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厦门八市有哪些值得一吃的老店
谈起八市,很多人是“又爱又恨”。爱的是那人间烟火气,恨的是那缺斤短两的不良现象。当然,这样的现象已经在不断的改善、好转。
老八市作为老厦门的生活聚居地,地道的 美食 自然不会少,美味永远不会欺骗你。
每一家我都吃过~良心推荐~
一、郑记水煎包
内馅丰富
老板正在制作水煎包
要说郑记水煎包有什么特别的,好像也没有,但是内馅的制作却是十足闽南风味,少不了其中一味食材:荸荠。剁得碎碎的荸荠清甜可口,爽脆宜人,混合着猪肉的油香、大葱的葱香,一个下肚,再来一碗花生汤,齐活儿。
香甜的花生汤
二、钟丽君满煎糕
芝麻馅,对面卖花生馅
满煎糕是起源于福建泉州的 美食 ,用面粉制作,糕体软糯扎实有韧劲,中间一般是花生、芝麻等甜味夹馅。她们家的摊位很有意思,相对着摆在道路两边,一边卖花生口味的,一边是芝麻口味的。无论是芝麻还是花生,都是颗粒感十足的,花生的口感比芝麻更甜一些,芝麻比花生更香。
三、惠源面包店
忙活的老板们
种类繁多
这也是八市的一家老网红店了。生意常年火爆,总有人在不大的店前排起长队。店里的面包总共有十来种,甜咸口都有,其实都是很家常的味道,也说不上有多美味,五指面包的奶黄馅甚至还有着很浓重的香精味。但也许就是这股子朴实,带着一代人回到了属于他们的童年。
四、阿杰五香
金黄的五香条码的整整齐齐
阿杰五香,自我有印象起他就在这条街上了,因为拍摄 《十二道锋味》而声名远扬。五香条也,是闽南地区的特色小吃,油豆皮包裹着猪肉和其他蔬菜调成的内馅,下油锅炸,香味四窜。阿杰五香用的是猪肉和洋葱,洋葱提甜,肉粒颗粒感十足,不腻人,听说更正宗的做法是把洋葱换成荸荠。
五、亚本花生汤
亚本花生汤的门脸
要推荐的是他们家的 麦奶 。第一次喝就觉得很特别。说是奶,其实里面与奶完全不沾边。麦子的香气浓郁,浓稠的麦奶带着麦子的颗粒,在喉间翻滚。好奇为什么可以做得这般浓稠,老板娘一脸神秘,一个字不愿透露。
六、钟家手撕鸡
朱记手撕鸡已经很火了,但是尝过之后觉得偏咸,所以反其道而行之,推荐开禾路口那一端的钟家手撕鸡。
图源:见水印
价位和朱记手撕鸡差不多,但是味道比较适中,油香十足,花生粒酥香,鸡肉多汁不柴。
八市的美味好像需要时间做尺衡量。如果你看一家店开了很久,去试试吧,准不会错。
我是 好味你就咂咂嘴
我用文字和镜头记录身边的 美食 、美人、美景。
不好吃
❷ 马巷古镇藏了多少好吃的
马巷,被称为闽南四大古镇之一,与水头、安海、灌口齐名,也是厦门东部的一个重镇。
历史 悠久的马巷镇面积达66平方公里,而就在这不大的马巷中,其实隐藏着不少地方特色小吃,如芋包、春卷、碗仔粿等的小吃,虽说大部分听起来与厦门岛内叫法差不多,但在配方与手法上,或许还会有带有一些当地特色的风味。以下,我就来说几种马巷当地的小吃吧~
1、 芋包
芋包,想必不少小伙伴都吃过,它是以芋为皮,馅料为猪肉、虾仁、香菇等的一种传统小吃。
在品尝的时候,配上厦门甜辣酱、沙茶酱的话会更加美味。
2、 碗仔粿
马巷的碗仔粿被称为是当地一绝,厦门岛内也称之为“油葱粿”。
碗仔粿其实就是把大米磨成浆,配上肉泥、鹌鹑蛋、油葱等佐料蒸熟。当然吃起来最好配上一些调好的酱料,那样口感会更加鲜美。
3、 马花炸
马花炸,其实长的像短板的油条,福州一般叫它“马耳”,多以面粉、花生油等为原料,区别是会加入白糖、芝麻等增加口感。
4、 满煎糕
满煎糕这个名字的由来,在于它用煎盘制作,面浆熟后会弥漫覆盖整个煎盘,煎时在盖里撒下一层蔗糖、花生仁、芝麻等配料,煎好的满煎糕呈现金黄色,吃起来口感极佳。
