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福建厦门以什么行业为主,那里好找工作吗
厦门的支柱产业是电子、机械、化工行业,服务业已经开始兴盛起来,这些行业应该还是比较好找工作的。
‘贰’ 厦门并不是什么大城市,为什么房价却出奇的高
我很喜欢厦门这座城市的一个原因也在于此,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孩童,在图书馆都能看到不少喜欢阅读的人群
因为KE开始健身、学习穿搭。成功拥有短暂的马甲线,也告别黑白灰,而多了些五颜六色的衣服。对了,还爱上了西装。
虽然没有失业,但也降薪了。再加上树大招风导致的一系列坎坷,认清了现实,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想离开这里,不知明年能不能走成。渐渐明白了福祸相依的道理,凡事看开点,相信关关难过关关过,一切皆向于吉。
最重要的事,认识了Nui,并且开始了有时夏天有时冬天的爱情。疫情之下,因为一部Killing Eve,我们相识于微博。又因为凑巧,我们在厦门度过了最单纯快乐的四天。再后来,我们就在一起了。异地恋的苦,谁尝谁知道,不过也感谢科技,还能每天视频,以解相思之苦。希望两个人能早日在同一个城市,一起度过每一个阳光明媚和风雨交加。
最想说的话,所有意外出现在你生活中的事情都不是偶然,就像游戏中掉落的物品一样,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刻触发剧情,开启下一段冒险。所以,耐心,耐心等待,相信老天爷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叁’ 厦门的支柱产业是哪些
厦门没有工厂实体制造业的,厦门的支柱产业是房地产 金融 服务业
‘肆’ 厦门的GDP真的只是靠旅游和房地产吗
可以这样说,厦门的GDP是靠旅游和房地产,厦门是我国着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业是厦门最重要的行业之一。2018年厦门全年接待游客8900万人次,旅游收入1402.12亿元,占到了厦门总GDP的29.26%。旅游业对厦门来说太重要了。厦门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方,教育也比较发达。厦门有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厦门医学院等院校。
‘伍’ 厦门的经济支柱是什么
‘陆’ 厦门经济如何主要生产什么工业
厦门经济产业主要分别为石化、电子、机械和建筑为主。产业布局中确立了石化、电子、机械、建筑在厦门产业结构中的龙头地位。
石化:带动整个经济
调查表明,“化学工业”的总产出占“石化”总产出的99.14%,形成了以翔鹭石化PTA为龙头,向上、下游延伸的石油化工芳烃系列产品和以柯达彩色感光材料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品两个优势领域。主要企业有:翔鹭石化、翔鹭纺纤、柯达感光、正新轮胎、明达塑胶等。目前,厦门PTA的产能世界第一;彩色感光材料(胶卷、相纸)全国第一;翔鹭纺纤的聚合能力(年产36万吨)全国第三。医药行业有星鲨集团、鼎炉实业、金达威维生素、金日制药、特宝生物工程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金达威公司生产的医药中间体(维生素A、D)产量在全国同行中排名第一。“石化”对其他产业部门及整个经济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决定着厦门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所以,“石化”应作为厦门的主导产业。
电子:利税总额第一
“电子(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的“综合排名”在第二产业中处于第5位,是技术含量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形成了戴尔、厦华、夏新、松下、歌乐、建松等一批知名整机企业和TDK、FDK、NEC等一批国际知名元器件生产企业;拥有了以计算机、手机、视听产品为主导的投资类电子产品;以彩电、收录音机、汽车音响、DVD为主导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微电机、电容器、光电器件、半导体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变压器、继电器、磁性材料为主导的基础元器件电子产品。其中,汽车音响、收录音机、薄膜电容、小家电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电子”的利税总额占所有产业部门利税总额的10.25%,位居第一,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应作为厦门的主导产业。
机械:形成产业集群
“机械”中“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综合发展能力最强,在第二产业中居于首位。“机械”已形成了以厦工、厦汽、太古、厦船重工、群鑫机械、装载机、厦门工程机械制动器厂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因而,必须将“机械”作为厦门的主导产业来发展。
建筑:大量吸纳劳力
而“建筑业”的产业综合发展能力在第二产业中的排名处于第3名,具有较高的辐射性和制约性,对供求双方都起着较大的作用,能够带动冶金、化工、木材等关联产业的发展,既服务于生产由服务于生活。而且,“建筑业”的就业吸纳系数仅次于“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大量吸收城乡劳动力。综合而论,“建筑业”也应作为厦门市的主导产业。因此,综合定量和定性的计算分析,课题组筛选出厦门市主导产业为“石化”、“电子”、“机械”、“建筑”。这一结论涵盖了厦门市三大主导产业(“石化”、“电子”、“机械”)的传统观点,同时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把建筑业也纳入厦门市的主导产业群,供政府决策部门参考。投入产出课题调查:为国家统计局开展的调查,一般是省一级统计局做,每5年进行一次。由于系统庞大,数据错综复杂,目前福建省还只有厦门做过。该课题可为厦门“十一五”期间的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某一经济体中的某个阶段,能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这些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龙头”,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此外,航空运输、港口运输也是厦门的经济增长点。
