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滨海卖房工作怎么样
扩展阅读
广州哪里有柔性饰面石材 2025-07-26 18:12:09
广州怎么去江苏如皋市 2025-07-26 17:40:10

天津滨海卖房工作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5-07-26 05:13:16

Ⅰ 做房产中介这个工作好吗

截止到2020年6月,很不错。

近几年房地产中级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据数据显示,有90%以上的房屋流通都是通过房产中介完成的。由此可见,房产中介的客户群体非常庞大,发展空间十分强大。房地产中介行业只要认真对待,好好打磨人脉关系,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1)天津滨海卖房工作怎么样扩展阅读:

房产中介的注意事项:

1、 面对客户要坦诚

给客户介绍房源的时候一定要坦诚相待,要把房子的优缺点都介绍全面,不能刻意隐瞒房屋的缺陷,对房屋优点就放大。只有站在客户的角度出发,对客户坦诚,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以后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客户。

2、介绍房源时不能夸大其词

给客户介绍房子的时候可以对房子的优点稍微夸大一点,但是不能夸大其词,不着实际。带客户看房子的时候可以少介绍一些,让客户自己去看,不要滔滔不绝,让人有强买强卖的感觉。

3、 记得带名片

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衣着整齐,随身携带名片。带客户看房子的时候可以递上自己的名片,让客户有需要可以随时找。这样可以加深客户对中介的印象,也可以开发更多的新客户。

4、 学会提建议

有的房子户型和朝向不是很好,在看房子的时候可以建议客户怎么进行改动,给他们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这样也可以增加客户对中介的信任。

Ⅱ 天津中新生态城未来前景如何

生态城晚上太寂静了,房子贵,日常生活不方便,教育好只是一个噱头,没什么好老师,就是弄了个名校牌子招人来买房的,随着天津经济越来越差,以后房价是支撑不了的,还不如在汉沽和宁河买房,最起码生活方便,房价也比生态城低很多很多。总之,生态城以后的房价一定会断崖式下跌,因为天津的经济不行,外来人口在这城市待不了太久,刚来还行,时间长了挣不到钱的。

我就住在这里,我想我很有发言权。

第一,肯定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是没问题的,因为生态城是天津市的一张名片,而且从发展之初到现在都能感觉到生态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政府这边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第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性质的转变,就比如现在好多人可以在家办公了,所以有一部分人群希望改善到一个环境好一点,人文素质高一点,人均住房密度小一点的地方,那么就目前来说京津冀的购房朋友都可以考虑生态城,首先是交通方便,第二个城市建设理念先进,城市发展很有活力。

第三,生态城目前最拿的出手的一个是教育,一个是 旅游 产业。生态城这里名校云集,老师也都是生态城管委会统一招收的,其中不乏一些其它省市的特级教师,目前有北师大附属学校,天津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附属中学,华夏未来小学。私立有北京海嘉国际学校,枫叶 国际学校,以及还有近期要引进的天津市五所之一新华学校。 旅游 产业来说有航母主题公园,滨海南湾步道,方特欢乐世界,水魔方水上乐园,国家海洋博物馆,浪花艺术馆,妈祖庙等十余个 旅游旦老 项目。

第四,生态城这边打造的就是未来城市的示范区,在造城领域来说在国内可以说的上是一个先行者,包括打造公园城市体系,海绵城市雨水回收系统,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减少污染,为中国未来城市建设提供一套比较成熟的模式和示范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智慧城市,运用大量的高新 科技 ,包括无人公交,无人餐厅等等。

第五,也是生态城未来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就是高新 科技 ,智能制造产业化,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动漫大厦,创业大厦,华为大数据中心,中国核工业大学,丰田新能源 汽车 基地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落地。所以说生态城大有发展,有喜欢的朋友可以来这里转转,肯定会喜欢上这里!