当然,此外还有一些如煎包、大肠血、沙茶面、烧肉粽等小吃,其实和其他地方也差别不大,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前往饕餮一番哈~
(海峡网 刘微)
一直吃几十年都不腻的沙茶面,有些人从黑发吃到了白发,说来真的是有年代的味道呀,这个你肯定有必要尝一尝哒
沙茶面选的是瓦罐汤的汤底,搭配浓厚的沙茶,汤头带些甜味很好吃,料有加大肠豆腐皮等等一份十二块钱,觉得性价比很高而且很有特色,比那些花生蒜蓉汤头的沙茶面好吃很多。
婉静薄饼,这是第二个爱吃的马巷 美食 薄饼,一卷一卷的薄饼看着很是迷人,在很多来过闽南人的记忆里总是有一顿这样的薄饼,薄薄的饼皮包着炒饭和菜,这时候再来一碗美味的酸笋汤搭配,很是可口。
咬掉一口的薄饼再喝口酸笋汤。
酸笋汤酸酸很爽口。
阿头煎包也是不错的一个 美食 ,煎包大个有肉咬一口里面的汁炸出来,料丰富。
美味的满煎糕也是厦门小吃的特色之一,我吃的这家叫做老街口满煎糕,听闻满煎糕可以追溯到末宁宗赵扩时期,为了让士兵吃饱不扰民就利用福建盛产的蔗糖和花生碾碎,拌在已发酵松软的煎饼卷内变成煎糕, 历史 悠久。
再来说说满煎糕的味道,做好的满煎糕香味扑鼻,中间夹着花生蔗糖等等,一般出锅就很香,做的好的就算吃的很饱,还能吃很多。
马蹄酥是用面粉、白糖、生油、饴糖、花生仁、白芝麻做成。作好的马蹄酥一个个金黄金黄的,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吃起来外皮酥脆,内里香甜。令人流年往返。
马巷封肉也是一道很出名的小吃。由上等猪肉加板栗,香菇等佐料作成。口感甚佳。是家庭饭桌,宴请客人等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呀,才吃了这六家的 美食 就很撑了,没事下次再来继续吃,吃货不孤单,美味常相伴.....
谢谢,是你让我知道了这个美丽的地方!
有那么多的 美食 ,可恨我这个吃货现在才知道!
真是想一个个的吃一会啊,我要去!
马巷古镇硬是把我吃怂了
这个地方可不得了,那是小吃圣地,《舌上的中国》在这没少拍,许多台湾小吃其实都是在此地传过去的,好吃的东西实在不胜枚举。到马巷后,还下着小雨,我基本蒙圈了,碰上好吃的,我那感觉就立刻就像草一样不能自拔。看到那些 美食 ,就像瞥见一见钟情的恋人,立马忘掉了一应过往情史,无可救药地在这一场情事里万劫不复。
先吃令人销魂的沙茶面,接着全饭博饼,喝黄翅鱼汤;这一组合没利索那,我又冲到一个胡同深处,这家的海蛎煎极地道,当年那个台湾仔罗致祥拍电影中有做海蛎煎的桥段,这艺可能就从这学的。那软糯的海蛎煎吃着极可口,那咸鲜的滋味摄人魂魄,再就上一盘土笋冻,靠,任何其他食物跟它比起来,那叫摆设。
唉,本质的大欲这是我们的原罪,《七宗罪》的首宗:贪食;在天上的父,你没能赐给我俊美的形体,却补偿给我过于发达的肠胃,我想,这是我的宿命,天生一个吃货。
第三回合更讲究了,肉棕,是这家的一绝,对这家的肉粽真叫我一往情深。另辅助以油葱馃、卤豆干、卤鸭、蚝仔粥、面线糊。。。。。。吃得我特想在鲜香热辣烹油烈火之中睡去,再从 黯淡清冷寂寞的夜气中醒来,然后馋涎暗涌,大吃八方,辗转难眠。
耳边闻着雨声,看行人避雨,嘴中尝着美味,想下一站的 美食 ,这种日子,过得忒令人发指了。哪知,半条街没到,我们都眼大肚小,望 美食 兴叹,真吃不动了。记着前阵子,给我负责的几个部门作考核鉴定,看一位同志的总结有句话“特别能吃苦”,我感触良多,扪心自问在,觉着前四个字我是非常有把握做好的!怎么现在就熊了那?想到这我立马化悲伤为食量,准备把剩下半条街解决了。我起身要走,几个同伴拉着我说:“差不多得了”。我说:“不要拉扯,待我一家家吃将过去”。依稀记得,这句话好像是猪八戒对南山小妖说的。