从今后来看,从厦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看,应着重选择如下5个产业。
(一)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世界上的资源有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和信息资源三种。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处理、传递、存储和利用的程度是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特征。电子信息技术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主导技术,其领域十分广阔,主要有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和光纤通信等。
(二)新材料技术产业。新型材料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物质基础,它的广泛应用将促进作为生产力主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工具和劳动资料的革新和突破。因此,被称为新产业革命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列为新材料有几十万种,最主要有五大类:信息材料、能源材料、高分子有机合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高性能组合材料等。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产业。这是新型的机械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主要由机械、电脑、仪器三部分组成的。其产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电子技术来代替机械主要功能的产品;另一类是机械与电子相结合的产品。这个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厦门的机械、化工、轻工等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
(四)生物技术产业。这是70年代出现的一项新生物技术,包括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工业、医疗与医药、精细化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厦门在上述几个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水平,应发挥优势,重点扶植,开发出一批“拳头”产品。
(五)海洋技术产业。海洋是一个新兴的,有战略意义的开发领域。海洋产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海洋产业如海洋渔业、海洋运输、船舶制造业、海洋化工、海洋养殖、海滨旅游和水上运动;另一类是新兴海洋产业如海上石油开采、海洋能发电、海洋水下工程、海水淡化以及海洋综合开发利用。
‘柒’ 厦门的经济支柱是什么
厦门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的观点的确很不一般,在他看来:“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土地财政基础上的。某种意义上讲,土地财政乃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竞争力!放弃土地财政模式无异于自毁长城。”
按照赵艳静的逻辑,基于垄断国有土地的一级市场是中国城市融资的“优势”和“土地财政系统基于土地市场的垄断是独特的人类历史上,成功是前所未有的。”他甚至说:“为什么发达国家非常担心,不是担心中国印度?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已经建立了一个模型,再通过在人类历史上制度创新,他们不懂。”
现在有几个国内着名的男装品牌,一个是厦门的直辖市、计划,现在建立自由贸易区,会有很多优惠政策,包括对这部分由于地理优势,沙张泉。在厦门有许多品牌的泉州总部。
对于网络上的定义,支柱产业的定义需超过gGDP5 %,中国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看4个点,而厦门则高达10%。
‘捌’ 厦门这几百万的人靠什么生存,经济来源如何来的,为何我没有觉得有几百万人口总是感觉是同一批人口
我家年入几百万 老爸搞工程的 坐标深圳 现在上高中了。生活感觉一般般不是很快乐 周围同学也有很多比我家富裕宽松的
‘玖’ 厦门为什么人口流失率那么高
2017年厦门常住人口401万,18年411万,19年429万 ,人口是在增长而不是减少。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在减少是因为岛内城中村的人口确实在减少,而这部分人口大多是务工人员,大部分随着工厂或工地移到岛外去,一部分确实走了。但相对高端一点的人却留在岛内,证据是这两三年来岛内思明湖里的小学生暴增。强调一下是暴增!暴增!暴增!如果你家有小孩在读一二年级你就会明白,现在岛内的小学已经严重超负荷了。一个城市小学生的增量被很多经济学家用来衡量经济前途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厦门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尽管房价很高。
作为一个福建人,我觉得自己可以从对厦门的一些实际认识来回答这道题。
第一就是大家所说的房价,厦门的房价确实很高,因为厦门地少人多。房价的高涨也使得许多卖来的务工人员,乃至厦门的本地人都负担不起高昂的房价。没有固定的居所,如何留住人口?
