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第一大区叫什么区
扩展阅读
北京哪里有卖汽锅的 2025-05-23 23:31:10
天津到绵阳的飞机有哪些 2025-05-23 23:31:02
北京理想one月供多少 2025-05-23 23:13:34

天津第一大区叫什么区

发布时间: 2023-05-28 13:19:04

1. 天津哪个区面积最大

我们每天穿梭在天津座城

工作、生活、娱乐

感受着天津一点一滴的变化

可是,你真的了解天津吗?哪个区面积最大?让我跟你说说吧。

要说天津哪个区面积最大,当然是滨海新区啦!

滨海新区 (天津市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是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综合改革创新区。[1]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总面积22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7万,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

1994年3月,天津市决定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的基础上“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经过天津市10余年自主发展后,滨海新区在2005年开始被写入“十一五”规划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开发开放的国家级新区。

2014年12月12日,滨海新区获批自贸区,成为北方第一个自贸区,2015年,滨海新区GDP达到9300亿元。

刚刚过去的2016年,被誉为“第三增长极”的天津滨海新区,以“地区生产总值首破万亿元”的答卷,成为18个国家级新区方阵中的排头兵,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下,收获“十三五”良好开篇。

历史沿革

建制沿革

大港在战国初隶属齐,秦属巨鹿郡柳县,汉时属渤海郡章武县,唐属沧州乾符县,直到公元966年宋乾德四年乾符县并入沧州清池县后又分属沧清二州。民国

天津滨海新区概况(11张)

时期相继属河北省和黄骅、静海、天津三县。1953年5月撤天津县后属南郊、静海、黄骅。1963年2月建北大港区,1979年11月成立大港区,属天津市。2009年11月撤区并入天津市滨海新区。

汉沽从汉代置灶煮盐开始,曾隶属渔阳郡雍奴县,1961年6月与宁河县分置。1962年8月复归天津市,撤市设区。2009年11月撤区并入天津市滨海新区。

塘沽地跨海河两岸,历史上一直划河分治。北宋末期,南岸地区属宋河北路沧州清池县;北岸地区属辽南京道析津府武清县。金代,隶属关系初沿宋制。[6] 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废道,南北岸地区分属河北省天津县与河北省宁河县。1949年1月17日塘沽地区解放,天津市人民政府将南北岸地区合治,置区建制,初称塘大区,1952年改名塘沽区,直辖于天津市。2009年11月撤区并入天津市滨海新区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滨海新区行政体制改革方案,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7] 。即撤销滨海新区工委、管委会,撤销塘沽、汉沽、大港区现行建制,设立滨海新区行政区,辖区包括原塘沽、汉沽、大港三区全境 。

2010年,根据滨海新区街道区划调整方案,撤销原解放路街道和三槐路街道,成立于家堡街道;新设立新北街道、泰达街道。

2013年9月26日,天津市宣布撤销滨海新区下辖的塘沽、汉沽、大港三个城区管委会,由滨海新区直管街镇;根据市政府关于滨海新区整合部分功能区的决[7] 定和市民政局关于滨海新区调整部分街镇行政区划的批复(津民复[2013]19号),滨海新区将27个街镇调整为19个,12个功能区整合成7个。

规划沿革

1984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在天津东部沿海的盐碱荒滩上建立。1986年8月21日,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在天津市市长李瑞环陪同下视察天津开发区,并亲笔题写“开发区大有希望”的题词。同时,邓小平指出天津“在港口和市区之间有这么多荒地,这是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这是滨海新区最初的轮廓。

199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制定了依托中心城区发展的思路,提出以塘沽地区(包括塘沽城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天津港保税区)为中心,向汉沽城区、大港城区和海河下游工业区辐射,形成“一心三点”组合型城市布局结构。

2005年,《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规划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运用了轴带发展空间理念,提出以沿海河和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城市发展主轴,以东部滨海城市发展带,以滨海新区核心区、汉沽新城和大港新城为三大城区,简称为“一轴、一带、三城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进行产业功能分区,提出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下游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在轴和带结构中中建设三个生态城区,通过产业集聚,规划建设七个产业功能区,简称为“一轴、一带、三个城区、七个功能区”的功能分区结构。