最后我给大家奉上一些生态城的照片,请大家观赏。

凡是说中新生态城有好前景的,多数是那里卖房的,在那里买菜不方便,距离市区远,没有大的购物中心,好的教育资源其实都是挂个好学校的名字,教师基本全部是 社会 招聘,和真正的名校没毛关系

滨海新区的概念新城有很多,812的时候只有生态城,导致生态城火了一把。现在滨海新区再扩大规划,经济能力也在回升。响螺湾,塘沽湾,北塘,开发区等等,都在进行现代化的规划和开发,利好的概念很多。生态城主要吸引力亩迟亮在芦台和汉沽和外来人口,可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发,国家对房地产的政策引领。目前可选择的居住地点在不断增多,从迅宽以前的卖方市场像买方市场转变。自己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这样看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

喜欢都市的喧闹繁华,高级的商场半夜的酒吧街边的大排档,那生态城不适合你。

喜欢蓝天绿树,重视生活品质物欲却不高的,可以看这里。

每次一到彩虹桥或者永定新河桥,我就开心,代表着回到生态城回到家了。从那个浮躁的喧闹的挣扎的拼尽一切力气的地方,回到了这个安静的安心的自在舒适的地方。

中新生态城,中国合新加坡合作示范城市,参照新加坡先进经验打造生态,环保,节能,空中花园为一体的示范区,新加坡早就补参与了,只留下了一个名字,远离市区,产业发展不足,国家动漫产业园已经败落,人才不来这个远离市区的地方,靠近大海却不是青岛大连那样的海滨,冬季寒冷,海风肆虐比市区要冷很多,挂名名校真的就是有个名字。

生态城设计的就是个大的迷魂阵,包你一生活的稀里糊涂,不知东西南北,不知身在何方。

1、城市硬件建设和服务是一流的;。 2、城市管理与服务是一流的;。 3、城市具有超级的包容性。 然而,生活的久了,就像是置身在哪个县城的新建区,多数居民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还是停留在原地。一个典型的快速城镇化的样本,看来任重道远!

我只关心空气质量 西北直线三公里有垃圾焚烧场 北边有汉沽化工厂24小时排烟 冬天空气都是糊味

凉菜

Ⅲ 搬迁那些事儿

全所整体搬迁到天津已经有10年了,回想起搬迁那些事儿,又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有好多话要说,真要写下来,一时间又无从写起。

这样大的搬迁,人的一生中碰到的次数不会太多吧!

房子

还在山西的时候,2006年还是2007年,我准备买房,因为单位分的房子实在太小了,虽然五脏俱全,但实用面积也只有20多平米。

我的一个同学在县房管处工作,房管所在太谷县新三中,也就是开源桥上开发了一处住宅小区嘉盛苑,我到她那里订了一套房,120多平,带地下室,每平米不到1000,全部下来也就12万左右。

可是很快,就传来全所要搬迁的消息,好像马上就要走。我是个比较小心谨慎的人,又没有多少钱,想得当然比较多:搬迁天津要买房吧?钱呢?离开山西,要卖房吧?那有多少人要卖呀?还得有人买呢!最后决定:不买了,留着钱直接买天津的房!

搬迁的事年年在提,一直没有成行,直到2011年开始办户口了,才算有了眉目。那时太谷的房价已经涨到2000多元一平了!可怜我那没买到手的120平呀!要不已经翻翻了呀!肠子都要悔断了。还有朋友借了我一部分钱在嘉盛苑买了房,人家根本没有住,直接卖了纯挣了人民币!

虽然是单位整体搬迁,但是天津的住房却要各家各户自行解决,就是要自己出钱买商品房。自己住的房子当然应该自己出钱买,问题是这是天津的房子!天津的物价!我们在山西的那点工资哪里够买这里的房子?太谷的房价不过一两千元一平,天津的房价呢?饶是我们这鸟不拉屎的盐碱地段,也得均价6000!

虽然所里适当地补助了一些,但也只是杯水车薪,聊胜于无。所有的职工几乎都是全家举债,扫荡了娘家扫婆家,亲戚朋友一并拿下,就这样下来,大部分还要贷款!那段日子,不能说倾家荡产,至少也是不堪回首吧!

终于,买房子的钱,不管是首付还是全款,总算是凑齐了,有好多天,各个银行门前排队的都是我们所的人,不论是借钱的还是交款的,忙碌了很久,身心疲惫。最后是所里出钱给进行了装修,要不真是没法过日子了,不管装修的好坏,总算是能住人了。

最终来到天津,住进自己千辛万苦买到手的房子里,心里的感慨更是说与谁人听!

