顶机房内,两塔楼各设一台简易电梯。
大桥于1985年11月建成。该桥荣获1987年度铁道部科学进步一等奖,1988年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收费问题
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作为滨海新区中心的海河两岸的交通问题已经严峻的摆在人们的面前!海河两岸的贯通是新区人民和来新区发展建设的来宾极其渴望的急需诚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海门大桥的收费问题无形的制约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给新区人民的生活和来宾带来很大的不便!作为天津的一个市民,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我们为之喜悦和自豪!为此,为了更好的给新区人民和来新区开发建设来宾的出行带来更大的方便!我们建议:1.海门大桥应该停止收费!使两岸交通贯通便捷!2.应该马上着手在海门大桥和海河大桥之间修建2-3座大桥.同时也是为了使外省市来的朋友和更好的开发海河南岸的响螺湾中心商务区及南岸的开发建设!
海门大桥、海河大桥收费问题是近年来大家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当初收费主要是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有很多历史原因,这里就不说了。关于如何取消收费的问题,据说滨海委在牵头解决,计划08年内取消滨海新区核心区范围内所有收费桥,包括海门大桥、海河大桥、彩虹大桥。海门大桥已于2009年元旦开始正式停止收费免费通行。
海门大桥和海河大桥之间规划了不少桥和隧道。目前海河开启桥已竣工通车,中央大道海河隧道于2015年1月23日试通车,安阳桥正在建设中。
大桥现状
超载车长年违法通过天津海门大桥成“危桥”
人民网·天津视窗6月26日电:昨天凌晨,连接海河两岸的重要交通桥梁海门大桥,桥身和引桥多处发生梁板断裂,这座已使用23年、曾是中国最大开启式的公路桥变成“危桥”。滨海新区交管部门通过本报提醒机动车驾驶员,在海门大桥抢修期间,来往海河两岸的车辆最好选择绕行海河大桥,以免耽误出行时间。
交通压力
在海门大桥看到,主桥北侧和主桥南侧引桥处分别竖立了多块“桥梁板断裂,车辆请慢行”的交通警示标志,西半幅道路已经禁行,一些施工人员正在西半幅道路上对断裂的桥梁板进行抢修。
塘沽街一驾驶员介绍,他驾车由塘沽街河北路准备跨过海门大桥到海河对岸的盐场医院,在距离大桥百米处就开始堵车,交警在现场疏导交通。“我用了几十分钟才过桥。从河北路到海门大桥收费站外双向排满了车,至少压车一二公里。”
交警支队了解到,昨天交通早高峰,交管部门增派多名警力在大桥周边区域道路进行疏导车辆,采取对大货车提前分流,限制其从海门大桥通过;小型车在桥上施工区域实行半幅道路双向分别放行等措施,保证过往车辆的通行安全和道路畅通。10时左右,随着车流量的下降,海门大桥以及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恢复正常。
存在问题
经常由此桥过海河的驾驶员马涛告诉笔者,他常常看到许多装着满满货物的大型货车从桥上经过,晚上最多。“每当超载的大货车从旁边经过,都能感觉到大桥在颤动,有时甚至能听到钢板嘎吱嘎吱的声响,大桥的桥梁板肯定就是被这些超载大货车长期碾轧才会断裂的。”一些被访市民也都表示,尽管塘沽街的河北路、上海道等主要道路都不允许超过规定吨数以上的车辆行驶,但每到凌晨时分还是能看到有很多超载的车辆毫无顾忌地驶上海门大桥。
海门大桥的管理单位——中翔(天津)海门大桥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李山接受采访时曾介绍:“这些年通过海门大桥的车辆越来越多,每到22时以后还总会有很多载重百吨的大货车从桥上通过,因长年超负荷运行,桥梁等级下降。”
如何“减负”
据了解,中翔(天津)海门大桥有限公司有关人员发现桥体隐患后,立即调派多名施工人员对大桥紧急抢修,因对大桥西半幅道路断交施工,加上当时正值交通早高峰,所以造成该桥道路一度排车严重。而1985年通车的海门大桥因长年超负荷运行,出现险情已不是第一次。今年4月,中翔(天津)海门大桥有限公司发现海门大桥主桥南48米处的混凝土车道板出现了直径1.5米的圆形坍塌坑洞。经鉴定后,该公司在4月28日到5月4日对该处隐患实施紧急抢修。
中翔(天津)海门大桥有限公司工程师李山表示,由于海门大桥是提拉跨海河桥,所以相关部门和该公司非常重视对大桥的维护,除了专门制定《海门大桥开启和维修规范》外,还在每日由专业人员对大桥进行日常巡查,定期查找大桥的病害,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超载大货车碾轧破坏导致桥体破损的速度快到让人难以置信。大桥接连出现隐患,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在采访中几乎所有的被访者都表示,希望相关方面严查超载、重载车辆,给海门大桥减负,这样才能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3. 天津市有哪些桥梁