肥西三河镇坐落于巢湖之滨,因丰乐河、杭端口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得名,古名鹊渚。这里有千年水乡古镇,小桥、流水、人家,廊棚、茶楼、古刹,处处是景;古巷道,青石板,马头墙,庭院深深。繁华千载,名噪一时。三河的水豆腐又白又嫩又光滑,像蒸熟的鸡蛋白一般,远近驰名,为人称道。
水豆腐的原料为周边地区土产的大黄豆,也就是东北人所称的“大豆”,用源于大别山脉,清澈、冷冽,无杂质三河水提前把黄豆泡上。
经过泡豆、淘豆、磨浆、筛浆、煮浆、点浆、压板等一道道工序下来,一块块肉嫩,质腻,色白,水豆腐就做成了。 水豆腐最简单的吃法就是凉拌,用开水略烫,或搭配细嫩的香椿,或撒上青绿的小葱,或佐着皮蛋,或加把榨菜和虾米碎。淋上调味油,稍拌一拌就可以动筷子了,清香爽嫩好入口。有歇后语云:“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 可见是再日常不过的小菜,满满都是家的味道。
❸ 厦门必吃美食推荐,每一种都让人流连忘返,你吃过哪些厦门美食呢
鼎边糊芋包是厦门的传统名小吃,是以香芋为皮来包馅料的。芋包对于厦门老一辈的人的意义,就像水饺对于北方人的意义,那是厦门老一辈人过年必须要吃的食物。尽管刚蒸好的芋包很烫很烫,但你就是会忍不住想咬上一大口。
芋包是老厦门人过年必吃的小食。讲究的芋包必须选用生槟榔芋,去皮手工磨成浆,再包上满满的馅料。香菇丁、豆干、肉末……近乎芋泥的表皮口感绵软,地道的吃法会配上菜头酸、芫荽、厦门辣酱和芥末,咸咸甜甜的口感怎么吃都不会腻。
❹ 在厦门市区,你可以吃到什么类的美食
在厦门市区能吃到沙茶面、海蛎煎、扁食汤、面线糊等多种美食,这些都是价格不高的特色小吃,是人们在厦门市区随处都可以吃到的美食,除了这些以外,厦门市区的土笋冻、姜母鸭、麻糍也都是值得人们品尝的美味食品。
面线糊
人们在厦门市区还能吃到清而不浊糊而不烂,味道鲜美的面线糊,它清甜爽滑,就浓郁的闽南地方风味是厦门市区最常见的一种早餐,这种面线糊,搭配当地的油条一起吃,味道特别好。面线糊是以猪骨高汤为汤底,把面线煮熟以后撒入姜丝和芹菜碎,再放入虾仁卤蛋等配料制成的一种美食。
❺ 厦门美食有哪些
厦门是海上花园城市,是全国着名的滨海旅游城市,同时,厦门也是闽南地区美食集中地,在厦门可以吃到很多地道的闽南美食,还可以吃到周边汇集过来的美食。
在厦门旅游,推荐的美食有沙茶面,土笋冻,烧肉粽,鱼皮花生,花生汤,鼓浪屿馅饼,五香卷,同安封肉,灌口姜母鸭,手撕鸡,四果汤等。
厦门美食集中在鼓浪屿吗,曾厝埯,中山路步行街等重点旅游景点地区。
沙茶面
❻ 为什么在福建,泉州比厦门好吃
-风物君语-
半城烟火半城仙,一世繁华一世鲜
泉州 美食 香又甜,吃了原地蹦上天
当你提起 福建 ,大部分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厦门、鼓浪屿;过了几秒,他们会想起来:哦,福州才是省会。他们或许还会说,啊闽菜好好吃,啊厦门好好吃……
闽南人听了,只会淡淡一笑。游客才去厦门吃, 真正的闽南人,都去泉州吃古早味 。
“古早味” ,闽南人特别爱用这个词,来形容他们 向往的味道 。
你越是在 美食 江湖中沉浮,就越是懂得旧时滋味的奥妙。早年间,食品工业还不发达,料理讲究食材和手工,真实而纯粹。当人们为其冠以“古早味”时,已经是一种 含蓄的表扬 。
泉州,闽南文化的核心,闽南人的 舌尖圣地 。这里的 历史 ,丰富得不可思议;这里的 美食 ,与深厚的 历史 互为表里,古老而又绘声绘影。
一片风土一座城,最容易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 味道 。
