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厦门大学有几个院校,①分别在哪个位置②不同院校分别有什么系
厦门大学目前本部校区有两个,一个是老校区思明校区,地址在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一个是新校区翔安校区,地址在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
目前高考录取在生命科学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能源学院的新生和国际学院爱尔兰都柏林项目的新生入住翔安校区,其它学院新生入住思明校区。
❷ 厦门大学在那个区
一、厦门大学在哪里
厦门大学地址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该校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二、厦门大学介绍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40多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9个学院和15个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管理科学、艺术科学、医学科学等学科门类在内的完备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一级学科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46个福建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拥有31个博士后流动站;3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个交叉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学科授权,24个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授权。2017年,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5个学科入选国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91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1.9%(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2206人,占82.9%。学校共有两院院士22人(含双聘院士9人),文科资深教授2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0人次,“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人、青年学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3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5人、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2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3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4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40000余人(含外国学历留学生1177人),其中本科生20077人、硕士研究生16232人、博士研究生3993人,本研比约为1:1。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IQA)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发起的“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研究典型案例”,是中国也是东亚地区唯一入选高校。学校获第六、七、八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5项。3个专业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11专业(13个项目)入选国家卓越教育计划。29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门课程入选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课程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课程入选国家级双语示范性课程。现有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6位教师入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厦大毕业生是最受社会欢迎的群体之一,年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校坚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入选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牵头发起成立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获“国创计划十周年”最佳组织奖、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优秀组织奖。2018年,学校成功承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大赛中取得6金2银的成绩,获大赛全国总决赛亚军,获评“先进集体奖”,金奖数和获奖总数全国第一。
❸ 厦门大学统计学系在那个楼
统计系是经济学院,在经济楼。
❹ 厦门大学的专业和校区如何分布,就是什么专业分别在什么校区
漳州校区: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翔安校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入选“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全国31所副部级中管高校。学校由着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 。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占地近8747亩,其中思明校区位于厦门岛南端,占地2534亩,漳州校区占地2568亩,翔安校区规划建设用地364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99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448万册,固定资产总值42亿元,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5.3亿元。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CERNET2的核心节点之一。
❺ 厦门大学有几个校区
厦门大学有四大校区。
第一、厦门大学思明校区
思明校区是厦门大学的老校区,也是大众最熟知、最称赞的一个校区,该校区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离海边非常近,从白城校门和胡里山校门出来,就是白城沙滩和胡里山海滨浴场,学习闲暇时间来这儿散散步,看看海建,生活很是惬意。
思明校区占地2600亩左右,规模并不算很大,大部分的人文社科专业就在思明校区。校内有包括群贤楼群、建南楼群、芙蓉楼群以及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在内的厦门大学早期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另外思明校区周围有很多人文和自然风景区,距离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演武大桥观景平台、厦门园林植物园等都很近,甚至到厦门最着名的鼓浪屿校区也不远,乘坐公交+轮渡大概50分就能到。
第二、厦门大学翔安校区
翔安校区是厦门大学在厦门市的新校区,位于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校区北依香山山脉、南临翔安南路、东接沙美村、西连茂林村,距思明校区大概34公里。
翔安校区从2011年6月全面开工建设,占地总面积将近3700亩,规模远超厦大思明校区,预计2021年全部建成。
厦门大学目前有十个学院已经入驻翔安校,分别是生命科学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能源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国际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待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时,翔安校区将有超过3万名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此学习。
翔安校区的建设延续了思明校区的风格,红瓦白墙是厦门大学建筑的标配,内涵3个天然水库,两个人工湖,校园环境同样很漂亮。
第三、厦门大学漳州校区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三面环山、东向大海,校园环境不输校本部。虽然该校区不在厦门,但是和厦门大学思明校区隔海相望,该校区从2001年4月开工建设,200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相比翔安校区,漳州校区算得上厦门大学的老校区了。
漳州校区占地面积将近2600亩,和思明校区规模差不多,只不过漳州校区为厦门大学部分科研机构研究所及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所在地。
从2014年起,漳州校区与厦门大学研究生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涉及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化学-水处理)、生态学、环境科学(生物-生态学)、建筑学、建筑与土木工程、机械工程、中国现当代文学、戏剧与影视学、计算机技术、电子等10多个专业及方向。本科方面,漳州校区只有嘉庚学院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收本科生。