中国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经说过:“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是个多河道的城市。
万国桥1926年建成(现解放桥)
天津河多、水多,桥梁也多。
天津早期的桥梁,大都是跨越小河和沟渠的小木桥或小石桥。
在天津,海河、南运河、子牙河、北运河等,流经市区的一些较大河流,早期都是依靠渡船,连接两岸交通。
随着漕运和盐业的发展,天津日益繁荣。从清康熙末年到同治末年,在一些重要交通河口开始修建浮桥。
天津最早的浮桥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即1715年。地点在现今的红桥区西沽。当时,有这样的记载——“制巨舰,贯以铁索,排列水面为浮桥。从此行旅往来如履平地。”
历史上,“浮梁驰渡”曾经是天津的八景之一。
天津城历史上着名的浮桥有:盐关浮桥、院门口浮桥、北大关浮桥、大红桥浮桥、大伙巷浮桥等。
“地当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车。”到了清朝末年,天津已经成为中国北方繁忙的商贸中心。随着城市的发展,浮桥已经不能满足交通的需要,于是改建正式桥梁。清代光绪13年即1887年,天津的第一座钢结构大桥建成。为了满足河道通航的要求,这座桥的桥面高,纵向坡度陡,桥面高悬在空中,好象长虹凌空飞架,所以又有“虹桥”之称。1924年,虹桥被洪水冲毁。为了通行,临时在这里建了一座浮桥,叫做大红浮桥。1933年开始在这里筹建新的大红桥,四年以后大红桥竣工。工程费用共计26万元,资金由天津海关附加税中提取。
清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天津第一座悬臂式开启桥在直隶总督行馆前的南运河上建成,取名金华桥。它替代了原来院门口的浮桥,老百姓俗称这座桥为老铁桥。
1917年,南运河改造时,又将其移建于北门外的北浮桥处,仍然称为金华桥,这座桥也是我国最早的开启式钢桥。
1902年,在老龙头火车站前修建了平移式的老龙头开启桥,它替代了原来的老龙头浮桥。1926年,在老龙头桥的旁边又新建了一座悬臂式开启桥。因为钢桥当时处在各国租界地之内,所以被称为万国桥。以后,这座桥又先后被改称为中正桥和解放桥。这座桥在筹建时,曾经有17家承包商投标,设计方案达31种,是当时中国开启桥中工程最大的。花费白银125万两,也是海河上造价最高的一座桥梁。
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曾对这座桥进行开启试验,结果运转良好。专家证实,天津的解放桥也是全中国旧钢桥中唯一还能开启的桥。
1903年建成的金刚桥,老百姓俗称新铁桥。由于桥面较窄,1924年在旁边又另建一座新桥,新桥仍沿用金钢桥的名称,由美国施特劳斯公司设计并供应材料,中国大昌公司负责安装。新建的金钢桥是立转开启,形式很像古代护城河上的吊桥。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桥在当时还安装了抗地震的设施。
20世纪初期,天津市的桥梁建设进入由浮桥、木桥改建为钢桥的历史性跨越。
1906年,由13条木船组成的东浮桥也改建成钢桥,或许是因为钢桥结实,固若金汤,因此取名“金汤桥”。它中孔作水平旋转,成为启闭式桥梁中的一个新品种。这座桥是由天津与奥地利、意大利租界领事署及电车公司合资修建的。
1949年,1月14日,解放天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东西两路在桥上会师,金汤桥又成为天津长夜破晓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来,天津市的桥梁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如果把天津海河以及流经天津的南、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上的桥梁数加在一起,总共有一百多座,这在全国大城市中是屈指可数的。一座座彩虹般的桥梁,构成了天津独特的景观。
1985年建成的海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最大的垂直提升式钢结构跨河大桥。桥的总长度为903米,中孔跨度64米,为活动孔。在活动孔两侧建有45米高的提升钢塔架,作为开启通航道。大桥开启时,净宽60米、净空高31米,比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都要高。
