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津的天宝楼到底怎么样,是老字号吗
天宝楼当然算是老字号了,属于食品酱货类的老字号。天津是中国最早最大的工商业大都市,天津成为中国国际贸易通商外交大都市的时候,其它地区还处于农耕时代。天津清代开始的老字号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和数量,天津当年已有的老字号应该是全国最多的,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多字号都被国家指令性拨给了北京,像月盛斋等字号,这类老字号总号在天津,分店在北京,后来指令性的把北京也变成了总店。天津逐渐的被让渡该品牌给伟大首都。这类的情况在天津是很多的。北京自古是政治中心,通商贸易等职能包括国家经济管理机关都设在天津,古代的政治中心也是没有经济职能的,这是古代的中国价值观的体现,一个威严的中央政权所在地是不可能以做买卖来维持生计的。这个价值观有点像现今的欧美国家,例如如今的美国,其政治中心在国家中处在超然地位,不参与其它地区的经济竞争,而是处在全国的一个裁判者的地位。话再说回来“天宝楼”这个品牌没被抢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如果把“天宝楼”抢走的话,这个老字号得改名为“北宝楼”了,也不好听了。如今的“天宝楼”可谓种类齐全,应有尽有。但这个品牌没有出包装袋食品,无法销到各地去,这就是一个短板了,因为天津的“津味酱货”在全国还是很有知名度的,天津的酱货味道不是南方有甜口的感觉,而是以微咸口为主的风格,其口感非常香美。除此之外天津还有“迎宾”老火腿的品牌,其火腿肠,玫瑰肠等口味是很独特的。后来的“国顺”火腿味道也可以。天津的肉罐头品牌还是以“长城”牌午餐肉罐头为主,如今的长城牌肉罐头主要都是出口海外到世界各国的佳品,但本国人可以在京东,淘宝上买的到。另外像天津传统味道的“宾士佳”,“长宏金星”等肉罐头品牌的味道也是非常好的,同样可以在淘宝上买到。天宝楼这个老字号,最大的问题就是散装问题,只做及时性消耗品,没有形成一个生产包装链,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了,销售量还会增加数倍。当然了,这需要本地政府对本地老字号的扶持力度,天津关于吃的中华老字号和津门老字号在全国还是很多的,有名的也是很多的,像大名鼎鼎的狗不理,天津十八街,耳朵眼,祥德斋,桂顺斋,桂发祥,大桥道,宝林祥以及宫廷贡品小站稻,独流老醋,黄庄洼米等等也都是餐饮类的中华老字号和津门老字号。这些餐饮类的老字号和“天宝楼”一样都属于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的商品,这些老字号是天津的名片,中国的名片,世界的窗口,这些天津的老字号也在不断的成长和进步……
老不老,看天宝楼块匾就能知道,这三个字可是清末民初津门八大家之一的华世奎亲手提的,相传民国时华老常去天津的中国大戏院听戏,当时天宝楼是小本买卖,华世奎题匾一个字要一百袁大头(银元),他个卖酱货的哪里请得起,可做买卖的老板精明,天天留意着华老看戏的时间,准在他看戏看到最想吃的东西时,把酱好的东西切好包好准时送到,时间一长,像华世奎这种大人物为人处事何等明白,心里知晓小老板的用心,天津码头文化,办事得敞亮,吃人嘴短,免费赠送天宝楼三个大字。一时传为街面上的佳话。
不过现在天宝楼买卖做大了,都是集团化生产,肯定没有以前前店后厂现做现卖的好吃了。