工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搬迁列入议事日程后,设备仪器的搬迁就先开始了。哪些设备要搬走?怎么包装?怎么走?去了怎么安装?配套的资料什么时候上?那些日子我和动力设备处的同志一起跑车间拆卸设备,我把拆卸过程细节拍下来,以防万一。因为好多设备是大型设备,使用好多年了,去了重新安装恐怕会有问题,有了照片就放心多了。

最后一件件设备装上了大车,一天天运往了天津基地,我也把相应的设备档案资料准备好,装了箱,随时准备出发。

所里还买了很多新的大型设备,进口设备,这段时间也陆续到达天津基地,在我们大部队到达天津之前,这些设备必须安装验收完成,达到立刻能使用的状态。就这样,2011年年底我作为设备资料管理人员,随设备动力处的设备管理人员先来到了天津。

每天早晨从所里给租在建工的楼房走到小食堂吃饭,小食堂就在建工和所区的中间,然后再走到所区工作。车间里没有一把椅子,就是说工作时间基本就是站着或蹲着,不怕脏就席地。中午再从所区走到食堂吃饭,吃完也没地儿休息,就直接到所区工作,工作时间也是在各个车间、各个设备间走来走去,反正每天至少步行十几里路。

走路我倒不怕,我怕的是滨海新区的海风,每天的十几里路基本就是在风中穿行——“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我不想吹你吹过的风,吹得我脑门儿疼,而且这荒山野岭的,连个鬼影都没有,去哪儿和你相逢?

那时候的风为什么那么大?为什么现在就没有那么大的风了?是风真的变小了?还是人的心情变了?也许是随着附近高层建筑的增多,海风被挡住了吧!

反正每天早晨我都不愿意去食堂吃饭,虽然那会儿的食堂饭菜特别好吃,管饱吃还不收费,但一想到吃顿饭要顶着那样大的风走那么远的路,我就十二万个不情愿,觉得不值得。

在车间里基本就是和验收人员一起,清点资料,核对配件,查找数据,验收设备,有时还充当配重。有一次要用铲车把一台设备运到另一个位置去,但设备重量很大,没有配重就无法进行转运,于是几乎所有的人都爬上了铲车充当配重。哎呀,饶是载了十几个人,铲车还是咣的一声差点撅起来,吓得所有人都出了一身冷汗。不管怎样,最后总算把设备安全地运到了目的地。

那段日子,大部队没上来,所区、车间都没有多少人,到处都是冷清而安静的,每天的生活也是简单而辛苦,但却是开心快乐的。现在,设备动力处已经不在了,但那些日子永远留在心底。

这样一直延续到2012年春天,大部分设备仪器都安装完毕了,我也重新回到山西太谷老巢,整理、打包自己手头的各种档案资料,准备正式搬迁。

五月搬迁正式开始,各路工作人员分批次离开——当时真没有什么感觉,觉得随时都可以回来,面对未知的未来,好像还有些兴奋与喜悦,现在想来,则全是背井离乡的心酸与无奈。

经过一段时间整理,我们档案室的资料已经全部打包好,每箱都贴着标记,是谁负责的档案,是哪部分,涉密的加封了涉密封条。

终于有一天,轮到我们部门发货了,办公楼前停着厢式大车,我们的资料一箱箱搬上了车,那样整整齐齐地,就把整个档案室搬空了。我们的库房、办公室,所有的柜子都空无一物,满地的杂物与碎纸。无论如何的不舍,还得走。

大家都是当天晚上的票,因为要在厢车到达之前先到达,这样才能及时清点,及时入库,防止丢失。晚上上了火车,一清点人数,就差瑞秀一个,一打电话,说是急急忙忙误了车。

到达天津的第二天,厢车就上来了,大家又一轮辛苦呀,卸车,运货,拆箱,上架,整个工作的顺序是倒过来了的,但一样的辛苦劳累,档案、资料、书箱有多重?都是女同志呀!一箱箱资料档案按编号拆开来,拿出来,往架上排列、摆放、调整……库房还是太小,都操作不开,几个人只能轮流上架,整日里就是忙乱中。

