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厦门共有几个火车站、都叫什么名字以及具体地点在哪里啊
一个叫厦门站,是开到全国各地。梧村车站。一个叫厦门北站,是深圳——厦门北的动车也是今年12月28日新增车站。
Ⅱ 一起来看流星雨的拍摄地点是哪里
在厦门拍没错,
主要拍摄地点是广东深圳东部华侨城和厦门大学。
另外,教室和图书馆是华侨大学厦门校区。
取景还包括巴黎香墅和厦门某酒店(剧中慕容云海的家)
健身房位于文灶。
其他室外取景多位于厦门路段。
Ⅲ 《一起来看流星雨》拍摄地是在哪里的
厦门和深圳。在厦门校园是厦大 ,住的地方都是酒店 。厦门大学,有深圳着名的鼓浪屿和五星级的大酒店软件园。另外演员们拍摄校园场景是都在厦门大学里。就算不拍戏,也会在厦门大学里溜达。
(3)厦门市土拍地点在哪里扩展阅读
①《一起来看流星雨》(内地版《流星花园》)是在2009年重点制作的电视剧,改编自《花样男子》,由湖南卫视和天娱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在多版基础上再翻拍,《一起来看流星雨》去除暴力和拜金的色彩,重新讲述一个励志的故事。
②郑爽,1991年8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2009年,郑爽因主演现代剧《一起来看流星雨》进入演艺圈,并凭借该系列剧获得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节电视剧最佳女演员提名
Ⅳ 同桌的你准确的拍摄地点是在哪里
刚开始在北京 后来到厦门 美国有费城和纽约
Ⅳ 5号的土拍情况
本次拍卖住宅地块包括姑苏区2宗、吴中区2宗、相城区3宗、高新区1宗。
最低起拍楼面价6200元/平,为高新区通安镇地块,最高起拍楼面价21800元/平,为姑苏区城北西路南、虎金路西地块。
姑苏区第一块地,位于姑苏区城北西路南、上林路东地块。由中国葛洲坝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竞得,楼面价28511元/㎡;
上海天健置业以9.17亿元竞得2017-WG-21号姑苏区城北西路南、虎金路西地块,楼面价28861元/平,溢价率32.39%。
苏地2017-WG-23号吴中区太湖度假区地块被苏州隽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总价3.31亿竞得,楼面价9566元/平,溢价率20.33%。
苏地2017-WG-24号吴中迎春路地块被苏州耀龙投资管理公司(九龙仓)以8.17亿元竞得,楼面价26901元/平,溢价率41.58%。
相城黄桥2017-WG-25号地被华昇控股以17.1亿元竞得,楼面价15932元/平,溢价率13.80%。
苏地2017-WG-27号阳澄湖地块,最终以楼面价11070元/㎡成交,由九龙仓竞得!溢价率47.61%。
苏地2017-WG-26号相城望亭地块,最终以楼面价9393元/㎡成交,由厦门舜嘉置业竞得!溢价率44.51%。
苏地2017-WG-29号新区通安地块,正荣悦岚山旁,最终以楼面价9142元/㎡成交,由金地以6.85亿元竞得!