泉州之味,离不开一个 “鲜” 字。一碗面线糊,就能开启泉州人新鲜的一天。
面线糊,乍眼一看像极了细粉丝,轻尝一口却截然不同。它细腻爽滑、鲜醇美味,煮至软烂的面线,与浓稠重芡的汤汁完美融合,真正的 入口即化 。除了必备的 现炸油条 ,必然要配上几款加料:蚵仔、醋肉、鸭血、卤蛋、卤大肠、拳头母……最后再加点胡椒和香葱提味,那感觉,连迎面而来的海风,仿佛都是鲜的。
这碗面线糊,就是泉州风味的 名片 ,更是游子们念念不忘的故乡味。它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却丝毫不能马虎。先用猪骨和海鲜长时间熬出泛白高汤,再加入略微捻碎的面线,最后用调制好的番薯粉浆勾芡、搅拌炖煮,直到面线彻底软烂,一锅至鲜才大功告成。
这一碗故乡味,既大费功夫,又朴实无华,注定了它在 外乡难觅其踪 。
与面线糊绝配的,除了油条,便是 醋肉 ,泉州炸物界的顶梁柱。将猪瘦肉以老醋和香料混合腌制,挂上番薯粉后入锅炸透,吃起来外酥里嫩,带着一股淡淡的醋香味,令人 欲罢不能 。它既可以当零食单吃,又能作为配料入菜,从五星级大酒楼到街边小铺,都是它的舞台。
醋肉的灵魂,是那一味低调的 永春老醋 。它自北宋传承千年,配料独特(糯米、红粬、芝麻为主),拥有特殊的香气和独特的回甜味。它位列四大名醋之一,却一直默默地留在闽南,低调得令人难以置信;有了它,醋肉便从一众炸物中脱颖而出,在闽南 独自闪光 。
若你是 甜党 ,泉州更不会让你失望。
“南方包汤圆,北方摇元宵”,这个定律放之四海而皆准,唯独在泉州不适用。在这里,北方客人看到熟悉的竹筛,必然惊讶万分:说好的南方吃汤圆,怎么在泉州是 元宵的天下 ?
不仅如此,泉州元宵的内馅也极为特别, 甜咸两味的全面融合 :炒熟的花生仁,混合黑芝麻研碎,再拌入白砂糖、葱头碎和猪油揉制成馅,最后滚上细糯米粉而成。这样的元宵,泉州人称为“上元丸”,以北方元宵的躯壳,包裹了南方的物产,和海纳百川、汇聚万物的灵魂。
泉州地处闽越,是一座古老的移民城市,至今继承着不少北方先祖的饮食习惯。西晋末年,中原士族衣冠南渡,不仅把此地命名为“晋江”以寄托思念,也保留了摇元宵的习俗,终在南方 独树一帜 ,让过客们惊叹于 历史 人文脉络的 奇妙联系 。
除了这颗元宵,泉州还有与北方春饼一脉相承的 润饼 ,同样的筋道,同样的轻薄透光,同样的配料万千,同样的情怀满满,只是更多了一些海洋的味道。
中原先祖以面食祭祖,福建小麦匮乏,当地人便用糯米制品代替:
宗庙祭祀,一定要摆上象征着“发财”和“子孙满堂”的 发糕 ;婚庆嫁娶,少不了浑身朱红、喜气洋洋又甜蜜的 红龟粿 ;七夕佳节,除了摆上七种水果、七种花卉祭拜“七娘妈”(织女),还要有七碗雪白的 糖粿 ……即便是一般时节,泉州人也爱吃 菜包 ,听起来像素包子,就是把面皮换成糯米,清脆的白菜换成了更加清脆的萝卜丝,变的是身子,不变的还是那个魂。
整个闽南地区,语言音异却韵律相通,姿态多变却极为神似。厦门大排档里的 沙茶面 、 土笋冻 ,漳州香飘十里的 卤面 ,潮汕市井常见的 蚝烙 、 粿条 、 功夫茶 ……种种风味追根溯源,往往会殊途同归,指向它们古老的故乡—— 泉州 。
泉州自己,也是中原遗民的后裔。它就像家中长子,勤勤勉勉顾着这个家,却无处诉说自己背负的 历史 ,只能努力地保持底色, 忘不了本,更忘不了根 。
终究,泉州注定低调,因为它 孤独 。
面对千里之外的先祖故土,泉州是孤独的,默然将古老的乡愁化为饮食风俗。面对万千世界的百般滋味,泉州是孤独的,默然守护着自己依山傍海的独特风味。面对庞杂纷乱的尘世人间,泉州更是孤独的,它低调得像个 隐士 ,永远不张扬。
幸好,尽管孤独,它也是 无比鲜活 的。
