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如下:
1、俄国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南、琼州等7处口岸通商、停泊兵船,若别国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体照办。
2、俄国在原定中国陆路通商地点扩大贸易,对俄国商人我目及所带货物、本银多寡,不加限制。
3、俄国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俄国人享有领事裁判权。
4、俄国东正教士人内地自由传教。
5、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
6、俄国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
7、清政府倘准许其它国家公使驻京,应准美一律照办。
8、增开潮州(后改汕头)、台南为通商口岸。
9、教主自由传教。
10、确定领事裁判权。
11、扩大片面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予其它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得“一体均沾”。
12、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增开牛庄、登州、台南、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
13、教士得自由传教。
14、英国人得往内地游历、通商。
15、英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往来。
16、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游御简税则。
17、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
18、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19、法国公使驻北京,在通商各口设领事馆。
20、增开琼州、潮州(后改汕头)、台南、淡水、登州(后改烟台)、南京为通商口岸。神裤
21、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
22、法国人可在内地游历,可在通商口岸任意租地盖房,设立医院、学校、坟地、仓库等,中国地方官对破坏法人的中国人应予严惩。
23、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
24、法国兵船可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
25、确定领事裁判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26、中国给法国赔款银200万两。
27、海关聘用英人帮办税务。
28、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
29、洋货运销内地或英商从内地收购土货出口,只纳子口税2.5%,不再纳厘金税。
30、“洋药”准许进口拆激贸易,每百斤纳进口税银30两。
影响:
《天津条约》是对中国主权的又一次严重的破坏,使俄、美、英、法获得了一系列侵略特权。它为英国通过其驻华使领人员对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施加影响提供了条件。
并使得英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扩展到了华南、长江流域和东北,更加靠近出口货物的产地和进口货物的行销地,从而更加有利于其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中国的原料,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
Ⅱ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天津条约》七要规定高运升:中、日军队从朝鲜撤退;两国不再向朝鲜派遣军事教官;有必要派兵到朝鲜时,必须事先互相通告。由此,中日两国实现了悄清在朝鲜戚老的“权力平等”。
Ⅲ 《天津条约》是什么条约
1856年至1860年英国联合法国对中国进行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的清王朝被迫与英国、法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不列颠(英)帝国、法国、俄罗斯帝国(沙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3)天津条约是哪些扩展阅读:
背景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银搏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全权议和大臣奕䜣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礼部大堂,交换了中英《天津条约》,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
1860年10月25日,清政府全权议和大臣奕䜣与法国谨饥全权代表葛罗在北京礼部大堂,交换了《天津条约》,并签订了中法《北京条约》。英法联军随即撤出北京。
Ⅳ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中英天津条约》
1、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港口设领事馆。
2、增开南京、台南、汉口、九江等九个通商口岸。
3、英国人可以往内地游历、通商。
4、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
5、中国给英国赔偿白银四百万两等。
二、《中法天津条约》
1、允许天主教入内地自由传教。
2、法国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停泊。
3、中国给法国赔款白银二百万两。
三、《中俄天津条约》
1、允许俄国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南、琼州七口通商。
2、准许在中国设领事,并派兵船在通商口岸停泊。
3、准许俄国教士入内地自由传教。
4、日后中国若给其它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四、《中美天津条约》
1、美国公使驻北京。
2、增开潮州(汕头)、台南通商。
3、扩大最惠国待遇等。
Ⅳ 天津条约是清政府和哪些国家签订的条约
天津条约是清政府和英国、法国、俄国、美国签订的条约。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八年四月初八(5月20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溯白河而上,进逼天津。直隶总督谭廷襄吓得魂飞魄散,主张彻底投降。
(5)天津条约是哪些扩展阅读
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统治,清史称同治中兴。
《中美天津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在该条约的签订过程中,美国利用英、法武装侵略给清政府造成的困境,不费一兵一卒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的侵略要求。
通过这个条约,美国获得了远比《望厦条约》更广泛的侵略权益,同时以周详严密的片面最惠国条款,坐享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攫取的一切特权。《中美天津条约》既是美国对中国主权进行粗暴践踏的历史罪证,也是美国推行合作侵华政策的典型产物。
Ⅵ 《天津条约》有哪些条约规定
咸丰六年(1856),英国以广州官兵搜查曾在香港登记的中国走私船“亚罗号”为借口,法国以在广西传教的法国教士被杀为借口,共同出兵,再一次发起侵略战争。咸丰七年,英国的额尔金、法国的葛罗统率英法联军进攻广州,清军未作战守的准备,广州很快枣芹告失守,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次年春,英法联凳明军北上,首厅在大沽登陆,攻陷天津。清王朝正在长江中下游和太平军殊死战斗,北方毫无军备,只得和英法议和,订立《天津条约》。依据条约,清政府除赔款、修改税则、更多开放通商口岸外,又同意外国使节常驻北京,外国人可赴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等。
Ⅶ 《天津条约》内容是什么
《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陪野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公使常驻北京。
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
③外籍传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
④外人得往内地游历、通商。
⑤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⑥修改税则,减轻商船吨税。
⑦对英赔款银400万两,对法赔款银200万两。
天津条约的背景介绍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又称英法联军之役。1856年,英国借口广东水师在广州黄埔捕捉中国船“亚罗”号上的海盗,派兵进攻广州。法国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父马赖在广西西唤吵林被杀,亦出兵入侵。1857年,英法组成联军,攻陷广州。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同年,沙皇俄国以武力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瑗珲条芦链喊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