Ⅵ 多地中止或延期第二批集中供地 部分城市公告调整集中土拍规则
一波激烈的“抢地”大战后,今年22城首批集中供地以超万亿元的成交总金额收官。随即,厦门、长春和无锡三城率先完成了第二批集中土拍。
不过进入8月以来,多个城市却纷纷对第二批集中供地按下“暂停键”。8月17~19日,济南、杭州和沈阳三城先后宣布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让“中止”或“延期”。而在此之前,宣布第二批集中供地中止或延期的城市已达十余个。
截至目前,深圳、杭州、青岛发布了第二批集中供地“中止”公告;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沈阳、长沙、天津、杭州、济南、福州等城市推迟了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让时间。其中,天津、杭州、福州等城市还对土拍规则进行了调整。
那么,接下来的集中土拍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优化和调整后的土拍规则会如何影响房企的拿地策略?土地市场的变化传导至楼市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房企激情“抢地”后
“(房企)在拿地过程中价格预估是可以适当激进的,否则在激烈的土拍市场根本不可能拿到地,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路劲地产集团营销部副总经理宁晓峰此前曾表示。
据贝壳研究院统计,22城首批集中供地中,有9个城市的宅地成交面积占今年全年住宅供地比例超过30%。其中上海和武汉占比均超过40%;北京占比最高,达56.32%。
多位房企投拓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双集中”供地新政之下,对于严重依赖公开市场拿地的房企而言,在首批集中供地中的拿地机会更不能错失。于是,各城首批集中供地热度逐渐被推高,并逐渐演变为集中“抢地”。
“现在即便测算出拿下这块地不赚钱,为了排名、品牌或者留住专业的人才,都要咬着牙拿下来。”一头部房企投拓负责人江华表示,房企未来在销售业绩排行榜上的座次如何,就取决于现阶段土储的丰厚程度。即便这次拿到的块地利润并不丰厚甚至没有利润,也可以从其他地方找回来。
在市场紧张情绪的裹挟下,上半年房企的拿地热情高涨。好地网统计显示,22城首批集中供地中,融创、保利、招商蛇口等拿地金额排名前十的房企,拿地总金额约3372.9亿元,占22城总出让金额的32%。
记者观察发现,除少数高杠杆房企减缓拿地节奏外,部分“三道红线”处在绿档的房企,在上半年的拿地量几乎已与去年全年的拿地总量持平。
以越秀地产为例,其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越秀地产在广州、东莞、杭州、苏州等11个城市共获取23宗地块,总建面约500万平方米。而2020年全年,越秀地产新增土地22块,总建面560万平方米。
“无论如何,上半年拿地都是出于增厚公司业绩目的。”越秀地产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林昭远在8月18日下午举行的2021年中期业绩会上解释称,这主要是“双集中”供地与上半年公司购地合作两大因素叠加所致。其中约51%来自非公开市场的拿地刚好铺排在上半年,所以这个数额会较往年同期大一些。
不过,“拿地一时爽,事后难收场”却是不少房企的尴尬写照。在首批集中土拍中,众多头部房企纷纷在热点城市斥重金“抢地”,但面对高溢价率和相对苛刻的配建条件,有些房企开始为接下来有限的开发利润发愁了。
如在杭州首批集中土拍中,滨江集团共拿下5宗地,当被问及这些地块的利润时,其董事长戚金兴表示“努力做到1%~2%的净利润水平”。
在22城首批集中供地中,包括厦门、合肥在内的10个城市的平均溢价率超过15%。在地产行业资深人士毛呈飞看来,“首批集中土拍的规则没有抑制溢价率,反而进一步压缩了房企的利润”。
“拿地价格预估可适当激进,但又不能盲目激进,需要对项目价格预估进行合理分析和判断,判断地块与竞品相比是否具备价格‘跳脱’要素,这是价格预估是否适当激进的前提条件。”宁晓峰表示。
“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城市的一些高溢价率地块的确存在风险,不排除未来会出现面包价甚至卖不过面粉价的可能性。”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认为,首批集中供地的城市本身存在分化,而有些城市的土地溢价率则是明显提升。而包括上海、北京等在内的严控地价类城市,在房企本身财务稳健的前提下,合理利润可以得到相应保障。
“联合拿地”应对风险
“双集中”供地新政之下,土地都被谁拿走了?据好地网统计,在首批集中供地中,拿地金额排名前10的企业中有5家是国企,排名前50的企业中有22家是国企。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百强房企拿地总金额达16485亿元,同比增长4.6%,门槛值为3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提升。百强房企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55.9%。从拿地数据来看,房企布局更加聚焦一二线城市及核心城市群。
值得注意的是,集中供地新政对房企的资金实力是极大考验。为减少前期的资金投入以及后期的运营风险,“联合拿地”成为众多房企的拿地策略之一。在22城首批集中供地中,滨江集团以67%的联合拿地比例领跑,金科、卓越、首开均保持60%及以上的联合拿地比例。
从城市层面看,以广州为例,4月底首批集中供地共成交42宗地块,揽金906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近期陆续公示的地块规划方案发现,大多数高总价、高溢价地块,房企不仅倾向于前期联合拿地,后期联合开发也成首选。