《美味熏酱肉,说说天宝楼》民国时天津老字号的实力,看一看牌匾是那个书家提的就知道,除了劝业场,中原公司等许多天津商号都是华士奎题的匾,华士奎还给正兴德茶庄题了匾,天津在民国有几十家商号是华士奎写的,还有他的弟子耿仲阳也写不少匾,还有弟子大直沽的董风桐写颜字也很捧棒,1970年前后他总到大直沽东下坡18号,我的书法老师褚守质(字实枕)家里去,有时要看住西屋我的师爷段宜民先生,(我家住北屋)段先生三十年代写过劝业场对面的《泰康商场》等,他1920年后在大直沽大学堂(后中街小学)教国文和书法,学生有宁书纶,褚守质,窦鸿昌,孙先生等人。当时褚先生正和吴玉如竞争写天津烈士纪念馆的大字和碑铭,记得我正在三十二中上初三,有一天下学回家褚先生说,天津革命委员会主任解学恭拍板,选了褚老师写碑,记得先生那天兴高彩烈,文革期间半个天津市都由褚先生写牌匾,由其是河东区,现在河西的光华评剧院,河东公园等都是先生写的,这都是说牌匾书法引起的题外话。
《天宝楼》也是高价请华士奎题的,可见当时天宝楼的知名度,一看天宝楼这块匾就能知道。传说华世奎吃酱肉写牌匾只是传说,网络上说华老三十年代去中国大戏院,天宝搂老板常给华老酱货,华老就给天宝楼写了匾,其实,1922年年天宝楼开业时,山东老板就请华老先生写了匾,中国大戏院是1936年才建好开业。
如今的“天宝楼”可谓种类繁多味道不错,分店也遍布各区,成为驰名津沽的酱货店,辽宁路口上还有《申记稻香村》,大都是南味辣肠酱货,记得天宝楼旁好像还有一家老字号酱驴肉店,天宝楼酱货虽然家喻户晓,但这个品牌没有出包装袋食品,无法销到各地去,没法在全国打开知名度,“津味酱货”除了天宝楼,还有食品二厂的酱制品,在全国还是很有知名度的,天津的酱货不象南方有甜口酒香广式味道,而是以微咸口为主的风格,其口感非常香美。天宝楼选料,以京式酱肉为例,需精选猪前后腿肉,肥三瘦七,用多年的老汤煮制4个多钟头,肥瘦相间,香浓色好,嫩烂适口。而秋冬热卖的烤肉(老天津卫称之炉肉),那得用五花三层的好原料,腌制12个钟头后,以果木碳烤,至肉皮呈米粒大金黄色的小泡,才切片使用。要说风味,还要提酱杂样,寻味道,是吃一口变一个味儿。天宝楼以心、肝、肚、口条、等酱制品为主,还有火腿肠、腊肠、熏鸡蛋、烧鸡和味道可口的小酥鱼等,看图8按照一定比例切片搭配,放在白瓷碟里摆拼起来,在喝上二两,不论是咸中带甜,还是酒香浓郁,那是后味无穷。
在天津百姓心中除此以外,最平民化的还是天津食品二厂的《迎宾牌》看图2火腿肠,酱货系列,酱肘子、酱猪肉、粉肠、松仁小肚、腊肠、熏大肠、熏兔肉、熏鸽子、酱下水(心、肝、肚、口条)等,都是下酒的好菜。由其火腿肠,松仁小肚,玫瑰肠等口味是很独特的。记得1980年我结婚办酒席,酱货都是我的同事王凤祥,找二厂的酱货技师王叔叔买的,婚后我还到他家送了两盒点心,那时猪肉酱货要条,可是十分难买的。酱制品的消费史,就是了一部中国人民生活的变迁史,在天宝楼和食品二厂酱货中,都留下天津百姓何无尽的情思和回忆。后来的一些民办酱货厂也不错,如“国顺”火腿味道也可以。
天津的肉罐头品牌还是以“长城”牌午餐肉罐头为主,记得七八十代在厂里小卖部,常买这种香喷喷的罐头解馋,那时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能吃上罐头也是一种口福,不像现在鸡鸭鱼肉天天过年,再说现在吃天宝楼的肉类和其他美味佳肴,总觉大不如前,其实是我们的味蕾变的麻木了。88岁的父母在中山门住,那里有两家天宝楼,每回父亲都让我买天宝褛熏肉,因为痛风我只能吃老粉肠,怀念那个久久难忘门味道!总觉得天宝楼和迎宾牌的许多产品,应该像张家口的《柴沟堡熏肉》做仿腐小包装,这样在网上就能全民选购,老字号才能全国知名。