一片风土一座城,味道最能留下第一印象。而深度刻画这种印象的,便是它鲜活的 风格 。
泉州面向大海,自古商贾云集,如今更是侨乡,自带一种神奇的包容气质。当你走访泉州古城,你会发现,这里的 寺庙与小吃比邻而居, 历史 与现实相映成趣 。
比如,泉州最地道的风味甜食—— 满煎糕 ,就隐藏在千年古刹开元寺旁边的裴巷里。
基础版的满煎糕,只需将面粉、糖和水拌匀,浇在透热的铁盘上烘烤,让面糊慢慢鼓涨、冒出蜂窝般的空洞,再撒上 红糖、花生碎 和 黑芝麻 ,起锅前一对折,趁热吃松软无比,放凉了吃则香甜弹牙,还带着焦糖味和坚果香。高级一点的,就加入 糖冬瓜 ,多一层口感和味道。
从开元寺往南走几步,就是香火旺盛的泉州天后宫,世界各地的妈祖信众汇聚于此。参拜完毕,天热口渴,旁边就是老店秉正堂,这里有泉州最着名的消暑甜品—— 四果汤 。
最早的四果汤,真的只有四种食材: 红豆、绿豆、银耳、仙草 ,用锉刀锉半碗冰,浇上一大勺冰糖水就成了。现在光景好了,人们可以尽情为四果汤加料,别忘了点入 石花膏 ,它又鲜又凉又Q弹,一口下去,清甜与冰凉相互冲撞,再热的暑气也跑光光。
尘世俗食的 烟火 ,宗教场所的 熏香 ,两种性格迥异的气息,在这座城市紧密交织、并行不悖。它们就像两股绳索,缠绕出一段段源远流长的 历史 ,最后化成了泉州人的一桌茶食—— 蒜蓉枝 。
它看起来,像极了小小的点心麻花,只是外表裹上了一层白色 糖霜 。掰下一小块,酥得掉渣,轻咬一口,糖霜在嘴里融化,竟有一股蒜蓉和葱花的辛香,咸甜共存,令人神往。
市井与宗教,海洋与内陆,生活与 历史 ,异域与故乡, 种种奇妙的融合 ,在泉州比比皆是。
随便走走,你会发现街头巷尾处处皆有牛排店。泉州人的 牛排 ,可不是油煎火烤、三五分熟的西式牛排,而是以香料、中草药配合南洋咖喱精心炖制的牛肋排肉。它不配红酒、不装档次、不端着面孔,入得家常、出得庙堂,配上喷香的闽南 咸饭 ,或者酸爽开胃的 牛肉羹 ,美美吃个饱。
泉州人爱吃牛肉,归功于宋元时期 中亚文化的融入 。当时,阿拉伯与波斯商人,顺着海路来到泉州,不仅带来了异国珍奇之物,也带来了吃牛肉的习俗。久而久之,在不断的文化交融中,牛肉饮食生根发芽,牛排、牛肉羹、牛杂汤这组 “牛肉套餐” ,也成为泉州海纳百川的象征。
你仔细看这牛排就懂了。它以 中式技法 烹饪,除了八角、当归、老姜、香叶等传统香料,也加入了南洋地区流行的 咖喱 和 沙茶 ,以及一些中草药。牛肉本身选用肋排,价格不高、丰俭由人,也能照顾到 不同民族的饮食需要 。
来自异乡的饮食风俗,最终成为了泉州味道的一部分。一千年前,商人在码头卸下 胡椒 ,如今成了面线糊不可缺少的调料;三百年前,南洋归客带回了 沙爹 ,被泉州人改良成 沙茶酱 ,成为闽南独树一帜的风味;近代以来,海外华侨捎来了 巧克力 , 朱古力燕麦 成了家常早点,还要打上一颗鲜鸡蛋……
这便是泉州的魔力。它是一座 美食 孤岛 ,却闪烁着光芒,欢迎五湖四海的 美食 前来朝圣 。
在这里,来自土地的 元宵圆 ,来自海洋的 蚵仔煎 ,共存一巷;本土生长的 烧肉粽 ,海外引入的 沙茶面 ,共聚一堂;出自庙堂的 红蟳米糕 ,出自巷尾的 面线糊 ,共成一桌;暖身驱寒的 姜母鸭 ,清爽消暑的 四果汤 ,共生一世。
八大菜系中,闽菜最没有存在感。这与福建的地理环境有关,它享受着独特的自然馈赠,也养成了 追求本味、逐鲜而食 的舌尖习惯。福建人的餐桌,从年头鲜到年尾;因为追求“鲜”,闽菜极度 重视食材 ,反倒没什么太复杂的技法,影响力较弱,这决定了闽菜的 地域独立性 。
同时,闽菜自己也是壁垒分明的。以福州为代表的闽东,以泉州为代表的闽南,以客家文化为代表的闽西, “三味鼎立” ,更让闽菜难以整合,只能大家独自美丽。
这么好吃的城市,你还不赶紧安排起来?
