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厦门同安属哪个县
扩展阅读
2022上海如何买房子 2025-07-05 06:39:41

厦门同安属哪个县

发布时间: 2022-08-29 06:41:08

Ⅰ 同安县的介绍

同安县,别称“银城”。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泉州、厦门、漳州、莆田四市地,县治在今泉州市南安丰州镇。唐贞元十九年(803)析南安县地立大同场,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隶属泉州府。1958年析同安县划归厦门市,1970年6月划同安县归晋江专区,1973年6月复析同安县归厦门市。实施县治,因县城呈束腰银锭状故称“银城”。历史上曾管辖过金门、厦门两岛及集美、龙海部分地区,解放后行政区域曾几度变更,1973年划归厦门市管辖,曾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唯一辖县,地处厦、漳、泉三角开放区的中心地带,是我国沿海较早的开放县之一。1997年05月01日同安撤县设区。

Ⅱ 同安在哪里

同安是福建省厦门市的下辖区,位于厦门岛的正北面,紧挨着集美区。

Ⅲ 厦门同安以前属于漳州的吗

错了,以前属泉州,(包括漳州龙海的海澄、角美等设同安县)

Ⅳ 厦门市同安区的地形,地势,特点

同安区(原名同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今境域在北纬24°32′35″~24°54′46″,东经117°54′46″~118°24′32″之间,北靠安溪、南安,东连南安,西接长泰,西南与厦门郊区毗邻,东南隔海与金门岛相望。
厦门同安区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西溪溺谷为中心,中低山蜿蜒于边境地带,向内陆作阶梯状分布,构成明显的向东南大开口的马蹄状地形。北部属戴云山南翼延伸的山地丘陵,由晚侏罗世火山岩构成陡峻的山体,海拔高度为700~1000米,往东南过度为丘陵和滨海台地,海拔高度递降。境内山脉纵横,丘陵起伏,河流切割断裂,地形破碎复杂,最高点为北部云顶山,海拔1175.2米,最低点为东南部新店沿海一带。主要山脉走向以北西为主。

Ⅳ 同安什么时候归属厦门

同安区是福建省厦门市的一个市辖区,原为同安县,别称“银城”、“银同”,地处闽省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的核心地带。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县,不久废。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 旧称“同安县”,1997年5月撤县设区。2003年09月,厦门市区划调整,原同安区一分为二,拆为同安区和翔安区。调整后,仍为厦门市最大行政区。[1]
同安区 ,是厦门市最大的行政区,是着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土地总面积658平方公里,连接翔安区和集美区,距离厦门本岛大约40分钟车程。[1] 环东海域位于同安区,翔安区交界处,是厦门市新规划的东部市级中心。
晋太康