建成于1987年12月的永和大桥,是一座采用先进建桥技术修建的大型公路桥。它结构新颖,为钢索斜拉悬挂的桥梁结构形式,因此也叫斜张桥。永和大桥全长510米,中孔主跨径为260米,桥面宽14.5米,两岸的门式塔柱高55.5米,共有44对钢质缆索。
1988年,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桥梁博览会”上证实,在同类型的桥梁中,永和大桥的主跨度在亚洲是最大的。
在繁华的市区,在广袤的原野,一座座现代化的桥梁巍峨起伏,强烈地表现出天津国际化大都市的英姿。
回眸历史、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桥与天津的水、天津的路;桥与天津人、与天津的经济、天津的文化交织在一起,将演绎出更加雄壮的篇章。
1917年,南运河改造时,又将其移建于北门外的北浮桥处,仍然称为金华桥,这座桥也是我国最早的开启式钢桥。
1902年,在老龙头火车站前修建了平移式的老龙头开启桥,它替代了原来的老龙头浮桥。1926年,在老龙头桥的旁边又新建了一座悬臂式开启桥。因为钢桥当时处在各国租界地之内,所以被称为万国桥。以后,这座桥又先后被改称为中正桥和解放桥。
这座桥在筹建时,曾经有17家承包商投标,设计方案达31种,是当时中国开启桥中工程最大的。花费白银125万两,也是海河上造价最高的一座桥梁。
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曾对这座桥进行开启试验,结果运转良好。专家证实,天津的解放桥也是全中国旧钢桥中唯一还能开启的桥。
1903年建成的金刚桥,老百姓俗称新铁桥。由于桥面较窄,1924年在旁边又另建一座新桥,新桥仍沿用金钢桥的名称,由美国施特劳斯公司设计并供应材料,中国大昌公司负责安装。
新建的金钢桥是立转开启,形式很像古代护城河上的吊桥。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桥在当时还安装了抗地震的设施。
20世纪初期,天津市的桥梁建设进入由浮桥、木桥改建为钢桥的历史性跨越。
1906年,由13条木船组成的东浮桥也改建成钢桥,或许是因为钢桥结实,固若金汤,因此取名“金汤桥”。它中孔作水平旋转,成为启闭式桥梁中的一个新品种。这座桥是由天津与奥地利、意大利租界领事署及电车公司合资修建的。
1949年,1月14日,解放天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东西两路在桥上会师,金汤桥又成为天津长夜破晓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来,天津市的桥梁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如果把天津海河以及流经天津的南、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上的桥梁数加在一起,总共有一百多座,这在全国大城市中是屈指可数的。
一座座彩虹般的桥梁,构成了天津独特的景观。
1985年建成的海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最大的垂直提升式钢结构跨河大桥。桥的总长度为903米,中孔跨度64米,为活动孔。在活动孔两侧建有45米高的提升钢塔架,作为开启通航道。大桥开启时,净宽60米、净空高31米,比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都要高。
建成于1987年12月的永和大桥,是一座采用先进建桥技术修建的大型公路桥。它结构新颖,为钢索斜拉悬挂的桥梁结构形式,因此也叫斜张桥。永和大桥全长510米,中孔主跨径为260米,桥面宽14.5米,两岸的门式塔柱高55.5米,共有44对钢质缆索。
1988年,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桥梁博览会”上证实,在同类型的桥梁中,永和大桥的主跨度在亚洲是最大的。
在繁华的市区,在广袤的原野,一座座现代化的桥梁巍峨起伏,强烈地表现出天津国际化大都市的英姿。
回眸历史、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桥与天津的水、天津的路;桥与天津人、与天津的经济、天津的文化交织在一起,将演绎出更加雄壮的篇章。
有人说: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活力,有了桥就有了诗意。天津是一座以‘水文化’为依托的城市,桥对于每一个天津人来说,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沿海河而建,水量丰富,渡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本不便利的渡口逐渐被各种桥梁代替。