2009年,根据《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滨海新区在符合天津市“双城双港”的空间发展战略的同时,自身实施“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 “一核”指滨海新区核心区,由于家堡金融区、响螺湾商务区、泰达MSD以及解放路和天碱商业区、蓝鲸岛生态区等;“双港”指天津港和天津南港;“九区支撑”是指通过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临空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海港物流区、滨海旅游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商务区等九大产业功能区,打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国防科技等8大支柱产业;“龙头带动”指通过加快“一核双港九区”的开发建设,凸显滨海新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如今,这一发展战略正在通过“十大战役”加速实施。

2008年8月9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出席国土资源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天津国土资源工作促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并在天津调研。

2009年8月12日,天津市滨海新区总投资超过1.5万亿元,加快推进南港工业区、于家堡、响螺湾中心商务区、东疆保税港区等十大工程。

截止到2010年初,南港区域的分区规划、总体发展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正式获批;填海造陆的工程正在不间断进行,已累计完成围海28公里,造陆近25平方公里。临港工业区已完成造陆

55平方公里,天碱等部分项目投入运行,和谐号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中船重工、北车集团、中国建材、中核集团、华锐风电等项目开工建设,临港铁路竣工,10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启动。

2011年6月28日下午,天津与国家开发银行在北京签署“十二五”时期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国家开发银行与天津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重点领域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新的融资合作,这标志着天津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012年4月1日下午,中国国际商会与天津滨海新区政府共同签署《中国国际商会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促进国际经贸合作的备忘录》的签字仪式在天津大礼堂举行。

2013年9月15日,天津滨海新区与台湾新竹市签订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全面推动两地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做到优势互补、扩大交流、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2. 天津区划有哪些啊

天津区划如下:

天津有16个区,分别叫滨海新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区、宁河区、蓟州区。

天津的特点:

1、位置境域特点:天津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位于东经116°43'至118°04',北纬38°34'至40°15'之间。市中心位于东经117°10',北纬39°10'。

2、地形地貌特点:天津地质构造复杂,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积物覆盖。地势以平原和洼地为主,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北向南逐渐下降。北部最高,海拔1052米;东南部最低,海拔3.5米。全市最高峰:九山顶(海拔1078.5米)。地貌总轮廓为西北高而东南低。

3、气候特点:天津地处北温带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临近渤海湾,海洋气候对天津的影响比较明显。

3. 天津市市内六区是怎么来的

天津市市内六区分别是和平区、南开区、河西区、河东区、河北区和红桥区,基本上是1956年定的如今的名字。
其中 历史 最久的要追述到元朝吧。

和平区
作为天津市的核心,天津95%的小洋楼都在这个区,却没有包括天津老城区。曾多次被房地产商的公众号传出扩区的传闻。

和平区在明朝时属河间府静海县。在清雍正八年(1730)划归天津县。清咸丰十年(1860)后,境内大部地区先后被英、法、美、日四国辟为租界。1943年英租界改称兴亚二区,法租界改称兴亚三区。1952年,天津市政府将市内11个区合并为8个区,今和平区分别归属于第一区和第五区。1956年,第一区改称和平区,第五区改称新华区。1958年,天津市实行新行政区划,原和平区、新华区的全部,城厢区大部分和河北区一部分合并组成新和平区。1960年10月,和平区所辖东南角、东北角、鼓楼西3个公社划归南开区,和平区的光复道街划归河北区,成为今天的区域。1966年和平区改称战斗区,1968年恢复今名。

南开区

因有南开学校而着名,其中南开中学已115年,南开大学恰好100年,但是南开区的命名却不是因为南开学校。

1860年,天津开端口。清朝廷考虑到天津除了城墙无险可守,就在天津城外挖壕筑墙,就此形成了墙子河。

而从老城西南角到壕墙之间的开阔地(天津土话叫开洼),就被称为“南开洼”,后来因人口逐渐增多,变成了南开。

1928年设天津为特别市,现在的南开区属天津特别市第一区和第二区。1937年后分属天津市第一、第二、第六、第九区和天津县。1947年为天津市第十一区。1952年改为第七区。1956年定名南开区。1960年将城厢区的东北角、东南角、鼓楼西并入。1966年改南开区为东方红区,1968年恢复今名。