印象同安
三年(282年)析东安县(驻地今泉州市南安)置同安县,当年即废。康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4乡置大同场,为县之前身。
后晋天福四年(939),升大同场为同安县,正式升场置县,辖3乡11里,隶属于泉州。辖区包括今厦门市、同安县、金门县及龙海一部分。[1] 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为刺史,至947年,南唐并吞闽国,同安地为王潮和闽国治地,历时61年。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为威武军节度使,同安为其治地,闽国开平元年909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大同场为其辖地。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辖今泉州、莆田、漳州、厦门)。963年,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节度使,同安县属平海军。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纳土于宋,同安县始随平海军纳入宋土。同年,宋复平海军为泉州。宋属平海军、泉州。
宋同安县下辖3乡33里,后并为27里,再缩为11里,即同禾、民安、翔风、嘉禾(以上属绥德乡)、长兴、从顺、感化、归德(以上属永丰乡)、仁德、安仁、积善(以上属明盛乡)。[2]
元代改里为都,3乡之下统44都。永丰乡下辖原从顺里西界1~5都,原感化里西界6~8都,原归德里西界9~10都,原长兴里东界1~3都,计13都;明盛乡下辖原仁德里西界11~13都,原安仁里西界14~16都,原积善里西界17~20都,计10都;绥德乡下辖原同禾里东界4~7都,原民安里东界8~11都,原翔风里东界12~20都、原嘉禾里西界21~24都,计21都。[2] 元代属于泉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恢复里制,里下辖都。增置在坊里辖县城2隅。全县共划3乡12里2隅44都。洪武二十年为防倭患,尽徙大小嶝岛2都人民于内陆。永乐元年(1403年)从顺里5都并为3都,感化里3都并为1都,长兴里3都并为1都,归德里2都并为1都,县辖3乡12里2隅35都。后都下设图。成化六年(1470年),大、小嶝2都人民奏复其旧。至此,同安县下辖12里2隅37都53图。[2]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始筑“厦门城“。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十二年(1655年)在同安县 绥德乡 嘉禾里 改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明代属于泉州府。
清代开始,隶属福建 兴泉永道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从兴泉道管辖下设台厦兵备道,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年)起属于兴泉永道,兴泉永道辖今泉 州、莆田、厦门,永春州、大田县,道台自泉州移驻厦门。清沿明制。干隆四十年(1775年),析翔风、民安2里(丙洲除外,划归从顺里)及同禾里的五、六、七都置马巷厅。光绪间行保甲制,改图为保。至清末,同安的行政建制层级为:县→乡→里→都→保→甲(每保10甲,每甲10户)。全县共3乡9里21都。[2]
民国元年(1912年),撤府,兴泉永道改名南路道,民国3年改名厦门道,管辖厦门、莆田、泉州和大田县,4月,划出同安县绥德乡嘉禾里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不久废。
民国元年(1912年),裁马巷厅复归同安县。至民国36年,稳定为13乡镇150保2325甲,保持至1949年9月同安解放。[1] 民国四年,1915年划出 金门岛和附近岛屿设置金门县。
1933年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市,厦门市成立,旋改特别市,同安县和厦门市隶属兴泉省(治所泉州),兴泉省辖今泉州、莆田、厦门, 翌年1月“闽变”失败后,厦门特别市政府和兴泉省撤销,厦门岛内恢复思明县建制,与同安县均属福建省政府直辖。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辖今泉州、莆田、厦门),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厦门岛沦陷, 同安县仍隶属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进入了福建大陆,攻入厦门, 后金门战役(古宁头战役),金门炮战。详见金门战役、金门炮战[3] 相关 文章和词条。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发表了《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历时21年的金门炮击,正式划上了句号。 1949年9月隶属于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泉州,管辖泉州、莆田、厦门。1950年7月,改属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泉州、莆田、同安县,后改名为晋江专区。 解放后,1953年11月划出同安县集美乡到厦门市郊。
1958年10月,从晋江专区划出改隶于厦门,1970年8月,再划归晋江地区,1973年9月,归隶厦门市至今。
下辖新民、五显、洪塘、汀溪、莲花、西柯等6个镇,大同、祥平等2个街道办事处以及竹坝开发区、凤南农场、白沙仑农场和81个行政村、42个社区居委会。[2]
1949年后县以下建制历经区、乡、公社、乡镇、镇的变更,1996年12月,全县辖19镇、场(不含良种场),共18个居委会213个村委会。辖域面积由解放初的1481平方公里缩小为1078.55平方公里。[1]
1997年05月01日同安撤县设区。
2003年04月26日,国务院批准:分出设立厦门市翔安区,将厦门市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2003年09月,撤销开元区、鼓浪屿区,大幅减少政府编制,节约行政开支,促进社会发展,降低施政成本。行政区划调整前:同安区面积1048平方千米,人口55万。行政区划调整后,同安区辖大同街道、祥平街道、莲花镇、新民镇、洪塘镇、西柯镇、汀溪镇、五显镇。区人民政府驻祥平街道。现有土地总面积658平方公里,人口71万(其中外来人口37.6万)。[1]

Ⅵ 厦门有几个区在岛内分别是什么区

厦门有两个区在岛内,分别为思明区和湖里区。2003年05月,经国务院批准,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撤销厦门市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其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设立翔安区。行政区调整后,厦门市下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至2016年12月底不变。两个岛内区:

1、思明区,位于厦门市南部,由厦门本岛南部和鼓浪屿全岛组成,北面与湖里区毗邻,东、西、南面与小金门诸岛及漳州市隔海相望,总面积75.31平方公里。

2、湖里区,成立于1987年11月,位于厦门岛北部,辖5个街道、45个社区居委会,面积65.78平方公里,占厦门半岛面积的47%,海岸线长达24公里。

(6)厦门同安属哪个县扩展阅读:

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端, 西界漳州, 北邻南安和晋江,东南与大小金门和大担岛隔海相望,通行闽南方言,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厦门由本岛厦门本岛、离岛鼓浪屿、西岸海沧半岛、北岸集美半岛、东岸翔安半岛、大小嶝岛、内陆同安、九龙江等组成,陆地面积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90多平方公里。