那段时间很多事情都想不起来,只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忙忙忙。

新买的房子还没有装修好,还不能住,我们提前已经在农工租好了房子,几个人合租,房子也不是很合适,蟑螂满地,但也只能如此了。每天走路去上班,觉得上班的路好远,不久自行车也从山西运上来了,就好多了。

回到太谷

因为搬迁工作还没有完全利索,只要有事,大家都会两边跑,天津呆半月,回太谷呆几天。大概六七月份吧,我正在太谷,忽然接到一个电话,一位同事告诉我,因为太谷地区还有研究室和车间在工作,所里要求我们档案室留一到两人,可是都问过了,没有人愿意留下来。我说我愿意呀,老公孩子都在这里,爸妈也在这里,如果能留下来工作真的很好呀!马上打电话和领导联系,我愿意留在太谷!

2012年8月到2014年5月,不到两年的时间吧,我一直在太谷地区工作,每年也会到天津出差两到三次,办办事,看看房。说实话,太谷的工作是比较舒服的,至少家在这里,父母在这里,每天回家都可以吃到现成的饭,不用吃食堂,每天中午还有午休的时间。上下班还可以接送孩子,孩子上二课也不用跑塘沽,从家里出来分分钟就搞定的事,送了孩子,自己还可以逛逛街,回家去还可以睡个觉,洗件衣服都来得及。

正式上津

2013年年底,风声骤起,据说太谷地区的研究室、车间要撤掉了,我也将面临上天津的问题。即便如此,每天还是按部就班地去上班,输入账目,打印清单,忙里偷闲,还和研究室的人打赌,我们究竟会不会被撤掉?什么时候会让我们上天津?夫妻分离的想着快点团聚,家人正团聚的想的是晚点分离。

分离的日子终于来到了,通知我们2014年正月初六正式上天津工作!单位会派车送我们上去。这个通知真的是很仓促的,也是含糊不清的,就在过年前,好像是腊月二十几通知大家初六走,车间、办公室都保持着原来的模样,资料还摆在架上,工具也在柜里,一切都是原来的模样,人是要走了。

这个正月又有好多人没过好年,本来初五初六就要走,可是天降大雪,天留人呀!可了没留了几天,到初十,雪也化了个七七八八,我们三辆依维柯出发了!我一个人在天津过了一个孤独的十五,单位发的元宵也没心思吃,全给了同事了。

刚过了十五,不到正月二十,有一天是个星期日,我和晓蓉走着去建工村赶会(这个地方实在是荒凉,大家买水果、蔬菜什么的,一般都等到星期日的集市上去买),忽然接到领导的电话说,太谷的车间还要生产,让我再回去干一段时间。对我来说,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消息,好像是买了星期一的票,马不停蹄地就回去了。

回到可爱的太谷,又见到了爹娘和孩子老公,心中是感慨万千呀!但也很明白,这样的日子不会长久,我只是回来干一段时间而已!

回来的这段日子,除了工作,我开始着手办孩子的转学问题,我上天津工作拔脚就能走的事儿,孩子的转学却得早做准备。从2013年开始,天津转学有了新规定,不能从学年中间转,必须从每年的9月转起,但手续却是这年的3月就必须办好,过时不候。来来回回,总算办了个七七八八。

这年4月,所里机构调整,我们忽然换了部门领导,和上任领导协调好的是,到9月底把太谷的账目全部输入完成,移交完成上天津;新任领导的要求是,我必须马上到天津工作。单位的事没安排好,家里也一样,总之匆匆忙忙的,6月我又来到了天津,正式开始天津工作。

来到天津,工作又进行了调整,梳理新工作的同时,我还得安排家里的事,爹妈孩子老公很快也要来天津,太谷家里的东西要打包上来,空出来的房子要出租;天津家里的家俱不全的补齐,冰箱彩电洗衣机要买回来安置好,有线安好,宽带要上户,固定电话要申请,学校那里还要交各种表格,两三个月忙的团团转,差不多疯掉。

8月底请假回去接家人,爹妈孩子老公全上来了,孩子也去学校报到了,没准备好的也不管了,人来了就算准备好了吧。总之,到2014年年底,我和我的家人算正正式式、完完全全地搬到天津来了,搬迁的事儿告一段落。

10年过去了,好多事情记不清了,想不起来了,但在当初却是刻骨铭心的,仿佛能记一辈子。是呵,人的一生,有多少个10年呢?搬迁10年,又怎样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不说了,搬迁那些事儿,早随风去了……

Ⅳ 大调整!2024天津楼市最新政策!买房、贷款、落户,都变了!