第四、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在国内的双一流A类院校中,厦门大学是唯一一所在境外开设分校的。主要是因为厦门大学和马来西亚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渊源,2003年初,厦门大学就与马来西亚的最高学府马来亚大学结成姊妹校,两校互相设立了马来西亚研究所和中国研究所,为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厦门大学的马来西亚留学生是最多的,因此厦门大学成为了马来西亚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学府。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从2016年起正式办学,目前办学尚不过5年,因此其知名度远不如其他3个 校区。厦大马校占地面积900亩,建筑设计风格与厦门大学一脉相承,沿用“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风格,校园内也建有芙蓉湖、芙蓉桥等景观。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由厦门大学全资所有,是名副其实的双一流大学,学生毕业后颁发的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与厦门大学本部完全一致。只不过马来西亚分校对留学生英语等级有要求,而且涉及到签证,其实还是很麻烦的。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厦门大学
❻ 有关厦大统计系的一些资料
厦门大学计统系总览
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历史沿革
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厦门大学财经学院统计学系。统计学系的创办,体现了我国着名经济学家王亚南校长面向实际的办学思想。王校长聘请了胡体乾教授担任统计学系第一任系主任。1955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厦大财经类各系并入经济系,统计学成为经济系下的一个专业,并更名为计划统计专业,由龙维一担任专业主任。从1950年到1966年,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下,统计学科在教学、科研、社会调查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绩,为以后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的复办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革"期间,厦大统计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直至1972年才开始复办计划统计专业,由郑沛伦担任专业主任,沈洪担任专业支部书记。并招收第一期"工农兵学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带来了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春天。1977年厦大计划统计专业招收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本科生。1982年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成立,计划统计专业升格为计划统计系,钱伯海出任系主任,颜清芳为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系总支工作。1984年11月,系领导班子换届,钱伯海续任系主任,苏宗科任系党总支书记。1987年3月,钱伯海教授调任经济学院院长,黄沂木担任系主任,苏宗科连任系党总支书记。1996年7月,黄沂木卸任,曾五一接任系主任。1997年5月,苏宗科退休,张兴国接任系总支书记。2000年厦门大学进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张兴国调任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郑树东任经济学院副书记分管计统系党务工作。2004年4月,杨灿担任系主任;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黄鸿德分管计统系党务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是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发展最快、取得成绩最大的时期。1982年,计统系开始招收统计学、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数量经济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年,统计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于1987年被原国家教委评定为全国唯一的统计学重点学科,2001年再次被教育部评为统计学国家级重点学科。1983年,为了完成国家社科规划的重点课题,厦门大学专门成立了国民经济与核算研究所,由计统系代管,系所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1986年,计统系增设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并于1987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94年,增设投资经济专业,并于当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95年,原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硕士点改为投资经济硕士点招生。1999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新颁发的研究生专业目录,又改为国民经济学硕士点招生。2000年起,根据教育部新颁发的本科专业目录,计统系继续保留统计学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原投资经济本科专业改为统计学专业下的"投资决策分析方向"继续招生。1999年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起,计统系开始招收国民经济学博士研究生,此后又设立了计量经济学和经济信息管理学博士点。
50年来,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已发展成为一个学科层次分明、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科研单位。目前,拥有统计学(含经济统计与投资决策分析两个方向)、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2个本科专业,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和经济信息管理等4个硕士点,以及统计学与国民经济学博士点和博士后研究站,在校学生规模超过500人。全系现有教职员工33人,下设统计学、经济信息管理和投资经济三个教研室和国民经济与核算研究所。
在新的世纪里,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的全体师生,正满怀信心、群策群力,在校、院两级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为把计统系办成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的统计与信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而努力奋斗。
领导班子和办公室人员及其分工情况
系主任: 杨灿(教授)
系副主任: 周永强(副教授)、朱建平(教授)
院党委副书记(分管):黄鸿德
科研秘书: 罗华玉
教学秘书: 丛 里
学生辅导员:王婉琼
设备技术管理:袁加军
办公室事务:薛志琳
联系地址、各职能办公室房号和电话
通讯地址:福建省 厦门市 思明南路 422号 厦门大学 计划统计系(邮编 361005)
办公地址:厦门大学 经济楼 B座4层
电话区号:0592
传 真:2188387
系办公室: B409,2182797,2186578
系主任室: B405,2186371
副主任室: B406,2186371
院党委副书记室:B407,2188389
教学秘书室: B408,2182396
科研秘书室: B409,2182797
学生工作办公室:B407,2188389
❼ 厦门大学各个校区的地址和专业分布
厦门大学有思明校区、翔安校区、漳州校区三个校区。
地址:
思明校区: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翔安校区: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翔安南路4221号。目前拥有5个学部、12个学院、14000多名学生,超过2600名教职工,已经成为厦门大学新兴、应用学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基地。
漳州校区:福建省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厦门大学各科研机构研究所在地及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厦门大学古雷石化研究院所在地。
厦门大学概况
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是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早期建筑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被誉为“南方之强“、“中国最美大学”。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4个校区占地9700多亩,其中马来西亚分校约900亩;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30个学院和16个研究院;有专任教师2777人,两院院士21人;在校学生40000余人,本研比约为1:1。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厦门大学
❽ 厦门大学在哪
厦门大学一共有三个校区,其中: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地址在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邮政编码:361005;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地址在厦门市翔安区翔安南路;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地址在厦门湾南岸的招商局漳州开发区。