天津的“天宝楼”算是个老字号。原址在和平区辽宁路上,街对面是天祥商场。要说天宝楼的酱货味儿还可以,老天津卫的人算是认可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偶尔会去那买点酱货下酒,那时候的天宝楼有个明显的“老字号”特色,就是不论你买多少钱的酱货,售货员一准在包装上给你做“厚道”喽!具体操作是比照A4打印纸三倍大小的草纸上称称重的时候最少给你垫三张。那时候老百姓还不富裕,吃酱货也算小奢侈了,可人家天宝楼那时候就搞多种经营,兼做纸张生意。有一回我刚好在天宝楼排队买酱货,从店外怒气冲冲进来一位中年大哥,进得店来二话不说直接把一包厚厚的酱货投掷到了天宝楼售货的中年妇女的脸上,继而破口大骂无良奸商的缺德行径。那时候包装酱货用的草纸特别占份量俗称压秤。当时售货柜台里的几个人自知理亏连个屁都没放就把钱退给人家了。自打那次后我再没买过天宝楼的酱货。
天宝楼这三个字是老字号,但原来做的东西没有了,天宝楼压拫就不卖肠子,现在以肠子为主,不是自己做的,酱牛肉卖45一斤,你说你敢吃吗?国顺的肠子占主要的,还曾买过鸭子,你说还是天宝楼吗,我知道的就黄了好多家了,不如买点二厂的或小摊的吧。
过去天津市有几家最有名的老字号酱货,熏货,辽宁路劝业场旁天宝楼,申记稻香春的熏酱货,黄家花园的天福楼酱货,小白楼大沽路,大来一溜,永德顺酱货,这几家不知后来有无传人,东西味好,份量好,服务态度好,食品干净包装也好,现60岁以上的天津人都赶上过。
味道还算可以,不过王顶堤这的两家售货人员估计都是老供销社的人员,处处算计那个奸猾:东西称重不光包纸还要装袋才称;类似羊杂的盘子中总是底层很多便宜的粉肠,上面薄薄一层层杂,给人感觉很坑而且下作。
天宝楼确实是老字号,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津人不会做买卖还是别的原因,现在整得跟狗不理包子一样让人失望。
说服务,我家附近开了3个天宝楼,两年内倒闭了两家,之前去这两家的时候卖货的大姐一脸苦闷,态度极其恶劣,要20块的头肉,这一刀下去30多,让她再切一下经常被怼,好像她是在施舍给你一样。另外一家可能是因为老板娘比较漂亮才能勉强维持下来。
说味道,天宝楼的酱货味道太一般了,猪肉肉咸的要命,酱牛肉太柴,火腿也不是它自己做的,都是统一配送,粉肠吃着还凑合。
说价格,天宝楼现在都是开在菜市场里,如果旁边另开一家卖熟食的,它的生意都会被挤兑的不要不要的,因为它贵啊。
都是做熟食的,你家贵,服务态度不好,味道还一般,对于普通百姓来讲谁还买?而且现在都是批量生产,远远达不到当年老字号的标准。
现在天宝楼跟三十年前没什么关系了 熟食做的不如国顺、万帆顺,更别提比二厂了。过去十几年往外租招牌,现在有自己产品也不怎么样。如果是外地来的朋友 可以直接忽略掉这个牌子。
天津天宝楼的确是一家近百年的老店。天宝楼主要以京式酱肉为主,它的酱肉喷香扑鼻,可以说是天津人记忆中的味道。
推荐:天宝楼酱牛肉
整块牛腱子肉,肉质条理清晰,清香软烂,越嚼越香。
酱猪蹄
一个在八两左右,大小适中。肉质软糯,补充满满的胶原蛋白。
玫瑰肠
以猪后腿精肉为主料,剔除肥膘和筋腱,用玫瑰香酒进行熏烤浸煮,一点不腻。
秋冬烤肉
采用五花三层的上等原料,腌制12个钟头,以果木炭烤,至肉皮呈米粒大金黄色的小泡,切片食用。
熏大肠
以特制酱料熏制的大肠,肥而不腻,感觉不爱吃大肠的人都会忍不住尝试一下。
酱下水
心、肝、肚、口条按一定比例拌匀,天津人下酒好菜。