在广州白云区,正荣以20.9亿元竞得钟落潭福龙路东侧地块,溢价率20.8%,成交楼面价16658元/平方米,将联合新城控股共同开发;招商联手弘阳以35.9亿元竞得白云区石门街朝阳联新东街地块,溢价率15.4%,成交楼面价26643元/平方米,将联合南国置业开发。
此外,金地以9.18亿元竞得增城区中新镇新新公路东侧地块,溢价率31.5%,成交楼面价11038元/平方米,将联合景泰富业开发。
不过在“三道红线”及各地楼市调控不断加码之下,并非所有的联合拿地开发都会顺利。不久前宋都股份的退地风波,就将联合拿地开发的另一面揭露给了行业。因为这是集中供地后的首例退地,也引起行业的普遍关注。
8月10日,宋都股份公告称,因祥生控股、宝龙地产相关公司突然违约,给公司短期内的资金安排带来巨大压力,因此退掉计划与祥生控股合作的杭州8号地块。但在随后的回应中,宝龙地产表示,与宋都签署合作备忘录仅是双方表达合作诚意的表现,实际细节需以合同签订为准;祥生控股则称,并未与宋都签署过任何协议。
按照计划,今年宋都的拿地金额为25亿~35亿元。而宋都在杭州首批集中土拍中就拿到5宗地块,总金额达45.84亿元,显然已经超过了全年计划。由于合作开发又出现问题,因此宋都宁愿亏掉5000万元也要退掉竞得的杭州地块。而这次退地的违约金也占到宋都2020年净利润(3.21亿元)的15.58%。
集中土拍规则优化调整
“双集中”供地新政,旨在降低土地市场热度。而中指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土地市场呈现出“量缩价涨”的趋势。如22城首批集中土拍中,厦门、杭州、重庆、深圳、宁波、合肥的平均成交溢价率均超过20%,其中重庆、厦门的楼面价涨幅均达到45%。显然,首批集中供地并未达到预期的“稳地价”目的。
那么,接下来的集中土拍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其变化传导至楼市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8月6日,深圳宣布中止出让原定于8月9日挂牌的22宗地的使用权;8月11日,青岛宣布第二批次集中出让的100宗地拍卖活动因故“终止”;8月18日,杭州宣布31宗住宅用地终止挂牌,这是杭州第二次延期第二批集中供地时间。
此外,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沈阳、长沙、天津、济南、福州等城市均已推迟了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让时间。其中,天津、杭州、福州等城市还对土地竞拍规则进行了优化调整。
对于多城中止或延期第二批集中土拍,行业普遍认为“土拍规划将面临调整”。此前有消息称,自然资源部召开闭门会议,明确二批次核心城市土地出让政策调整,包括竞拍企业需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加强对房地产企业购地资金的来源审查,限定土地溢价上限15%,不得通过调高底价、竞配建等方式抬升实际房价,到达上限后通过摇号、一次性报价、竞高标方案决定土地归属。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天津、福州等部分城市在中止或延期公告中调整的第二批集中土拍规则,基本与上述消息的内容相吻合。
如8月13日,福州宣布第二批集中土拍延至9月,同时对19宗地块的最高价格进行了调整,最高溢价率均不超过15%。另外,调整还涉及限制竞买人范围、竞买人资金来源、摇号规则调整,以及多幅地块出让条件优化等方面。
8月10日,天津明确将61宗地块公开挂牌截止时间统一调整为9月10日,并将之前的最高溢价率不超过50%统一调整为不超过15%。同时规定,单宗住宅用地达到最高限价后,采用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
“这样的话,利润是有的。乐观估计,可以做到5%~6%的利润率。”中梁杭金衢的投资负责人刘杰雄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一些企业已调整资金,盯着第二批集中土拍。随着土地供应规模的增加以及供地质量的提升,房企拿地的机会可能明显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无锡在首批土拍中16宗地块中有14宗是“地价触顶进行竞租赁或配建”,在8月初举行的第二批集中土拍中调整为“所有地块均采取触顶摇号”方式,目的是抑制地价热度过高,达到严控地价的成效。而实际效果也相当明显,无锡第二批集中土拍宅地成交溢价率为4.1%,和第一批12.39%的溢价率相比大幅降低,同时多宗地块实际成交地价控制在合理水平。
“土地规则的调整对房企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在推动建立房地联动机制,实现限房价、控地价、提品质的同时,对于房企开发的合理利润会有所保障,减少房企非理性竞争可能产生的市场风险。”张波认为,另一方面也会强化对房企的资格审查力度,通过完善审查流程和相应标准来提升稳健型房企的拿地几率,土地市场对房企的“优胜略汰”也将起到加速作用。
某头部房企IR刘伟以天津为例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该城市第二批集中供地规则调整后,核心是严格控制溢价,并且减弱土地市场竞争的自由度,以此提高房企整体的拿地利润率。若其余城市效仿天津改变土拍规则,则第二批集中供地的拿地利润率有望得到明显提升,地产板块的底层逻辑或将被改写。
而在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土拍规则调整并不会使行业趋势短期内有变化。但微观层面,通过降低地价来控制房价,保证开发商利润和房屋品质,这样的共识基本已形成。而竞高标也会使得之前减配、精装改毛坯等现象大幅减少。”
土拍规则调整利好房企
第二批集中土拍规则优化调整,对房企未来的布局会产生何种影响?