河西区

明代海河西岸地区为河间府静海县地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今海河以西、大沽路以东、琼州道以北地区沦为德国租界。1919年,收回德租界后改名特别第一区。1943年改特别一区为第十区。1945年,将天津县乡区二所和五所各一部分划入合并为第六区。1956年,因地处海河西岸定名河西区。1966年河西区改称红旗区,1968年恢复今名。1985年和1992年,分别将属南开区、西郊区、南郊区的部分地区划入成今界。

该区与和平区相邻,拥有天津各大博物馆、 科技 馆,文脉鼎盛,同时陈塘庄地区被“指认”为哪咤故乡的有力争夺者之一。

河东区

河东区大直沽是天津发源地之一。元代海运漕粮在今河东区大直沽接运,成为南粮北运的终点。现在的河东区在明代属直隶顺天府武清县。1900年,今京山铁路以西、十五经路以北沦为俄国租界;津塘路以西、大直沽七号路以北沦为比国租界。1924年,我国收回俄租界后改名特别三区;1931年收回比租界后改名特别四区。1939年,原特别三区和四区合并为特别三区。1946年,特别三区改称第五区。1952年第四区和第五区合并后称第四区。1956年天津市区由以序数排列行政区划改为以地名命名,因位于海河东岸,更名为河东区。1966年河东区改称东风区,1968年恢复今名。1985年,东郊区、河北区各划出一部分并入河东区,成今界。

区内有妈祖原庙,天津站有大表的站前广场也属于河东区。

河北区

袁世凯执掌直隶时,将河北区作为自己的大本营来经营,而对标的对象是海河两岸的租界。所以河北区有天津剩下的5%小洋楼,其中意式风情区是意大利在海外唯一的租借地,颇有特色。而清朝遗老遗少、北洋寓公在河北区也有不少产业。

河北区在元代属武清县,元延佑三年(1316)属新设立的海津镇管辖。明永乐二年(1404)设天津卫后,卫城的东门外和北门外地区属武清县。清雍正三年(1725)改天津卫为天津州时属河间府。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为天津巡警局北段辖区及意租界、奥租界及俄租界的一部分。1919年收回奥租界,改称特二区;1924年收回俄租界改名特三区。1928年分属天津特别市第四区和意租界。1943年分属第四区、五区、十一区、十二区及特管区。1945年改为天津市第二区和第三区属地。1952年二、三两区合并称为第三区,农村部分划归郊区。1956年因地处海河北侧而更为今名。

红桥区

与河北区共享天津网红——天津之眼。

红桥区内三岔河口是天津发源地之一。明永乐初年,以南运河为界,河以北属顺天府武清县,河南岸属河间府静海县。清雍正三年属天津府天津县。1928年属天津特别市,大部分地区属第二、第三、第四警区所辖。1930年改天津特别市为天津市。1947年以南运河为界,分属天津市八区和九区。1952年八、九两区合并,统称八区。同年将天津县的三元村和北辛庄划入。1955年以界内子牙河上有大红桥而命今名。1958年将城厢区的侯家后、大胡同两个街道划入,成今界。1966年红桥区改称红卫区,1968年恢复今名。

这六区就是天津的核心六区,也是天津话的大概分布地区,到了环城四区,那里的天津话就开始带有地方特色了。

^_^ 都是按照方向取名的

晚晴时期,大部地区被英、法、美、日强辟为租界。解放后,1956年1月,由民国行政一区改称和平区。

河东区

河东区是天津的发祥地之一,自金代天津设“直沽寨”至今,河东区迄今已有800多年 历史 。因座落于海河东岸,故名为河东区。

河西区

1917年,建成天津市第一个行政建制区。1949年天津解放,仍沿用民国六区旧称。1956年,市政府将六区改称河西区。1966年9月,河西区更名为红旗区;至1968年1月废止,复称河西区。

南开区

南开区原是天津旧城迤南的开洼地带,清末人称此地为天津老城“南边的开洼地”,1919年境内成立了着名的南开大学,1952年10月名为第七区。1956年始设南开区之名。

河北区

地处市区东北部,因大部分地域坐落在海河以北而得名。1952年区境才有了完整的政区,时称三区,1956年改称河北区。

红桥区

红桥区内的早期聚落大都出现在元代,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了国民党第九区公所,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49年3月12日建立了第九区人民政府。因界内子牙河上大红桥得名,改称红桥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红桥区改称“红卫区”。1968年1月恢复原区名。

