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导氮协议班不退费 怎么维权
当事人可以向管辖区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可以先写好起诉书,准备好可以不退款的证据,然后递交给法院。只要案件清楚,被告明确,法院都会受理。法院受理案件后,会通知被告举证。接着法院会排期,发放开庭通知书。然后开庭审理,最后作出判决。
法律分析
如果因导氮协议班不退费产生纠纷而向法院起诉的,应在起诉时提交诉状、交付钱的证据、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证明或单位工商登记资料等证据,到对方所在地的基层法院起诉。在法律上,是属于预付款的性质,如果最终双方未能签订合同,支付订金一方是可以要求对方返还订金的。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定金是指付款的担保,比如在买卖关系中,买方在签订合同后付给卖方部分款项,作为将来付款的担保,如果买方不履行合同,卖方可以不退还定金,如果卖方按照合同履行了供货义务,定金便折为货款,如果卖方没有按照合同履行供货义务,则应当承担双倍返还定金的责任。总而言之,定金是担保之意,也是法律中的用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㈡ 培训机构不退费用,可以找哪个国家部门投诉
培训是属于服务合同,不是劳动合同,所以不是劳动部门管。
1、培训机构不退相关费用的,一般是民事纠纷,协商不成要到被告所在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
2、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处理,对消费者的投诉,由被诉方所在地的区县市场监管局消费者协会处理。
3、如果涉及人数众多,可以向市场监管局和教育局投诉,通过政府部门出面协调。
4、如果是培训机构老板跑路,除了上述处理方式,还要110报案,通过警方立案侦查处理,可能涉及合同诈骗等违法犯罪。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㈢ 培训机构不退学费,该向哪个部门投诉
摘要 不退费应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所谓消费者投诉,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权益争议 ,从而提出的书面或者口头上的异议、抗议、索赔和要求解决问题等行为。
㈣ 培训机构不退钱怎么举报
培训机构不退钱可以拨打12315。
1999年3月15 日,为了切实解决广大消费者"投诉难"的问题,及时、方便、快捷受理消费者诉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原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统一开通了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专用电话。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12315电话为依托,建立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集受理、查处、监管为一体,覆盖全国城乡的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服务网络。
201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整合建设12315行政执法体系更好服务市场监管执法的意见》。2020年底前,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物价、知识产权等投诉举报热线电话,即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等将统一整合为12315热线,以12315一个号码对外提供市场监管投诉举报服务。
(4)天津导氮教育不退费去哪里投诉扩展阅读:
12315可以接受的举报内容为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请求市场监管部门解决该争议的行为。
投诉内容应当符合平台要求的格式,事实清楚、实事求是,并根据平台和处理单位要求提供电话号码和其他有效联系方式,以便市场监管部门在处理时可以及时与投诉人取得联系。
按《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规定具有处理权限的市场监管部门,将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投诉人。
㈤ 怎样投诉补课机构不退费
法律分析:去教育主管部门举报或者向市场监督部门反映或者起诉到法院。补课机构应该与需要补课的一方有收费服务协议,这种协议是对彼此的共同约束。如果学生对机构的补课服务不满意,可以要求退款,但只能退一部分,需要双方协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㈥ 教育机构不退费怎么办
学员交费后不想继续学习,退费遭拒该怎么办呢?以下是律师给出的建议:
1、双方所签订的教育培训合同中是否有退款承诺?有承诺的,可按照承诺要求退费,届时,大多数培训机构会以各种理由拖延时间,因为退费承诺一般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待超过期限后,对方则以过时限为由拒绝退费。这里律师提醒大家,尽量保留申请退款的沟通记录。
2、若因培训机构的原因,造成无法完成学习计划,培训机构应退还剩余培训费用。(学员可保留报名前培训机构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宣传册,广告宣传等对于学习效果的承诺)
3、开课前,学员出具不可抗拒的理由,如重大疾病、家庭特殊困难等情况,出示相关证据材料后,培训机构扣除相关手续费用(一般在5%-10%)退还剩余培训费用。
4、因学员自身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可根据合同约定,支付相应违约金(一般情况下违约金不得超过合同金额的30%)后,解除合同并退还剩余费用。
综上:在合理范围内培训费用是可以退还的,即使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合同已经签订,改不退费等霸王条款,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建议大家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一定要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协商不成,可以委托律师介入处理。
㈦ 教育机构不退费向哪里投诉
法律分析:补习班不退费应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所谓消费者投诉,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权益争议 ,从而提出的书面或者口头上的异议、索赔和要求解决问题等行为。为了规范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程序,及时处理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的消费者权益争议,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务会审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布了相关法律。下列投诉不予受理或者终止受理:(一)不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的;(二)购买后商品超过保质期,被投诉人已不再负有违约责任的;(三)已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调解的;(四)消费者协会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等其他组织已经调解或者正在处理的;(五)法院、仲裁机构或者其他行政部门已经受理或者处理的;(六)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超过一年的,或者消费者无法证实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七)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
法律依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
第六条 消费者投诉由经营者所在地或者经营行为发生地的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消费者因网络交易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向经营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也可以向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第七条 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处理本辖区内的消费者投诉。有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授权其派出机构,处理派出机构辖区内的消费者投诉。
第十一条 消费者投诉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明确的被投诉人;(二)有具体的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三)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
㈧ 导氮不退费起诉成功了吗
起诉成功了,导氮教育目前在多个地区出现退费难的问题,遭到全国多地学员起诉,导氮教育甚至被列入失信名单,法人被限制高消费。
据导氮教育一内部工作人员说,因为起诉案件太多,多名起诉人申请了财产保全,导致公司账户被冻结,出现钱款打不出去的情况,所以暂时无法继续退款。该工作人员说,目前需要一些时间等待公司银行账户解封,解封后即可打款。
导氮公司已被列入失信名单
导氮教育,原名为北京导氮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现已更名为深圳导氮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部也已由北京迁往深圳。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于2016年7月在北京成立,专注于公职类考试培训,在全国多个省份都设有分支机构,2020年还获得新东方教育A轮投资数亿元。
天眼查显示,目前导氮教育已被列入失信名单,据《齐鲁晚报》8月17日报道,导氮教育济南店“人去楼空”,交数万公考培训费的学员退费难。导氮教育在天津、广州、南京、烟台、青岛等全国其他地方也出现学员退费难的情况。
㈨ 培训机构不退费去哪里投诉
培训班不退费应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四条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十五条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第十六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
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