“一定程度上会让头部房企快速扩张受到限制,高杠杆快周转做大规模的传统模式受到挑战。”第一太平戴维斯深圳公司董事总经理吴睿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开发商主流模式会立足已经进入的城市重点布局,在已经进入的重点城市经营效率和市占率上下功夫,短期内布局新的城市的计划会减少。
“预计后续集中供地的城市会扩容,不排除部分热点的三线城市也会加入到集中供地行列。”张波认为,长三角和大湾区等主力城市群的三四线城市依然会是房企关注的重点。
“当前金融管控的严厉程度前所未有,商票等非标融资渠道都可能纳入管控。这样一来,企业前端拿地的动力和可能性被降到非常低的水平。”某大型房企杭州区域负责人林光游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一家头部房企浙江区域投拓负责人王洋举例称,他熟悉的一个全国排名前20的房企,今年上半年拿了不少地,但大多因为地价太高算不过来账来。有些地块想“求人合作”也很难找到对象,有些地块虽然找到合作方,但因为没利润最终演变为“互相掐架”:一个告对方违反企业规则,一个告对方侵害名誉权。
对于房企拿了高价地后的利润找补空间,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是通过同一地块上不同产品设计搭配尽量拉高利润,或去其他城市找补亏欠;其次,有地有项目的房企可以向供应商融资,维持信用评级和体量规模,再通过股票、发债等融资。但这样操作有赌市场放松的成分,也会埋下债务逾期归还不上的潜在风险。
“今年上半年企业拿地情况,与2016年和2017年企业抢地导致‘地王’频出的时候颇为相似。”明源地产研究院主编艾振强分析认为,早年抢地的副作用在此后两三年开始显现,导致一批房企要么栽倒,要么现在仍在艰难消化高地价带来的亏损阵痛,这个过程还会持续好几年。即便是以稳健着称的企业,在大量囤地之后仍有担忧。
艾振强认为,第二批集中土拍规则调整,对于避免行业过度集中化、多家独大形成寡头格局有很大作用。这样也会避免因一家企业爆雷危机而影响整个产业链上下游,进而导致行业休克性调整的事件发生,同时也会要求开发商以长期主义来调整战略布局。
在22城首批集中土拍中,部分热点城市虽然溢价率高企,但对于头部房企而言,因为其融资基本都是自有资金作配置,因此能把利润压到很低,即使有2%~3%的利润也能活下去。不过,这样的利润率却是很多中小房企无法承受的。
在更严格的土地和金融规则下,这样“碾压式”的实力悬殊,导致基本拿地的都是头部房企和央企国企,而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间则越来越小。
随着第二批集中供地土拍规则迎来优化调整,一些中小房企或迎发展机会。“建立有效的购地审查有利于维护房企拿地的公平性,尤其是地方国企或者具备大股东背景的中小房企,资金来源或将受到限制,同样规模的民营房企的拿地机会将增加,资源不平衡的局面或许会有改善。”亿翰智库总监于小雨表示,在此基础上,中小房企将获得喘息空间,生存空间加大。
“随着重点城市在二批集中供地中对土拍规则的调整和优化,三四线城市也开始‘跟风’调整规则,所以这样的趋势是可以观望和期盼的。”毛呈飞表示。
“回过头来看,在首批集中供地中没有出手或少拿地的房企是幸运的。”在林光游看来,上半年拿地的公司,可能会有大比例项目真的不赚钱,但下半年在新的土拍规则下拿地,可能就能争取到一些利润空间。
实际上,集中供地之外,已经有不少房企瞄准了非集中供地的三四线城市。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浙江的湖州、金华、绍兴、上虞、义乌等地的土拍,往往只有少数几家房企参拍,苏北的徐州、淮安等城市的土拍溢价率则频频创下新低。
“集中供地基本利润比较薄,反而是非集中供地的城市会有较大利润空间。”在毛呈飞看来,不少非集中供地的三四线城市近期土拍市场低迷,土拍溢价率创下新低,或许也正是中小房企的机会。
上半年“双集中”供地政策对各地土地供应节奏都有不同程度影响。贝壳研究院统计显示,22城外的三四线城市,较2019、2020年出让住宅用地规划建筑面积下降两至三成。不过随着“两集中”供地常态化,这些城市下半年可能追赶节奏、加大供应。
Ⅶ 厦门市公务员面试地点在哪里啊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厦门市公务员面试的公告暂时还未发布,具体面试的地点需要参见面试公告中的内容。即使不发布公告,您所报考的招聘单位也会单独对您进行面试地点的通知。
更多公务员面试相关信息,请参考:中公教育-公务员面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Ⅷ 《西虹市首富》这部电影在厦门取景较多,具体都在厦门哪里取过景呢
《西虹市首富》是一部生活喜剧片,电影表面以幽默搞笑为主,但深层次也在暗写社会的真实和残酷。电影中有很多桥段让人捧腹,而电影在厦门岛内岛外均有多处取景镜头,下面就这部电影在厦门岛外的一些取景地做一些简单介绍。
《西虹市首富》在厦门岛外的一些取景地以及相关介绍
1、厦门同安旧体育场、孔庙
电影中的集美新城广场