市内六区的形成,基本上就等于是半部天津城建史。

以海河为纽带的早期天津咱就不说了。就从1404年天津建城开始,说说天津市内六区的形成。

道光版天津老城地图

1404年天津筑城后,基本上就是上图的大小。再加上早于天津城本身就有居民聚居的的三岔地区(包含天后宫地区及附属的宫南宫北大街)、侯家后地区(今大胡同附近)及直沽地区。这就组成了当时的天津城区。这些地区包含在现在的红桥区、南开区、河东区。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天津城基本维持着这个规模。

明亡清兴之后,虽然天津在顺治9年开始不断地有行政调整,如顺治九年天津三卫的合并,雍正三年天津卫升天津州,雍正九年有升天津府。但是城市地区依然维持着明朝的格局,并没有显着的扩大。只有北门外地区逐渐繁华成为了天津的商业中心。直到1860年天津开端口后,英法列强开辟紫竹林租界,天津城区才开始有所改变。

天津租界形成时间图

随着列强侵略的加深陆续有9国租界设立在天津。并且英法等国租界还在不断扩大。这些地区包含在了今天的河北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

清光绪三十年开始,袁世凯在清末新政中建设了一个大清的河北新区,也就是120年前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范围大概就是中山路、河北区数字马路、各种纬路等等区域。

至此,天津的城区的整体结构基本形成,也就是老城、老城周边、北大关、租界地、河北新区等等。当然也可以加上周边工业用地及城乡结合部,比如三条石之类的地区。这些地区也就是如今市内六区的雏形。

时间来到1928年,天津开始正式建市后,天津县对城市的管理便形同虚设了。天津市市区共有公安第一区至第五区、特别第一区至第四区,以及仍然存在的英、法、日、意四国租界,合计13个区。

后几经变革,在日伪时期,天津共划分为9个区、3个特别区。以及4个租界(意租界头铁,最后一个收回,1943年后称特管区,其余三个租界在1943年归还伪中华民国后,称兴亚一、二、三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天津市被划分为11个区,后于1952年合并至8个区。

1955年底,天津市政府将第一区至第八区以此更名为和平区、城厢区、河北区、河东区、新华区、河西区、南开区、红桥区。

1958年,新华区并入和平区、城厢区并入南开区。至此。天津市市内六区基本形成。

1958年后,由于天津市的发展需要,市内六区的边界其实是不断扩大的。本文就略过了。下面说一下六个区名字的由来。

1、根据所处位置与海河的关系:河东、河北、河西

2、根据区内有名气的标志建筑或地貌:红桥(有大红桥)南开(南边的开洼)

3、和平区:顾名思义吧

河东区:天津的发源地之一

大直沽是天津发源地之一。元代海运漕粮在今河东区大直沽接运,成为南粮北运的终点。现在的河东区在明代属直隶顺天府武清县。1900年,今京山铁路以西、十五经路以北沦为俄国租界;津塘路以西、大直沽七号路以北沦为比国租界。1924年,我国收回俄租界后改名特别三区;1931年收回比租界后改名特别四区。1939年,原特别三区和四区合并为特别三区。1946年,特别三区改称第五区。1952年第四区和第五区合并后称第四区。1956年天津市区由以序数排列行政区划改为以地名命名,因位于海河东岸,更名为河东区。1966年河东区改称东风区,1968年恢复今名。1985年,东郊区、河北区各划出一部分并入河东区,成今界。

红桥区: 因大红桥而得今名

红桥区内三岔河口是天津发源地之一。明永乐初年,以南运河为界,河以北属顺天府武清县,河南岸属河间府静海县。清雍正三年属天津府天津县。1928年属天津特别市,大部分地区属第二、第三、第四警区所辖。1930年改天津特别市为天津市。1947年以南运河为界,分属天津市八区和九区。1952年八、九两区合并,统称八区。同年将天津县的三元村和北辛庄划入。1955年以界内子牙河上有大红桥而命今名。1958年将城厢区的侯家后、大胡同两个街道划入,成今界。1966年红桥区改称红卫区,1968年恢复今名。

南开区:原是天津旧城迤南的开洼地带,清末人称此地为天津老城“南边的开洼地”