天津楼市政策更新显着,针对购房、贷款、落户、入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以下为详细政策解读:

购房政策方面,天津已对限购区域进行调整,外地户籍在天津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或个税后可购买住房,家庭限购2套,单身限购1套。特别针对外地户籍的大学生,只需提供毕业证及劳动合同或企业注册证明即可购买住房。同时,天津非限购区域全面取消限购,外地户籍无需社保即可在非市区购买多套住房。在购房资格和套数方面,天津已实现“无条件买房”、“无限制买房”。预计市区限购政策也将逐步放开。

贷款政策方面,天津的首付比例降低至首套2成、二套3成,贷款年限从25年延长至30年,房贷利率也有所下调,首套利率为3.8%,二套利率为4.4%。政策放宽了“认房不认贷”的条件,只要名下无房,贷款结清的外地居民在天津购房可算首套。天津市区与非市区住房套数贷款互不互认,增加了购房的灵活性。此外,“带押过户”政策的执行使得卖房过程更为便捷,只要买卖双方贷款在同一银行即可操作。存量房贷利率也已下调至LPR水平,部分人降至4.3%,从2024年1月起降至4.2%。公积金贷款额度有所提高,首套住房最高可贷100万,二孩家庭可上浮20%至120万,二套住房最高可贷50万。异地公积金也可在天津使用,只要符合天津的贷款要求。公积金首付比例执行首套3成、二套4成,预计未来可能与商贷同步调整至首套2成、二套3成。

落户政策方面,天津滨海新区实施了更为宽松的落户政策,鼓励在校生、毕业生、产业工人、京津冀协同重点企事业单位员工、在滨海新区创业的企业原始法定代表人以及获得荣誉称号的人士落户滨海新区。三种主流落户方式包括“海河英才”计划、积分落户和亲属投靠,其中“海河英才”计划流程简单,但有一定门槛;积分落户较为大众化,即便没有学历也能申请,但耗时较长。天津已全面取消外地无子女的限制,放宽至在津有成年子女即可申报。天津入学政策强调,想要在天津参加高考必须有三年学籍,和平区上学和转学均需提前持有房产满三年,并确保小升初登记信息与房本和户口本信息一致。

Ⅳ 天津限价房申请条件

申请标准:申请人具有本市市内六区、环城四区及滨海新区范围内非农业户籍;家庭上年人均收入低于3万元;家庭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家庭人口原则上在2人(含)以上。男超过25岁、女超过23岁的未婚人员及离异、丧偶人员也可作为单人户申请。在计算家庭上年人均收入时,2人(含)以下家庭的家庭人口可按实际人口的1.5倍计算。

(5)天津滨海卖房工作怎么样扩展阅读

1丶限价房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已落户的市民即使在外地有房产,但只要符合天津市的政策,还是可以申请天津市限价房的,因个人落户情况不同,具体情况还是去房管局大厅窗口咨询。本市人员申请限价商品住房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2丶户籍条件:申请人具有本市市内六区、环城四区及滨海新区范围内非农业户籍(包括因就业落户的单位城镇户籍集体户口,不包括因上学、服兵役在津落户的集体户口);具有宝坻区、武清区、蓟县、宁河区、静海区非农业户籍人员,申请时在市内六区、环城四区工作并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

3丶收入条件:3人及3人以上家庭上年人均收入低于4.5万元,2人家庭及单人申请,上年人均收入低于6.75万元。

4丶财产条件:家庭人口为2人及以下的,人均财产低于13万元(含);家庭人口为3人的,人均财产低于11万元(含);家庭人口为4人及以上的,人均财产低于10万元(含)。

5丶住房条件:家庭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单人申请须名下无私产住房也未承租公有住房。天津集体户口办理限价房所需的材料:申请人身份证;集体户籍册首页复印件加盖落户单位(或人才中心)公章、本人册原件;落户单位出具的落户证明及工作单位出具的工作证明;申请人名下住房房本(产权证、公房租赁合同、拆迁协议或卖房合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