学校简介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着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厦门大学入选国家公布的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40多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9个学院和15个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管理科学、艺术科学、医学科学等学科门类在内的完备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一级学科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46个福建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拥有31个博士后流动站;3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个交叉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学科授权,24个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授权。2017年,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5个学科入选国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校设有2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牵头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研究院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福建省内仅有的两个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近五年,学校自然科学科研实力大幅提升,在《科学》《自然》《细胞》及其子刊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7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3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2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项成果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学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雄厚,近五年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项,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项;32项成果获教育部第六届、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其中一等奖3项;厦门大学在台湾研究、南洋研究、高教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南海研究等领域已经形成自身特色,实力居国内高校前列
❾ 征集厦门大学统计系的介绍
厦门大学计统系总览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历史沿革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厦门大学财经学院统计学系。统计学系的创办,体现了我国着名经济学家王亚南校长面向实际的办学思想。王校长聘请了胡体乾教授担任统计学系第一任系主任。1955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厦大财经类各系并入经济系,统计学成为经济系下的一个专业,并更名为计划统计专业,由龙维一担任专业主任。从1950年到1966年,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下,统计学科在教学、科研、社会调查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绩,为以后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的复办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革"期间,厦大统计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直至1972年才开始复办计划统计专业,由郑沛伦担任专业主任,沈洪担任专业支部书记。并招收第一期"工农兵学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带来了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春天。1977年厦大计划统计专业招收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本科生。1982年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成立,计划统计专业升格为计划统计系,钱伯海出任系主任,颜清芳为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系总支工作。1984年11月,系领导班子换届,钱伯海续任系主任,苏宗科任系党总支书记。1987年3月,钱伯海教授调任经济学院院长,黄沂木担任系主任,苏宗科连任系党总支书记。1996年7月,黄沂木卸任,曾五一接任系主任。1997年5月,苏宗科退休,张兴国接任系总支书记。2000年厦门大学进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张兴国调任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郑树东任经济学院副书记分管计统系党务工作。2004年4月,杨灿担任系主任;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黄鸿德分管计统系党务工作。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是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发展最快、取得成绩最大的时期。1982年,计统系开始招收统计学、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数量经济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年,统计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于1987年被原国家教委评定为全国唯一的统计学重点学科,2001年再次被教育部评为统计学国家级重点学科。1983年,为了完成国家社科规划的重点课题,厦门大学专门成立了国民经济与核算研究所,由计统系代管,系所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1986年,计统系增设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并于1987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94年,增设投资经济专业,并于当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95年,原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硕士点改为投资经济硕士点招生。1999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新颁发的研究生专业目录,又改为国民经济学硕士点招生。2000年起,根据教育部新颁发的本科专业目录,计统系继续保留统计学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原投资经济本科专业改为统计学专业下的"投资决策分析方向"继续招生。1999年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起,计统系开始招收国民经济学博士研究生,此后又设立了计量经济学和经济信息管理学博士点。 50年来,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已发展成为一个学科层次分明、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科研单位。目前,拥有统计学(含经济统计与投资决策分析两个方向)、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2个本科专业,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和经济信息管理等4个硕士点,以及统计学与国民经济学博士点和博士后研究站,在校学生规模超过500人。全系现有教职员工33人,下设统计学、经济信息管理和投资经济三个教研室和国民经济与核算研究所。在新的世纪里,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的全体师生,正满怀信心、群策群力,在校、院两级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为把计统系办成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的统计与信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而努力奋斗。 领导班子和办公室人员及其分工情况系主任: 杨灿(教授)系副主任: 周永强(副教授)、朱建平(教授)院党委副书记(分管):黄鸿德科研秘书: 罗华玉教学秘书: 丛 里学生辅导员:王婉琼设备技术管理:袁加军办公室事务:薛志琳联系地址、各职能办公室房号和电话通讯地址:福建省 厦门市 思明南路 422号 厦门大学 计划统计系(邮编 361005)办公地址:厦门大学 经济楼 B座4层电话区号:0592传 真:2188387系办公室: B409,2182797,2186578系主任室: B405,2186371副主任室: B406,2186371院党委副书记室:B407,2188389教学秘书室: B408,2182396科研秘书室: B409,2182797学生工作办公室:B407,2188389 http://210.34.5.88/xqgy.asp?Action=2 介绍很详细的
❿ 厦大统计学报名可以报两个学院吗
可以。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楠以及统计学院归属于一个大营中,可以同时报名并分布在不同志愿,但最终只能入营一个。
厦门大学的应用统计有两个学院进行招生:统计学和王亚楠经济研究所,2021年统计学拟招生53人,王亚楠经济学院拟招生25人。
厦大的应用统计专业属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6月,成立的时间较早,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展,专业实力不错。是一个实体性的教育科研机构,下设计量经济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中心、康奈尔合作中心等11个研究中心,科研实力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