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报了厦门低价团怎么办
扩展阅读
广州南站如何坐车到珠海 2025-05-16 15:58:39
福州灭鼠灭蟑螂哪里有 2025-05-16 15:48:17

报了厦门低价团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2-08-26 11:21:26

1. 报的旅行团被强制消费怎么办

一些旅行社和导游坑游客钱的事情,很多朋友甚至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签完旅游团后,在旅游过程中被导游强制购买了商品,而且导游还克扣了游客的钱,这让游客觉得很差,好不容易出去旅行一趟,就连当地的特色美食都吃不到。

这群黑心导游很聪明,一旦游客反抗,就会和商家勾结,甚至会派一些“打手”来威胁游客,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建议大家忍住一时之辱,或者拿出手机拍下他们的行为,或者是录音,以备不时之需。

2. 如何对付低价旅游团导游强制消费的事情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些关于旅行社和导游坑游客们钱的事情,很多朋友甚至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在报名旅游团之后,在旅游过程中被导游强制购买商品,而且导游还克扣游客们的团费,让游客们的旅行体验非常差,好不容易出去旅行一趟,就连当地的特色美食都吃不到。
当然了,类似于这样的事件,一般都发生在那些低价旅行团和不正规的旅行社里面,正规的旅行社一般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只有个别导游会私自进行违规操作,而且合格的导游都要考取资格证才可以上岗。

很多朋友为了贪便宜,就会去报这样的低价旅行团,结果在旅行过程中,被带团的导游各种强迫购物,没有办法好好旅行。大多数游客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选择忍气吞声,不会站出来反抗,事实上这种行为是非常错误的,反而会让那些导游更加的变本加厉。
那么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旅游时被导游强迫消费如何做,教会你3招,轻松对付这种导游,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第1招:团结人心
一般这样的低价旅行团,旅行社为了节约旅游成本,就只配给大家一个大巴车,一名司机和一名导游,而且导游一般不会带大家玩耍,也不会给大家介绍旅游景点,而是在旅游景点匆匆带过,就带大家去购买东西,并且一直催促游客多买东西。
遇到这种情况,游客可以和同车的其他游客团结起来,抵制导游的这种行为,这样的话,导游也拿游客没有办法,如果是一两个游客出面抵制,导游并不会感到害怕,但是如果大家都团结起来的话,导游就只能乖乖地认怂了。

第2招:偷留证据
那些黑心导游非常的聪明,当游客反抗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和商家联合起来恐吓游客,甚至会派出一些“打手”来威胁游客,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建议大家忍一时之辱,悄悄地拿出手机来拍摄下他们的行为,或者是录音,留下证据,等旅游完毕以后再去报警。
第3招:选择离开


3. 低价旅游团强制消费,不然不让走,怎么办

法律分析:首先,导游有存在这些行为的,都属于欺骗、强制游客购物消费:

1、旅行社、导游领队对旅游者进行人身威胁、恐吓等行为强迫旅游者购物的;

2、旅行社、导游领队安排的购物场所属于非法营业或者未向社会公众开放的;

3、旅行社未经旅游者书面同意,安排购物的;

4、旅行社、导游领队安排的购物场所销售商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

5、旅行社、导游领队明知或者应知安排的购物场所的经营者有严重损害旅游者权益记录的;

6、旅行社、导游领队收取购物场所经营者回扣等不正当利益的;

7、购物场所经营者存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情形的;

其次,当旅行社、导游存在以上行为的时候,游客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双方协商;如果导游强制要求游客消费购物,游客可以先向该导游所属的旅行社协商解决。

2、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游客投诉后,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和有关调解组织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依法对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

3、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

(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

(七)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八)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4. 参加“购物团”旅游,如果不买东西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后果如下:

1、会被导游没有下限的诋毁,嘲讽,被安排最差的房间,吃最差的菜。

2、可能会出各种意外事件比如掉团等,在法律方面比较难以界定双方责任的意外状况。

3、在汽车里,有可能会被导游辱骂、恐吓,在购物店可能会关在房间内,消费后才准许出门。

4、当然也有极少数的极端情况发生,但发生极端情况能被报道的那种程度,旅行社肯定是要赔偿的。

5、过程中想取证估计会困难,会导游发现可能会被暴力对待。



(4)报了厦门低价团怎么办扩展阅读:

跟团旅游注意事项:

1、首先看价格,不要被低价游所迷惑,请勿贪小便宜吃大亏。

2、正规旅行社报名,有门店,有营业执照。

3、签订正规合同。

4、问旅行社要一份行程表,报团前仔细研究一番,做足功课。

5、行程上的住宿酒店,可以在网上查看,了解这家酒店情况。

6、了解清楚购物时间有多少,有几个购物点和自费项目。

7、最后还要弄清楚航班时间,考虑自己怎么去机场,旅行社是否接人。

5. 跟团旅游参加低价团触犯法律吗

1、《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在10月1日实施。针对屡禁不绝的“零负团费”旅游,以及人身损害和滞留、购物旅游都有相应规定。
2、《旅游法》中明确规定旅行社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违反此规定,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三万到三十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并暂扣或者吊销导游、领队证。
3、国家旅游局监管司提醒游客,如果在明知是不合理低价团的情况下,与旅行社签订虚假的合同,一方面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一旦被查获,不仅不能获得赔偿,还将受到处理。国家旅游局正在研究制定相关的处理办法。

6. 报低价旅游团,然后到地方强行不跟团会发生什么

不跟团的话,就是违反了双方签订的协议,旅行社有权终止服务,并且不退还费用。
所以你之后的饮食,住宿和回程的费用需要你自己承担,很容易得不偿失的。

7. 旅游低价团的法律问题有哪些

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打击组织“不合理低价游”的意见》
国家旅游局监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背离价值规律、明显低于经营成本就算是“不合理低价”,但在此之前,如何界定并没有明文规定。

国家旅游局发布意见,认定五种行为属于“不合理低价游”,包括旅行社的旅游产品价格低于当地旅游部门或旅游行业协会公布的诚信旅游指导价30%以上的、组团社将业务委托给地接社履行,不向地接社支付费用或支付的费用低于接待和服务成本的等。

提供“不合理低价游”旅行社和责任人都罚

意见还公布了对“不合理低价游”违法行为的处罚处理标准:一是对旅行社的处罚处理: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三个月,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处三十万元罚款,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五倍罚款;列入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并转入旅游经营服务信用档案,向社会予以公布。

二是对旅行社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处理:对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没收违法所得,处二万元罚款;被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旅行社法人代表和主要管理人员,自处罚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不得从事旅行社业务;列入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并转入旅游经营服务信用档案,向社会予以公布。
五种“不合理低价游”

旅行社的旅游产品价格低于当地旅游部门或旅游行业协会公布的诚信旅游指导价30%以上的;

组团社将业务委托给地接社履行,不向地接社支付费用或支付的费用低于接待和服务成本的;

地接社接待不支付接待和服务费用或支付的费用低于接待和服务成本的旅游团队的;

旅行社安排导游领队为团队旅游提供服务,要求导游领队垫付或向导游领队收取费用的;

法律、法规规定的旅行社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其他“不合理低价”行为。

8. 参加低价购物团,途中不想去购物,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参加低价购物团不想购物可以在快到目的地下车的时候先提前跟导游说去卫生间,找个借口先脱离旅游团,导游就一个人照看的人多了也照看不过来,可以在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溜走,不进购物的地方,然后自己随便在附近逛一下再回来和他们汇合。一般这种情况导游不会强行的让你买东西,也就放任你自己了。

如果实在是不想在旅游的途中购物,也可以在报团游的时候考虑一下价格稍微高点的其他团,虽然可能会价格高点,但是能玩的尽兴。也能让自己舒心,这样也能避免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