电影中,王多鱼用飞猪向女主夏竹表白,航拍镜头带出了多角度的集美新城。
厦门集美新城简介:
位置:集美新城位于集美区核心区域。
集美新城规划面积共10平方公里,拟打造温泉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区、文化中心区、行政中心区、时尚精品消费娱乐中心、体育中心区、生态景观公园、对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教集中区、生态滨水田园城市社区、滨水田园景观高尚社区、物流港区等。
Ⅸ 厦门紫金矿业在哪里
总部地点: 厦门市湖里区泗水道599号海富中心19-22层
紫金矿业是以黄金及基本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为主的高技术效益型国际矿业集团,全球500强企业。2003年12月成功登陆香港股票市场(股票代码:2899),2008年4月回归A股(股票代码:601899),成为A股市场首家以0.1元面值发行股票的企业。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从1993年介入紫金山金矿开发,目前控股子公司已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区和海外7个国家。公司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前景和最具竞争力的矿业公司,是中国控制金属矿产资源最多的企业之一,中国最大的矿产金生产企业、中国第三大矿产铜和六大锌生产企业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十几年的风雨历程,十几年的艰苦创业,紫金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经济效益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资产、销售、利润三大指标年均增长68%以上。截至2008年12月30日,公司拥有总资产262.18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达191.7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69.83亿元,同比增长11.32%;实现净利润30.66亿元,同比增长20.32%。2008年3月,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紫金山金铜矿凭借其国内黄金单体矿山储量最大、采选规模最大、产量最大、矿石入选品位最低、单位矿石处理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六大优势,被中国黄金协会评为“中国第一大金矿”。紫金山的“低成本、高效益”经营模式,正成为紫金矿业做大做强过程中可以借鉴、移植的宝贵经验。 志存高远,行者无疆。今天的紫金矿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管理方式不断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生产建设日新月异,信息自动化管理快速提升。紫金人在“艰苦创业、开拓创新” 紫金精神 和“以优质的矿物材料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增长助力”等紫金文化理念引领导下,正实现它的宏伟目标——“高技术效益型的特大国际矿业集团”。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紫金矿业)是以黄金及基本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为主的矿业集团,全球500强企业。2003年12月成功登陆香港股票市场(股票代码:2899),2008年4月回归A股(股票代码:601899),成为A股市场首家以0.1元面值发行股票的企业。
Ⅹ 建发业绩大增背后:厦门“地王”左手倒右手
本报记者 郭阳琛 童海华 上海报道
日前,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发股份”,600153.SH)披露了2020年三季报。财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建发股份实现营收2643.34亿元,同比增长25.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14亿元,同比增长54.18%。