第二,就业岗位缺少,收入水平较低。厦门因为土地稀少,所以产业一直在转型。于是所拥有的就业岗位就比较少。就业人数多,岗位少,收入也就相应的比较低。
对于很多外省的朋友们来说,他们提到福建的第一印象就是厦门,但其实厦门真的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它的经济水平已经落后于福泉,更多的人才或者人口愿意流入这两个正在新兴发展的城市中。
希望对您有帮助。
第一,房价。
对于很多外地来到厦门寻找梦想的年轻人来说,居高不下的房价让他们感觉自己很难融入到这个城市,随着这几年房地产市场不断的发展,厦门的房价可以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2017年厦门均价37818元/㎡,在全国来说排列第四,面对如此至高的房价,很多人可能需要几十年或者是更长时间的积蓄才能够买上一套房子,也有一部分上班族选择按揭贷款买房,从此过上了每月按时偿还贷款的房奴生活,人生的大部分经历和财力都被房子束缚,即便是空气再好,景色在迷人,但是却没有了欣赏风景的心。
第二,收入。
对于很多外来人口来说,来到厦门是为了赚钱的,而厦门的最低工资是1700元,这是2017年7月1号从1500元提升到1700元,在厦门打工的一些制造业的工人,他们基本上工作量都非常大,基本上每天都要选择加班,因为只有加班才能够多拿工资,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上下班,很多工人的工资基本上在3000元/月到3500元/月左右,这些收入自然是难以维持一个家庭的生活,所以很多人拼命加班拼命干,每月大概能拿到将近6000元的工资,但是这个钱是放弃掉自己的 娱乐 ,团聚等时间,一些工人说,拿到高工资基本上干活和机器没什么区别。
第三,外来务工人员的政策改变,
在厦门工作多年的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公租房,家里面必须有一方属于厦门户口,这应该是照顾厦门本地人的政策,和我同时毕业的大学同学,去重庆那里工作,他在一家企业工作三年,申请公租房时马上就下来了,条件要求也比较简单,只需要在当地交够社保就可以了,不需要什么一方家庭成员必须是当地户口,自然这样便利的条件才更加容易留住人,也有很多朋友会问,厦门发展那么好的城市,为什么惠民政策没有那么好,为什么不多给外来人员一些归属感?
厦门确实走了很多人,但为什么人口数量不减反而增加了呢?这个现象很值得研究。单用人口数量指标很难说明厦门究竟有没有发展潜力,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是由许多综合因素决定的,需要有更多的数据处理分析才能判断。不过以个人的感觉,厦门近年来在产业发展上过多地依靠房地产业来拉动,产业建设规划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做出新的调整,很可能会影响今后发展的后劲。这种迹象已经出现,真的不能掉以轻心。
厦门近两年人员确实流失挺严重,主要原因在于房价太高,年轻人的收入普遍一般,由此产生的归属感太弱,很多人权衡再三后,还是去往广州,重庆,成都,武汉等性价比较高城市发展。
厦门的城中村拆迁太多,低收入群体越来越难以租到一间自己心仪的房子(主要租金太高)。建议厦门学习深圳,不要一味将城中村拆迁,而是进行保护性改造。这样一来可以让低收入群体租房成本更低,也能为厦门保留下很多城市记忆,这种双赢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
城市再漂亮,也要有人气,更要有生活气息。厦门很美,很多人喜欢去 旅游 ,厦门也很贵,很多年轻人无奈选择离开。希望厦门能控制好房价,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到来,这样的厦门,一定会更美!
感觉你这个题目就不对,看看厦门的人口数,每年都是增加的,何来的流失?人口进出迁移本是正常,不要把个别人的离去当做大势所趋,看看需求越来越高的学位,依然坚挺的房价,人口流出之说到底是和谁相互打脸。厦门现在的人才政策力度还可以,不要把个别人享受不到的政策就当作子虚乌有。另外,优胜劣汰是法则,各取所需是自由,能留下来的奋斗前进,离开的,大家就各自安好,何必把锅甩出去呢。
厦门的人口流失率高?高吗?我不这么认为,不但没有流失,反而增长了不少。厦门有关单位登记外来人口相对来说是比较严格的,从数据分析角度来说,2017年,厦门市常住人口41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9.1%。全市户籍人口242.53万人,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207.89万人。思明、湖里两区合计115.20万人,占55.4%。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为119.78万人。到了18年411万,19年429万 ,人口是在增长而不是减少。之所以你认为会人口数量越来越少,是因为大多岛内企业搬迁到外。当然有那么一部分是离开了,但是入厦的人会相对来说比较多。你可以看看每年学校招收学员的统计数据就知道。如果你家有小孩在读一二年级你就会明白,现在岛内的小学已经严重超负荷了。一个城市小学生的增量被很多经济学家用来衡量经济前途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厦门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尽管房价很高。[微笑][微笑][微笑]
因为厦门岛内的工厂都搬出来泉州漳州地区了,再有厦门工资低,高消费,所以大家都承受不起,我在厦门待过一段时间,后来就去漳州了,漳州工资高,消费一般[呲牙]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2019年流失人口七十万,年轻人流失率全国第一啊!厦门虽然很漂亮, 旅游 业一直很不错,但是被高估的城市、产业空心化、工资低、房价高、厦门人均负债高、杠杆率全国第一,房价租售比全国垫底。
光看流失率是没用的,要看增加减少的是什么人。
办退休的逐月增加,学校也越盖越多,所以增加的是老人孩子,减少的是年轻人, 社会 精英
‘拾’ 厦门支柱产业有哪些热门行业又是什么
高新科技园吧,厦门主要发展轻工业,污染性企业这几年已经陆续迁出岛内,有的迁到别的地区去了。此外,厦门的旅游业也还是发达的,要建立油轮城市,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