元代,大批漕粮经三岔河口转运入京。元泰定三年(1326),境内东北部建天妃宫,此地渐成“百货交集”的重镇。明永乐二年(1404)设卫建城,始称天津。清雍正三年(1725)改卫为州,雍正九年升州为府并入天津县。民国时期废府,归天津县。1928年设天津为特别市,现在的南开区属天津特别市第一区和第二区。1937年后分属天津市第一、第二、第六、第九区和天津县。1947年为天津市第十一区。1952年改为第七区。1956年定名南开区。1960年将城厢区的东北角、东南角、鼓楼西并入。1966年改南开区为东方红区,1968年恢复今名。

和平区:明朝属静海县

和平区在明朝时属河间府静海县。在清雍正八年(1730)划归天津县。清咸丰十年(1860)后,境内大部地区先后被英、法、美、日四国辟为租界。1943年英租界改称兴亚二区,法租界改称兴亚三区。1952年,天津市政府将市内11个区合并为8个区,今和平区分别归属于第一区和第五区。1956年,第一区改称和平区,第五区改称新华区。1958年,天津市实行新行政区划,原和平区、新华区的全部,城厢区大部分和河北区一部分合并组成新和平区。1960年10月,和平区所辖东南角、东北角、鼓楼西3个公社划归南开区,和平区的光复道街划归河北区,成为今天的区域。1966年和平区改称战斗区,1968年恢复今名。

河西区: 因地处海河以西得名

明代海河西岸地区为河间府静海县地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今海河以西、大沽路以东、琼州道以北地区沦为德国租界。1919年,收回德租界后改名特别第一区。1943年改特别一区为第十区。1945年,将天津县乡区二所和五所各一部分划入合并为第六区。1956年,因地处海河西岸定名河西区。1966年河西区改称红旗区,1968年恢复今名。1985年和1992年,分别将属南开区、西郊区、南郊区的部分地区划入成今界。

河北区:元代曾是武清地界

河北区在元代属武清县,元延佑三年(1316)属新设立的海津镇管辖。明永乐二年(1404)设天津卫后,卫城的东门外和北门外地区属武清县。清雍正三年(1725)改天津卫为天津州时属河间府。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为天津巡警局北段辖区及意租界、奥租界及俄租界的一部分。1919年收回奥租界,改称特二区;1924年收回俄租界改名特三区。1928年分属天津特别市第四区和意租界。1943年分属第四区、五区、十一区、十二区及特管区。1945年改为天津市第二区和第三区属地。1952年二、三两区合并称为第三区,农村部分划归郊区。1956年因地处海河北侧而更为今名。

天津市内六区分别是: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和红桥区。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红桥区,大红桥得名,南开区,元朝就是商业重镇,和平区,明朝属静海县,地处河西区,海河以西得名,河东区,天津发源地之一,河北区,元代曾是武清地界

4. 天津市有几个区分别叫什么

天津有六个市区分别为:和平
河西
南开
河东
红桥
河北
四个郊区:北辰
津南
西青
东丽
五个远郊区:
宁河
静海
宝坻
武清
蓟州
一个新区:滨海新区(塘沽
大港
汉沽)

5. 天津主城区是哪几个区

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环城区:北辰区、西青区、东丽区。远郊手闹凯区:蓟州区、宝坻区、武清区、宁河区、静海区。中心城区是天津的发祥地,也是政治文化教育经济商业中心。按照服务业功能,中心城区按照金融和平、商务河西、科技南开、金贸河东、创意河北、商贸红桥的功能定位。

滨海新区是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毕唤,是北方对外弯盯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和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由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以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整合而成。

6. 天津16个区排名

天津16个区排名:

1、和平区

2、河东区

3、河西区

4、南开区

5、河北区

6、红桥区

7、滨海新区

8、东丽区

9、西青区

10、津南区

11、北辰区

12、武清区

13、宝坻区

14、宁河区

15、静海区

16、蓟州区

外省市位于天津的飞地:

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街道清河农场位于天津市宁河区;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新华路街道位于天津市宁河区;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振兴街道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海北镇位于天津市宁河区;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汉丰镇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兴农办事处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天津