那么,天津第一座桥是什么时候架起来的呢?这还得从清雍正八年,也就是1730年说起。当时的天津,人口不断增多,城区也逐步扩大,贸易的往来使修路架桥成为头等大事。当时的五品官员孟周衍,筹集捐款,请人设计建造了天津的第一座桥。取名为:盐关浮桥,又叫东浮桥或孟公桥。这是一座由13条大木船连接而成的浮桥。桥面上铺设活动木板。因经费所限,当时修建的桥梁简易粗糙。
直到1906年也就是光绪32年,天津有了有轨电车。因铺设由东浮桥到老龙头火车站的路轨,津海关道和奥、意租界领事署以及天津电车电灯公司,共同出资,将东浮桥拆除,改建为永久性的钢梁铁桥,取名“金汤桥”。寓意为固若金汤。
“金汤桥”全长76.4米,宽10.5米,分为三孔。这座桥的最大特点是一个开启式桥梁,其中较大的孔径为固定跨,两孔为平转式开启跨,用电启动。
开启式又称开合式。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曾在着文点评津城铁桥,称赞可开可合的桥是天津的特产。他在书中写道:“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这是一种经济型的桥梁结构,当时在中国这种桥绝无仅有,在天津开了先河”。
“金汤桥”的建立,对周边的商业往来起了很大的畅通作用。而确定金汤桥真正历史意义的是1949年解放天津的时候,那幕激动人心的胜利会师。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进行了战略性的决战,打响了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在解放天津的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南北两部于1949年1月15日在桥头会师,使历史悠久的天津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手里。所以人们又把金汤桥叫做会师桥。
金汤桥做为目前国内仅有的三跨平行开启式钢桥,经过近百年的使用,使桥梁局部构件已经严惩锈蚀损坏,成为名符其实的“危桥”。
金汤桥作为目前国内仅存的三跨平转式开启钢桥,经过近百年的使用,桥梁局部构件已严重锈蚀损坏,成为危桥。为了保护历史文物及更完整地保留该桥历史价值,2004年5月10日金汤桥再次经过重修,这座具有近百年历史、曾见证天津解放的钢桥终于又重新恢复了原有的功能。
坐落在中山路南端、横跨海河之上的金钢桥,连接三岔河口两岸,是目前天津市内重要的交通桥梁之一。金钢桥是1903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为开辟河北的发展而决定修造的。当时还特聘了英、日、两国工程师设计修建的。
金钢桥全长76.2米,俗称老桥,之所以取名“金钢”,是“坚如金钢”之意。由于不能负重,金刚桥最终在1922年不得不重建。新建成的大型钢梁新桥在1924年春天竣工,位置在旧桥下游18米处,仍沿用旧称“金钢桥”。
从1924年建成至1996年,金钢桥已走过了72年的历程,并再次成为危桥,天津市政府决定改建。新的金钢桥于1996年年底建成,为双层拱桥,下层桥利用旧桥墩改建为三孔钢与混凝土组合的箱梁桥。为了给大家留一个历史的怀念,天津市在重建时特意在金钢花园内修建了一个旧“金钢桥”的模型,供游人参观。
解放桥建成于1902年,“年龄”和金刚桥相仿。在解放桥还没有建造时,法国要求清政府在海河下游老龙头车站附近(即现在的天津站),修建一座桥梁,当时被称为老龙头桥。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天津开始修建此桥,桥梁共分四孔,采用变高度的连续钢桁架。由于城市交通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开始筹建新桥。1926年新万国桥建成(即今解放桥),遂将旧桥拆除。
新建的万国桥于1923年开工,1926年竣工。原定工程费用以100万两白银为限。开工以后,造价大为提高,主桥增至152万两,拆除旧桥等增至39万两,共计190万两白银,遂成为海河上造价最高的一座桥梁。性能良好至今通车无阻。解放后,万国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一直沿用至今。
紧邻解放桥的是解放路。在这条街上,汇集着各国在华的银行,如英国的麦加利银行和汇丰银行,美国的花旗银行等,形成了当时中国的金融中心。这条街上的建筑也独具特色,即有气势雄伟的罗马式建筑,也有古朴的哥德式建筑,它集近代建筑大成于一地,被誉为近代建筑展览会。当时万国桥的名字也正是从这里演绎而来。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桥得到了充分的保养和维护,并经过了多次修缮。解放桥这座百年铁桥又展现出了新的风采。“沽水流霞”的景色,和与解放桥遥相呼应,又形成了天津的一大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