还有 松仁小肚、腊肠、熏兔肉。熏鸽子、熏鸡蛋、烧鸡 等都是店里一绝。
店铺:天宝楼(河北路店)
地址:河北路(滨江道口)
店铺:天宝楼(芥园西道店)
地址:芥园西道留园里9号楼底商铺
店铺:天宝楼(龙禧园店)
地址:海源南道龙禧园34号(乐乐鲜果水果店旁)
注意:很多人容易把天宾楼当作天宝楼,要注意区分哟~
㈡ 天津的老字号都有哪些
天津的老字号有:
1、桂发祥:起源于1937年,由范桂才和范桂林兄弟始创。当时,他们在天津大沽南路各开了一间麻花店“贵发祥”和“贵发成”。
特色是制作的麻花中都夹有一根由桃仁、青梅、桂花等十几种配料组成的什锦酥条。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时,两店合并,取主要调料“桂花”之“桂”,更名为“桂发祥麻花店”。
3、果仁张,中华老字号,其果仁制品创制已有160余年历史,是天津市的特产之一。种类繁多,诸如琥珀花生仁、琥珀核桃仁、虎皮花生仁、净香花生仁、奶香瓜子仁、五香松子仁等优质产品。
果仁张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第一代张明纯和第二代张维顺曾在清宫御膳房当厨,专门炸制各种小食品,受到皇上嘉许和西太后赏识,遂被誉为宫廷小吃。
解放后,第三代张惠山炸制的净香花生仁、玻璃核桃仁、虎皮花生仁等品种,在1956年天津市饮食商业优质品种展览会上被评为优良食品,参加过博茨瓦纳国际博览会。
4、天津烤鸭店:原名“正阳春鸭子楼”,始建于1862年。1935年,正阳春在热闹繁华的劝业场附近开业,因正门朝阳而取名。
相传早年北京烤鸭师傅郑春来津谋生落户,在泥泞空旷处盖起了一间门朝东不足百平米的店铺经营烤鸭。因其朝向好门前开阔,每天清晨整个店堂都沐浴在阳光中,即使寒冬店内依然温暖如春。一天郑春师傅突发奇想,在自己姓名中间加上阳字取谐音“正阳春”以此做字号恰似天人合一。
从此“正阳春”生意红火,远近闻名。随着时代变迁,“正阳春”1935年11月易主,同年在原址建起了一座占地122平米的二层楼房,更名为“正阳春鸭子楼”。故后人习惯以此为建店始年。
5、大福来:创于清光绪年间的老字号,传说那年干隆帝下江南回京途经天津,路过张掌柜的煎饼铺,先尝了煎饼卷大葱,后叫上汤。女主人急切中就把煎饼撕碎,放上盐、香油、香菜,用沸水一冲送上。干隆边喝边吃,感觉煎饼一泡味道更佳,就问女主人名字,回说郭八。
干隆一听,笑说:“锅巴可不能叫汤,应再加上一个‘菜’字才好。”又过了几天,张掌柜刚开门纳客,一位御前护卫就闯了进来,大声嚷道:“你的大福来了!”说着,放下皇上赏的二百两银子。“大福来锅巴菜”就此成名。
㈢ 天津市内的酱牛肉哪家比较好吃
我是天津本地人,也爱吃酱牛肉,我买过很多家的酱牛肉,大多都在35元-36元一斤,我认为这个价位的酱牛肉最然高了点,可是要比甚么传统酱货店里卖的酱牛肉要好吃多了,而且他们卖的酱牛肉巨便宜,也就25元--26元左右,根本没有什么味道,也非常的烂,颜色非常的红,把牛肉酱成这样,也就没有什么营养了,劝大家还是不要吃了。
我个人比较喜欢吃那种带有咬劲的酱牛肉,再加上烧饼,那叫一个绝!一天三顿饭吃它都不腻
天津市和平区紫阳路上有一家叫郑记酱香牛羊肉的小店,我们全家都爱吃他家的酱香牛肉,我拿到单位里让同事们品尝,结果转过天来同事们让我给他们每人都带好几斤,过年的时候他那店里还能预定,他那的品种很多,我爸爸特别喜欢他那的酱香牛肚,口感不错,听说还是祖传秘方呢,希望大家跟我有同感,也去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