Ⅶ 同安在哪个省

同安区是福建省厦门市的一个区,别称"银城"。

Ⅷ 厦门同安是哪个县

您好,同安就是同安县!(求采纳)

Ⅸ 厦门有几个区几个县

福建省厦门市下辖没有县。截至2016年底,厦门市有6个市辖区,分别是:
1、思明区:是厦门市的经济、政治、文化、金融中心,位于厦门市南部。截至2016年,思明区辖10个街道,分别是:厦港街道、中华街道、梧村街道、滨海街道、鹭江街道、开元街道、筼筜街道、莲前街道、嘉莲街道、鼓浪屿街道,共98个社区。
2、湖里区: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是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的中心,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第六位,是中国十大港口之一,是厦门岛对外交通的重要枢纽。
3、集美区:是西出厦门本岛的重要门户,地理上称为集美半岛,位居厦门市的几何中心和厦漳泉三角地带中心位置。
4、海沧区:地处厦门市西部,东以海沧大桥连厦门岛湖里区,东南隔厦门港与思明区相望,南临九龙江口以厦漳大桥接漳州龙海市,西南、西与漳州龙海市交界,西北与漳州市长泰县相邻,北与集美区灌口镇接壤,东北隔马銮湾以新阳大桥连接集美区杏林街道。
5、同安区:又称“同安县”,别称“银城”、“银同”,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北靠安溪、南安,东连南安,西接长泰,西南与厦门郊区毗邻,东南隔海与金门岛相望,是“闽南金三角”的核心地带。
6、翔安区: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最前沿,位于闽南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的核心地区,是厦门的东大门,北毗安溪县,东邻泉州市,南望金门岛。
厦门,隶属于福建省,别称鹭岛,简称厦、鹭,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端,西界漳州,北邻南安和晋江,东南与大小金门和大担岛隔海相望,通行闽南方言,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

Ⅹ 明代末期的同安具体在哪

同安区,福建省厦门市辖区,是厦门市最大的行政区,是着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素有“海滨邹鲁之地、声名文物之邦”的美誉。
晋太康三年(282)置同安县,属南安郡,后并入南安县。唐贞元十九年(803)析南安县西南4乡置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为同安县。历属泉州、清源郡、清源军、平海军、泉州路、泉州府、兴泉永道、南路道、厦门道,第五、第四行政督察区。清干隆四十年(1775)析置马巷厅(1912年废)。1912年析置思明县,1914年析置金门县。古城因形似银锭而得名“银城”。 1949年9月19日解放,历属第五专区、晋江专区、厦门市、晋江地区、厦门市。1996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同安撤县设区,并于次年5月1日正式挂牌。
宋至清区划
宋同安县下辖3乡33里,后并为27里,再缩为11里,即同禾、民安、翔风、嘉禾(以上属绥德乡)、长兴、从顺、感化、归德(以上属永丰乡)、仁德、安仁、积善(以上属明盛乡)。 元代改里为都,3乡之下统44都。永丰乡下辖原从顺里西界1~5都,原感化里西界6~8都,原归德里西界9~10都,原长兴里东界1~3都,计13都;明盛乡下辖原仁德里西界11~13都,原安仁里西界14~16都,原积善里西界17~20都,计10都;绥德乡下辖原同禾里东界4~7都,原民安里东界8~11都,原翔风里东界12~20都、原嘉禾里西界21~24都,计21都。 明洪武元年(1368年)恢复里制,里下辖都。增置在坊里辖县城2隅。全县共划3乡12里2隅44都。洪武二十年为防倭患,尽徙大小嶝岛2都人民于内陆。永乐元年(1403年)从顺里5都并为3都,感化里3都并为1都,长兴里3都并为1都,归德里2都并为1都,县辖3乡12里2隅35都。后都下设图。成化六年(1470年),大、小嶝2都人民奏复其旧。至此,同安县下辖12里2隅37都53图。 清沿明制。干隆四十年(1775年),析翔风、民安2里(丙洲除外,划归从顺里)及同禾里的五、六、七都置马巷厅。光绪间行保甲制,改图为保。至清末,同安的行政建制层级为:县→乡→里→都→保→甲(每保10甲,每甲10户)。全县共3乡9里21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