7. 天津市有几个区分别叫什么区

6个市区,4个郊区,3个开发区,共13个区

6个市区:和平区、河西区、河北区、河东区、南开区、红桥区。

4个郊区 (新四区) :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

5个县 :武清、宝坻、蓟县、静海、宁河。

开发区 :塘沽、大港、汉沽

(7)天津第一大区叫什么区扩展阅读:

天津,简称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天津滨海新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天津是夏季达沃斯论坛常驻举办城市。

8. 天津哪个区的面积最大

天津蓟县的面积最大。以下是各区的面积:

1、和平区:面积10平方千米;

2、河东区:面积39平方千米;

3、河西区:面积37平方千米;

4、南开区:面积39平方千米;

5、河北区:面积27平方千米;

6、红桥区:面积21平方千米;

7、塘沽区:面积688平方千米;

8、汉沽区:面积350平方千米;

9、大港区:面积940平方千米;

10、东丽区:面积460平方千米;

11、西青区:面积545平方千米;

12、津南区:面积401平方千米;

13、北辰区:面积478平方千米;

14、武清区:面积1570平方千米;

15、宝坻区:面积1523平方千米;

16、蓟县:面积1593平方千米;

17、宁河县:面积1414平方千米;

18、静海县:面积1476平方千米。

9. 天津市有几个区分别叫什么

有16个区。截至2019年4月,天津市下辖16个区(滨海新区、和平区、河北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区、宁河区、蓟州区),共有124个镇、3个乡、118个街道,3680个村委会和1645个居委会。

1、和平区

位于天津市区中部,海河干流西岸,东起海河,与河东区相望;沿南门外大街、卫津路与南开区接壤,南抵徐州道、马场道、津河与河西区接壤,北部与河北区以海河、南马路为界,辖区东西最宽处3.72千米,南北最长处4.2千米,总面积9.98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和平区辖6个街道(64个社区):南市街道、劝业场街道、南营门街道、小白楼街道、五大道街道、新兴街道,区政府驻小白楼街道。

2、河东区

是天津市中心城区,是中心城区连接滨海新区的起始点,毗邻空港、海港,天津站交通枢纽坐落区内。隔海河与和平区、河西区相邻,向东与东丽区为伴,西、北与河北区相交。

截至2016年,河东区区域面积39.63平方公里(不包括天铁街道)辖13个街道:大王庄街道、大直沽街道、中山门街道、富民路街道、二号桥街道、春华街道、唐家口街道、向阳楼街道、常州道街道、上杭路街道、东新街道、鲁山道街道、天津铁厂街道。

3、河西区

是天津市的中心区之一,位于市区东南部,因地处海河西岸而得名。河西区境东临海河与河东区相望,西起卫津南路、卫津河与南开区、西青区交界,南沿双林农场引水河与津南区毗邻,北抵徐州道、马场道、津河与和平区接壤。

截至2013年,河西区辖13个街道办事处:大营门街道、下瓦房街道、桃园街道、挂甲寺街道、马场街道、越秀路街道、友谊路街道、天塔街道、尖山街道、陈塘庄街道、柳林街道、东海街道、梅江街道。

4、南开区

位于中国天津市城区西南部,东起海河,与河北区相望;沿荣吉大街、兴安路、南马路至南门外大街、卫津路和卫津南路,分别与和平区、河西区接壤;西、南至密云路、芥园西道、陈塘庄铁路支线,与西青区相连;北抵老铁桥大街、北马路,沿西马路至西关大街、墙子河、南运河,与红桥区毗邻。

南开区总面积40.42平方公,东西长约3.6公里,南北长约9.2公里。截至2013年,南开区辖12个街道:长虹街道、鼓楼街道、兴南街道、广开街道、万兴街道、学府街道、向阳路街道、嘉陵道街道、王顶堤街道、水上公园街道、体育中心街道、华苑街道。

5、河北区

地处天津市区东北部,境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9°08′,东经117°10′。区界东邻东丽区,西部与和平区、南开区、红桥区以海河为界,南与河东区相连,北与北辰区接壤。行政区划面积27.93平方公里,南北长6.94公里,东西宽7.95公里,行政管辖面积为29.14平方公里。

截至2014年6月,河北区辖10个街道:光复道街道、望海楼街道、鸿顺里街道、新开河街道、铁东路街道、建昌道街道、宁园街道、王串场街道、江都路街道、月牙河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