业绩大增的秘密在于一块2019年年底出让的厦门总价地王。建发股份于财报中解释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之所以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正是子公司土地一级开发业务中的该地块,在2020年第一季度确认收入并结转利润。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彼时,名不见经传的厦门恒融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厦门恒融晨”)从建发等众多品牌房企“口中夺食”。但厦门恒融晨却被认为是游离于建发体系外的全资子公司,而“厦门2019P05”地块仅隔半年便被打造为建发养云项目,并出现另一港股上市平台建发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908.HK,以下简称“建发国际”)的2020年半年报中。
值得一提的是,建发国际计划承接建发房产全部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与此同时,颇为激进的拿地策略,也让其净负债率与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分别飙升至303%和79.24%,连踩两道“红线”,也为规模增长的可持续蒙上一层阴影。
谁的“地王”?
时间拨回至2019年12月24日,厦门市迎来了一场土拍盛宴,集中出让了5宗地块,起拍总价128.3亿元,土地总面积约14.1万平方米,最终总成交金额150.62亿元。建发股份也积极参与其中,共斥资约44亿元拿下了其中的3宗地块。
“重头戏”则是将成为2020年建发股份业绩支柱的2019P05地块,厦门恒融晨以75.25亿元将上述地块收入囊中,还刷新了当时的厦门总价“地王”纪录。据多家媒体报道,厦门恒融晨是建发成立的体系外全资子公司,主要在建发旗下做一级整理的壳公司。
据建发股份公告,2019P05地块属于“后埔-枋湖旧村改造项目”,系建发房产全资子公司厦门市禾山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山公司”)受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委托实施的土地一级开发项目。该项目于2008年批复立项,湖里区人民政府作为业主,委托禾山公司承担上述改造项目的开发建设,由禾山公司“费用包干,自求平衡”。
建发股份方面透露,上述项目的经营模式是公司投入资金进行拆迁改造,改造完成后交予政府进行招拍挂,公司在满足地块交付手续等确认条件后,按政府应支付的土地开发费用确认相关收入。由于行业特性,多年的经营成果有可能集中体现在单个会计年度。
据建发股份初步预计,以建发股份2018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72亿元为基数,该地块出让事项将贡献建发股份“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以上。
然而,记者注意到,虽然拿地的厦门恒融晨与建发控股表面上并无实质性的关联,但2019P05地块最终打造成的建发养云项目却并表于建发国际中。建发国际半年报显示,建发养云可供销售面积23.29万平方米,建发国际所属权益为80%。
据悉,建发股份主营业务为供应链运营及房地产开发,其房地产开发业务由子公司建发房产负责。而建发国际是建发房产旗下控股子公司,2014年“借壳”在香港上市。
在业务定位上,建发国际主要负责承接建发房产的房地产开发及相关产业链业务,同时负责新兴产业的投资,随着母公司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逐步注入建发国际,预计3~5年后,建发国际将承接全部建发房产的房地产开发板块。
上述建发股份投资部工作人员则解释称:“建发养云是建发房产开发的,项目宣传时也都打着建发房产的旗号,拍地时建发并没有拍到,是后续通过合作的方式有了一些业务往来。”
值得一提的是,建发养云也有望拿下今年厦门住宅单个项目销售金额和面积的“双料冠军”。据克而瑞厦门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建发养云成交金额54.37亿元,市场份额占比9.2%;成交面积8.22万平方米,市场份额占比5.5%,均大幅领先第二名。
土拍凶猛“后遗症”
2020年,建发在土地市场上的表现不可谓不凶猛。据中指研究院最新披露,今年前10个月,建发房产拿地总耗资510亿元,排名第16位;拿地面积481万平方米,排名第29位,与过往排名均有不小的提升。
以其港股上市平台建发股份为例,半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建发国际在北京、上海、贵阳、南京、杭州和厦门等核心城市取得18个优质项目,新增项目的总可售面积达2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总可售货值为667亿元,同比增长145%;购地权益比例为79%。
中泰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上半年建发国际在招拍挂市场新增货值近600亿元,约 90%位于一线和二线城市,约10%位于大本营福建的三线城市。