- END -
文丨水水
封图 | 欧阳泓略
❼ 厦门和泉州的闽南小吃,哪一个城市更加的正宗
对于全国人民来说,厦门的名声要比泉州响亮得多,厦门的经济水平也要高于泉州。但是,对不少福建人来说,泉州的小吃要比厦门品种要多,有些闽南小吃真正的起源是在泉州,后来才慢慢传到厦门的,然后通过厦门发达的旅游业传到全国各地的。这样,就给不少外地人一种错觉,厦门的闽南小吃要比泉州更正宗一些。事实其实正好相反,泉州的闽南小吃更正宗一些,下面就给大家盘点一下泉州的一些正宗闽南小吃。
1、土冻笋
到过厦门旅游的朋友应该大多都吃过这道闽南小吃,这道小吃在厦门是相当流行的。但是这道小吃的真正发源地却是泉州。土笋冻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土笋加工而成的冻品,晶莹透明、鲜嫩脆滑,又以晋江安海的土笋冻味道最为正宗。
以上6道泉州小吃在厦门都可以吃到,在厦门已经是相当的流行,但是其都不是厦门本地的小吃,发源地都是在泉州,想吃到正宗的味道还是必须到泉州去。当然,泉州的小吃还有很多,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❽ 来厦门旅游,最值得推荐的街边地道、特色美食有哪些呢
厦门是一座海滨旅游城市,同时也是一座美食集中地,这里不仅有闽南地区特色美食,还集周边城市美食于一身。在高大上的酒楼餐厅可以吃到当地特色美食,而更多当地美食出现在大街小巷各个角落里。
厦门这座城市并不大,在厦门能吃到的特色小吃当然不止以上介绍的这些,土笋冻,酸笋面,海蛎煎,沙茶面等都很美味,旅途中的美食,更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
❾ 除了沙茶面,厦门还有哪些小吃值得吃
大家听到厦门可能就会想到鼓浪屿这个地点,也会想到沙茶面这种小吃。但是厦门除了沙茶面还有很多其他好吃的小吃。比如说:海蛎煎、芋包等等。
咱们先来说说这个海蛎煎,如果你是一位海鲜爱好者,那么你一定会喜欢上这道小吃。海蛎煎可以说是只有在像厦门这种沿海城市才有的吧,可以说是厦门的一大特色之一了。而且因为厦门离海离得近,所以做海蛎煎的食材基本都是很新鲜的。怎么说也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吧。
而且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其他的食物,比如说:炸五香卷、满煎糕等等。
厦门不仅是一个好看的城市,还是一个吃货的半个天堂,如果你想吃不一样的东西的话,真的可以去厦门试一试。
❿ 卖满煎糕赚钱吗
可以赚钱的。
满煎糕是闽南地区的一种传统糕类早点,厦门八市里有一家很小的档口,在这儿把满煎糕当早餐吃了很多年,吃起来口感松软弹性,满嘴的香甜。从之前的1元钱吃到现在2元钱一块,依旧感觉经济实惠,据记载满煎糕的出现与清代左宗棠有关,是给兵勇在海上练兵的军粮,它容易入口,更容易携带。