建发股份也不甘落后。仅在10月,建发股份便在株洲、南昌、淮安三地多次“落子”,总地价达84.52亿元。其中,南昌、淮安所拿地块溢价率均接近55%。此外,今年7月,建发股份以33.64亿元在无锡市新吴区竞得一幅地块,约1.48万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更是让其成为该区楼面单价地王。
在地产评论员严跃进看来,拿地力度比较大与激进,说明企业还是想追求规模。不过由于“三道红线”的约束,未来激进拿地也会面临很多阻力和压力。
相对激进的拿地策略,也使得建发的债务压力雪上加霜。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建发国际负债总额达到1212亿元,较2019年的959亿元增长26%。其中,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债务约26.85亿元,长期债务约502.75亿元,相较期初大幅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建发国际的净负债率已从2019年底的234%飙升至今年上半年的303%。加之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9.24%,触碰了“三道红线”中的两道。据监管部门规定,两项“踩线”,为橙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
建发股份的债务压力同样逆势加大。Wind数据显示,2015年,建发股份的负债率和总负债分别为73.18%和727.63亿元;而到2020年3月末,上述数据已飙升至82.76%和3216.04亿元。对房企而言,负债率达到80%是一个“分水岭”,会有一定的财务风险。
对此,建发控股投资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房产业务在拿地方面算是比较积极,拿地策略具体看业务的把控,会结合自身情况对土地进行评估和考量。“现在才11月,我们会照着合规的标准来做,尽量把负债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具体时间还未定,今年年末应该可以的。”
“在债务压力大的时候,若是盲目扩张,可能相关动作就会不可持续。所以还是需要积极降低负债,这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尤其是要减少对各类债务的依赖。”严跃进说。
挤入物业“上市潮”
面对陡增的债务和“三道红线”的双重压力,建发选择分拆建发股份旗下物业管理公司建发物业赴港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建发物业成立于1995年,历经20余年的发展,目前业务范围涵盖全国10余个省(区、市)。招股书显示,截至6月30日,建发物业合同建筑面积为3959.0万平方米,在管面积为2165.1万平方米,在管项目数量超过200个。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2019年,建发物业的收益分别为4.47亿元、6.08亿元及8.01亿元,同期毛利分别为1.16亿元、1.40亿元及1.8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245.9万元、4848.3万元、6828.5万元和6147.1万元。
然而,公司的盈利能力却较一般。2017~2020一季度,建发物业的毛利率分别为26.2%、23.1%、22.9%、24.3%,明显落后于物管行业平均毛利率29.8%和平均增速42.6%。
和众多中小型物业公司类似,建发物业也较为依赖母公司等关联方。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2020年上半年,建发物业在管面积分别为1580.5万平方米、1876.0万平方米、2067.2万平方米及2165.1万平方米,其中来自关联方的在管面积占比分别为67.3%、61.5%、54.4%、55.7%。
此外,建发物业的业务布局也较为集中。2017~2019年,建发物业来自福建省的营收分别为2.20亿元、2.92亿元、3.64亿元,占比分别为72.78%、73.01%、74.83%。从具体城市来看,来自厦门的营收占比分别高达45.46%、44.93%、46.52%。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三道红线”下,物业公司的上市对于房企而言是很好的融资渠道。但过度依赖母公司可能制约公司未来发展,物业公司要想有更好的表现,还是要有独立的市场拓展能力,以体现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通过收并购与提升增值服务收益,取得在规模和业绩方面较高的成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